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盤前分析
連二日跌勢收斂 台股有機會反彈
疫情持續升溫的預期,台股昨日開低,先殺低隨後走高,電子股嘗試拉抬,但傳產股賣壓仍沈重,終場下跌232.7點,收在15670點。成交量是5745億元,外資賣超226.7億元,融資持續減肥83億餘元,而現股當沖則是532.9萬張。
從日K線來看,指數連續二天在半年線震盪,似乎有獲得初步支撐,特別是除了疫情之外,昨日下午又停電,現在盤面上不少利空,不過,似乎有利空逐漸鈍化的現象,搭配美股出現小反彈,使得今日大盤應該有機會出現反攻,目前要盡快能站上季線,約莫在16554點左右,如果能站上,就譨維持多頭格局。
經過二千點的大跌修正後。選股策略要重新思考,首先,跌時重質,下跌時要優先注意先跌先止穩的個股,大多出現在電子股,因此可以留意台積電、世界、聯電、聯發科、聯詠等。傳產股經過補跌後,大多回檔到月線左右的位置,可關注長榮、中鋼、中鴻、華紙等的反彈力道。
由於電子股的套牢壓力較重,短線反彈後可能進入整理格局。而傳產股上檔壓力較輕,後續動能應該會比較強,不過,若出現傳產股持續下跌,進而拉動電子股往下回跌,就是最差的走勢格局。
現股當沖 1分k 在 黃世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5/11盤前分析
傳產多點開花 電子股獨垂淚
上週五轉強的電子股,週一無法延續上攻力道,特別是聯發科、矽力KY以及台積電、聯電等表現欠佳,資金從電子股流出。而傳產受惠於第一季的亮眼成績以及產品報價持續調漲的利多下,航運、玻陶類、鋼鐵等紛紛大漲,甚至連金融股也比價而上,但指數終場仍下跌49點,收在17235.6點,成交量是4902億元。
籌碼面方面,外資又轉為賣超的局面,而融資增加59.3億元,現股當沖則是降到342萬張。從日K線來看,目前17400~17500以上壓力頗具大,特別是電子股若持續弱勢局面,只有傳產股往前衝,恐怕引來龐大的獲利回吐賣壓,進而會拖累盤面,目前下檔支撐估計在17000~17100,或是前波低點。
由於美股也是呈現傳產股強於電子股的格局,加上四月起將進入電子股的傳統淡季,又有報稅等因素干擾,短期內電子股要重回主流的機會不大,除非半導體股能夠轉強且引動追價效應,但以目前台積電、聯發科甚至是面板族群技術面都有待整理,電子股的操作只能等待整理結算。
傳產股則是熱鬧哄哄,貨櫃三雄持續比價而上,法人、融資、現股當沖的交易重心都在這,目前處於強勢攻擊格局,不宜過份追價,同理,所有傳產股因爲資金流入,都具有比價與資金效應,只要傳產大型股不死,例如航運的貨櫃三雄、鋼鐵股中的中鋼、台玻、華紙等不連續大跌,類股中的低價股、位階低者都有機會輪流表現。
現股當沖 1分k 在 黃世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4盤前分析
台股帶量重挫 整理時間恐拉長
由於疫情升溫,加上法說會後的面板股以及聯發科等表現欠佳,週一的台股籠罩在嚴重的賣壓之下,雖然航運、鋼鐵、紡織甚至是富邦金、台新金等轉強,盤中數度拉抬嘗試止跌,無奈賣盤持續出籠,終場大跌344點或是1.96%,收在17222點。由於電子股多殺多,成交量衝到5877億元。
籌碼面方面,外資持續賣超81億元,融資也殺出了49億元,而現股當沖量則是略降低。從K線來看,昨日的長黑K線,一舉跌破5、10日線,KD技術指標高檔往下,由於上檔已經出現不少套牢量,且台灣疫情成為大變數,加上法說會後利多盡者佔多數,估計短期內要上攻恐怕有難度,現在17500以上壓力不輕,下檔支撐先看月線17120左右,而17000點不宜跌破。
週一殺盤的中心在面板股,友達上週的法說會講得不差,但因爲中國京東方等面板廠準備大幅擴產,使得外資開始調降目標價,短線恐需震盪整理。另外一個使盤面失去信心的是聯發科,早盤開低帶動部分IC設計股殺盤。週二首要觀察航運股,陽明公布三月自結獲利,能否持續上攻,成為重要觀察點。
由於指數進入震盪整理,此時要有些耐心,避免追高殺低,持續走高者可考慮獲利部分。要觀察在回檔中,股價仍能維持高姿態者,或是法人有留意佈局者,台達電等電動車或是金融股等,或許可以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