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釋迦牟尼佛便將這教外別傳的道脈咐囑迦葉並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而今咐囑摩訶迦葉。 」 一貫道 ... ... <看更多>
吾有正法眼藏一貫道 在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佛才說:『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吾有正法眼藏,佛說我的正法藏在眼睛我們有求道 ... ... <看更多>
Search
於是釋迦牟尼佛便將這教外別傳的道脈咐囑迦葉並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而今咐囑摩訶迦葉。 」 一貫道 ... ... <看更多>
所以佛才說:『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吾有正法眼藏,佛說我的正法藏在眼睛我們有求道 ... ... <看更多>
#1. 三寶心法淺說@ 一貫道光明世界 天堂裡的小孩慈覺賢部落格
三寶心法淺說一、前言︰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此乃佛傳法與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所咐囑之語。明師指點玄關妙竅, ...
#2. 研究&期刊 - 一貫道崇德學院
道是生天生地生萬物的萬靈真主宰,「得道」,得這一指點,指點我們的本來自性,平常我們講的是教。釋迦牟尼佛在靈鳩山上拈花示眾,釋迦牟尼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
【拈花印証】: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法會拈花示眾,大眾茫然,唯有迦葉尊者破顏 ... 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於是佛陀當眾宣佈:『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 ...
#4. 千佛山教授師解惑
請問:「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阿難副二。」佛陀的這句話,其中的「正法眼藏」作為何意解釋? 一貫道 ...
#5. 練講三寶04 - 道場講題網站 - Google Sites
首先後學要恭禧各位,今天有這個機緣來求道, 俗語說:「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 ... 釋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 ...
世尊登座拈華示眾,與會百萬人天大眾皆面面相覷,無法會意。唯有迦葉尊者當下靈犀相應,破顏而笑,於是佛陀開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
#7. 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於是釋迦牟尼佛便將這教外別傳的道 ...
於是釋迦牟尼佛便將這教外別傳的道脈咐囑迦葉並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而今咐囑摩訶迦葉。 」 一貫道 ...
#8. 正法眼藏與金剛經之四句偈是佛教的般若正法 - 智音道學講堂
佛語迦葉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又佛於祇園精舍說金剛經時,唯須菩提得應如是住,如是 ...
#9. 一貫道有什麼罪行 - Omarw
釋迦佛向迦葉尊者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而今師尊、師母一脈相傳下來,用香畫一個圈,點一點,到 ...
#10. 一貫道性理真傳系列-01 - 個人新聞台
表示既與佛心相印,說話已是多餘。因而受到釋尊的印可,承認他已傳承了佛的無上心法,那個無上心法的名稱,叫作「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正法的眼目藏於 ...
#11. 正法眼藏與靈山在何處? - 彌勒書院
宗門雜錄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附囑摩謌迦葉。」正法眼藏昔釋迦設立法會,佛言「正法眼藏」,聽眾 ...
#12. 推薦序 序言 一生必讀的一部經 佛法浩瀚如大海,人終其一生也 ...
當年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傳無上大法給大迦葉尊者時,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尊者。
#13. 禪宗典故之拈花微笑 - 每日頭條
釋迦拈花,迦葉「破顏微笑」。釋迦牟尼講話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 ...
#14.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各教仙佛頭上都有相同的光圈! 佛家經典印證. 一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二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15. 道統- 寶光建德- 天信佛堂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付囑摩訶迦葉。」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圍之。遂告曰:「吾以 ...
#16. 一貫道的「剽竊」本質-以「彌陀淨土」及「正法眼藏」為例
一貫道 乃歷經數百年,吸取多種民間宗教之內涵,糅合演變而成的信仰組織。 ... 其次,特就一貫道竊自佛法的兩個內涵-淨土「阿彌陀佛」及禪宗「正法眼藏」-而加以附會 ...
#17. 天道殊勝-從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來論證e - 聖訓講綱
只因六祖壇經講的傳佛心宗,與一貫道的普傳,重點都在心法的傳授。 ... 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人天百萬悉皆枉措,惟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即曰:「吾有正法眼藏, ...
#18. 道對生命的受用 - 寶光建德
佛世尊在《金剛經》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 ... 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 ...
#19. 迦葉尊者為何守衣入定,待佛下生 - 台光講堂
迦葉尊者為何守衣入定,待佛下生許多一貫道道親或參拜香客,慕名來到高雄市 ... 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獨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道曰:「吾有正法眼藏, ...
#20. 釋迦牟尼佛的兩樣東西傳到哪裡去了
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以心傳心】將佛法傳給【摩訶迦葉】時對著迦葉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21. 一貫眞傳與五教圓通之印證 - 影音交流平台
2016年12月2日 — 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法會拈花示眾,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付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阿迦葉,勿 ...
#22. 【中台世界】 釋見見_初祖悟心
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囑摩訶迦葉。」《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23. 三寶心法 - 講義
不同的宗教,對於玄關竅都有不同的引證。 ... 拈花微笑」暗傳真道給大弟子迦葉尊者時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 ... 佛性怎麼會在「眼藏」呢?
#24. 妙有品》第四〈妙契分‧卷八
〈妙契分‧卷八〉 佛曾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經論乃紙墨文字,紙墨文字者,俱是空設,於聲上建立名句等法, ...
#25. 正信迷信
有一家庭,太太是一貫道的道親,家中也設立了佛堂,太太是壇主。 ... 為了建立我們的信心,以各教經典來做探討印證,如「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不立 ...
#26. 一貫道弟子應有的認識 - 善書圖書館
釋迦佛向迦葉尊者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而今師尊、師母一脈相傳下來,用香畫一個圈,點一點,到 ...
#27. 如何講好三寶 - 桃園區講師培訓班筆錄
B、佛聯:「紫竹林中觀自在,菩提樹下見如來。」 C、世尊:「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 ...
#28. 金剛經講義_
此時釋尊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 ... 一貫道在傳無上法門;自性藏真經,讀金剛經融入釋迦牟尼佛玄妙的意境.
#29. 玄關釋疑 - 同圓佛堂
首先我要強調在網路上的交流切磋而非謾罵,不論佛教對一貫道有多麼 ... 斥之為「南方魔子」就如同今天一貫道雖有「正法眼藏」的傳承,卻被斥為邪教。
#30. 道與教的認識 - cyj1946
道:道是萬教的根源;未有教,就先有了道。 ... (a)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 ...
#31. 全國忠貞報)彌勒救苦經的由來- 一貫道訊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你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 三千子弟中只有迦葉微笑會意而授真傳,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實 ...
#32. 傳燈 - 人間通訊社
禪宗之始,即佛陀在靈山會上為眾說法,佛陀拈花,眾人都不知所以,唯獨大迦葉尊者微笑回應,這一笑便與佛陀印心,於是佛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 ...
#33. 明師一指超生了死,如何印證? - 蓮花邦
釋迦牟尼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 ... 馬祖傳承出家一脈,白祖傳承在家一 脈,一貫道就是白祖傳承在家一 脈的心 ...
#34. 弥勒救苦经(四) 郭明义 - 自由微信
【拈花印证】: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拈花示众,大众茫然,唯有迦叶尊者破 ... 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佛陀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 ...
#35.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 - Pokerbs
吾有正法眼藏 ,涅妙心相無相,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 這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以心傳心的 ... 一貫道弟子應有的認識_《一》一貫道的由來.
#36. 《一》一貫道的由來 - Readmoo
過去釋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時,大家都不知所以,然唯有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微笑有微笑的道理,這個有待咱們好好去體會)。釋迦佛向迦葉尊者說:〔吾有正法眼藏, ...
#37. 三寶與心法的修持
一貫道 在字義上簡單的說,就是以宇宙絕對的真理,能通貫萬物萬事的原理法則。 ... 佛家宗門雜錄中記載佛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 ...
#38. 佛教宗派概論33 - 中華民國宣揚道德協進會
... 00:09:47 一貫道也是從禪宗傳出來的; 00:09:50 你若看一貫道的道統就知道; 00:09:54 一貫道的 ... 00:25:54 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 00:26:00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 ...
#39. 救護佛子向正道~一貫道的「剽竊」本質(轉貼自正覺學報第五 ...
... 及「正法眼藏」為例一貫道的「剽竊」本質―以「彌陀淨土」及「正法. ... 一貫道乃歷經數百年,吸取多種民間宗教之內涵,糅合演變而成的信仰組織。
#40. 「區域人文社會學報」第八期(民國94年):127~158
辦人,義聯集團/義聯集團董事長)是一貫道的傳道師,此一新興宗教擁有信徒六百萬 ... 又聞釋迦在靈山拈花,迦葉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 妙心,付囑摩訶大迦葉。
#41. 孔夫子的“四字禪”:吾道“一以貫之”(上) - 雪花新闻
孔子說“一以貫之”以後,現在便有什麼“一貫道”等附會的宗教團體出現,成了 ... 解釋起來是很麻煩的事情,這幾句話譯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 妙 ...
#42. 求道流程全套演練之心得
想起「天道的再發現與再創造」一書中,有一句話說:「如何是天道? ... 迦葉至多子塔前,分座另坐,以袈裟遮圍之,逐告曰:「吾有正法眼藏,密付於汝…
#43. 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微妙法門,囑咐摩訶迦葉 - 人人焦點
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微妙法門,囑咐摩訶迦葉. 2021-01-08 尚思修善學佛. 這一天,對於王舍城來說註定是一個非凡的日子。一大早,城裡的民衆扶老攜幼, ...
#44. 一貫修持--D106林渝庭 - 基礎天基
釋迦牟尼佛傳衣缽給迦葉尊者時囑咐:「吾有正法眼藏」。 ... 簡單的說一貫道親的修持「明師一指,超生了死」雖然求道只是一個儀式,沒有打坐,沒有 ...
#45. 「正法眼藏」陳佛慶洲解釋版: | 無才陳佛慶洲先生【完美慧觀 ...
見佛出家,冀度諸有。佛於眾中,稱為第一。一日,佛於靈山會上,拈出一枝金色缽羅花示眾。時大眾默然,惟尊者破顏微笑。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 ...
#46. 我有法眼正藏.第三個乳頭
有宗教一貫道的龍華經,有乳房的歷史,有李維斯陀的神話學. ... 佛對迦葉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 ...
#47. 一貫道弟子應有的認識 - Yumpu
者, 破顏微笑( 微笑有微笑的道理, 這個有待咱們好好去體會)。 釋迦佛向迦. 葉尊者說:〔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 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 教.
#48. 為什麼要求道?求道的意義是什麼? - 濟公活佛慈訓
C、正法眼藏—暗示影射佛在靈山法會中拈花示眾,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佗當時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微妙法門,實相無相,不立文字,教 ...
#49. 孔孟聖道院﹝ 一貫道﹞全真( 六) 宿命、業考、根不朽 佛堂聖歌
昔日〈拈花微笑〉佛於靈山會上示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於是乎開啟了歷代祖師密付本 ...
#50. 《守玄》 @ Mason - 痞客邦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譯述:「一日,靈山會上,佛陀拈起花兒,莊嚴地示向 ...
#51. 真傳與心法的差異@一貫道~福哥 - [email protected]
佛陀對大眾宣說: 天成翻譯公司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秘訣,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池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附矚摩訶迦葉。 道統 ...
#52. 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論一貫道所傳之「道」 - nhuir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 立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按照禪宗的譜系,迦葉尊者默識心通、破顏微笑,得佛 ...
#53. Re: [心得] 聞過則喜- 精華區IGuanTao
後學找到「一貫道簡介」的影片,在31秒到46秒間:「『道』賦予天曰天理 ... 於是釋尊當眾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 ...
#54. 0608惠美三寶
針對此課許組長極詳細將一貫道儀式的程序,一一由細入微的殊勝探微說明。 ... 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教外 ...
#55. 道場資訊平台‧發一崇德台北道場三重區資訊網 道義三寶 三寶 ...
一貫道 在字義上簡單的說,就是以宇宙絕對的真理,能通貫萬物萬事的原理法則。 ... 佛家宗門雜錄中記載佛陀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 ...
#56. ‧ 國立政治大學‧
林榮澤《一貫道宗師張天然傳》39和《一貫道藏——史傳之部》40,第一冊關於 ... 政治,吾有人事團體,道法自然能行則行,不能行則止。 ... 佛家的正法呢?
#57. 一貫道生命教育實踐的研究以寶光建德天臺道場青年為例
直指玄關,而此真傳就如郭明義(2006)表示:「釋迦牟尼佛說:吾有正法眼藏。 老子道德經說: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孔子說: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58. 七佛治世 - 台中市玉理慈善會
而一貫道所說的這些佛又是怎麼出現的,誰讓祂們來治世呢? ... 文佛所以在靈山會中世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 ...
#59. 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 mysite-Chinese
說是「一萬個充滿感動的日子」,是指稱這本書所搜集的文章都與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的會務 ... 在佛陀傳道予摩訶迦葉時也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 ...
#60. 一貫道藏‧義理之部(1) - 第 278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 破顏-278微笑,因其已心領神悟了,佛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後來迦葉尊者獨得如來「正法眼藏」之傳, ...
#61. 道與教的差別 - word868
道降中華,天道是仙佛奉上帝之天命來傳道,有別於人間的各種宗教信仰! ... 佛家: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 ...
#62. 看懂禪機 上、中、下 - 第 11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0 o 貫入 o -但是,這個謎案,在現代「一貫道」宗教團體裡,不但有答案, ... 這要從「一貫道道道統沿革」談起。 ...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63. 德經道
一貫道 先得而後修,得到心法,了解以後再來貫;知道自性是佛,用佛、用良心 ... 活在真理中;以佛教來講:就是「涅槃妙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64.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 Sfshpping
五燈會元世尊章曰:「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此時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 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 ...
#65. 三寶16~練講通用版 | 健康跟著走
一貫道 三師- 點傳師已經代表天命明師在佛前將三寶傳授給我們,不曉得您還記得嗎? ... 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將道暗傳給大弟子迦葉尊者的時候說到:「吾有正法眼藏」。
#66. 一貫道藏‧聖典之部(2) - 第 2 卷 - 第 65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古地之戶天地根正法眼藏須徹悟真人不遠在己身中央無縫鎖古鏡重明自超塵拔宅飛昇證金覺一勞永逸樂長春莫負吾今告誠語字字金石銘心再傳,诗三期末劫收圓速求天道。
#67. 白水老人語錄_1
五)萬教經典、不離自性23 • 釋迦牟尼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教外別傳,所以「性要悟、命要傳」。書上全有這話,就是不 ...
#68. 一貫道迴向文
...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 8. 世尊:「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 ...
#69. 法會一貫道
一貫道 在闡釋教義時,也會運用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教、回教五教經典,另有自己 ... 了解世尊的意思,世尊知道迦葉尊者微笑會通以後,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 ...
#70. 初祖摩訶迦葉尊者 - 法界佛教總會
佛於眾中,稱為第一。一日,佛於靈山會上,拈出一枝金色缽羅花示眾。時大眾默然,惟尊者破顏微笑。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 ...
#71. 上面有佛印禪師題的一首贊詩: 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家作 ...
傅大士的一生,就是這樣“計籌度人,對機立教”,廣植善根,弘揚正法,“貪嗔癡”三業俱清,“根塵識” ... 在羅教的傳承發展裡,在台灣比較有名氣的宗教有一貫道跟齋教。
#72. 4、一贯道的“剽窃”本质——以“弥陀净土”及“正法眼藏”为例
虽然历经久年之后,现今一贯道的书籍已觅不著弥陀信仰的讯息, 但仍有蛛丝马迹可寻;也就是说,从先天道到一贯道,其仿效的信仰内涵由弥陀信仰变成弥勒信仰,这中间如何的 ...
#73.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所以佛才說:『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吾有正法眼藏,佛說我的正法藏在眼睛我們有求道 ...
#74. 天道修行路:明師一指的殊勝悟見編修 - 善書閣
故欲求超生了死,修道會真者,豈有不盡心訪求明師點化,而行善立德者乎?今天運三陽開泰,真宗普降,有者不 ... 釋迦牟尼佛云:『吾有正法眼藏』此語即暗示玄關之地。
#75. 南懷瑾:釋迦為何拈花,迦葉為何微笑--台灣學佛網
釋迦牟尼佛說話了,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他就說我有個正法,我的衣缽就交給你了。
#76. 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 趣關注
只有一個叫迦葉的出家人——他在佛的弟子中資格最老,歲數也比較大,修行很刻苦——在大眾中破顏微笑,也就是說,只有他明白佛所說的法,於是佛陀說:“我 ...
吾有正法眼藏一貫道 在 Re: [心得] 聞過則喜- 精華區IGuanTao 的推薦與評價
不才的後學才疏學淺,一切還在學習中。
: 請問何謂「道在天」、「道在地」...「在物」呢?
後學找到「一貫道簡介」的影片,在31秒到46秒間:「『道』賦予天曰天理,賦予
地曰地理,賦予人曰性理。人秉『道』的天命而生性靈,成就會思考的萬物之靈。」
因此,將「道在天」、「道有天」,更改為「『道』賦予天。」這樣的形容會來得容
易理解,這一點後學確實是疏忽了,後學還在謙卑學習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0lAc9iIbo
: 又請問何謂「天有天的真理」、「地有地的真理」、「物有物的真理」、
: 「人有人的性理」呢?
事物的本然之理:道賦予天為「天理」,賦予物為「物理」,賦予人身為「性理」,
賦予事情即「事理」,賦予家就是「倫理」。
活佛師尊慈訓-道與教之分析:
「三曹道場中,你可以聽到這世間所聽不到的真理、道理。」
活佛師尊慈訓-道與教之分析:「人可以代天宣化,傳播天道福音,傳達三曹原人心
聲,不過,人的智慧有限,人無法徹悟天道普傳、三曹普度之宗旨、真實義,所以
才有上天補人之不足的種種顯化、神蹟出現,這是不得已的。」
這一點,確實是後學的才學、智慧有限,無法給予您正確的回答。
: 您又怎麼能肯定所謂的「性理真傳」就是「眉心一指、五字一念、子亥一掐」呢?
玄關
《道鐘警明》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吾佛掌理,三期普渡,號曰天元太保,大開
收圓,今觀看諸原靈,作惡犯過,橫行四至,不遵天理,不守人倫所致,則本性被
蔽,永受六道轉輪之苦,在此普渡之時,宗教雖有普興,但真假難分,致誤其徒眾
,不得修證真果,為此起見,不忍坐視眾生,陷落火坑之苦,故今夜特來指醒世人
,能脫出生死,一條路線,若看世人,雖用名字為求道,都不知道從何處求,其實
道在自身,何必他處尋,只有智者能悟,昧者沉迷之分耳,須知自古,天地未開,
就先有道,道本自無極,而生太極,由太極,而分兩儀,由兩儀,而生四象,化五
行,所以道在人身,玄關為無極,太極為丹田,即腎也。眼為兩儀,眼耳鼻舌為四
相,五臟為五行,身意合四相,為六賊,因六賊以眼耳為媒,能劫奪情境美味,故
謂六賊也。世人若知將六賊縛住,不受妄動,即變成六神,又將六神守定,七孔即
兩眼、兩耳、兩鼻空、口嘴齊閉,八竅自在,所謂七孔,亦謂七竅,加玄關一竅,
即謂八竅也。所以八竅能自在,智慧自生,自然明徹了悟真理,求得解脫之道也。」
《道鐘警明》無極瑤池老母:須知人身全體屬陰,只有玄關一竅屬陽,為使未學道
者,下手功夫,得明初步正玄關,統一六神之要訣,以立圖言之。此竅,釋曰,結
舍利之處,儒曰,產嬰兒之所,道曰,成金丹之穴,此竅,至寶至貴,故學道,須
先明玄關之要,玄關者,大道之正門也。
《道鐘警明》無極瑤池老母:進道在此竅,而道成,亦離不了,此玄關竅之路頭也
。娘自傳下五教,教教說談玄關,別名甚多,總指玄關,而不敢漏洩之故,惟口口
相傳,暗指名詞曰,生死之門,玄牝之鄉,天地靈根,原始祖氣,至善之地,西方
,呼吸之根,自在菩薩,舍利國,極樂鄉,混沌竅,西南鄉,十目所指,守一壇,
蓬萊島,歸根竅,黃庭,淨土,不二法門,玄關,十字架,十手所指,基督則曰,
天堂,回回,則曰,樂園,五教名稱甚多,任說不能盡,全部之名目,惟指在玄關
一竅耳,今已將玄關,漏在本道鐘,母望原兒,既知玄關竅,如此祕奧微妙,須要
真心誠意體會之,急速修持,勿失此會良機,要返本還原極樂,該從此道鐘,深究
苦學,自然成功,進道在此,了道亦在此也。
《道鐘警明》南無燃燈古佛:玄關之奧妙,雖用文字記載,其實奧妙,在無為道中
,若說奧妙,世人可欣羨,歡喜而想得到,須知無為奧妙之大道,並無物可形容,
若用物形容,已經變成有為法,此有為之法,則離道遙遠,若有希望得此奧妙之道
,須能究理明確,無疑問精進,訪賢求師,參合書義,道不在老人,或身榮貴者,
多在有擔大任,而受千磨萬琢,考驗顛倒之中,而無退志,此大棟樑者,才能擔上
天大任,不拘老少,能得相遇者,亦不可輕視年多年少,須願低下氣,以求真實之
大道,明師既遇,未悟者即徒眾,悟了則為明師矣。今幸蒙無極老母,大開惻隱之
心,親臨直指,生死一竅,存在書中,人人須要堅心體會,不可違此妙言,靜極既
久,則一旦豁然貫通矣。
五字真言
後學無法闡述,也千千萬萬不可公開闡述,有機會到佛堂點三盞佛燈,請前賢解釋,
才是正確且「不違背天意」的方式,而我們也不能妄加揣測天意。
合同
合同的妙用:在天佛院遊記當中,三官大帝講合同就是見素抱樸,抱了合同就可見到
本性,這時我們就要靠第三寶合同了,趕快抱合同在膻中穴中,這是無名之樸,道之
樸,使得陰陽經脈接通會於玄關,再讓元神發動鎮壓住來降伏肉體的七情六慾,這就
需趕快靜坐十分鐘用三寶齊用來調心了,第三寶合同需要使用。因此用了合同之後,
就漸漸的舒通身體的火氣(怒火與慾火),身體不再被心猿意馬所控制漸漸地安靜下來
,因此良心本性自然回到了玄關正位之中了。
https://tw.myblog.yahoo.com/jw!s8SAgG2BERt4hRcZ3oU7FlzXbQg-/article?mid=1892
: 謝謝您告訴我什麼是一貫道所強調的「道」,但是,我想了解的是無所不包的「道」,
: 與一貫道所強調的「道」有何關連呢?
無所不包的「道」
道的衍生萬物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意指「道」是宇宙運行,
自然變化的法則,是事物的規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此處,老子道出
宇宙發源形成論。那麼「宇宙運行,自然變化的法則,是事物的規律。」
(維基百科)
一貫道的「道」
《道鐘警明》無極瑤池老母:混沌初開,無極一動,即玄關一搖,無極生太極,玄
關失一,在人為丹田,太極分兩儀,為兩眼,兩儀分四象,即眼耳鼻舌,四象分五
行,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五臟六腑,由此而成,周身三百
六十五骨節,八萬四千毫孔竅,由此一字而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一切萬物之
起原,都在此一字之分,今修道歸一,就是還原之正理,所以天地與人,三才之理
,原一理無二理也。修真之事,棄末求本之理,原在此處悟之,一者天下之正理,
儒曰惟精惟一,釋曰萬法歸一,道曰抱元守一,天地與人,若失一,難稱三才,天
得一而清,人得一復命歸根,為聖為佛為仙,總之成仙成佛,由此一竅而成也。
: 同意 "南極老仙翁(?)" 所說「如果沒有道就會失去方向」,但我心裡不禁納
: 悶,如果錯認了道,恐怕不只是失去方向,而可能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南極老仙翁,祂是象徵長壽的吉星,南極仙翁的形象一般是額禿頂廣、鬚髮盡白、
面容紅潤的老仙人,常乘白鹿或白鶴,持拐杖、仙桃等物,與諸童子戲耍。(維基)
這位長壽之神曾「臨壇」於部份道場批慈訓。後學曾聽聞前賢提過這位仙翁,印象
中歲數非常之多。下列以一首歌來表達這位令人敬配的長者。
道德遠播 - 南極仙翁慈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u4I_ECj0xk
活佛師尊慈訓-道與教之分析:「徒兒們,為師知道在座還有幾個徒兒還沒有求道,
趕快來求道,如果你求道了,但是你個人卻認為好像求錯了-是你個人認為求錯,
其實並不會讓你失去任何能量,反而是給你們宇宙之光的能量,而且求道不是求某
一個神或某一個人,而是求靈性的根源、道之根源 明明上帝。很多原本信奉各宗
各教的徒兒們求道之後,才真正的恍然大悟何謂「不一一法門」、何謂「正法眼藏」、
何謂「打開靈魂之窗」,從「道」裡面知道五教聖人講的是什麼、意旨又是什麼,因
為以前的天時還沒有到,所以還不能講太明白,現在天時已經明「白」(白陽期天道
大開普度)了,上天已經把天機公布、公告出來了。」
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拈華微笑的典故:
釋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因了悟而破顏微笑之典故。相傳有一次釋尊在靈鷲山為眾
弟子說法,有大梵天王獻金色波羅花,以表敬意。釋尊默然不言,拈起金色波羅花
向大眾示意,在場眾弟子俱不知釋尊用意,百思不解默然之際,唯獨大迦葉尊者破
顏微笑。於是釋尊當眾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
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樣迦葉尊者就成了與釋尊心心相印的傳法
弟子。付法後,佛陀更告示諸弟子,迦葉尊者來日當成佛,今則堪為世間師,佛滅
後,眾比丘皆應依尊者入大乘門,修行佛道。
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雞足山入定的典故: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咐囑迦葉尊者,須將所付之金縷僧伽梨衣,待至彌勒菩薩出
世成佛,傳此衣後,方得入滅。是以後來,尊者隱於中印度摩揭陀國雞足山中入定,
待於來日之龍華會。
: 《中庸》那句引文該如何解釋呢?
《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個正道,是人們不能片刻
離開的,如可以離開那就不是正道了。這點是後學用來呼應,南極老仙翁慈悲:「
人生不可沒有道,如果沒有道就會失去方向。」
: 何謂「道學」?
: 維基百科如此定義「道學」:宋明理學的別稱、道家之學說、道教之學說。
: 教育部辭典則解釋為:黃老的學術、宋儒所倡的性命義理之學、
: 注重禮教而古板迂腐,不知變通者。
: 您此處的「道學」是指何者呢?
: ( 名以指實 ... )
「道學」的定義,後學不敢妄給答案,不過,我們可以看看仙佛的寄語,來體會
「道學」於中華民國百年之際,我們應該以何種角度來看待。
南極老仙翁慈訓 - 古之學者與今之學者: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子說:古代的學者是為充實自己而學習
的,德性之養而學;現在的學者是為了給別人知道而學習的,沽名釣譽而學。今之學
者多者為攀龍附貴,追名逐利,圖私自欲望,追求人爵,不為為道德事、不為為仁義
事、不為為身後事,終流於生死。所以,今之學者為凡,凡心所想離不開凡事,凡事
者煩心,煩心者驚其神、著萬物,著萬物者貪求,貪求就落得生死輪迴。如果能回念
,時時刻刻所存的,都是聖賢心,所做之事是聖賢之事,那就是聖者,將來成就就是
天爵。
活佛師尊慈訓-道與教之分析:
道是超越宗教的界限,三曹是超越人以及有形的界限,因為不只渡人,也渡無形的,
所以超越了人以及有形的界限,天道、三曹超越了人的知識、思想、觀念,所以道不
同於宗教,如果道跟宗教一樣,上天何必降道,因為這個世間已經有千門萬教、千門
萬法了,而且世間的五大宗教還有其他許多的宗教也都非常的興盛弘揚,甚至於有的
還引發了宗教戰爭,這就違背了上帝降宗教的旨意。
不才的後學學習分享到這邊,請前賢不吝包涵指正。
--
※ 編輯: realmuzic 來自: 140.125.246.38 (01/04 17: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