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我沒什麼考慮之下,就答應了『北藝大 IMPACT學程』發起人 – 李欣芸老師的邀請,在她擔任『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的組織架構下,就任『高流』的副執行長一職。
起初的一個多月,我因為還必須完成北藝大的課程教職,因此每週只能在高雄短暫停留兩三天,然後驅車高速公路、南北往返。當學期結束、我卸下了四年的北藝大教職之後,就全心以高流為工作、生活的重心,希望能為高雄,做出些許微薄的付出、貢獻。
如果你先前曾經參與過我連續一百週、每週一晚間八點半固定發文的那一段時光,應該不難知道,我一向覺得臺灣在各種資源分配上,南北的差距實在落差太大 – 北部過度資源集中,甚至到了濫用而浪費的狀況,但南部始終如大旱之望雲霓,卻一直沒能得到該有的灌溉。我因此而主動在高雄舉辦了編曲、製作的講座課程,某種程度其實也是這個『黃中岳談吉他』專頁存續的背景因素。
所以,欣芸老師問了我,我沒什麼考慮就答應了。
因為,高雄終於要有一個認真的、重要的音樂基地了!我想在那裡做一點事!
四個月後,我開始提筆寫下一些心得,因為,我覺得關心音樂產業的你,應該要知道這個音樂基地正在發生什麼事。
而觀點,是來自一位三十年產業經驗的音樂工作者,非常的主觀,但力求第一線直接目擊。
{{ 柒. 高流副執週記 }}_01
要認知『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職能,就不能忽略在整個政府架構下,南、北兩個『流行音樂中心』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角色關係: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C%97%E6%B5%81%E8%A1%8C%E9%9F%B3%E6%A8%82%E4%B8%AD%E5%BF%83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9%9B%84%E6%B5%81%E8%A1%8C%E9%9F%B3%E6%A8%82%E4%B8%AD%E5%BF%83
基本上,這兩個音樂中心的硬體建物部分,都是中央政府文化部依據國家文化政策,整合了國有財產的土地,編列了建設的經費預算,完成了建物設計的國際標案,再委託給北、高兩市的地方政府,同樣也以標案的方式交由得標廠商興建。
這其實與任何其他國家的重大建設,在邏輯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各級政府與相關督導單位都能克盡職守,本於專業、嚴格把關,那麼,這些重大國家建設應該就會像是桃園國際機場、台北大巨蛋等等,一樣地能讓國民感到信賴、充滿期待。
同時,『流行音樂中心』不可能光有硬體建物就可以自己發展出流行音樂中心該有的各種功能,因此,在『營運單位』的設計上,考量到『流行音樂』似乎真的是一種『專業』,一般政府機關的公務人員系統可能無法產出相關專才來執掌,因此,『流行音樂中心』採行了『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所頒定的『行政法人』方式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10102 ),希望可以直接從民間專業人士 (不需具備公務人員資格),來運作這些理論上屬於『國家』的財產、機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1%8C%E6%94%BF%E6%B3%95%E4%BA%BA 。
不論從硬體建設,或是軟體的營運單位,我覺得在設置的本意上,絕對都是立意良善的;但等到類似我這種所謂的『民間專才』,透過『行政法人』的任用,開始進入到『流行音樂中心』任職,試圖要在這個結構中找到推動音樂事務的著力點時,才深刻理解:『事情沒有那麼理所當然』。
什麼是我原本認知的『理所當然』呢?
譬如:『吉他手應該要每天爬格子、練基本音階』啊、『詞曲作者應該大量閱讀、每天練筆』啊,『音樂中心的建設應該要符合演出需求』啊、『音樂中心的營運單位應該一直思考、論辯著音樂產業的發展、培植』啊 … 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的。
但,『事情沒有那麼的理所當然』。
[一. 高雄觀察_01]
我很難具體紀錄與解釋我第一次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工地外圍,走進這座外觀雄偉的建物內部時,整個心情奧妙的波動。
嚴格說來,這棟由兩座建築、意涵著『浪花拍擊而湧起』的白色主建物,只是『高流』全觀共五組建築群中的、最為突出醒目的一座 – 當然,她同時也是高流主要展演廳的基座。我必須在此處放上還在修建的官網,來讓你大概掌握一下『高流』具體的管轄範圍:https://kpmc.com.tw/ 。搭配了刊頭照片第三張,我想讓你知道:座落在這個灣區,從這棟『高低塔』的建築,順著未來會開放的天空步道,你會走過一個『珊瑚礁群』的商業區,在外圍,會經由步道串聯起由鋼架支撐起、如同『躍出海面』的五座『海豚』商館,以及灣區對岸的六座『鯨魚型展演中心』,再加上位於鄰近周邊、駁二倉庫所改建,用作『高流』計劃初期營運人員技術養成的『LIVE WAREHOUSE』;這整個未來會發展成遊艇碼頭的 U 型港灣,再向外圍銜接到『高雄展覽館』、『高雄港埠旅運中心』的『亞洲新灣區』計劃,說實話,真的是非常傑出的國家公共建設。在論述上,是藉由這樣的灣區計劃來帶動高雄市臨海的觀光資源活絡,升級港務商業活動,並以『音樂文化』來充實內裡,創建出高雄市一種嶄新的人文商務面貌: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6%B4%B2%E6%96%B0%E7%81%A3%E5%8D%80 。
她真的很美!我是說整個高流場域。尤其是每天的夕陽時分,即便現在全場域因為尚未全面完工、而只對外開放了『鯨魚堤岸』一帶,仍然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堤岸觀賞落日、打卡拍照。而入夜之後,搭乘已經運轉的輕軌列車,前往駁二倉庫群,或是香蕉碼頭、棧二庫一帶的商業區,無論是『都會化』的文創市集、商店,或是鹽埕老街的經典美食,這整個區域,就發展前景來說,真的充沛著豐厚的底蘊,較之於任何國際都市都毫不遜色。
我特別喜歡『高流』在某個文宣上的論述:這不僅僅是臺灣的高雄,這是亞洲的高雄。
這種以都市的認同而產生的光榮、驕傲感,是為什麼這個在文化部定名為『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的『興建計畫』,在逐步落成、即將啟運的現在,會正名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的核心概念。關於這一點,我想岔開主軸,做一點客觀事實的說明:過去的十年,這個興建計劃被簡稱為『海音』,而因為人們關注這整個建案,因此在網路的討論中,也一直以『海音』來稱呼這個場域;近期當這個場域被正名為『高流』後,網路上不斷有著『還我海音』的呼籲。我必須說:正名為『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是為了向這座偉大、美麗的城市致敬;但這個『還我海音』的聲浪,作為營運團隊的我們,完全意識、也完全接收到了。在政策尚未正式公布之前,我沒有資格代表『高流』做出任何具體的論述,但我可以保證:『海音』這個名字,一定會以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以及文化意識的方式,出現在這個基地場域之中。
話說回頭,當我第一次步入這個基地時,我對於她的地理位置,以及優雅的姿態,感到萬分傾倒,心中對於未來能在這個空間、以及這個時代,為高雄貢獻一點心力而感到十分光榮。但隨著走過開闊明亮的迎賓大廳,繼續往前走進主要演出場館的那個瞬間,當我第一次看到主場館的那一秒,我不確定我看到的是 ……
(待續)
---------------------------------------------------------------------
後記.
許久沒有提筆為文,因為許多的資訊還在整理、消化中。其實來到高雄的第一週,我就覺得應該要一比一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做實際的觀察紀錄。我沒有那麼做,是因為這其中有非常多面向的事務,我需要摸索出一個頭緒,才能真正留下一些有意義的陳述。
這個系列,我會督促自己繼續保持著固定的發文,除了對於現況的紀實摘要紀錄,也會對於我的所見所聞做出一些思考、反省。
我到高雄的兩個月之中,事實上已經提出對於高流在音樂產業未來應該著手進行的具體計畫與建議,特別是我念茲在茲的音樂教育與人才培植,我希望之後也會在這個系列文字裡做出清楚的描述。我的計劃不見得會是對的,但我覺得我應該提出來,供社會大眾公評 – 這是我來高雄之前,對執行長欣芸老師所提出的堅持:
『所有政策、論述,都要公開、透明』。
我也希望你會願意持續關注這個系列文字,因為,這是你的臺灣、這是你的高雄。
[註] 刊頭相片取材自網路。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固 法 美 偉 wiki 在 Tommy Cheung 張秀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實在太感激謝偉俊嘅提醒,提醒大家親中派嘅陰謀,可以方便佢地組「萬年國會」(大家可以wiki一下),亦警醒有心參選嘅朋友,選舉唔係必然發生嘅事。
從我第一日話積極考慮去選嘅時候,我就好強調我唔相信個制度,佢可以DQ候選人,DQ當選人,到今日仲可以DQ成個選舉。今年嘅區議會選舉唔係畀人純粹拎議席,而係作為同政權全面角力嘅一部分。咁嘅選舉雖然唔係一文不值,但都唔好諗到佢太美好,將一次嘅注碼、精力、時間全面投入選舉當中。
呢個艱難嘅時間,選舉係一個契機畀大家將政治同抗爭諗法、理念帶到社區,透過行動鞏固民意,將居民、街坊充權,等佢地成為運動嘅一部分。所以喺未來,我會做一啲類似嘅活動,希望畀街坊、居民可以真正參與其中。
不過要提醒下親中派,有選舉變冇選舉,或者選舉舞弊,只會引發更大嘅社會運動出現,提醒你地唔好玩火自焚。我冇所謂嘅,有冇選舉我都係咁做,但你地真係小心後果自負。
固 法 美 偉 wiki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哲人已遠……
[一場極有高度的告別式與弔文]
昨天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 John McCain(約翰.馬侃) 的告別式,舉辦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
藉由這一場追思會,我們可以看見美國這一個國家為何偉大,很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這幾天的相關報導。
而我想從歐巴馬前總統的弔文來切入,非常推薦英文OK的人花20分鐘聽。雖然兩人身為政敵,但我們真的可以從歐巴馬的談話裡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對於國家、社會的愛。
以下是對我非常有啟發的一些話,跟大家分享。
--------
"President Bush and I are among the fortunate few who competed against John 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politics. He made us better presidents."
「布希總統和我是少數最幸運能和John在政治的最高領域做競爭。馬侃使我們成為更好的總統。」
個人小記:2000年時,馬侃跟小布希在共和黨內初選內競爭,最後布希勝出;2008年時,馬侃代表共和黨與來自民主黨的歐巴馬角逐總統大位,最後歐巴馬獲勝。而在年初,確認得腦癌的馬侃打電話給這兩位前總統,說他希望邀請他們在他的告別式演講。這種高度包容、求同存異的格局非常令人敬佩。歐巴馬說,「馬侃使我們成為更好的總統」,也顯現出歐巴馬的高度。
---------
"He concluded that the only way to really make his mark on the world is to commit to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他(馬侃)得到的結論是,若他要在世界留下一個紀錄,唯一的辦法就是委身於一個大於自己的事物。」
個人小記:馬侃是曾在越戰時被北越俘虜超過5年半的時間,再不斷被拷問的過程中,從來沒有為了個人利益而洩露國家機密。詳情可以看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約翰·麥凱恩
---------
"In captivity, John learned, in ways that few of us ever will, the meaning of those words – how each moment, each day, each choice is a test. And John McCain passed that test –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And that’s why, when John spoke of virtues like service, and duty, it didn’t ring hollow."
「在戰俘時期,馬侃學到每一個時刻、每一天、每一個抉擇都是一個試煉,而且他一次又一次地通過了考驗。因此,當馬侃說道關於『服事』、『責任』等美德時,從來不是空洞的。」
個人小記:維基百科上顯示 - 當馬侃抵達河內希爾頓後,他被監禁於一間小囚房裡,並且每天都會被審訊。由於馬侃拒絕向北越提供任何情報,他經常被拷打至失去意識為止。
當北越人發現馬侃的父親是美軍太平洋指揮總部(CINCPAC)的總指揮官—所有美軍在越南的部隊的指揮官時,北越人給了馬侃被釋放回國的機會,但他斷然拒絕了交換條件。有一次在經過嚴厲而殘忍的拷打後,當馬侃的手臂已被打到抬不起來時,他被迫簽下一份由越南文寫成的反美宣傳文件。依據馬侃的說法,誤簽這份文件是他身為戰俘的數年裡最感到後悔的一件事。不過在馬侃簽下文件後,北越人覺得這份文件不夠好而沒有使用,試著強迫他簽下第二份聲明,這次馬侃拒絕了。由於不斷拒絕北越的要求,馬侃每週固定都要被拷打兩到三次。
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反應?
----------
"John understood, as JFK understood, as Ronald Reagan understood, that part of what makes our country great is that our membership is based not on our bloodline; not on what we look like, what our last names are. It’s not based on where our parents or grandparents came from, or how recently they arrived, but on adherence to a common creed: That all of us are created equal. Endowed by our Creator with certain inalienable rights."
「馬侃,如同甘迺迪總統、雷根總統,深刻地了解,美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你不需要用血脈、長相、姓氏、你的父母/祖父母從哪裡來、他們多近才來,來決定你是否是美國的一員。實際上只有一個共同的信條,就是每一個人生而平等。是造物主賦予我們不可分割的權利。」
個人小記:這一段真的非常慷慨激昂,我們看見美國生為一個移民國家,確實在包容性上有別於一般國家(當然,美國並不完美,隱性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宗教歧視等仍會見到,但至少憲法上,平等是美國這塊土地的基本信條)。台灣某種程度也是一個充滿移民的地方,除了原住民,多數人都是這300年才來到台灣的,但是目前,我們因著血緣、因著什麼時候來台等,仍然有許許多多的紛爭。真心希望,台灣能成為更有深度、高度、包容度的公民社會。
-----------
"I’m sure it’s been noted that Roosevelt’s “Man in the Arena” oration seems tailored to John. Most of you know it: Roosevelt speaks of those who strive, who dare to do great things, who sometimes win and sometimes come up short, but always relish a good fight – a contrast to those cold, timid souls who know neither victory nor defeat."
「我想羅斯福總統所說的『競技場上的男人』精彩致詞,是為馬侃量身定做的。你們大多知道:羅斯福提到那些努力奮鬥、勇於做偉大的事情的人。他們有時得勝,有時功虧一簣,但總是享受一場精彩的拼搏;這有別於那些冷血、膽小的靈魂,既不知道什麼是勝利,什麼是失敗。」
個人小記:我第一次聽到Theodore Roosevelt的這篇"The man in the Arena"的演講是前行政院長陳冲先生跟我分享的。這是一篇非常啟發人心的致詞。全文如下:
It is not the critic who counts;
榮耀不屬於評論家
not the man who points out how the strong man stumbles, or where the doer of deeds could have done them better.
也不屬於那些指出強者失足或是對真正做事者指指點點,說著怎樣會做的更好的那些人
The credit belongs to the man who is actually in the arena,
榮耀歸於真正站在競技場上的那個人
whose face is marred by dust and sweat and blood;
他的臉被塵土,汗水以及鮮血所模糊
who strives valiantly; who errs, who comes short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there is no effort without error and shortcoming;
那人勇敢地努力著,雖然他犯錯也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因為努力本就伴隨著錯誤與失敗
but who does actually strive to do the deeds; who knows great enthusiasms, the great devotions; who spends himself in a worthy cause;
但那是真正努力在做事的人,而且他以極大的熱情與最大的犧牲為一個值得的理油在努力著。
who at the best knows in the end the triumph of high achievement, and who at the worst, if he fails, at least fails while daring greatly,
最好的情況是他最終終能贏得最高成就的勝利,最差的結果,就算是失敗,也能失敗的無所畏懼,
so that his place shall never be with those cold and timid souls who neither know victory nor defeat.
所以他永不會與哪些冷漠與膽怯的靈魂為伍,其不知勝利或失敗的真意。
------------
後記:
我在想,哪一天在台灣,一位政治家離世時,可以是跨黨派的人、他的政敵,用這麼高的敬意在他的告別式發表感言。
哪一天,這個社會的最底層,是建築在我們的共同信仰與原則上。
投入教育,重要的不僅是希望下一代有「能力」,更是希望,有這麼一天,更多的孩子擁有一種胸懷與高度,是能看見比自己更大的事物,並且願意委身其中,為其奮鬥。
我祈禱那一天趕快來臨。
謝謝馬侃的榜樣,也謝謝歐巴馬的這一篇精彩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