#短篇小說 《摺痕》
_
衣櫃裡總有一至兩件大衣是自己很喜歡,卻又很少穿的。說不穿,又怕真的不穿會令它變壞,釀出霉味導致有天想穿都不能再穿,所以趁著這天天氣轉冷,我便穿上它。
_
我對很多事情記得很清楚,可是有個小習慣卻從未記得改善,就是經常在衣服的袋裡遺下物件,零錢、戲票、不知從哪裡撕下來的紙張,不時就將穿過但未掏乾淨袋裡小物的衣服直接送到洗衣機或是衣櫃。當我穿上這件許久沒穿的大衣出門時,我發現袋子裡又有一樣東西是在某月某日遺下來的。
_
那是一張活動宣傳單張,於展覽入口處予人免費取閱的,我把它對摺再對摺放進了口袋,現在打開紙張,見到相當清晰的十字摺痕。「Open House……London……2017……」我讀著單張上的字眼。縱然這單張被遺忘了,可是那一天我卻清楚記得。
_
「Open House」是倫敦一年一度的開放日活動,許多政府建築,市內的標誌性建築物均會在那天開放,讓公眾在每一年均有機會踏足平時鮮有機會到訪的地方參觀,所以每當「Open House」來臨,不少地標的外面都會大排長龍。2017年的「Open House」,我和她來到共濟會的倫敦總部。
_
「你去過半山堅尼地道的共濟會嗎?」我們走在路上時,她問。我回話說沒有。「我在香港時只有經過,沒想到真真正正進入共濟會,是在倫敦。真謝謝你找我來!」
_
天氣有點冷,穿著大衣的我們都雙手插袋,不知不覺來到共濟會的門口。倫敦共濟會的外觀宏偉,大門的上方有鐘樓的設計,在鬧市之間構成了高點,使人不禁仰頭張看。回過神來,門口位置的保安已在等待檢查我們的背包。倫敦受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恐怖襲擊,因而進入室內場所的保安系統較其他城市嚴謹,共濟會對待每位訪客的檢查工序則更是緊張,搜過背包,再用金屬探測器掃描身體,再穿過探測門,然後再要在厚厚的記事簿寫下名字和聯絡方式。我們都被門口的關卡招待得有點「受竉若驚」,可這些檢查卻加據了我們對待會探索的期待。
_
「你都拿一張吧。」她把一張單張塞到我的手裡。
_
沿著長長的樓梯上到二樓,我們走過長廊,看到兩個有寬大玻璃的大廳,沿路都有穿著西裝的人在角落看守,我們一直來到圖書館。進圖書館之前,我們又要再在筆記簿上登記。「保安真是嚴密!」
_
「說不定這是『Open House』的辦事模式,活動期間的展覽場地都有相對的做法。」我嘗試用客觀的角度分析。
_
約她前來,是因為我記得跟她認識的晚上,我們聊了很久神秘學的話題,UFO、外星文明、金字塔、共濟會……我們從共同朋友舉辦的聚會認識,跟她同是身處英國的香港人,也是在當時當刻對英國這片土地充滿好奇的人,相同的興趣加上相同的狀態讓我想到約她前來,然而在上述的基礎設定之後,加倍驅使我提出約會邀請的原因是,我想再多看她美麗的眼睛和笑容。
_
「你上次說你何時回香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當時的我剛到埗英國不久,初踏入這裡的職場,還打算用更長的時間在這地方拼搏,她則已經前來了好一陣子,亦已準備回港。
_
「你看,這些書的封面都令人不敢觸碰!這一本好像一碰就會碎掉,這一本厚得誇張的又好似一掏出來就會有怪事發生似的。」她留心在圖書館的細節裡。其實我也想這樣,不過當下最想知道清楚的可是她的時間表。
_
圖書館有兩層,我們處於的地下樓層是整個空間的中庭,二樓盡是入牆式的書櫃,而在我們的面前,有書本排列得密不透風的書櫃,又有矮身玻璃櫃,我們走近其中一個,看見攝於70年代的照片,畫面是當時的共濟會外觀。「歐洲就是有這種軟實力,事隔多年,建築的外貌仍然保存得好,讓城市有著歷史的味道,地方自然也優勝過人。」我說。
_
「可能二十年後,三十年後再來,就有張2017年拍的照片擺放在這裡。」說完,我們開始進入沉默的狀態,專注享受眼前的機會,細味每一步,每一段的發現。
_
不知道同場參觀共濟會的人是甚麼心態,但我和她卻是時刻到處張看,內部裝飾藝術風格的裝潢、關上門的房間門牌寫著甚麼內容、走廊盡頭的小房間、工作人員的神情,都是我們專注的細節。數小時的參觀,雖找不出甚麼證據證明種種神秘傳說的真假,但親身遊歷了這組織的其中一個分部總算完滿了我們的心事。「有時真覺得世界太大,實在很難一下子看完。」離開共濟會時,天空泛起一片溫和的金黃色,我們看著天空,她說。
_
「初時來英國,我計劃來一年,想著一年累積了一些工作經驗,生活體驗就回去了,但隨著一年的期限愈來愈近,就覺得一年的時間太少,要看的事物太多。不過怎樣也好,我也要回去了。」她續說。
_
「怎麼不多留一段日子?」
_
「留下來的話,可能很多東西會改變,而我漸漸發現,原來我害怕改變。」她沒有明確去講留下來的話改變甚麼,她害怕改變甚麼,我不敢就她的說話想得太多,怕引致我的某些想像完全破滅,不過始終也令我不敢在當刻再推進我們的關係。
_
三天之後就是她回港的日子,所以我在這晚請她晚飯當作餞行,在Tottenham Count Road的地鐵站分手。可能是人在外地都容易入鄉隨俗,說再見時也想擁抱一下,面對她,我更有這衝動。我主動給予她一個擁抱,沒料到擁著她的時候有種失落之感湧上心頭,使我把她愈抱愈緊。
_
三年之後,我也回香港了。世界很大,以前想在不同的歲數到不同的地方經歷不同的生活,總不想重複在一個地方發生所有事,但世界大得很,原來值得停留的地方不多,因為能令自己停下來的人不多,能在某些地方留下過痕跡便很足夠。她離開英國之後,我有種被遺棄的感覺,那天和她的回憶一直未被覆蓋,縱然有更精彩更豐富的經歷在後來的日子出現,但和她遊歷共濟會的一天,始終讓我最刻骨銘心。隨著從口袋掏出「Open House」的單張,我又想起了當天在地鐵站擁抱她的感覺與力度。
_
人潮如鯽的月台上,我在大衣的袋裡握著單張,一邊行走,忽然有人踢到我的腳踭,我回過頭,找不到兇手,不過在後一點的位置,發現有一雙眼睛看著我。今天的我們雖然都戴上了口罩,但我仍然能一眼認出在遠處看著我的人是誰,我記得她動人的眼睛,因為她正是我一直未去追趕的人,因為當初未有追趕而形成遺憾,存留在我的腦海的人。當我們再在地鐵站遇見,我決定穿過人群去到她的面前,讓她知道我想給她知道的事。
_
「我還留著。」我從口袋裡掏出單張。單張添上了更多的摺痕,不過沒有讓我們的記憶變得模糊。
倫敦 open house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群年輕人「打開台北」,號召 3 萬人探索城市美學
除了去 101 跟逛夜市,還有什麼介紹台灣城市的方法?2020 年首屆剛落幕的「Open House Taipei」,帶大家深入不一樣的台北,連平時難以窺見的捷運地底,都能藉此機會走訪:
👉https://pse.is/3bmxkm
Open House Taipei #打開台北 #城市美學
---------
歡迎光臨《明日戶政所》,4 步驟關注少子女化議題
>>> http://bit.ly/2KZkDOz
倫敦 open house 在 Riin’s life 好感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𝕊𝕋𝔸𝔽𝔽 𝕆ℕ𝕃𝕐 ℂ𝕃𝕌𝔹 ☾ 台北
#會員制調酒吧 #週末限定開放非會員預約酒午茶
年初某日無意間路過時發現它👀
神秘的鐵皮外牆
與通透的金屬玻璃牆面成對比
非開放時段
內側的布簾會拉起
路過總會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座落於自來水博物館附近極為隱密的小巷弄內
建築物前身是60年歷史的醬油工廠
經由空間擁有者兼室內設計師陳啟樂的絕妙巧思
創造出截然不同的空間
開業兩週年的今天
決定開放一樓空間
與派對策劃經驗豐富的 @gontaipei
合辦一場神秘的歡慶派對
以House音樂,結合儀式、藝術展演的形態呈現
「巴比倫花園」是這場派對的名稱
週末目前有開放 非會員早午餐🍴
大家趕緊打電話預約✨
低消一人NT300
菜單可以參考圖二
以輕食吐司、三明治、拼盤為主
甜點不定期供應
飲品的部分以無菜單的服務方式
有調酒、無酒精類特調、新鮮果汁
目前無提供咖啡類品項
週六日限額開放非會員訂位
酒午餐營業時間:PM13:00-PM17:30
(LO.16:00)
訂位專線:02-2362-8682
店址:台北市中正區水源路1-10號
👗穿搭都是12月連線新品喔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裡逛逛↓↓↓
https://shopee.tw/missoshare1979?smtt=0.0.9
-
Staffonlyclub
也成為「2020 Open House Taipei」
打開台北50個隱藏空間之一
- Open House 打開房子 -
是1992年創始於英國倫敦的建築美學巡禮
每年秋天會選定全球不同地點
打開城市中日常鮮少開放的神秘空間
邀請一般民眾參觀,而且只有限時48小時
目前為止已經串連紐約、墨爾本、米蘭、維也納
耶路撒冷等40餘個城市
是我非常喜歡覺得特別有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