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上班後,就好想回去當無憂無慮的學生~😹
貝蒂身邊考過托福的朋友們都建議,如果過去英文底子算穩的話,可以自己在網路上刷題,或買坊間的教材來練習,多準備一下應該就沒問題了!💪
在接下來的貼文裡,我會整理16樣 #托福 #GRE #GMAT 的資源懶人包,希望可以節省你找資料的時間,直接開始研究適合自己的學習工具!
#TOFEL 是⼀項檢定⺟語非英語者的英語能⼒考試,學校主要透過此量化結果評斷學生是否具備能在美國⽣活、學習的能力 🇺🇸
🤓【揪學習團】:留言「學習團+1」,日後開團會再私訊同學們,也歡迎tag感興趣的朋友們優
🔍 16樣考托福/GRE/GMAT免費資源懶人包
https://bettywutalk.com/blog/exams-prep/
🦄️IG: @bettywu.unicorn
#studyabroad #studygram #美國留學 #海外留學 #留學 #留學生 #留學分享 #留學準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我成長|雞湯系列] 這個影片是要跟大家討論一下到底要不要念碩士👩🎓?老話一句,每一個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你有沒有勇氣去承擔後果。因為最近很多迷茫的朋友找我聊天,我才赫然發現,那些看起來人生勝利組的人,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而我自己說真的,讀這個碩士,確實也只是’‘因...
「自己 準備gma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Betty 貝蒂的行銷.商業.交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心得](代PO)在學準備,半年四戰730 - 看板GMAT 的評價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經驗分享GMAT準備心得如何在短時間內一戰高分-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A2 GMAT | **在職一戰720準備心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心得] 準備GMAT該看什麼書?最詳細的推薦書單 的評價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美加文教- 你的GMAT準備夠完整嗎?全方位課程規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GMAT考試準備| 自修必看:5分鐘看完全卷& 計分方法揭秘 的評價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GMAT 在職準備2022-在Mobile01/PTT/Facebook上的化妝品 ... 的評價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GMAT 在職準備2022-在Mobile01/PTT/Facebook上的化妝品 ... 的評價
- 關於自己 準備gmat 在 GMAT 在職準備2022-在Mobile01/PTT/Facebook上的化妝品 ... 的評價
自己 準備gmat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循循善誘
替他人留下決定空間的另一種方式是發問,而不直接發表定論。
納飛茲.阿敏(Nafeez Amin)和人合開雪帕補習班(Sherpa Prep),那是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間考試準備與入學顧問公司,提供GMAT與GRE課程,十幾年來協助數百位學生進入全國最好的研究所。
然而在早期的時候,納飛茲注意到有個問題一再出現:學生讀書讀得不夠勤。
納飛茲除了管理公司,通常也參與教學。大部分的學生已經好幾年沒念數學,GMAT又不允許考生用計算機,因此課程第一天通常從一些基本的算數暖身。此外,納飛茲會大致提一下課程的安排方式,鼓勵學生擬訂讀書計畫,最好還能向朋友透露自己正在補習,這樣比較不會半途而廢。
可是當納飛茲和學生討論的時候,他發現學生把目標放在很好的學校,卻不知道那需要非常認真讀書,GMAT才可能達標。許多學生根本沒做好背水一戰的心理準備。人人都申請相同的前十名頂尖學府,卻以為只需要付出一小點努力就能進去。學生不明白,頂尖學校的錄取率通常只有五%,而且申請者之中臥虎藏龍。
許多人報名補習班時,想說自己以前申請大學的SAT分數打敗群雄,或是以前考試都考很好,沒問題的。然而申請研究所是不同的戰場,對手不再是一群懵懂高中生。納飛茲的學生這次不僅要和其他的大學畢業生比拼,而且大家的大學成績都好到足以繼續念研究所。這次的競爭對手是頭腦更聰明的一群精銳。光是以前的認真程度還不夠。
納飛茲問學生課後打算花多少時間溫習,他聽到的數字低得驚人。大部分的人說一星期五小時,最多十小時。課程結束時,大約讀了五十小時的書,但學生如果要拿到心目中的漂亮分數,需要讀兩三百小時的書。五十小時差遠了。
然而當納飛茲試圖告訴學生這個事實,大家只是呆呆望著他,不相信他說的話;或是聽到要那麼累,乾脆打退堂鼓。開課第一天的反應非常不佳:這傢伙憑什麼告訴我,我必須更認真念書?
納飛茲不希望潑冷水,但他希望學生認清事實,了解他們課後還得花更多時間念書。考好GMAT遠比想像中困難,要花的時間比預期的多,要努力一段時間才會見到成果。
納飛茲因此改變方式,不再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做什麼,而是問他們要什麼。下一次他教課時,一開始就先問:「你們為什麼來這裡?你們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考GMAT?」
學生回答:「我們想進入最好的商學院。」
「好,那你們知道要進那些學校,需要多少分嗎?」
一名學生回答:「我需要七百二十分。」另一名學生回答:「七百五十分。」
「你們要如何考到那些分數?」納飛茲問。
學生此起彼落回答,開始對話,討論完後發現,每年考GMAT的人大約有二十五萬人。排名前二十的MBA課程,入學人數大約是一萬人。換句話說,僧多粥少。學生開始發現進研究所比想像中困難許多。
學生意識到這件事之後,納飛茲開始把對話引導到他最初想抵達的地方:大家需要多努力念書。「如果要考到高分,落在你們要的百分位數,你們認為一星期需要讀幾個小時的書?」納飛茲問。
學生沒用猜的,也沒隨便拋出一個數字,他們發現自己不知道答案,開始反問納飛茲問題。「老師,你輔導學生有一段時間了,你認為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學生問,「像我這樣的學生,通常需要讀幾小時的書,成績才能進頂尖的學校?」
賓果。
這下子納飛茲拋出三百小時的數字時,每個人都認真聽他說話。學生計算一下,發現不可能在十週的課程內、一星期讀五小時的書,就達到大約三百小時,必須調整計畫才行。討論結束時,學生說自己會念書的時數,變成一開始的三倍。
納飛茲利用發問來促成結果。學生更認真讀書、從課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穫,考試成績也變好。納飛茲靠的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多少溫習時數,而是協助他們自行找出答案。
發問可以帶來兩種效果。首先,就和提供選單一樣,問題會轉換聽眾扮演的角色,不再忙著反駁,想出所有他們不認同某個說法的理由。他們的心思被另一件事占據:找出問題的答案。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那個問題帶來的感受、他們有什麼看法。大部分的人樂於談關於自己的事。
第二,更重要的是發問可以促成接受。人們極可能不想聽別人的話,想照自己的意思做;而此時問題的答案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答案,而是他們自己的答案。由於這是他們個人的答案,反映出他們自己的想法、信念與偏好,這樣的答案更可能驅使本人行動。
警告標誌與公衛宣導通常能提供資訊,但採取聲明的形式,如:「垃圾食物會讓你變胖」或「酒駕是謀殺」。
這種做法的目標是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但通常給人的觀感是愛說教。民眾心生抗拒,開啟防禦模式反應:「哼,垃圾食物才不會讓你變胖;我認識很多人都吃麥當勞,體重從來都沒增加過。」或是「這廣告也太誇大。我朋友上星期就是喝酒後開車,也沒死人。」尤其是人們對某個議題有強烈看法時,太強勢會讓他們感到被脅迫,使訊息造成反效果。
不過,相同的內容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傳達:你認為垃圾食物對你有好處嗎?
如果某個人的答案是「沒有」,這下子他們進退兩難。請他們解釋自己的看法時,這個問題會鼓勵他們踏出第一步。他們清楚意識到垃圾食物對自己沒好處,而一旦承認,就比較難繼續吃下去。
問題會促使聽眾按結論去做。不論怎麼答,行為要符合自己給出的答案。
納飛茲問學生想考到多少分,但他不是隨機選中那個問題。納飛茲會那樣問的原因是,他知道學生的答案將引導學生抵達他一直希望他們抵達的地方。
某間醫療器材公司的高階主管因為業務人員不肯帶下屬感到困擾。她寄出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會議,鞭策資深員工指導自己負責的新人。
然而,催也沒用。獎金是取決於成交量,因此管理人員寧願把時間花在談生意上,無暇訓練別人。
事情缺乏進展讓那名高階主管沮喪不已,最後問一名業務:「你是如何成為如此成功的銷售人員?你今天使用的一切技巧是在哪裡學的?」
業務回答:「喔,我跟提姆學的。他是我以前的上司,已經離開公司了。」
高階主管想了想,接著問:「那如果你的團隊無法向你學習,他們要如何進步?」
如今那位業務是全公司最優秀的導師。
你是否企圖改變公司文化,或是要讓團隊支持不愉快的公司重組?催化劑不會把事先定好的計畫硬塞給同仁,恰恰相反,他們先從問問題開始。去找會受到計畫影響的人,徵求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參與規劃過程。
這種做法有兩種好處。第一是能蒐集到問題的相關資訊——不只是問卷資料或道聽途說,而是從每天實際負責處理的同仁那聽到實情,得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第二項優點:當方案出爐時,更可能受到所有人的支持。大家不會感覺是上面的人一聲令下、他們就被迫接受,反而感到自己也參與了改變的過程。他們已經替結論出力,也因此更願意花心力讓結論成真——這點將加快改變的速度。
循循善誘才是上策。
.
本文摘自《#如何改變一個人》
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作者:約拿.博格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循循善誘這個方式儘管很基本,但基本功要練得好,也要透過不同案例來學習。這個方式的重點是,不要一下子把答案塞給對方,這反而讓對方不想買帳。
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即便剛開始好像進度慢,但對方感覺靠自己領悟出答案,對方會比較有動機執行。讓人感覺參與了做決定的過程,這也能給人尊重。
我曾經請青少年想像自己是父母,請他們試著解決青少年常見的問題。通常青少年也給不出什麼好答案,最後只好分享自己的父母如何應對—這種將心比心,讓青少年自己體會到,父母的難為。
即便鐵證如山,還是有很多人寧可相信自己抱持的錯誤答案。因為這答案產生的過程有當事人自己的努力,也牽涉到自尊、自主,大部分人都滿心期待自己的推論能被驗證為真,即便推論過程多麼荒謬跳躍。
祝願您,能學習問對問題,這常能鼓舞人的動機!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自己 準備gmat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海外讀研經驗傳授】#實用QA
留學申請乃漫漫長路,常會有種「啊⋯⋯如果我當時知道/做了 xxx 就好了」的想法,做好申請國外學校的準備絕非一蹴可幾,即使沒有考慮要出國讀書,把自己的學習歷程好好記錄下來,也會有令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美國研究所碩士班基本上要求的文件大同小異,不外乎履歷表(Resume)、申請動機(Statement of Purpose)、推薦信(Recommendation)、在校成績(GPA)、英文能力成績(TOEFL/GRE、GMAT),文章中,Alice Yang(哈佛姐夢遊矽谷)要將她的經驗與了解傳授你。針對某位版友想申請哈佛教育學院所提出的問題,希望解答能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Email 訂閱《全球事件簿》每週接收世界消息 >> bit.ly/2PfOGnb
▍春季刊《世界人才在台灣》>> bit.ly/3pQtPE7
▍2021 全年份季刊一次訂 >> bit.ly/3bfZJEW
自己 準備gmat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自我成長|雞湯系列]
這個影片是要跟大家討論一下到底要不要念碩士👩🎓?老話一句,每一個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你有沒有勇氣去承擔後果。因為最近很多迷茫的朋友找我聊天,我才赫然發現,那些看起來人生勝利組的人,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而我自己說真的,讀這個碩士,確實也只是’‘因為我不知道做什麼,所以先去念一下’‘,畢竟學生這個身份真的是免死金牌誒!影片當中我透過我自己在讀碩士前、碩士時與碩士畢業後的心路歷程,來跟大家分享在做每個選擇時的掙扎,影片最後也會提供大家三個問題去思考一下,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念研究所。
雞湯來了😁,大部分亞洲的學生,並不太被鼓勵去犯錯跟挑戰,所以總是很順利的高中畢業,按照學測成績進大學、選科系,以為在這四年會找出自己的目標,但卻在畢業時還是各種迷茫與困惑,最後在朋友家人與社會風氣的影響之下,繼續去讀一個碩士學位,但這條路真的是必須的嗎?希望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什麼才是真的自己想要的,而不是那些只是為了符合誰的期待而去做的事情。
推薦一本書: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裡頭最棒的一個概念就是,拜託不要在掉進那些所謂的成功陷阱,好好去思考你的成功是什麼?而不是別人認為的成功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相機 sony zv1
https://amzn.to/2C8Iab1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自己 準備gmat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訪談系列-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
透過前幾期訪談朋友介紹而認識到恩立,也很感謝他願意分享自己在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and Management)唸書的心得,他說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要去德國🇩🇪留學,相對的是申請美國🇺🇸、新加坡跟香港的學校,後來因為跟去歐洲🇪🇺交換過的朋友聊天,才想說試試看申請德國碩士。而恩立在政大學士的過程當中,也透過在Voice Tube 跟經理人月刊的實習來提升自己的實戰經驗,雖然這些工作不完全跟金融業相關,但他也在影片當中分享到自己如何包裝這些過去的經驗在動機信當中。到德國去之後,他也積極地學習德文,另外也找到一份在德國銀行(Deutsche Bank, DB)的實習,雖然德國碩士不是恩立一開始的選擇,但他現在對於德國也是覺得蠻開心的。
00:22 為什麼留學德國?
01:22 申請學校的困難?
02:25 過去在台灣經理人月刊實習有幫助申請嗎?
03:47 怎麼找到德銀的實習?
05:23 德文怎麼學的?
06:06 商科實習的面試通常問什麼?
07:38 目前對於留學德國的心得?
08:27 給學弟妹的建議?(這很重要
❓[補充問題]
1️⃣ 學校注重networking嗎?
我覺得我們學校算重視networking。首先,幾乎每週都有安排business event。也許不是每個都是有興趣的領域,但如果有的話就可以進去跟講者喇賽問問題一下之類的。再來,如果去找職涯中心的話,他們也會跟你說你有興趣的公司以前誰待過。我們學校最早好像是職校,加上在法蘭基本上算最好的商院了,所以在法蘭克福銀行界的學長姐還是滿多的,即使不靠學校,自己在LinkedIn搜校友也可以找到很多。
2️⃣學校的優點是?
1) 三天模組課程安排不錯,其他三天可以去找工作,導致同時在做working student的頗多,也可以因此多去探聽工作機會
2) 校園很新很現代哈哈哈哈哈哈。讓人很有商業的感覺。每樓都有規劃小房間可以小組討論,也有放不少Bloomberg終端機的教室,覺得學校懂我們的需求,不錯不錯
3) 某些課程算實用。像風險管理的課就有學長反應說面試被問的上課有教到。某些課程上還是滿實務的。我們學校的corporate finance領域滿強的,裡面有些專案同學也說滿實用的
4) 學校反應很快。我們私校學生很愛抱怨,通常學校管理層都會很快做出回應我覺得滿好的。像是圖書館開放時間太短之類的學校都會處理。這次病毒也是疫情還沒爆發學校就提前把課程都移到線上,我覺得做得滿好的
5) 在法蘭真的沒有對手。歌德大學也很好但是有些公司的target school就設在我們這邊。就是名聲算不錯
6) 同學都還滿不錯的。一般去問他們工作在幹嘛都很願意分享或介紹。此外可能歐洲都滿能接受不同文化的吧,感覺同學都很友善,什麼party的組成份子也都很多元。國際學生也很多,不會都是亞洲人
7) 跟一些證照機構有合作,課程稍微有按照證照內容排,準備起來比較輕鬆。報名也因此有優惠
3️⃣學校的缺點是?
1) 有些課程很冗。對於以前有相關背景的人來說,第一學期應該不少課都已經學過了,像我的話總經、統計都修過了。雖然可以申請免修,但就會覺得我付學費來免修有點虧。有些課程老師也是很鬧,感覺不太會教。不是每個老師都很好坦白說是不爭的事實
2) 部分同學素質普普。不像英美,這邊我遇過不少GMAT沒有700的,當然他們會講德語啦,但總之要比精英人數的話恐怕還是英美兩國比較多。這點也不算是缺點啦,因為高手已經非常多了,只是偶爾還是會在報告時遇到不知道在幹嘛的組員
3) 學校太小,運動很麻煩哈哈哈
4) 出了德國之後這個學歷用途折半。在歐洲金融領域的可能會聽過,但再出到比方亞洲美洲,這學校可能就會被認為是普通研究所了。想靠碩士學歷去比方大陸的話,可能要考慮一下
5) 這個比較私人。我自己想學比較偏次級市場投資的東西,但這邊有教金融商品有教風險管理就是沒教投資學,所以研究分析的東西恐怕還是要靠社團或是自己努力學習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相機 sony zv1
https://amzn.to/2C8Iab1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自己 準備gmat 在 經驗分享GMAT準備心得如何在短時間內一戰高分- 留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違反版規重發,前言:1. 分享給時間緊迫考GMAT的人,我從開始補習到考完只花了兩個半月,2. 內文主要是我⾃己親⾝覺得有效的方法,時間排程與心態,3. ... <看更多>
自己 準備gmat 在 A2 GMAT | **在職一戰720準備心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戰我自行私下準備兩個月,完成OG、數個GWD以及官方提供的線上模擬考後即進入GMAT考場,一方面是對自己太有信心,因此趕鴨子上架;另一方面想去試水溫、了解實況。考試 ... ... <看更多>
自己 準備gmat 在 [心得](代PO)在學準備,半年四戰730 - 看板GMAT 的推薦與評價
考試成績:
一戰 600 cancelled 2022/08/22
二戰 660(Q46 V35)IR 6 AWA 4 2022/10/03
三戰 610 cancelled 2022/10/21
四戰 730(Q49 V40)IR 3 AWA 5 2022/12/20
求學背景:台大管院在學
準備教材: OG、PP12、GWD、A2GMAT線上班教材、Dustin Youtube影片
準備時間:六月底~十二月中,約6個月
前言:
大四才確定要出國讀研究所,GPA、經歷已經基本定型了,
申請前最重要的就是考高GMAT。
聽考過的朋友分享這是一個非常注重方法的考試,
考量到在學+實習沒有太多時間自行慢慢摸索,
便決定尋求補習班的幫助。
無論是網路上爬文或參考身邊的人的經驗,
A2 GMAT都是風評都好的選擇,因此沒有猶豫太多就報名了。
準備過程:
一戰
當初錯估學期間實習會佔去的心力,白天上課工作晚上寫作業做專案,
加上空閒時間自己的懶散,導致原定4月開始準備就這麼一直被推遲。
暑假依然有實習,但牙一咬就報名了八月底的考試,
以為會藉此逼自己奮發衝刺,其實只是讓自己在準備很不充分的情況就去應考。
到考前其實連補充影片都沒看完、OG只寫了2/3、數學都沒碰,
果不其然是相當糟糕的結果,
由於考試當天確診,身邊的人都安慰我是身體不適的關係,
只有自己知道程度還差很多。
二戰
一戰完後算是被打醒,也知道GMAT絕對跟以往的考試不一樣,
馬上報名一個多月後的考試並制定了完整的讀書計畫,
隨著實習結束每天的讀書時間也拉長,心態上也不再隨便,
會模仿老師上課示範的方式認真的檢討每一題。
這個階段將Dustin的部落格文章都認真看了一次,
並用那些方法將OG重新完整的總結一次,也寫了PP1、跟幾回的GWD。
考試前做模考的時候的確感覺到自己有進步,
SC的題目不再憑語感盲選、CR也不會有好多個選項都可以的感覺,
然而在應考時沒有控制好pace,加上輕忽數學,導致仍需再戰。
三戰
三戰的準備是最值得引以為誡的,考完二戰的我充滿信心,
覺得我只要好好重視數學、再多控制一下配速700就不遠了,
於是馬上報了距離只有兩個多禮拜的考試。
這時的我忘記了最根本的檢討,
開始使用老師們上課說過絕對不要這麼做的題海戰術(跪(大家真的要聽老師的話)),
每天就是寫一到兩回的模考跟PP2,
檢討就像只是把manhattan或gmatclub論壇上的解釋看懂而已。
就這樣一直到考前,我寫完了很多GWD,手感卻正在慢慢流失掉。
考試當下更一心只想著pace,完全忽略正確解題步驟,
最後就是得到了比二戰更慘的結果。
四戰
三戰後心灰意冷就先轉去考托福了(考GMAT的副作用是托福瞬間變的可愛又有趣XD),
十一月底又重新回來準備GMAT,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
四戰準備期間我預約了Kory和KH的諮詢,老師們都有點出我準備上的問題,
小小被電後發現還是回到二戰的準備方法才是最穩當確實的。
於是我根據老師的建議又回去重聽了SC和CR上課的錄音檔並複習講義,
同時按照正確流程寫OG並總結,找回被丟掉的解題手感,
這個階段我才體會到質>>>量的概念,比較不會焦慮說今天怎麼只寫這麼少題,
而是要求自己把寫過的每題、每個選項都確實能講出解釋。
應考當天意外的不緊張,可能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了,
所以就像考前做模考那樣穩穩地一題一題做,
雖然pace不到很理想Q、V都各有一些題目來不及做完,但結果卻意外地好。
各科準備:
SC
SC是最令人頭痛的科目,一開始淪為背考點,導致寫題目時會很氣,
想說一樣的寫法怎麼一會兒這題對一會兒這題又錯。
不過這時A2的AB本講義真的是救星,
常常遇到錯題後回去翻就能更理解老師整理的考點。
我自己覺得開始理解考點而非背下來是一個重要的轉折,
就像A2一直強調的,老師賦予了我們武器庫,但是要怎麼用是需要訓練的。
諮詢被點出沒有遵守解題流程的問題後,
我把重點放在好好理解語意和看懂句子架構,SC開始豁然開朗,
再搭配常常複習講義的重點,正確率就大幅提升了,
而且SC一題花的時間比較短,到後期考試時反而都會偷偷在心裡吶喊,
快多給我一點SC省時間!!XD
RC
閱讀是我比較穩定的一科,
應該是之前學校大量的reading materials讓我對長篇的文章比較不會有恐懼感。
不過由於考試時間緊湊的關係,一開始要限時又兼顧正確率還是蠻困難的,
這時老師上課提到的文章架構分析是我可以進步的主因,
雖然沒有在RC上花太多時間,
但有確保每一篇在做題與檢討時去邊讀邊思考句子之間關係、立場,
熟練後做題的速度便提升了許多。
CR
寫CR到後期越寫越會懷疑到底是出題的人腦迴路太特別還是我的智商有問題,
但是GMAC不然質疑,所以只能是我的問題QQ
常常遇到覺得兩三個選項明明都解釋得通的情況,
又亂用scope解題導致正確率一直上不來,直到參加線上研討會,
老師會要求我們即使做對了也要用中文很仔細的解釋其中的邏輯給自己聽,把
自己的解釋和老師比較之後,就能發現自己的解題思路有時候並沒有打在要點上,
之後做題時開始更加留意題目問的核心點是什麼。
此外,CR四堂錄音檔是非常濃縮的精華,
回去重聽會對不同的題型也不一樣的理解,
也很推薦Dustin分享的親兄弟總結方法,
並把相同套路的題目做分類、聯想,對預測正確答案的方向很有幫助。
Q
數學是我整個GMAT準備過程中犯最多錯的地方,
歸咎起來一直是我太輕忽,看了一堆數學輕鬆高分的心得文,
就想說高中數學應該沒什麼難度。
也因為太自信,在前期都沒有固定碰Q題目的習慣,
考前也只有練習GWD、PP,實戰時便覺得題目怎麼都比想像中的難,
即使做出來心態也崩了。
到三戰時意識到數學掉分真的不是鬧著玩的,馬上找了KH諮詢,
被點出沒有整理錯題和練題難度不夠的問題,
開始每天都會做兩回八週練習計畫+不等式或幾何這樣的分類練習,
同時加入社團裡的機經難題,終於有一點起色,
可惜實戰時戰戰兢兢寫很慢,最後還剩兩題來不及,
依然沒有達到目標的50分,真的愧為亞洲人…
因為自己的經驗,推薦大家可以多練點機經的題目,
老師整理的題目很完整,還都有附上詳解,
真的很推可以讓自己習慣目前考試的難度在考場上比較不會慌。
AWA
沒有花太多心力準備,不過經過幾次寫下來,覺得最好的方式不是背整段模板,
而是把老師整理的幾個的批評點記下來,下筆前順一次邏輯,
這樣基本上都能夠穩穩寫出三段中規中矩的內容。
IR
就是V結合Q的題目,除了熟悉一下題型之外沒有需要特別準備的,
從一戰到三戰都有穩定6分以上,
四戰的時候因為第二個題組一直卡住導致後面剩很多沒寫,得到了特別慘的成績。
所以pace不管是哪科都應該遵守及時停損的紀律,
不會/卡住的題目適當地跳過才是比較好的策略。
總結:
準備初期常常看別人的心得文說終於解脫、這輩子再也不想碰這個考試,
現在也終於輪到我了XD 備考期間感謝家人朋友支持還有許多GMAT前輩的鼓勵,
才可以有動力再戰下去。
回顧起來覺得前期的我好像都只是自以為認真,
相信如果一開始就像A2說的心態擺正,不要太多僥倖的話,
必定能夠省下不少冤枉路(還有冤枉錢)。
不過也還好有A2 GMAT的研討會、還有考後的諮詢,
讓我在亂搞後還有回到正軌的推力,
而所有的講義和錄音檔更是迷途知返後非常有幫助的資源,
因此也會大推A2GMAT給其他想要準備GMAT的同學,
若好好吸收有系統的課程內容、參照老師建議的方式準備,真的會節省很多時間,
祝現在或未來與GMAT奮鬥的考生們都會努力有回報、早日拿到想要的分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29.2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679049304.A.24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