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折疊餐椅 開團📣 下單餐椅就送推車掛袋
📍下單連結🔗 https://gbf.tw/jwtqt
✔️ 非常時期,出門請自備餐椅
✔️ 保固一年二個月
✔️ 買餐椅送原價$800推車掛袋,等於餐椅才$580,還可以優惠價買餐桌!
-
這台我們也用一年了,在看照片時根本就是君尚回憶錄🤣 這張後來我們放公公家用,依然在服役中,桌面沒有磨損或生黏,我放吸盤碗一樣很牢固!出門吃飯,可以自己準備餐椅哦,寶貝坐自己習慣的餐椅,會吃的比較好,這個時候要出門吃飯,消毒要徹底,自己帶自己的比較ok!
在ptt媽寶版搜文可以找到一篇:哪個兒童折疊餐椅最好用?的文章,#Zoe獲得壓倒性勝利! 坐上去非常穩固,座椅空間大,肉肉baby也不擠!我們姊姊快五歲也還可以坐。
-
餐椅最怕不穩,但不要擔心,Zoe完全不搖晃,底部防滑做的很紮實!側邊有擋板設計,不怕孩子從旁邊滑下去,而且座位區域大,#坐起來舒服,到5歲20公斤(美國標示)也沒問題!
身為處女座潔癖媽媽,出門如果可以我都會自己帶餐椅,因為很多餐廳餐椅又髒又黑,現在又是時期,必須要消毒徹底~然後有些還沒有安全帶,小孩吃一吃就往下滑,不然就是想站起來,媽媽邊吃邊還要邊壓住小孩。
#Zoe椅背增高,不怕孩子吃一吃就往後仰掉下去,桌面大小可以容納新加坡elipsekids吸盤碗、美國little b不鏽鋼吸盤碗(這兩咖都是我開團推薦過的好用碗!)
同一團推薦一起加購同款折疊收納桌,非常輕便也好帶,出去野餐超級方便。或是家裡有朋友來訪,需要小桌子放玩具方便!展開就可以用。折疊餐椅可$500加購折疊桌,雙寶媽咪也可選組合方案,會更便宜哦!
💕重點整理💕
1.椅墊凹洞防夾手安全功能
2.椅背增高,增加寶寶背靠舒適度,
以及防止寶寶後仰倒臥。
3.椅背固定不隨寶寶亂動而移動
4.椅背手把可提拉,椅背綁帶安全帶可肩背。
5.不需要安裝餐盤即可收納以及展開椅子
6.四角防滑墊
7.可使用年齡7m-5歲,可達耐重15KG(台灣標示),美國標示可達20Kg。
8.餐盤專屬水杯凹洞
9.底部按鈕符合歐盟安全規定,大於50N(50牛頓,約五公斤力道)小朋友不易玩弄導致夾手。
10.安全帶扣,一按即可雙邊開啟,安置寶寶不易鬆脫。
11.座位空間大,胖寶寶坐起來也舒適
12.可搭配野餐桌,出門玩沙旅行遊玩野餐方便。
下單去➡️ https://gbf.tw/jwtqt
唯一保固一年二個月哦!
有任何問題可以私訊艾比,加賴搜尋🔍 @ibmm 或點 https://lin.ee/z3lOzV 歡迎加艾比媽LINE團購社群,相關訊息會立即通知喔 🔗 https://line.me/ti/g2/tIndPIyc5nS6NhW7O1yIHQ
安全搜尋關 不 掉 ptt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同溫層外的故事》──玉山的親子驚魂記
因為周圍有少部分親友知道我在經營登山主題的部落格,所以偶爾會傳一些或有趣、或驚悚的網路文章過來。
由於文章在發布後被噓爆了,有些地方已撤下,但還是可以找到原文跟擷圖,真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特別聲明我不是拿出來再鞭一次,而是希望把他當成匿名的個案討論,也請大家不要太在意他們的真實身分,因為最重要的是避免山難,一味落井下石只顯得幼稚而已。
.
本次事件的主角是帶著3歲女兒爬玉山的雙親,單純從登山口前往排雲山莊這段路,卻意外地險象環生的故事,資訊來源是PTT。
因為父母二人都把登上玉山列為人生必做的事情,也希望帶著3歲幼女一起參與,且認為她已經有能表達自己哪裡不舒服的言語能力。事前一家人走過石門山、七星山、合歡群峰 (想必是不含西峰)等路線,以及國內外數十條國家步道,作為行前訓練。
出發前爸爸興奮得徹夜未眠,凌晨一點從台北開車出發直抵塔塔加就開始行程。天氣型態為雷陣雨、雨伴雪、濃霧,由於爸爸非常堅持前進,沿途眾多山友的鼓勵就收下,勸退則充耳不聞,自認安排了10小時一定足夠。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勸退,主因是一家人的衣著看起來就不合格,而且還帶著幼女同行。
從媽媽的發文中,看得出來她對裝備、路線等一竅不通,衣著連運動品牌都稱不上,背包則是通勤用,也並未向山莊訂睡袋與餐點,只知道山上低溫,甚至沒帶風雨衣。
往排雲山莊的路走到剩3.5K,開始下雨,女兒的鞋子此時意外掉下一座木橋,於是爸爸冒險下橋撿拾,卻在過程中氣力放盡,僥倖地回到橋上。此時大雨落下,他們僅以雨傘遮雨,女兒體力耗盡,必須由爸爸揹著前進。
「我們耗盡身心,若不輕咬舌頭,一秒就能失去意識,坐下就不想再走,只剩意志力支撐著。」九死一生抵達山莊後,爸爸自己肩膀腫痛不堪、雙腳寸步難移。由於現在尚未傳出山難新聞,我猜測他們隔天應該是撤退成功了。
.
看到這邊,有點經驗的人都知道他們犯了數量多到不可思議的錯誤,但與其指責家長的愚蠢或拿著火把與稻草叉去獵巫,不如想想為何發生這種事,以及預防的方法。
簡單來說,這只是又一起準備不足就上山的個案,但他們還帶著小孩,讓風險管理上的容錯空間更小。大家都知道網路時代資訊取得容易,應該做點功課就能趨吉避凶?並不是這樣。我們應該把這種「暴衝型」登山者當作一種常態,也就是說,除非回歸到以前強制雇用嚮導的年代,這是無解的現象。
能做的,就只有請政府逐步加重推廣登山安全的力道,降低無頭蒼蠅的孳生機率,但即使做的再徹底,這只可能讓它趨近於零,而永遠不可能等於零。大眾這個群體浩瀚如海,過度自信者大有人在,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何時會有人發起神風特攻行動。
所以真的出了事,放輕鬆些,當成必然吧。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學會從登山者的事前準備程度來看山難,那就是一個山岳國家的理想境界。
.
至於其他能討論的問題,就是老生常談了,懂得人看了只會覺得無聊,但我這兒永遠都樂於為新手服務。
1. 【攜幼登山的風險分析】
首先我不認為帶小孩登山有什麼錯,只要準備做的足,為何不行呢?但顯然歲數越小,風險就越大,而且何為可承受的風險,實在難以量化。我見過爸爸山友以專業背包(O牌)揹嬰兒爬小百岳,也一樣走過拉繩崩壁路段,只要家長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並無不可。
但由於本案的場景是玉山,一夜未眠直奔登山口(2,610公尺),還要再前往3,402公尺的排雲山莊,明顯缺乏休息和高度曝露的時間,這種情況下可能已經有人會出現輕微狀況了。自識和言語能力都有限的幼童,真的能清楚表達自己的不適嗎?而家長又懂得辨識病徵嗎?有如此剛愎自用的家長,出事也是無可奈何。
再來講家長的部分,孩子自理能力有限,使得家長所背負的責任極大,假如連自保都有問題,不只是失格的登山者,更是失格的雙親。故事之中,光是沒有風雨衣這一項就足以致命,一隻手撐傘也會影響在不平地形上的平衡感 (登山不用手電筒也是同理)。然後我觀察到他們行動速度緩慢,應該也會讓身體發熱也慢,使得失溫的危險更為提升。
再來就是體能上的準備。由於列舉的路線難度偏易,並無太高的鑑別度,而且從家長在行程後段體力耗盡的描述,也看得出來離山難只差一線之隔了。要帶小孩上山沒問題,但請要有能帶他平安下山的實力。
※後來發現有醫師提供專業意見,比我寫的更有參考價值喔:https://www.facebook.com/FMOMdoctor/posts/2736945289869860?hc_location=ufi
2. 【對冒險不切實際的浪漫】
因粉專或部落格的市場需要,許多新世代的自媒體(YouTube、FB、IG、抖音等)經營者,或是自信滿滿的個人,都會刻意強調登山的冒險面與危險面,以吸引觀眾的矚目。獲得讚就像嗑毒品,是吧?我發文讚數少也難免會在意啦,更別說是要以內容賺錢的人們了。
其實從本案的行文中,多少能感受到對「承受風險能力」的自豪感,好像別人都不這麼做,我這麼做卻成功了,就是個值得掌聲的壯舉。假如事主已具有一定經驗,挑戰台灣尚未開拓的高山溪谷或攀岩路線,站在未知的前沿本身就是一種不需言喻的浪漫,即使撤退也是雖敗猶榮,又何須巧言文藻飾之?但假如是過度強調五寮尖、鳶嘴山、劍龍稜等千百人踏遍的「驚險之處」,那麼也只是有心或無心的利用了大眾對山了解有限的情況罷了。
這無奈地反映了台灣山岳媒體匱乏的現狀,我只希望往後傳媒和自媒體上面的知識傳播能做得更好。
所以說,兩位家長假如能潛心從教訓中反省,不要浪漫化撿鞋插曲和自身痛苦經歷,寫成一篇具有教育意義的檢討文,我想就不會遭到這麼大的批評聲浪了。退一百步來說,休閒登山只對主觀有意義而已,客觀上並無任何成就可言,過於浪漫化自己的失誤只會顯得懵懂無知。
話說回來,就連火炎山都能摔死人,又有哪一篇IG上穿運動內衣的照片裡提到要注意地基掏空呢 (不信你去IG搜尋火炎山)?就算提了也沒有用吧,在旁邊立一個「崖邊拍照累積已X死」的牌子才是真的。(離題了)
3. 【體能,從了解自己開始】
計畫想去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山峰,又不知道自己體力能否應付的了?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體能大概到哪裡,然後再適當的加強,可以參考以下我的心得 (但為求保險還是先學會登山手機導航,避免迷路吧):
北部建議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中部谷關七雄,南部雲嘉七連峰(還可以一直接下去)或尾寮山,看一下網路上紀錄的平均完成時間,首先爭取努力達標,然後再試試看能否更快,或是增加負重,並且持之以恆的訓練,切記不能偷懶太久。記住這個快/重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很強,而是為了在更艱難的行程中游刃有餘。除非你是天縱奇才,不然永遠都有人比你更快更強,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郊山爬夠了,不妨找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步道試試看自己身體的反應,我最推薦一日來回合歡西峰,如果感到不舒服的話,北峰前撤退就好了,可別硬撐啊。任何登山活動都有其風險,建議沒把握的新手攜伴同行,最好是有登山經驗的親友 ... (如果沒有,推薦從商業團開始,或是去報名上商業登山教育課程,培養自理的能力)。
我不是體能至上論者,因為事實證明有許多手段能夠幫助體能普通的山友完成行程,例如免揹團、神隊友、寬鬆的行程安排、挑天氣等等,而登山也遠遠不只是體能而已。可是!體能強一分,安全就多一分也是事實,所以才強烈建議大家平時要保持運動習慣,尤其是耐久力。不能爬山時,也可用跑步來加強或維持心肺能力喔!
朋友都在三角點擺pose拍了十幾張照,有說有笑,你卻氣喘如牛地卡在半山腰懷疑人生,不覺得體能練好才有享受的餘地嗎?😂😂😂
-----
最近的事件,讓我越來越覺得政府應該從全台各地挑選「郊山體能基準路線」,依照完成時間讓人民認識自己的體能層級,再用這個層級對應到大眾化的高山步道。雖然無法模擬海拔的差別,但起碼能給人一個粗淺的印象,避免越級打怪反噬自身。
想像步道口設置一個基準路線對應熱門百岳的解說牌,就可以讓民眾實際體會那個難度在哪。假如嘗試在X小時內完成基準路線就讓他叫苦連天,或是走完後覺得「哇~來回要四趟才等於雪山喔!」,也許就能降低暴衝的可能性。什麼都不知道就上路,那就太遲了。
拿陽明山東西大縱走舉例,就曾有山友說6小時內完成是神腳、8小時以內是勇腳、10小時以內是健腳、12小時以內是普腳云云 (FYI,越野跑最快紀錄是3小時內),其實這種分級方式不少見,但我的用意是以「循序漸進的自我鍛鍊」來讓登山活動更安全,倒不是鼓勵大家華山論劍、盲目求快,可別本末倒置囉!
回想起最初的自己,如果不是出於好奇心上網看行程紀錄 (然後覺得注意事項好多好麻煩還是跟團好了),搞不好一步走錯也會成為暴衝俠啊~~ 要為新手設身處地著想,登山教育才會順暢吧。😀
⛰
安全搜尋關 不 掉 ptt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李文亮吹哨的待遇台灣、中國天壤有別 台灣官員表達謝意
台灣防疫官員還原台灣超前布署的源頭,來自內含李文亮微信截圖的網路貼文,該則貼文瞬間被台灣人封為“護國神文”,台灣官員對李文亮表示感謝,直播平台也一度被台灣人感謝李文亮的文字洗板。李文亮雖病逝兩個月,大陸網民持續在他微博留言,被形容是“中國人的哭牆”。
台灣因為去年12/31就去信世衛組織提到武漢肺炎的疫情,因此被推上美國究責中國和世衛的炮火最前線。台灣中央防疫官員14日解答記者疑惑,還原台灣超前布署的消息源頭,是看到台灣知名電子布告欄PTT,一名女醫師nomorepipe搜集資料,貼了包括李文亮微信對話在內的多圖貼文。大批網民因此蜂湧到當初PTT這則貼文“朝聖”,封它為“護國神文”。
台灣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6日在記者會表示,12月31日清晨五點多,看到群組裡有疾管署的防疫醫師上傳這篇貼文。他指出,跟一般爆料不一樣的不是李文亮貼出的公文,而是醫護群組對話截圖,才是關鍵線索。李文亮貼出“華南水果海鮮市場有確診了7例SARS”,以及檢驗報告、胸部電腦斷層圖。羅一鈞提到,因為圖很小,他也睡不著,就去尋找原圖,從報告上看是一間民間檢驗公司所做,他Google發現是屬於高通量、大規模撒網捕魚式的篩檢,驗出多種病原體陽性。
憑醫護“同溫層”內相互提醒研判為真
羅一鈞:“有一些病原體驗到不一定是致病的,可是我們看到SARS就會想說這可能是致病性很高的病原體。只有這檢驗報告,並沒有寫檢驗日期,也沒有蓋官方的簽章,從這個圖研判可能是醫院的醫師拿到報告之後,順手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就發出來。”
羅一鈞從微信截圖研判,這種內部醫療人員討論、群組外流的訊息,應具有某種可信度。他再去其他網上搜尋,發現有其他醫療人員討論醫院實際發生的案例,研判可能有院內群聚感染發生,擔心有感染控制疑慮,判斷需要對病人進行隔離、醫護人員要注意自身安全。
羅一鈞說:“當醫護人員在互相提醒的時候,我想當然就是要擔心會不會有院內醫護人員相互感染的狀況發生。所以其實看到這幾個之後,就沒有辦法再繼續睡,就趕快把這些訊息提供到署內群組,做後續該做的事情。在這邊非常感謝大陸的吹哨人,特別像是李醫師。”
貼出李文亮的貼文女醫師:“感謝台灣沒有讓我成為中國死諫後塵的第9人”
羅一鈞也感謝在PTT上貼出李文亮相關貼文的nomorepipe,感謝他們讓台灣在這次可以很快找到這些訊息,成功阻絕疫情。
當羅一鈞最後感謝這位小他7歲、在對岸通報武漢肺炎卻沒能救自己一命而病逝的李文亮時,聲音是顫抖的。衛福部直播平台湧入台灣網民以“李文亮”關鍵字“洗板”留言說:“真要謝謝李文亮醫生”、“李文亮的用心只有台灣緊張”、“感謝吹哨者”、“李文亮醫師沒有保護到大陸,卻保護到台灣”、“中國需要有更多的李文亮”、“吹哨者在中國和大陸命運大不同”、“PTT救世界”、“這還好對岸是中文圈,如果是歐美國家大概普通醫師看不懂這種群組對話”、“12/31看到訊息當天馬上就通報WHO了耶”、“台灣指揮中心警覺性很高啊”。
台灣《自由時報》報導,在PTT貼文的nomorepipe是一名女醫師,她在中國和香港的網站發現李文亮的貼文。nomorepipe在事情曝光後,15日重返PTT發了一篇題為“睡不著逛PTT 羅一鈞發現武漢肺炎疫情初始”的感謝文,她開頭就寫“謝謝李文亮醫師轉發消息 R.I.P(請安息)”,她還說:“謝謝台灣有一個能夠專業並正確判斷消息的政府和行政體系,而不是讓我成為步上中國死諫後塵的第9個人。謝謝PTT平台,讓台灣有一個能夠讓資訊迅速透明,並且觸及深入到需要相關資訊的地方。台灣人真的要好好走自己的路。唯一比較受益的是,就是我爸在呼吸病房躺了半年多了,這次幫到傳達消息能及時防堵疫情,讓呼吸病房不虞匱乏。”
李文亮微博成“哭牆” 網民接龍貼文逾88萬帖
中國大陸的網民也沒有忘記李文亮。在李文亮病逝後2個月,還持續上李文亮微博留言,追憶李文亮。
李文亮微博幾則廣為流傳的貼文,1月31日貼出他在群裡提醒同為醫生的同學們注意防護,發布“確診了7例SARS”。1月3日公安局找上他簽了訓誡書,違法行為是“散布不屬實的言論”。
李文亮生前最後貼文是2月1日上午10點41分,從武漢市中心醫院發出,他寫下“今天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塵埃落定,終於確診了”。
李文亮的微博靜止在這則置頂貼文。但是下方的留言,在他2月7日被宣布病逝後,沒有停止,突破300萬人按贊,留言接龍88萬多,幾乎是以平均每2分鐘的速度,就會跳出來自各方的網友新增的留言。
包括:“早”、“來看你”、“還是會哭”、“又遇到了難事,沒有人能幫忙,甚至不該道該和誰說”、“畢業生的我很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啊明天要考試了,你要幫我哇”、“黑龍江疫情厲害了”、“我想離開人間了”、“哥!我頂不住了”、“英雄”、“致良知”、“李醫生,我有女兒了”、“疫情還沒結束,我好想去看電影”、“湖北人歧視!工作不好找”、“美國要出版你的兒童讀物,真希望國內也能看到”、“嘿,你今天過得好嗎,我背到了一個領導甩過來的鍋”、“晚上好啊,今天把車漆碰掉啦”、“老師,學醫好難”、“願意和說實話的人做朋友”、“吃了火鍋,今天大風也來了”、“喝下午茶了,李醫生”、“好大的雪”、“想你了”、“醫生,你在那邊可好”、“明天我生日,33了”、“每當來到這裡,眼睛就發酸”、“留下了一塊淨土”、“我也來看看,中國的哭牆”。
自由亞洲電台16日采訪不願具名的武漢居民,他說:“它實際上就是類似以色列人的哭牆,一個中國人的、武漢市民的一座哭牆,大家實際上是去表達心中的郁悶嘛、一種無奈的情緒。”
武漢居民:台灣是迦南之地 悲哀共產黨不會反省
這名武漢居民說,一方面是表達心中對李文亮的哀思和揮之不去的叫不滿也好、愁苦也好,或是把他當成了無話不談的知音、好朋友,對他傾訴生活的日常,因為“沒有一個渠道、沒有合適的地方,去表達愁苦的情緒、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
對於台灣防疫中心是看到李文亮的貼文產生警覺超前布署,他直說,台灣做的非常好,世人有目共睹,可惜的是,李文亮的示警,在武漢沒有引起重視,這是非常慘痛的教訓。
為何兩岸都曾經歷過SARS,中國政府卻缺乏警覺?這名武漢居民說,共產黨體系下,官員總是對災難性事件在當地解決消化,先想的是自己責任能拋開、能隱瞞,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家醜不可外揚,不肯向人民示警,這是一慣作法。台灣作為華人社會,有SARS前車之鑒,非常清楚這是共產黨習慣性作法,比西方社會更加了解共產黨。
這名武漢居民說:“在中國,維穩是壓倒一切性的措施,擔心造成社會不穩定,他們這種思路、心態、作法,基本上歷來都是如此。下一次如果再發生還是會出現、還是會這樣,就是很悲哀的事情。”
他表示,自己對李文亮的微博成了“哭牆”有切膚之痛:“西方社會不理解中國社會的這種狀況,他們可能真的無法理解中國人到網上留言的心態或痛楚。台灣社會,你們真的是中國人的一片迦南之地、一片福地。”
外界始終存疑,多少武漢人死於這次的武漢肺炎?他說:“這個東西,一直以來都算是國家機密吧,我們也無法了解准確的數字,誰去調查這個事情,那都是要坐牢的。”
RFA記者:去殯儀館領骨灰的領完了嗎?
這名武漢居民:“聽說是有的人排到5、6月份以後才能去領(家人骨灰)。”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 夏小華 台北報導 責編 許書婷 申鏵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