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主張廢掉高中學習歷程被PTT推爆】
趙少康主張把高中學習歷程廢掉的新聞,在PTT迅速被推爆,瑋豐、1450們雖然狂噓,卻檔不住鄉民的怒吼。為趙先生正確的主張加油,為挽救已經被摧殘的未來棟樑們加油!
=====(以下為趙少康原文)
2萬5千多筆高中職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丟失,7,854名學生權益受損。蔡政府的「數位國家、智慧島嶼」計劃喊了五年,架設疫苗登記網站會塞車、五倍券網站會當機、被冒領,花掉大筆國家預算,只捧紅一個天才IT大臣做大內宣。
學習歷程檔案丟失,大家在討論資安問題、學生權益時,都忘了老師們更頭大。新政策推行以來,不少教育界朋友為了引導學生留下完整的記錄,不只自己設計學習單,甚至每週一份,還會幫學生檢討修改、給出建議跟評語,辛苦完成的資料丟失,一切必須從頭來過,對不起認真付出的老師。
學習歷程檔案攸關學生升學權益,教育部長道歉了事,仍然沒有官員下台負責,只能由基層、學生與老師吞下善後,慶祝教師節,就應該廢除學習歷程制度,這是一個造成老師、家長、學生痛苦,一進高中,學生每天都要為此緊張度日,大學教授又不相信、不願採計的怪東西,橘越淮為枳,#只學了西方一些皮毛,就拿回台灣亂整。
歷經這次風波,在教師節的今天,更要對認真付出的老師們說聲「辛苦了」。
============
後記,其實 #福編 心有戚戚焉,福編的小舅子讀高中時,我那準博士的賢內助,還要一直抽空幫忙關注、準備、整理、協助學習歷程。憑良心說,我們不算在這制度吃虧,但其他人呢? 不是書香世家、不是豪富大貴的家庭,又要如何面對這3年的煎熬, #又根本沒有翻身餘地。
想到這裡,福編冒出一身冷汗,並感謝老天,讓我趕到聯考制度的末班車時刻,因為福編就是那種出身貧寒,學習歷程乏善可陳的鄉下窮小子。卻靠著對正氣歌倒背如流,對華爾街日報如讀聯合報之能力,在聯考出頭,擠進台大,之後又靠著各類公平考試一路破關,任教大學,到現在五子登科。要是到了要有學習歷程的年代,父親早逝,母親操勞,兄長放棄升學以支持家中的福編,鐵定碰不到台大的人行道路緣,更莫提娶賢妻,生愛兒,衣食無憂。
春夢一場的30年教改,帶來的是亡國滅種、階級固化。我突然想起那堅持聯考,1450口中的萬惡 蔣公。謝謝您, 蔣公。
#趙少康加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幹片兄弟 Gang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 每個禮拜五下午5點30分準時上片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arsentgang 拳爺IG: https://www.instagram.com/ahuuu666/?hl=zh-tw 以瓅IG: https://www.ins...
家庭教師 ptt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早上看到有人轉PTT,說看輕小說對小孩好不好,然後朋友說這跟讀書習慣有關...總之很多意見。我想講的是別的,那就是從這些人的回應,以及留言與討論中,可以發現什麼?
嗯,就階級啊 XD
我下面提的東西,請讀者先記得,全部都是「統計」,不是個案。請不要拿「我家就不是這樣」來講,畢竟再怎樣,扣掉看過的資料,我個人碰到的學生案例就是千個以上,跟我講個案可以打破通則,這個..............
很長,嫌煩的可以不要看。
總之,讀書習慣最好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理論上越早越好,從3歲開始都可以,拿童書講給他聽,越早認識注音,可以自己讀注音書最好,認識的字越多,越可以早點看其他書籍。
我個人的看法是,差不多超過小學中年級,大概10歲以後,很多習慣就會定型。這個時間點不敢說百分百,但看到的跟與學生抬槓的結果,多數有讀書習慣的人,幾乎都是小學低年級前就有看書的習慣。
或者說,擁有「看長文不會覺得煩的能力」。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可以練,研習遇過很多小學老師,要學生從看短文到長篇,練習短文(100字)到長文(600字),橫跨3-5年。國中多的是從國一開始練到國三,才有一些成果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越早越好,各種習慣越晚就越難養成,尤其是透過文字吸收資訊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與父母親的行為「高度相關」,所以統計結果可以表現出,學生的成績與父母親的學歷是唯一完全正相關的因素。但這個更深入研究,其實關聯的是「職業」,只是在台灣通常你的學歷與職業有高度相關,在歐美等地區,關聯性相對沒那麼高。
職業為何有關?嗯,為什麼教師的小孩,成績通常都「不會差」?說頂尖是不見得,但極少見到中小學老師的兒女,成績落到後段班,甚至需要補救教學。更實際的說,教師這個階級的子女,表現表現會比其他職業要好很多很多。
你不覺得奇怪,是因為你會想像,小孩回家問問題,爸媽就是老師,可以教可以帶,等於免費補習教育。但實際上真是這樣?
還真的是。XD
不過把職業放大,公務員子女的表現就也不差,甚至軍官的小孩也不大會,中產白領的...好像也還好。這究竟怎麼回事?
很簡單,小孩放學後,沒人盯著幾乎可以肯定都在玩,頂多作業寫寫交差(很少),但若父母親在旁邊,盯著培養其讀書習慣,那麼小孩會在各方面會比較優秀。大致上可以把這種對學習、學業有幫助的能力,可以區分為下面三項
1. 定下心的能力。可以坐在那看文字、知識性的書超過一小時不動,絕大部分沒有訓練過的小孩都做不到,這幾乎都是從小看書看習慣的結果。
2. 閱讀長文的能力。這跟定心不一樣,寫數學全部都是數字,也可以寫一小時的人,看到國文10分鐘後就躺平的例子不少。重點是,怎樣閱讀超過數百字的文章,還能擷取重點。一樣,沒有從小練,幾乎都做不到。
3. 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就是像我一樣每次都可以鬼扯幾千字,同樣要訓練,透過寫作可以整理與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沒從小練就不行。
這邊說的練習,不是只有學校練,而是家長在家耳濡目染的結果,像是爸媽回家都在看書,上網看的都是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東西,小孩較會有興趣一起學。而小孩越小,會遇到越多挫折,字看不懂、文章讀不懂、抓不到書本在講什麼,都是常態。而父母親擁有越高的學歷,比例上也較能指點出,家裡寶貝不會在哪,而且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耐心」
多數在台灣拿到高學歷的家長,都歷經十多年痛苦的學習,至少有一定的耐性,比例上可以理解小孩課業苦痛。所以遇到小朋友提出問題,跟勞工家長相比,較願意花時間慢慢解釋清楚,就我在學校的觀察,學生表達家裡的相處狀況,會教功課、解題目、一起讀書的比例,大學以上跟高中職以下的家長,相差幾乎是10倍!!研究所跟大學比,也接近2倍以上。
為何我們有一種,有錢人好像都可以花錢補習補到好的錯覺?我可以跟你說,真的是錯覺,補習班是在這條學習道路上,幫你上「讀書經驗值buff 10%」的補師,真正讓你擁有超強技能,可以一路打怪到魔王的關鍵,往往是在新手村的「父母」,在你出去前就教了多少。
一個回到家,爸媽還在工廠沒回來的家庭,與另一個總是會有爸媽其中一人,陪你寫功課的家庭相比,膝蓋想也知道哪一種家庭的表現會較好。
故為何教師子女在各種白領階級中,又特別有優勢?啊不就廢話,基本上我沒見過,理工科老師的兒子考自然科會不及格,國文科老師的女兒作文都寫不好。偶而見到一個自然科老師的小孩,學校考個70 分,老爸在那煩惱,而這已經是真的天分差到很....的程度(怪上帝吧)。
哪個老師會放自己家小孩,成績一蹋糊塗卻對他說「孩子您自由吧,爸媽不在乎的。」別鬧了,全台灣為何一兩年會有這種新聞出現一次?就是因為這算「新聞」啊,大哥大姊們,這不是常態。
即便如此,我也遇過一些學長姐,小孩從小栽培,結果還是考到私立大學,氣死。但氣歸氣,私下聊聊也知道,今天若他父母親不是教師,而是一般的勞工家庭,這種砸下無數金錢心力也才私大中段的素質,會去幹嘛?
大家都很清楚,十個裡面八個都會變成PTT嘲笑的8+9,而這些小朋友能從這個底層翻身的機率,大概也是十個裡面沒有一個。其他人就是一輩子這樣,在勞工階層一生,多年後說著跟父母親一樣的話,不要自己小孩也那麼辛苦。
所以,這邊還要提一個更殘酷的事實,幾乎所有頂尖公立國中,附近學區都是中產階級的中上層?
因為,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都完全可以支持,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另一個在家顧小孩。當一個學生回到家,就有一個高學歷的父母親(通常是媽媽)在家,馬上會幫你規劃寫作業進度、考試進度,不會的問題立刻都能得到解答。這形同你花錢請一個頂大學生全年無休在家家教。
這跟一個沒有這種待遇的家庭相比,會佔有多大優勢?別再怪補習班了,這些學區的補習班老師都超拚,一堆班主任都在過著隨時胃穿孔的日子。你把同樣的狀況拉去全校第十名考70分的學校看看,附近安親班光是可以把學生押著作業寫完,就是功德一件。
這引申出的概念就是:只有資源夠多的家庭,才能夠提供長時間的陪伴。真正讓你家小孩可以成長,成為一個有知識跟智慧處理問題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叫做:
「紀律」(原本是秩序,網友表示依照文意紀律較好,特此更正)
就跟大家都知道,培養良好運動習慣,身體才會好一樣。讀書學習也是,你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出強大的意志力,可以排除其他誘惑,專注在學習上。
怎麼可能會好?
#別再拿阿扁當例子了啦
#100年出現沒幾個的不能當規則
======
講這麼多,我想說的是,為何很多進步左派講教育,會講到讓人吐血。學校老師哪幾個是右派?幾乎都偏向社會主義,不然不會有人自願留下,免費幫弱勢學生做課後補救。每次有一些弱勢學生出狀況,光校內募款,隨便都可以募到幾十萬,這還不包括申請的項目。
如果學校老師,一點都不進步,充滿保守封建思想,那麼應該是自掃門前雪,怎麼會去管你家小孩死活?我是不否認有這種人,但多數學校教師都不是,其思維都相當接近社會主義。
因為看多了,不需要書呆子講經,生活經驗遇到的案例就比你田野調查多好幾倍。階級複製在學校是極端血淋淋又殘酷的,像我這種市區到郊區都待過的,更是看到心都要冷,不然無法解決問題。
提供無限教育資源,大學免學費,這些對資源匱乏的學生來說,其實幫助真的很小很小。免學費這些對誰幫助最大?大概是中產階級的中下層,因為這是錦上添花,可以多一筆錢去補習,或是讓爸媽其中一人,辭職在家顧小孩功課。但對勞工家庭來說,上大學的最大目的是脫離階級複製,讓小孩可以翻到中上層,光這筆免學費,完全不足以打破新手村劣勢。
很多人會講說大學免學費很棒,但我可以肯定免費幫助極小,為何?我剛剛講了一大串,各位都沒發現?
念書不要念到呆,美國教育理論在台灣不適用,反倒是透過強迫義務教育,以及幾乎可說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師資素質(台灣的教師學歷平均極高),公立學校現在要再提升水準,只有小班制跟雇用更多教師。
美國有些人陷入階級複製的循環,免費上大學恐怕是推手之一,與初衷相差甚遠。我們卻看到不少人拿著美國的案例,想要台灣照辦,簡直瘋狂。
為何?不管世界何處,想要爬上中產階級,就是要取得一定的專業能力。你砸錢去大學,到底學了什麼?如果沒有學到生活技能,盡是學習各種平權概念、反歧視理想、歷史修正主義的東西,這到底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什麼?你的目標是小孩進入監督這家公司有沒執行正義的單位?
「啊這不就是政委」
別在鬼扯蛋什麼這是反人文科系,你在一家製造業工廠內,強迫安插20%的反歧視監督執行職位,最後會怎樣?這個社會哪種職業比較多,需求比較大,去統計就知道,不需要砌詞詭辯。
對於藍領勞工,社會最底層的人來說,家庭崩壞恐怕是最先出現的問題,單親、家暴等等的小孩,從小就取得不到我上段說的教育資源,他沒有父母在家教育,細心指導各種學習問題。在比例上,會從這種貧困循環中跳出的,本就是資質極高的少部分,其他多數人就是陷入讀書也讀不好,工作也找不好,負面循環變成父母,繼續單親跟家暴。
而那些僥倖逃出底層的資賦優異者,其中有一大半更慘,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家庭溫暖,所以導致自己「不相信有家庭溫暖」這種事。多數轉為相信,家庭功能可以透過政府介入取代,「反正自己的經驗就是沒爹沒娘也無所謂」。
這很糟糕,我們的案例中,會落到這種循環的比例真的很低,多數家庭都有溫暖,溫度或許有所不同,極少見到家長對子女未來漠不關心,大部分只是關心的方式不大相同罷了。而這些人又特別會放大少數的悲哀,為了達到解放所有人的目的,他們採取的手段就是:
「摧毀既有秩序」
這真的是在開玩笑,學生畢業後,多數想要的就只是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幸福。大多數人不要求澎湃的人生,激烈的變化,而你的改變是摧毀一切舊有的組織,選擇政府全方面介入?只因為你覺得幾個個案的幸福必須不計一切代價保障,自己的經歷代表全台灣所有家庭都沒溫暖?
拿個案來講我們更熟,每年學校多少個案要處理,但有累積到變成通則嗎?就是沒有,所以才是每年零星個案。
要拯救這些底層奈落的循環,砸錢補貼免費讀大學,或是UBI之類的恐怕是最糟糕的做法。這些人都沒有考慮到社會觀感,處在這種階級的人,非常在意社會眼光,除非你把社會解構到完全原子化,不然不考慮社會連結的提案,肯定失敗。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教他們取得技術能力,擁有在職場上求生的能力,建築一個平凡的家庭,構築一般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你不可能每個人都念台大,所有人都當台GG工程師,這永遠不可能。
結果,你們想複製美國的另一種循環,希望給這些人免費上大學,還有人覺得要塞進去一大堆進步教條給他們?別害人好不好。
那些都是資源不夠就做不到的,這些身在底層向上爬的努力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達成咖啡廳菁英的希望,大步邁向進步的一方,而幾乎都會轉頭擁抱傳統,竭力找回他們小時候最欠缺的家庭溫暖。
然後希望,自己孩子永遠不要失去這些東西。
家庭教師 ptt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竹教育之呼吸 第壹式,推動雙語&國際教育』
❤️小英總統說:提升台灣普遍的英語能力,我們要來真的!❤️
今天蔡英文 Tsai Ing-wen以及賴清德 副總統召開 #2030雙語國家政策諮詢會議,會議中邀請了不同階段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討論,包括Studio Classroom空中英語教室 的創辦人彭蒙惠(Doris Brougham)女士、主播 #張雅琴、藝人Janet Hsieh #謝怡芬 以及 #PTT創辦人杜奕瑾 等,為提升台灣人普遍的英語能力,汲取民間經驗,擘畫政策藍圖。
《2030雙語國家》其中 #雙語教育政策 正是我過去幾年關心推動的重點。我在上週五(11/20)第十屆第四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中,也對「新竹市推動雙語&國際教育」提出了最新建議,歡迎市民朋友一起討論:
👉一、與世界接軌,雙語&國際教育勢在必行:
流利的外語能力是與世界接軌的門檻,歷年來我們學生英語能力,存著雙峰現象,城鄉差距、家庭資源、政府政策等影響,有能力的家庭學習資源較多,讓孩子補習、送私校,但其他家庭呢?若台灣期待培養國際人才,需要透過更普及的雙語學校教育課程,來讓孩子們及早習慣使用英語。
#公校雙語課程,雖不至於讓孩子能以流利英語溝通,但至少開啟孩子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的機會,進而培養興趣以及在生活中運用、學習使用外語。當前全球化浪潮下,雙語&國際教育漸受重視,如何讓學生「從在地出發、看見全世界」已成為學習主流。在臺灣普遍少子化浪潮下,讓 #新竹孩子從小實行雙語教育,未來才有機會與世界接軌。
👉二、2030雙語國家,竹市如何超前部署:
針對新竹市未來教育發展,配合中央推動雙語國家政策,我在去年定期會中推動新科國中開辦雙語教育,成效良好,因此對於新竹市未來雙語教育發展,我提出進一步建議:
1、 推動 #一區一雙語國中:東區(新科國中)、北區(南華國中)、香山區(富禮國中),藉此讓新竹市偏遠國中能夠透過推行雙語課程吸引家長讓孩童就讀意願,改善明星學校學生集中問題。
2、 #培訓教師擁有雙語專長:對於師資培訓問題,教育處與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配合,鼓勵老師們參加研習,培訓第二專長(雙語),配合學校開設雙語課程,老師們使用英語教學,讓新竹市學生有更優良學習環境。
3、 聘用外師提升教學成效:外師透過英語教學的實施,讓孩子習慣使用英語,另外辦理國際交流活動、沉浸式英語、雙語教學等計劃,打造校園英語學習環境。
👉三、除了雙語教育,國際教育也需要栽培重點:
#國際教育 不是雙語教育,與世界接軌、培養國際素養,絕對不只是「具備雙語能力」,孩子從小培養國際觀,認識世界,從台灣出發。東南亞職場專家何則文曾經提出「#內國際」概念,在現今各國疫情持續燃燒狀態,培養國際素養,出國並非必要,其實在臺灣,還是有很多國際交流機會。
我支持推動國際教育,除了掌握與時俱進的競爭力之外,《Cheers》雜誌去年針對Z世代族群做調查,發現有意願到海外工作的人超過七成,賺取更高薪資、嚮往異國生活、培養國際競爭力,是吸引他們的三點原因。透過交換學生、姐妹校連結、跨校實習以及寒暑假學習營隊等,讓孩子知道「國際村」不是一個口號,而是真實的在眼前發生。
台灣孩子需要養成移動能力,不一定是腳要走動,而是眼睛、腦袋跟著動,看得更多、想得更遠。推動「雙語&國際教育」,是我們給下一代,最好、最重要的禮物。😊
#新竹市議會第十屆第四次市政總質詢
----------
加個Line(妍慧選民通報站):https://line.me/R/ti/p/%40leehui
加個IG(日常妍慧都在這):https://instagram.com/hsin.chu.lee
家庭教師 ptt 在 幹片兄弟 GangBr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
每個禮拜五下午5點30分準時上片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arsentgang
拳爺IG:
https://www.instagram.com/ahuuu666/?hl=zh-tw
以瓅IG:
https://www.instagram.com/izzy1616/?hl=zh-tw
方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cubysmile/?hl=zh-tw
-
導演/編劇:拳爺
後製/調色:拳爺
攝影:維元、拳爺、雪倫
場地/道具:強尼
-
#老師 #家庭訪問 #投票
家庭教師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果要說跟爸媽吵架,我可是箇中高手!!到現在我還會時不時跟我媽論戰呢!!雖然吵架不好但也是一種溝通方式~謀合不只是要跟情人~跟父母相處也是一種哲學啊...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作者: 陳志恆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17/12/01
語言:繁體中文
#說書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親子關係
===== About Neko =====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