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註:這篇很多網友抱怨用手機無法正常顯示,持續卡在前面一段,觸及也降至10分之1,那就重新貼在這裡囉。想看相關連結、圖表與影音的朋友,可自行點入我的blog中參閱;總之,見到主流媒體瞬間將焦點鎖定在李義祥那副屌樣,感覺有高人指點,然後當你以為這就是答案時,勿忘圖片中那個人,請問他最後有事嗎?
內文:
太魯閣事件發生沒多久,似乎媒體想圈住的風向,也都合乎我的預測。我常說自己的論述不同,會被列為「陰謀論」,我也沒證據、只能玩預測。就在案發幾小時後,就註記以下的「魯閣濕七點」:
1 由新成立的運安會調查
2 過很久時間查不到一槍斃命原因,就推給最沒能力負責的人頂罪
3 如果那人不服,想要鬧大,就推給「起司理論」,最後沒人負責
4 然後同時間,就說臺鐵有「企業文化」問題,該重組,或引用外部資金,朝公司化發展
5 引用某種「數位監控系統」,好監控人為看不見得死角,然後以後臺鐵到處都是這東東
6 趕快採購更新的列車,淘汰舊型號,預算通常會上億,普悠瑪的上千億
7 前段時間有通過前瞻計畫,有些預算找不到事由消耗。
隨便一翻今天的報紙,就有多個新聞印證這些論點。 5 日「聯合報」有政客呼籲臺鐵該公司化的新聞。許智傑喊說「有膽給我民營化」(濕 4 點),張景森則喊「公司化」;然後怪員工才是最大阻力,因背後有龐大的「退撫債務」。
當然工會一定不爽,一旦國營事業朝純利益方向營運, 18 趴、退休金以及罷工權益就會全數沒收。這也是臺鐵迄今最大的成本;當然,有這事故後,想剝奪這些權益也就方便許多。當然,要讓這倡議實現,就要先妖魔化臺鐵「企業文化」(濕 4 點)。
另一個符合我「魯閣濕七點」的就是 「數位監控系統」 (濕 5 點),也就是 AI 了。翻到「聯合報」 A2 版的左下方,就有一則「臺鐵將設告警系統」,也就是物聯網裝置。藍營名嘴李艷秋也不甘寂寞,大喊「 AI 示警在那?」多家電子媒體也協助製作成影音新聞。媒體似乎在幫某議程製作專案行銷。
至於濕 1 點的運安會也沒閒著,馬上發布一些魔術戲法的訊息,將大眾目光聚焦在李義祥的綠營背景上(濕 2 點),以及那張冷眼看著全局的俯視照。我不確定,但一般人在拍攝意外現場時,應該不會將角度往上 45 度角蒐證吧,只覺得這幾張相片有高人指點。
那魔術師是要玩什麼障眼法呢?就是在事發當下,首當其衝的第 8 車廂內,有多個當事人對記者說,在數分鐘之前就聽到列車的鳴笛聲,這時間充分到我可以剪完手腳指甲,卻等不到司機的減速,甚至還加速。
(影片:來聽聽當事人怎說案發情況)
這點運安會主委似乎也有想到,急忙說「啊!是因為列車出第一個隧道後,沒時間反應啦,畢竟只有 6 秒多耶」。但我納悶的是,看到一台大卡車堵在鐵軌上,不要說「數分鐘」,或「 6.9 秒」啦,就算只有 0.1 秒的時間,我都會緊急煞車,減少撞擊力道。
但運安會主委僅是以來不及煞車,草草了事。甚至還說「司機用了包括 ATP 系統,以最大程度緊急煞車,但煞不住!」。但這個意見明顯與第 8 車廂的牧師女鍾惠美與多個當事人的證詞相反,他們都說「不但沒煞,還加速」。
是否這才是事故原因?臺鐵是否有遠端加速機制?但被系統性的遭釋出的李義祥相片給忽悠了。大家都在罵吃民進黨標案的李義祥那群人「做賊心虛」,而沒人檢討為何這次太魯閣的失事,與 2018 年的普悠瑪與 2015 年的復興空難如此相似。畢竟一導成藍綠,兩邊人馬就會將注意力鎖在各自立場上,讓魔術戲法加速完成。
普悠瑪也是在關鍵時刻不但「煞不住」,甚至還加速導致出軌。復興航空一個引擎似乎被遠端關閉。然後更有趣的是,運安會都用「起司理論」這狗屁論點給甩鍋,也就是「巧合啦」。
喔,說到這「起司理論」,「聯合報」 A4 版也做了一個冷眼集,討論「誰讓起司洞串成致命傷」(濕 3 點),似乎也將串連到後續能甩鍋的濫觴。下面一則新聞則又靠北臺鐵的「制度與文化」(濕 4 點)。
當然,今天的新聞沒一家報導主委看法與當事人證詞的差異,沒記者追蹤為何不在車上,卻握有事件解釋權的大官會說司機有煞車;但實際乘坐在案發第一現場的多個證人都說「不但沒有,還加速」?且這問題有歷史性的相似處。或許當記者們肯如此調查,就會有不同見解,甚至對普悠瑪等事故有不同的犯罪意含。
至於目前一味希望李義祥要蹲牢蹲到老的網友們,就回想起一下洪仲丘案的范佐憲吧。那個媒體希望你們注視的「邪惡之眼」,最後當事人全都沒事,好一個「沒真相、沒原諒」。整個洪案只達到一件事,就是把拉法葉艦案唯一蹲牢的郭力恆給放出。
還記得軍事法庭是怎樣被廢的嗎?就是洪案啊!據說郭握有拉案傭金的一切資料。我不知道啦,只直覺最近瑞士銀行中應有個神秘帳號被人認領了,這一切還是要感謝「沒真相、沒原諒 IPO 」。所以就當吃瓜眾將鄉民正義鎖定在李義祥的不祥站姿時,就想想范佐憲那雙邪惡之眼吧。
其他晚上聊:https://youtu.be/x5VcYKmgUTw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瓜生正義 a2 在 梅姬L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專欄【用🧠腦袋👀 03】婚禮前喊婆婆為阿姨,若雙方相處沒有芥蒂,有何不可以?
因為沒辦婚禮,沒喝到習俗中的「改口茶」,於是登記結婚五年、生了兩個孩子,雙方依舊喊彼此父母「叔叔和阿姨」,
接著,女方就被大家罵翻了。
資訊就這麼多,也許另有隱情,但我們不是當事人,討論到這個範圍即可。
跳出來「主持正義」的媳婦有兩種,
第一種是屬於糾察隊型,
「喊了一聲媽,從此封印成逆來順受媳,
被喊了一聲婆婆,眼前娶進門的女人就從此歸me。」
於是這篇新聞傳進她們的耳裡,簡直過分駭俗,
「你這個大逆不道的驚世媳婦,怎膽敢如此無禮!」
這位老娘,若這麼堅持著規矩,那沒辦婚禮這件事,對你來說也應該一視同仁的覺得違反古習,有因才有果,請先糾結男方為何只求婚遲遲未辦婚宴吧,
順嬪娘娘都說了,不是不叫,是在等神聖的結婚儀式嘛。
另一種是,我已入地獄,你也得入地獄型,
來嘛,大家都在媳婦深海裡熬著,我上不了岸你也別想上啊。(笑)
我知道表面上你不會承認,搞不好在心裡你也不敢誠實面對自己的真心,
眾媳婦們,轉個念吧,
我們不必想著也要把這位新生媳婦拖下水,應該要想著如何藉由她的創舉把我們拉上岸,危機才是轉機啊。
再者,媳婦就是媳婦,終究不是親生的,婆婆可以待媳婦很好,但若只能救下一命,解藥絕對還是會給自己的親生兒子,即使他根本不孝,
很正常啊,血濃於水嘛。
對婆婆而言,
媳婦尚未有這個福份喊上您一聲媽,其實也不用太介意,
您含辛茹苦的把兒子養大,做個母親的箇中滋味最為了解,要付出多少的包容與犧牲,才換來孩子的一聲媽,操一個孩子的心如此辛苦、這般偉大,
少一聲媽,這一些煩擾讓她的親生老母承受就行。
媳婦沒能喊上您一聲媽,嫁進門後若讓婆婆不順心,站在「阿姨」的立場也能釋懷一點,該教的身為長輩一樣可教,進可攻、退可守,有什麼不好呢。
因為這個由來造成的稱謂,不過就是種暫時的相處方式,真沒有這麼嚴重,大家一開始明白自己的立場就好,
嗑瓜子看戲的可別選擇性的忽視,男方也一樣是如此稱呼的。
#兩性相處
https://tw.news.yahoo.com/%E7%B5%90%E5%A9%9A5%E5%B9%B4%E4%BB%8D%E5%8F%AB%E5%A9%86%E5%A9%86-%E9%98%BF%E5%A7%A8-%E5%A5%B3%E6%98%9F%E8%A2%AB%E7%BD%B5%E7%BF%BB%E5%B0%AA%E5%97%86-%E6%88%91%E4%B9%9F%E6%B2%92%E6%94%B9%E5%8F%A3-015408763.html?fbclid=IwAR00jVAjdd2nIhR9NPby3g3LPUqV0HsE1iVadadwF_kXNI4dsvNa669LK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