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earch
#1. 孔子所說的「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應該怎樣理解 - 每日頭條
按這種看法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學習知識就像追趕不上那樣(要有緊迫感),同時還要有擔心失去目標一樣警醒。」 第二種則是將本章看成兩句相對完整 ...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 劉秀本是太學生,研習過《尚書》,非常好學,故而行軍打仗之時也不忘學習。
“学如不及,犹恐先之”是孔子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人要勤奋学习,而且要有上进心,不能有“一览众山小”的踌躇满志,要不停的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有上进心.
孔子說:「為學﹝在沒學之前﹞要注意到及時趕上,﹝學到之後﹞要擔心忘掉所學。」 這章沒有難字,只是恐怕有漏字,造成整句的意思不夠完整。
#5. 14.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話是指學習時應該要: (A ...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話是指學習時應該要: (A)注意自己的程度,努力跟上別人 (B)把握學習的機會,猶恐不逮 (C)反覆練習,以免忘記
孔子聽了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非常聰明,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而感到羞恥,這就是他 ...
#7.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17章》) - 知乎专栏
这一章,朱熹作的注是:“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就是说,孔子这是描述努力学习者的心态,以此告诫弟子:学习就应该 ...
#8. 談讀書做學問--理論-人民網
就是說要探究其本意,要讀出其話語背后的意思,特別是字裡行間一些隱藏在語言背后的思想。這就需要對文本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問題提出疑問。朱熹曾這樣說, ...
#9. 學到內涵才能舉一反三----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壹讀
《論語》裡面的學,指的是做人做事的學問,不光是有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懂禮儀、講道德,如何把人做好。那麼在這句話里,就可以理解為:「學」的是做人 ...
#10. 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由此可知冉求的形象是(A)活力不
( )從「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可知孔子的教學主張是(A)德本文末. (B)學思並重(C)篤行為要(D) ... A)學如不及,猶恐失之(B)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
#11. 111-1臺中市立大安國民中學七年級國文補考題庫
( D )論語選三則短文都是語錄的形式,請問關於「語錄體」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 (A)「學而時習之」/溫故知新(B)「進,吾往也」/持之以恆(C)「人不知而不 ...
#12. 向孔子学习如何增强学习本领 - 知网文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朝闻道,夕死可矣”…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这句话说明了学与思的辩证 ...
#13. 從《論語》中論孔子的「學習之道」
關鍵詞:論語、學習觀、學而時習之、學習之道、樂學 ... 人生立身在於學問,做學問的目的就是位從事社會事業、為國家、 ... 子罕>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4. 台北縣立江翠國民中學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定期考查一 ...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這句話的涵義不同於①萬丈高樓平地起②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①孔子所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其內涵與「溫故知新」是一致的.
#15. 【金玉良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 - 新浪
不及 :赶不上。犹:还。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学问好似追赶什么,生怕永远赶不上,即使学到了一点知识还要担心失掉 ...
#16. 明倫月刊502期/啟蒙園地/論語簡說:泰伯第八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圖:宜倫. 孔子說:「未學到時,像趕不上而迫不及待的學習。學到後, ...
#17. 第一學期一年級第2 次段考模擬復習卷
論語述而)這. 句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聖人無常師 ... 掃壁角(B)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C)天下無難 ...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話告訴我們.
#18. 高雄市立國昌國民中學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一年級國 ...
這段對話中老師是提醒小明做學問要注意何事? (A)日知其所亡(B)學如不及,猶恐失之(C)學而不思則罔(D)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5. ( )下列名言佳句中,那些與雅量、 ...
#19. 科學的道理 - 中正文教基金會
而其總結的意思,不外告訴我們:要做遠大高尚的事業,一定先要從最切近最平易最細微 ...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這一類的話,都是勉人以 ...
#20. 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國中部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 ...
「□□他的學問淵博,□□他一點也不驕傲。 ... 下列哪一種情形可以說明這句話的意旨? ... (A)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B)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21. 試題說明 - 自強國中
桃園市立自強國中106學年度第一學期國文科七年級第三次段考考題 ... (B)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C) 老師說:「同學們要記住『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
#22. 樊登講論語套書 - 誠品
·我想做的,是盡量去還原《論語》裡每一句話在當時本來的意思,同時賦予《論語》在今天這個時代以新的生命。 ◇ 學而時習之:如何應對人生中的一切痛苦◇ 君子務本:「微 ...
#23. 中華經典名句2022/23 致知達德 中華傳統美德語文學習個人篇
學如不及 ,猶恐失之。 《論語.泰伯第八》. 注釋, 不及︰趕不上。猶恐︰還擔心。 句意, 做學問就好像追趕甚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恐怕會丟失。
#24. 臺北市成功高中103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四書選讀科期中考試題 ...
下列各通同字的說明,錯誤的選項是: ... (C)一位君子不能莊重就會失去了威儀,他所求得的學問便不穩固 ... (E)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解答BC.
#25. 共頁
請閱讀以下測驗作答說明: ... 這句話的意旨,與論語中的哪一句相呼應? ...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D)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答案:(B).
#26. 108翰林國中國文_8下L09為學一首示子姪| Chinese Quiz
為學一首示子姪:「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這句話使用了頂真修辭,下列何者也使用相同的修辭法?
#27. 论语学习心得| 泰伯第八(203)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豆苗网
很多种解释都能讲得通,总之这一章在讲什么?就在讲我们在做学问,就要好像在追赶什么一样。我们后来有一句话叫: ...
#28. 台南市立歸仁國中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一年級國文科 ...
(A)朝聞道,夕死可矣(B)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C)學如不及,猶恐失之(D)小不忍,則亂 ... (那默默的一群)這句話充滿冒險犯難與義無反顧的精神,下列何者的.
#29. 注音與國字:每题1分,共10分(題目在答案卷上) 注釋:每題2分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D)學如. 不及,猶恐失之。 6. ( )那默默的一群一文中, ... 這句話使用了轉化修辭技巧中的「人性化」。 下列廣告詞,何者沒有使用這種修辭 ...
#30. 高雄市立陽明國中106 學年度第1 學期第2 次段考一年級國文科 ...
《論語》中「學而時習之」一句話所表達的為學方法,與下列何者不同? (A)溫故而知新(B)學如不. 及,猶恐失之(C)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D)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31. 《論語》泰伯第八
這話很好理解,只有勇敢. ... 【解讀】曾子借用《詩經》裡的三句,來說明自己一生謹慎小心,避免損傷身體,能夠對父母盡孝 ... 【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32. 論語講要泰伯第八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這是兩句話,不能作一句講。 學如不及,開始求學,好像追人,而有追不及的感覺。這是努力求取學業進步的意思。 下句是講勤學有得以後, ...
#33. 論語(注解)
0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註釋:, (1)子:古人對男子的尊稱。 《論語》中"子曰"的"子"都是對 ...
#34. 題庫/ 國中國文/ 課文 - BLOCK 學習網
若孔子讀到今天的這篇新聞,他可以用哪句話相呼應? ... 4 「如果你聰明一點的話,你最好學著石向前先生的一句名言:『要以人為師,不要 ... B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35. Definition and synonyms of 学如不及in the Chinese dictionary
孔子說真正為學問而學問,永遠覺得自己還不充實,還要改進。這句話後來演變成曾國藩他們經常引用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問有個很簡單的原則 ...
#36.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民初思韻
當自己的道德學問有成就時,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沒有絲毫怨恨,這不正是一個君子的,風范嗎? 【譯文】2. 孔子說:“學習而經常實踐,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 ...
#37. 樊登講論語(套書):越是亂世 - 城邦讀書花園
我們整體串聯這三句話: 學而時習之——自修;有朋自遠方來——共修;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修行的結果。 這樣看來,幾乎一個人生命中所遇到的所有困難,都被孔子一語概括。
#38. 【論語白話解選輯】學而第一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 法界佛教總會
「學而第一」:「學而」,就是要學;這是《論語》的第一篇,談論的都是「學問」方面的問題。 (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 ...
#39. 求學、治學與教學
孔子有他的治學「三境界」描述,就是《論語》開篇那三句話:第一境. 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個「說」就是現在的「悅」,指的是求學的過程中反. 復練習,心情會很 ...
#40. 未提供相片說明。 - Facebook
書展講座記錄上集:https://goo.gl/S7MmoK 子曰: 學而時習之, ... 但做學問,要在無疑處有疑。 ... 現在我們就要追問說,孔子這句話對誰講?
#41. 屏東縣立明正國民中學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段考七年級國 ...
屏東縣立明正國民中學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七年級國文科試題 ... 仔細理解孔子說的這句話的意旨,其關鍵字在 ... (二)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2. 吳宏一作品《論語新繹: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沒有這些虛字,有的文章就不成文章了。例如這一章的首句:「學而時習之」,如果把虛字的「而」、「之」拿掉, ...
#43. 基隆市武崙國民中學107 學年度八年級第二學期國文科補考 ...
字在說明書畫收藏家的哪一種情形? ... 根據句意,這句話主要在呈現哪一種人格特質? (A) ... (A)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B)水能載舟,亦能覆舟(C)自恃聰明, ...
#44. 威而鋼哪裡買| 追蹤您的訂單狀態壹柒日本線上藥妝店>日本藤素 ...
原標題:南懷瑾:學而有何樂文丨南懷瑾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再說,連貫這三句話的意義來說明讀書做學問的修養,自始至終,無非要先能自得其樂,然後 ...
#45. 為什麼叫做【傳習錄】?|方格子vocus
既然孔門教學,最終都是要學生自己體受生命,作出道德印證;那麼,要作出道德印證,時加溫習就可以了嗎? · 故此,依陽明的思路,「學而時習之」的「學」, ...
#46. 師說一、選擇題
(A)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B)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 ... )〈師說〉中提到「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句話與 ...
#47. 名言佳句- 育達TWOWIN教育網
學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學問好比腸胃裡的食物,裝下多少並不重要,吸收多少才重要。 學習就是學著尋找樂趣。
#48. 從孔孟仁義之道到道德人格論 心理學與倫理學在人格研究上的 ...
義的第一句話是〈學而篇〉上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 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人格特質,例如他強調做學問的人要有「溫、良、恭、儉、讓」的人格.
#49. 10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中國文
解析: (B)以蘭槐比喻先天本質,以臭水比喻後天環境,說明後天環境對人學習的影響。 ... 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D)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0. 德行基礎《三字經》心得分享11 成德法師 - Spotify
這句 經句提到我們古代的六藝,讀書人都要學習。 ... 所以《弟子規》這一句,我們再用《論語》當中孔子的教導,印象就會很深刻了,孔子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
#51. 嘗試錯誤:我如何走出一條本土學術研究的路與展望
所以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 不亦樂乎?」成為理解儒家真相的關鍵。但必須注意到這句話背後,有一種根本的意義. 是,我們的學習必須「 ...
#52. 德川日本儒者對《論語》「學而時習之」章的解釋
是深入東亞儒者對《論語‧學而》第一章的詮釋言論,加以 ... 以靠書冊講義理為學問之類也,孟子所謂「存養擴充」 ... 他們認為當孔子說「學而時習之」這句話時,.
#53. 四書蕅益解論語學而篇【第10集】-數位圖書館 - 華藏淨宗弘化網
同時要認真的學習,我建議諸位要做筆記,雖然是多費一點時間,但是對諸位自己學習 ... 句話念一念,這就是註解裡面的,他說:「夫學,始與時習」,就是開始是學而時習 ...
#54. 電子書 - 成語典
《東周列國志》第八七回:「某與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貴,此行倘有進身之階,必當舉薦吾兄,同立功業。」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姊妹的朋友。 使用類別. 用 ...
#55. 自《火影》走來的孔子(一)――學而時習的忍者世界 - Medium
這句話 由天馬行空的我說出來或許可笑得如同瘋子揚言要拯救世界,不過,可笑歸可笑,事實終究還可以是事實。如今瘋子也能當總統了,哦不,是總統也能 ...
#56. 學問不是聽來的-第59集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學者相見。要從心得。】 『矮人場笑』,這句話跟一個成語有關,也就是矮人看場。 ... 要有的這種態度。 所以《論語》當中教導我們,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57. 聽聽孔夫子如何說為學之道| 周慧儀- 灼見名家
至30歲,孔子所學經業已成立,也就是學問有根有基,學習能力也不會因外力而搖動減弱。 學與習並重,持之以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 ...
#58. 爲行而談行;而且這種知行並論的觀念,便形成了中國三千年來 ...
之艱,行之惟艱」這兩句話,爲後人斷章取義,發生了弊病,影響中國人心與思想界極大, ... 從以上諸論看,學者多從德性的知行方面,言知易而行難,所以叫人要做行的「工夫」 敬 ...
#59. 107上翰林國中1+6 @ 最高權限者+Ramdisk+全新系統安裝更新 ...
這句話 所透露的處世態度,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 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要慎思明辨(C)做學問強調累積的功夫,讀愈久愈透澈(D)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要懂得怎麼去讀他。
#60. 【每日论语202】泰伯篇第十七则- 弘丹 - 简书
要求自己“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表示他有这样做的决心。 ... 即使现在做不到,也不必灰心,要继续以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来要求自己。
#61. 第一章國學常識:經史子集 - 樂學網線上學習
話本. 南宋. 十三經. (孟子). 四書:論. 孟、 中. 庸、大學. 袁樞‧通 ... 漢代原稱《周官》,西漢劉歆始稱《周禮》,並立於學官 ...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2. 196.顏回的謙德之效- 第201課
泰伯篇第十八章:學如不及,猶恐失之2023-03-15 ... 互相欣賞,了解對方的長處、優點、特色、德能、涵養、學問,本章是曾子見到顏回的賢,心生嚮往,並思跟顏回看齊。
#63. 论语别裁——泰伯第八(13) - 孔孟之乡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是以正面言论结束上面的话。孔子说真正为学问而学问,永远觉得自己还不充实,还要改进。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曾国藩他们 ...
#64. 以現代教育概念看孔子的學習觀 - 教育眼
這就好像一個人知道做人要誠實,卻老是去撒謊騙人一樣。 〈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可解釋為學到知識之後適時實習,不是很 ...
#65. 學成路
区域一:羊坊店区域三:中关村、海淀. Traditional Chinese is mainly used in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 ...
#66. 學成路
學年度碩士班招生【無面試系所組及未辦理筆試之碩士在職專班】正取 ... 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
#67. 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
《論語》一書記載孔子所說的第一句話,便是「學而時習之,不易樂乎? ... 他的學問十分淵博,但他說自己並不是「生而知之者」,他做學問的方法是「好古,敏以求之」〈述而〉 ...
#68. 南怀瑾的16堂国学课 - Google 圖書結果
人生就是一场赌博,我们要做到心里有底,才能有更大的胜算。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南怀瑾先生说:“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
#69. 國文課沒教的事2: 劉炯朗讀三字經 - 第 98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為政第二〉)從溫習已經學過的知識,而領悟出新的意義'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都是說做學問必須反覆鑽研才能夠深入體會。但是這句話也可以解釋為要交新的朋友,更要 ...
#70. 孔子博学多才的原因——《论语》第九篇“吾不试,故艺” - BiliBili
《论语新解》广播剧第二集:《论语》第一 句话 的真正含义… ... 孔子一生的心路历程都凝结在这一句话中……整部 ... “ 学如不及 , 犹恐失 之”.
#71. 讀書是最美好的事 - Google 圖書結果
這話不無道理。旅遊是休閒,讀書也是休閒 ... 所以,我非常熱愛金庸先生的一句話,「只要有書讀,做人就幸福」,並一直把它牢記在心田。 ... 孔子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72. 第九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 ...
孔子一生的心路历程都凝结在这一句话中… ... 【小芸豆讲论语的作品】在为政篇中,孔子用自己的修养提升过程要 说明 什么道理. ... “ 学如不及 , 犹恐失 之”.
#73. 109年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題庫+歷年試題 ]
可舉例分項說明,會使論點更加清楚詳細。 ... 青青子衿們不再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這句話清晰扼要的說明了做學問與待人接物的方法, ...
#74. 溫家寶總理經典引句解說(全新增訂本) - 第 67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引句背景】 2005 年 7 月 5 日至 7 日,溫家寶總理在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 ... 在《對聯集錦》中也有一句與它相對的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 ...
#75. 論語的人文之美 [第一部] - 第 1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五經即五種經典, 《詩經》孔子本來並沒有特別想要教書,只是非常好學。古時候做到好學並不難, ... 由此可見, 「禮失求諸野」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在地理上說,越南相對偏遠 ...
#76. 論語別裁線上小說閱讀
講良心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 ... 再說,連貫這三句話的意義來說明讀書作學問的修養,自始至終,無非要先能自得其 ...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這句話說明做學問要如何 在 未提供相片說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書展講座記錄上集:https://goo.gl/S7MmoK 子曰: 學而時習之, ... 但做學問,要在無疑處有疑。 ... 現在我們就要追問說,孔子這句話對誰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