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仍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及農村時,居住人口較少,未被殖民的香港開埠初期前,有三個族群早在香港生活。
1.香港圍村(圍頭)人,早在唐宋時已開始在香港新界定居,是新界原居民。2.客家人,11世紀時,他們移居華南,17世紀時從廣東山區移居新界。3.蜑家(水上人/漁民)估計是遠古百越族的越人遺裔,和珠三角的漢族同化,早已在香港水域內、外生活、定居、捕魚,是香港最早期的原居民,英語的「Hong Kong」即譯自蜑家話。各族群皆有自己的語言,如圍頭人講圍頭話;水上人講蜑家話;客家人講客家話。其中,圍頭話和蜑家話都是粵語的分支,與當今香港的主要語言廣州話,同屬於粵語,基本相通。由於新界於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前,與九龍、新九龍、紅香爐島(香港島)同屬大清廣東新安縣管理(唐前曾名「寶安」,民國以後復用「寶安」)。「香港」、「新界」並非此地之原有名稱。除此之外,新安縣界域包含今天香港及深圳大部分地區。因此,新界原居民的籍貫順理成章寫作「廣東寶安」,與現在深圳原居民所寫的籍貫相同。客家人有編修族譜的習性,在追本溯源查客家人的姓氏族譜中,可以發現客家人源於漢族,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活動範圍約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間。經語言學家考證,客家方言最接近中原古音韻,其社會宗法制度、文化生活習俗、服飾衣著、信仰崇拜、風水迷信等方面類於舊中原。說到水上人,香港開埠以前有多少水上人,至今已很難稽考。一九四九年以前,珠江內河上的漁家都是過「水流柴」的生活,就是到處漂泊;開埠以前的艚船、渡船、鹽船是大船,一般漁船實屬珠海江水流柴一類的小艇。順治十八年 (一六六一年) 八月頒佈「遷海令」,命沿岸居民內遷,所有沿海船隻悉行燒燬,寸板不許下水,粵沿海居民盡入內地,香港居民無一幸免。直到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正月頒令才容許沿海遷民遷回故土。由此可知,今天的香港水上人應該是康熙頒令後才從珠江三角洲一帶遷來香港。至於鶴佬人,鶴佬原稱福佬 (因「福」字的鶴佬方言發音近似粵語的「鶴」字),先輩源自福建,其後聚居於粵東,即潮汕、海陸豐 (即汕尾) 和今日的惠洲縣區。在英國人到來之前,有不少鶴佬人已移居香港,大部分從事捕魚工作,亦有以農為業。現今除了一些由鶴佬人興建的廟宇外,其歷史遺跡留下不多。最容易讓人想起的,就是九龍城的福佬村道和長洲的學佬巷,而長洲的太平清醮也是以鶴佬人為主導的祭祀活動。客家嫁娶中的迎親俗,別具情趣。出嫁之日,新娘被打扮一新,與家人 同桌吃“告別餐”。飯後,新娘祭拜祖宗,拜別雙親,站在畫有八封太極圖的“米篩”上“過米篩”,換上新鞋,接著由父兄或長輩將她背上花轎(如今多是轎車),潑上一碗水,意為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暗示夫妻要白頭偕老。這時新娘放聲大哭,以示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舊日,新嫁女都是坐花轎出嫁的,除了花轎,還有其他人員組成的迎親隊伍。迎親隊伍的最前頭,後面跟著媒人轎,樂隊,由兩個小孩坐的燈轎,然後是新娘的坐轎,最後是嫁妝隊,整個隊伍浩浩蕩蕩,引來大批看熱鬧的人群,更增添了熱鬧氣氛。傳說最早時曾有一迎親花轎過未剪綵的新橋,守橋人不讓通過,聰明的新娘下轎對守橋人說:“新人過新橋,百年夫妻萬年橋。”這話感動了守橋人,破格讓迎親花轎通過,後成了習俗,一直流傳下來。海陸豐鶴佬民系(閩南民系)傳統婚禮時,前往迎娶新娘的一個儀式是陸上扒龍船。昔日福佬人在嫁娶時,男家的女性親屬每以「扒龍船」迎親,但原本居於漁船的水上人近年陸續搬到公共屋邨,因已移居陸上,划艇迎親的風俗改由跳「龍船舞」代替。也會在其他喜慶活動如太平清醮、神誕等出現。
蜑家人姓氏 在 貴姓EP1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全新節目《貴姓》搵嚟中華智慧管理學院院長彭泓基教授、鄭融同埋Omi一齊談談姓,說故事。今集首先嚟到西貢布袋澳,𠵱條漁村係 蜑家人 嘅聚居地,而𠵱度最多 ... ... <看更多>
蜑家人姓氏 在 Hong Kong其實係蜑家話發音?為何水上人曾經長期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兩個世紀前,沒有人會想像到這個小漁港會孕育出這樣一個傳奇;也沒有人想到傳承千年的蜑家水上文化,終有一日會淪為一個歷史詞彙。課本上對 蜑家人 的 ... ... <看更多>
蜑家人姓氏 在 Fw: [爆卦] 香港元朗「鄉黑」形成的歷史原因與現況- 看板YOLO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TDbVoDi ]
作者: Taihochuu (大鳳廚)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爆卦] 香港元朗「鄉黑」形成的歷史原因與現況
時間: Tue Jul 23 08:42:21 2019
推文說文章太長了不好讀,有需要的話請只看後段我翻譯出來的文章,看看元朗現況就好
因為有板友希望我介紹一下元朗,還有為什麼有那麼多「流氓跟親中」,所以我花了點時
間看了點書和查一下資源,希望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事先聲明,雖然我是本地人,可是我對元朗的認知並不是那麼深,香港網絡上經常說元朗
人是牛屎佬,意思是那邊有很多牛(比喻原始、荒蕪),我想大概和台灣鄉民笑台灣南部還
是高
雄等地的人都會騎山豬的意思相近;而「鄉黑」是鄉間黑社會的簡稱(應該是)
以下我的文字會盡量保持客觀,從歷史說說台灣鄉民最近非常關注 [1]的元朗到底是什麼
地
方
一、元朗的地理與歷史
這一張是元朗地區和它的周邊地圖,紅圈圈起來的現今元朗市區,有高樓大廈有購物商場
,可是紅圈以外的全都是歷史悠久的「圍村」
這張是引自wiki的元朗吉慶圍的圖片 [2],香港新界的村落大概有幾種叫法:鄉、村、圍
其中以「圍」為名的村大多是真的有或是曾經有城牆圍起來的,原因在於明清朝的時候廣
東沿海有很多海盜,順便也得防其他村落進攻自己的村落而建的
要講香港歷史的話,首先你要懂三個重要的條約:1842年簽的《南京條約》、1860年簽的
《北京條約》、1898年簽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從《南京條約》割的是香港島;
《北京條約》割的是九龍半島,範圍是今天的界限街以南的地區,這兩條條約是把香港島
和九龍半島「永久」割讓給英國,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是當年和大清帝國簽下99年租
約「租」回來的,範圍由界限街向北延伸到深圳河,也順便埋下1997年主權移交的伏線
以今天的地圖來標示三條條約的影響範圍,紅線是南京條約後的英屬香港領地,藍線是北
京條約後的範圍,紫線是簽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的範圍,亦即你今天所能認識的香
港範圍
所謂的新界就和新疆一樣都是「新的疆界」的意思,新界這詞是由英文的「New
Territories」翻譯成中文而來的,在當時的原居民當然不會以新界人自稱,而是稱呼自
己是哪裡地方的什麼姓的人
雖然他們會叫自己作「原居民」,但他們可不是原始到像馬灣人那樣從好幾萬年前就住在
香港,居住在新界一帶 (即上水、粉嶺、大埔、沙田、元朗等地)的宗族是從宋、元、明
朝起,當中原政權開發廣州地區時遷入的,但你說他們是原居民也是正確,反正以中國歷
史的情況來說過了三代人就成了「傳統」,但我不懂為什麼長久住在香港島以捕魚為生的
人不被視為原居民就是
念香港歷史時課本會教你香港一共有五大姓:鄧、文、侯、廖、彭 (排名不分先後),他
們的聚居地集中新界北部地區,乃因為這些人都是從大陸南遷而來,而那裡有山有水也有
肥沃的土地,當然都聚居在元朗、上水、大埔等的地方 [3],
而非捨易取難地住在不適合務農,聚集以捕漁為生的蜑家人的香港島 [4]
元朗地區有非常非常多的村落,有南生圍、十八鄉、大棠村….等等族繁不及備載,有些
村落是單姓村,也有不少是複姓村,由不同姓氏的人聚居在一起,清初由於要對抗佔據台
灣的明朝「國姓爺」鄭成功,一度命令沿海地區的人「遷界」,需要向內陸遷移,其後遷
界令隨著鄭成功的勢力衰退而慢慢放寬,人們也漸漸回到他們曾經居住的土地
二、「租借新界」前後的新界地方社會
講完一千多字的背景後,終於能開始講這篇的正題:為什麼元朗會有「鄉黑」?這是因為
這些地區其實是由各村村長共治,並非由「皇法」管治的,這和華南地區如何參與中國歷
史一事息息相關
這部分對於不是念歷史系的人來說會比較艱澀,沒興趣的話可以略過
現代科技發達,你要從台北去高雄可以坐飛機也可以坐火車,你喜歡騎機車也可以,但是
在前工業化時代你沒有不會累的機器代步,你要騎馬,或是找人抬轎,甚至是要用腳走的
,由於訊息傳達有物理上的阻隔,就會造成管理上的不便:政府下指令需要花好幾小時甚
至幾星期以上;管理治安的團體因為遠水不能夠救火,導致部分地區成為無法地帶,等等
在明朝的時候國都遠在北京,可是明朝的疆土可是南至華南的,所謂山高皇帝遠,為什麼
朝廷能夠管理華南事務,而又如何管理?
答案就是借助兩種力量:科舉、由科舉產生的鄉紳
科舉大家應該都聽過,就是用考試選出能夠代表朝廷管理國政的人材,內容考的是朝廷認
可的儒家理學思想(明朝的話是朱熹那一套)、要的是能用共同的語言溝通,即使用統一的
文體的技術人員,也就是能寫八股文、對聯、詩詞的讀書人(像你寫公文有公文的格式,
不照格式的話很難有效地溝通),所有達到這兩個標準的人都會獲得皇帝給予的權力管理
國家事務,也就是當上舉人或中進士,讓你當知縣的話也能當地方行政首長,順便當法官
審一下案件
可是問題來了,朝廷派人去不同的縣城、省城管理事務,先不說你能否完全管控自己的管
轄區,他們一介外省人,既不懂當地的土話,更不認識當地人,你說你有皇帝的授權去管
理地方,但人人不賣你帳的話跟你上司告狀,甚至作反的話,你就等著被眨回家或是被抄
家
所以國家就得借助地方「鄉紳」的力量,從國家層面而言這些鄉紳能輔助地方官員的管理
,從社會層面而言這些鄉紳又能管理官府管不到的地方,你就想像成你每天都會清潔房子
滅一下蟲,留著壁虎不殺讓牠幫你吃看不到的害蟲一樣
所謂的鄉紳並不是隨便找個人來當就行的,這也是為什麼科舉那麼重要,考過科舉有了功
名,就等於你是有黨證的社會上流人仕,國家不用你繳稅,所以人人都把田產捐給你省點
稅;上大人要來宣讀朝廷剛頒佈的新法律,也得先派人跟你喬一下時間、地點;每年大時
大節搞個宴會辦些禮物也是經你去籌辦;還有一點,就是面對民事訴訟或是刑事案,當然
也是有功名的那位比較有利,不然《九品芝麻官》中為什麼白面包青天需要先革除方唐鏡
的功名才再判他刑?
https://youtu.be/V3j0NXMQV-g?t=5965
在香港,五大姓氏都有他們的村落、有他們的祠堂,其中香港這邊的鄧氏家族從明至清由
於出了十名文武舉人,四十名貢生 [5],成為香港開埠前顯赫一方的大氏族
(其實還可以追溯到華南宗族的形成過程,不過篇幅太長了只好砍掉不講)
可是,這些源遠流長的地方社會運作機制,在英國「租借」新界後全都變遷了
原因當然是英國人才不承認你在大清當了什麼官,你們全部都是我大英帝國香港屬地的平
民,英國人會根據英屬香港的法律去管理你們這些未開化的人,於是習慣鄉村自保的圍村
人就聯合武裝起來反擊英國軍隊,也就是組成「鄉約」,之後就是有名的「新界六日戰」
(The Six-Day War of 1899),
英軍把新界人殺一殺,還順帶把吉慶圍和泰康圍的鐵閘拆走當作戰利品帶走
這是吉慶圍曾被搶走的鐵閘,後來歸還給他們。圖片引自香港記憶 Hong Kong Memory
打過一場後,時任英國港督卜力 (Henry Arthur Blake) 發現新界地區不能用在香港島實
行的那一套的,因為地方反抗激烈,雖然英軍的軍力絕對比平民強大,可是鎮壓成本高也
不能確定鎮壓後能否有效管理這些土豪劣紳,就決定寬大處理,新界人反抗英軍一事不作
追究,並且直接去屏山(元朗附近)和新界那些鄉紳宣講管理新界的原則
此照片攝於1899年8月4日,穿燕尾服者為時任港督卜力,左側的人是輔政司駱克,面對鏡
頭的是繙譯蔡毓山,引自FB專頁「舊時香港」
由此時開始,英國的規則漸漸取代明清中國歷史地方社會的規則,各姓各村有大有小,雖
然大宗族還是看不起對小姓或雜姓村、可是他們在政府眼中的社會地位卻從此變得平等
可是問題又來了,新界原居民紮根好幾百年,雖然說現在有了英國法律,但幾百年來的習
慣不是說改就改,何況新界人一向都有自組民防,地方公共事務和治安從來都是自己村民
維持的,甚至說現在政府要管了,但我全都私下了結,你政府奈我什麼何?
殖民地政府當然也深諳此道,為了妥善管理新界地區,以保留新界人的「傳統和慣例」為
理由,容許村民自行處理村內的一般公共事務,其他的由新設立的「理民府」打點,也有
警察局維持一下治安,最大的改變不過是不再承認平民擁有土地永業權,通通變成官地,
要使用土地麻煩你向政府承租,交點地租就是了 [6]
三、二戰後的新界管治
自從英屬香港接管新界後,香港日漸繁華起來,可是到了1941年後一切都不同了,原因大
家都知道是因為日本人來了,把殖民者都趕跑,由日本人為大家作主
然後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了,整個香港經過三年零八個月後百廢待興,但問題是英國
國力已經大不如前了,同時全世界也興起了殖民地獨立風潮,那些由歐洲強權擁有的殖民
地就算沒有獨立,也變得民主化起來
其中在香港,到了1959年代港英政府立了一條《鄉議局條例》,把在二戰前就成立,由新
界原居民自行組成的鄉議局定為香港的法定機構,新界人從此名正言順地選出新界自己的
鄉議局議員,由議員處理新界地方事務,這代表一些人就有了權力,也有當然有不少好處
基於歷史原因,新界人從宋朝起就建立了自己的村落,互相械鬥樂此不疲 [7],建起了圍
村、自組民防成風,自然習慣「勇武」抵抗外人,新界六日戰即為其中一例;也因為英國
在接管香港後以尊重新界傳統為由,放手讓新界人自行管理地方事務,以及在二戰後確立
新界鄉議局為新界的法定機構,從此新界人擁有管控整個新界地區事務的公權力,也成為
了擁護政府的主要成員了,主權移交後共產黨繼續承認他們的權力並且利用他們支持政府
,也只是沿用此前的做法,畢竟這句你和我都聽過不少次: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
不變,呵呵
這些就是香港元朗以至於整個新界鄉村社會文化的由來,如果你要明白目前元朗的形勢,
正如我一開始所講我不清楚元朗的事,在這裡引述一篇網上文章,並把內文改成白話文,
讓大家參考
事先聲明,我單純只是引述,不代表我的認知和立場,並且無意指出元朗的確有這些事情
,因為我沒做過事實確認
標題:要了解元朗黑社會,首先要了解元朗背景
連結:https://lihkg.com/thread/1346197/page/1
內文(翻譯後):
要了解元朗黑社會,首先要了解元朗背景、文化。
1. 那些黑社會的大大佬其實就是不同圍村的叔父,而他們很多都有村代表身份、區議會
議席,加上同民建聯相熟,加上成個鄉議局在背後,勢力無人能阻。
2. 元朗警察局最大的警司級經常都要和這堆各有不同「公職」身份的人開會,而他本身
以至低級一點的警察的升遷機會都很受這些集團(村代表、鄉議局、建制派)影響。
3. 警察知法犯法的例子大家在新聞相信已見不少,但「警員吸毒」的報導相對不多。元
朗是毒品天堂,可樂(可卡因)、香水(K仔)、牛(大麻)、冰毒在元朗是有價有市,
有穩定公價(經濟學上解釋:市場夠大、供應及需求穩定)。 而不少警察下班後會向古
惑仔「拎野」、「要野」(譯按:即拿「東西」的意思),一小重量可卡因會稱為「一滴汽
水」。
4. 大家都知道,元朗是「全香港最黑」,其中之一個原因係圍村佬兇惡,連特首都無法
處理他們,小小黑警當然敬而遠之。以我橫洲村為例,即使好多年前我因爲村問題報警,
警察都要我走到去村口「帶」他們進去。而我住的村是「從來」沒有警察主動進過去,我
見過一次就是我報警那次。
背景
黑社會其實不過是利益團體,由於舊香港時私有產權界定不清晰,尤其和村有關既鄉村勢
力、土地權界定等連港英政府都沒辦法的問題,最後都是由各村村長主持解決。 好多人
不知道香港除了有立法會、區議會議員選舉,還有村代表,以及原居民代表選舉。元朗警
察局很多時都需要跟隨他們的決定「協助」他們解決村內及區內問題,因為當中好多人事
關係只有他們的傳統規則、村規則、幫派規則可以解決,而這些規則慢慢演變成有系統的
地下規則,而執法部門無解決的辦法。 後來不少舊式行業被淘汰,元朗的酒吧少了一大
半,撞球館關剩一間、電子遊樂場都少了7成,黑社會勢力不如以往。但圍村人是很聰明
的,他們慢慢已經透過參與公職來鞏固勢力,維持控制元朗的力量。
正如前段提到,那些村長就是黑社會之根源! 他們是利益集團,在元朗有酒吧,小巴站
收款、撞球館、一樓一(譯按:意思是一樓一鳳,即在私人單位由一名女性提供性服務),
等的商業利益,而元朗警察局被區議會、鄉議局、建制派騎住(譯按:這詞我找不到傳神
的翻譯,意思是被有權勢的人操控著,但不是主動控制)。 自從梁振英後,那堆鄉紳和政
府高層有千絲萬縷關係。
另外,講到元朗警察,很多都是元朗人,元朗人當中,成續好的念大學步步高陞,讀書不
成但本身有鄉紳背景的好多都考個警察。 很多人說「兵也是民」,在元朗這個情況下可
以理解為「警也是鄉民」,我說的當然只是一部份,但這部份人足以破壞「警察中立」在
元朗的情況。這個是第三點。
加上那些示威者本身是警察、黑社會、政府所仇恨的目標,當村民(黑社會龍頭們)提出
要收拾他們時,警察、政府心裡面高興也來不及,你打一拳我又打一拳,我地大家收一拳
(譯按:這是童謠,就不翻譯了),走人,沒人要負責。
元朗橫洲原居民示
(引用完畢)
你說元朗是否安全,是否適合外國人遊覽? 對於完全不關事的外國人來說沒問題的
他們開商店出來是要賺你的錢,要賺你的錢就得維持治安,吸引你去消費
不過香港目前的局勢有看新聞的話都懂,身在當地記緊留意當地消息
目前有消息是728當天有人搞光復元朗行動,是否成事不清楚,請多加留意
附註:
[1] https://lihkg.com/thread/1345108/page/1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9%E6%85%B6%E5%9C%8D
[3] 周子峰:《圖解香港史》(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新界五大族〉,頁16-17
[4] 順帶一提,在清初的時候清朝認為漁民是「賤民」而被禁止考科舉,所以新界那些鄉
紳
不想移居到香港島
[5] 《圖解香港史》,〈新界五大族〉,頁16-17。
[6] 《圖解香港史》,〈英人對新界的管治〉,頁98-99。
[7] https://www.hkptu.org/ptunews/574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8.80.186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3842546.A.36C.html
※ 編輯: Taihochuu (116.48.80.186 香港), 07/23/2019 08:43:26
※ 編輯: Taihochuu (116.48.80.186 香港), 07/23/2019 08:51:23
地理差能原諒我嗎QQ
※ 編輯: Taihochuu (182.239.88.235 香港), 07/23/2019 09:11:41
都是靠「套丁」賣丁權給地產商,靠地產發大財
另一方面,新界鄉紳本身在政治有不少權力(鄉議局議員之類),他們當然從心底裡支持
政府
你說你不支持? 好,旁邊好幾條村有事找你你可以照樣叫警察,但別問等那麼久也沒有
人來
順便給我留意一下你在村內會不會有毒品、軍火之類的東西? 我派人來的時候別給我找
到哦
※ 編輯: Taihochuu (182.239.88.235 香港), 07/23/2019 17:34:46
※ 編輯: Taihochuu (182.239.88.235 香港), 07/23/2019 17:40:09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okcool (1.171.178.150 臺灣), 07/24/2019 00:12:5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