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負雷] 過於喧囂的孤獨,我只有兩行心得.. ; book · SagittaPan · 2009年12月03日 · 56則留言,21人參與討論 · 22 ( 22推 0噓 34→ ) ...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心得] "過於喧囂的孤獨" by 赫拉巴爾- 看板Fictio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Re: [負雷] 過於喧囂的孤獨,我只有兩行心得..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心得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心得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心得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我的書櫃爆炸了】 | 【書名】:過於喧囂的孤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心得] 過於喧囂的孤獨-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推薦] 鄭興- 過於喧囂的孤獨- popmusic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下)》:當代捷克最受歡迎的作家赫拉巴爾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ptt - Mytrop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推薦] 鄭興- 過於喧囂的孤獨- 看板popmusic | PTT影音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心得] 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餘韻無窮-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心得]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餘韻無窮- book | PTT Web 的評價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我的書櫃爆炸了】 | 【書名】:過於喧囂的孤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過於喧囂的孤獨【作者】:赫拉巴爾【譯者】:楊樂雲【出版】:大塊文化————————————————————— 好讀 ...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心得] 過於喧囂的孤獨-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初讀完這本書, 對於漢嘉生命裡的喧囂和孤獨還需要再細細體會, 才能更完整地表達。 不過對於「工作」這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主題, 倒是能從書中感受到小人物的執著, ...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推薦] 鄭興- 過於喧囂的孤獨- popmusic | PTT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推薦] 鄭興- 過於喧囂的孤獨. 看板 Popmusic. 作者 Beandou. 時間 2019-11-16 08:05:30. 留言 9則留言,8人參與討論. 推噓 7 ( 7推 0噓 2→ ).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下)》:當代捷克最受歡迎的作家赫拉巴爾 的推薦與評價
當代捷克最受歡迎的作家赫拉巴爾:我活着,就是爲了寫這本書。聽書筆記 《 過於喧囂的孤獨 》是一部長篇小說,作者是著名的捷克小說家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過於喧囂的孤獨ptt - Mytrop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 esed (《夢幻的一天》) 標題: Re: [心得] 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 ... [心得] 過於喧囂的孤獨–天地不仁,聖人不仁–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2008/3/18 ...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推薦] 鄭興- 過於喧囂的孤獨- 看板popmusic | PTT影音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 世界地圖過於喧囂的孤獨過於平靜的追逐享受這甜蜜的痛苦過於喧囂的孤獨都是借來的感觸看眼睛裡面長出一棵樹————————————————————— 曾經入圍過金曲新人的鄭興,曾經 ...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心得] 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餘韻無窮-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這本書的出版也幾經波折,赫拉巴爾總共改了兩遍寫了三遍,到了1976年,本書終於完稿,但當時無法問世,只得放在抽屜裡。直到1989年底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 ...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心得]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餘韻無窮- book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心得]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餘韻無窮@book,共有5則留言,5人參與討論,4推0噓1→, 赫拉巴爾自述:「我之所以活著,就為了寫這本書。 ... <看更多>
過於喧囂的孤獨佳句 在 [心得] "過於喧囂的孤獨" by 赫拉巴爾- 看板Fictio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harkhunt版友寫的心得報告, 由我代PO+排版. 第一次排版. 有問題我會改進
另外感謝harkhunt版友的分享.
前言
「過於喧囂的孤獨」是捷克作家赫拉巴爾思考最深、醞釀最久的代表作,並是他最後一部
傳世之作,他曾說:「我為『過於喧囂的孤獨』而活著,並為它而推遲了死亡。」書本封
面寫著「這是我的love story」,而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獨自在這個空間流浪的人,與流
逝的時代一同揮灑豪情與眼淚的羈絆之詩。看這本書之前,我對赫拉巴爾的了解趨近於零
,並且不知道「孤獨」能夠以這樣微笑與純真的形體降臨在憂傷與回憶之中。選了這本書
,無非是因為「孤獨」二字而已;我不是打包工,但同樣也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看
著外面的世界紛紛擾擾,在內心兀自讓哲理與思緒隨意混攪在一團,聽它們吵吵鬧鬧。一
開始,我想自己或許如同主角漢嘉一樣,「雖然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
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中,因為我有點狂妄,我是無限和永恆的狂妄份子,而無限和永恆
也許就是喜歡我這樣的人」;讀完它後,我發現原來我並不狂妄,因為我渺小到連我的狂
妄都那麼微不足道。漢嘉的孤獨,彷彿在夜晚的暗房中閉眼聆聽時空的呼息與顫動,如此
過於喧囂……
故事大意
三十五年了,漢嘉在廢紙處理站中為每一個思想的結晶送行,將它們埋藏在人們生活中形
形色色的擾嚷交流中,用壓力機將它們壓縮成一包一包如棺槨般的大磚塊。在酒的陪伴下
,老鼠放縱的穿梭中,蒼蠅愉快的飛翔間,漢嘉聆聽著這些文理哲思的樂章,與各式各樣
恣意演奏的音符互相唱和,帶著微笑與小小的滿足在狹隘擁擠的地下室裡,以他自己的方
式構築出自己的天堂。他並且仔細小心的用複製名畫包覆著這些幾經壓縮而綺麗繽紛的包
裹,在他的欣賞之下,無處不是藝術與情感。縱使天道不仁慈,然而在漢嘉自己的天堂中
,他只是如吟遊詩人般呢喃著感傷的詩句,帶著一點平淡與漠然,讓思緒不斷隨著喧囂吵
鬧的爭執與攻防錯綜前進,伴隨老子耶穌康德歌德的形影,漢嘉的日子好似地球自轉又公
轉、月球又繞地球公轉般,以雙螺旋的曲線行進,同時探求未來與本源,同時看著現實與
抽象的嘈嘈切切,然後笑著,喝下醺人的酒,頭暈目眩的睡去。
他和過往的哲學家和文學家們一起生活,也和舊昔的畫家們一同妝點生活;和討厭他的主
任、青年時代的美人曼倩卡、嬉笑的吉普賽女人、有些畏縮的美學教授共同為日子添了幾
筆不一樣的色彩與圖形。屠殺、占領、鬥爭、毀壞對他來講,都是新生復甦的變化;然而
時空輪轉,主任的一句「蠢貨」猶如宣告了他的終結,將他趕出了那個他奉之如天堂的地
下室,於是他依照從前埋葬那些巨作的方法,為自己開通了一條通向永恆的路,通向天堂
百花園的中心,而孤獨如他,那些已經聽不見也看不見的事物,還在吵吵鬧鬧。
作者介紹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1914/3/28~1997/2/3),生於捷克摩拉維亞的布爾諾,由於繼父
工作的關係,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均在捷克中部小鎮的尼姆布林克度過,並一直住在啤酒廠
的員工宿舍。1935年進入布拉格的查理士大學攻讀法律,但1939年德國納粹政府關閉了所
有捷克高等學院,二戰結束後才回校完成學業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但是他從未任職律師
或相關職務,而是開始從事各式各樣的行業。多種多樣的生活經歷、長期與普通勞動人民
接觸,為他的小說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他曾說過:「我的作品實際上是我生活的注釋
。」他被認為是最有「捷克味兒」的捷克作家。1966年開始了他在寧布卡近郊克爾斯地區
的小木屋生活。對於大戰之後的捷克人來說,「小木屋」是當時捷克人在現實生活夾縫中
僅存的烏托邦;他總是會悄悄地回到那兒,紀錄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成為後來那些寓意深
刻、耐人尋味的文學作品,這樣的生活模式一直持續到他的晚年。
赫拉巴爾的創作生涯起步較晚,1962年起,年近半百的他才開始較有系統地創作,1963年
四十九歲出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底層的珍珠》,特殊的風格和文采旋即備受推崇矚目;
1968年共黨政權掌控捷克斯洛伐克後,專制統治日趨強硬,人民的政治權利和言論自由悉
遭剝奪,赫拉巴爾由於先前支持「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而被列入禁止出書名單。陷入低
潮的他,在偶然光顧附近的Modr? Hv?zda Hotel(中譯:藍星飯店)時遇到了服務生領班
約瑟夫,從約瑟夫口中聽到了一位服務生的傳奇故事,使得他文思泉湧,在短短十八天內
便完成了著名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1976年,他認為自己畢生寫的最好的作品《過
於喧囂的孤獨》完稿,他曾說過:「我之所以活著,就為了寫這本書」。他晚年喪妻且膝
下無子,並且疾病纏身;赫拉巴爾在布拉格的一間醫院墜樓過世,有人說他是因為住院時
在窗邊餵鳥,結果不慎掉下窗外;也有人說他是因為厭世而跳樓自殺。
赫拉巴爾為本世紀下半葉捷克先鋒派作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中典型的角色是「中魔」(
P?bitel?,或譯「巴比代爾」),這是他自造的詞,描述那些從現實的生活中浪漫的找到
歡樂的人,「善於用幽默,哪怕是黑色幽默來極大地妝點自己的每一天,甚至是悲痛的一
天。」這些人表面上看起來豪放開朗,但透過「靈感的鑽石孔眼」展示的世界與現實形成
強烈的反差,映襯出主人公處境的不幸,帶有悲劇色彩;赫拉巴爾把「中魔」看作他創作
中的新嘗試,想寫出形式與內容都顛覆傳統的作品。米蘭‧昆德拉稱其為「我們這個時代
最了不起的作家」。
人物:
§ 漢嘉
主角漢嘉當廢紙場打包工當了三十五年了,從青年成為老人,他一直都在那個陰濕的地下
室中,手指在紅色與綠色的按鈕中擺盪。廢紙中有一般包裝紙、血淋淋的包肉紙,各式各
樣的生活用紙,但是也有書籍,康德、歌德、黑格爾、老子、伊拉斯謨、席勒、尼采,漢
嘉珍惜這些書,不僅把它們慎重的包在被壓縮過的紙塊中,還把它們一一保存在腦子裡,
從而領會出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且能夠以自己的方式看待外界的殘酷。漢嘉總是說,天
道不仁慈,但每每讀到漢嘉說這句話時,卻完全沒有感到他在抱怨的意思;因為漢嘉經常
會再加上一句,有頭腦的人也不仁慈,這句話聽起來不知為何,卻讓我心裡輕巧爽快的多
。漢嘉給我的形象宛若一陣來去自如的風,沒有特別牽掛著什麼東西,也許因為他已經學
會了什麼叫作瀟灑的放手,因此不論鬥爭與毀壞,漢嘉就像在想像下水到老鼠們的爭奪戰
一般,是略帶興味地去關注的。原本人類社會中對於思想的限制與銷毀,對於生命的輕蔑
與自大狂妄,這些應該都是讓人忿忿不平甚至想要起而反抗的不公道及壓迫,但是從漢嘉
身上,我已經看不見這種反擊的力量了,他就僅是笑著對我們訴說這一切,惟一能夠感受
出來他在乎的事物,除了那一堆一堆的包,就是暢快的喝酒、暢快的享受。這種想法一浮
上我的腦海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悲哀:小人物在社會的動亂和時代的興替中,扮演的就
只是這麼微不足道的角色嗎?既然無法改變,就只能接受,久而久之便習以為常了,本來
覺得不太舒服的事物到後來也就可以很輕易的接受,不需要妥協了,反正小人物不久就會
與變遷的時代融為一體;但是我們能夠說小人物們,這些「時代垃圾堆」上的人,是與其
生存環境達到和諧共生的嗎?不行的,根本就不行。即使像是漢嘉這樣,最在乎的東西只
剩下廢紙包、壓縮機,連最基本的原則堅持底線都快要消抹了,他還是沒有辦法化為白紙
一張,任外力隨意塗塗抹抹;當最後主任對他說「蠢貨」的時候,當社會主義突擊隊隊員
奇襲了他的生活的時候,「我的肉體和靈魂都意識到了,我將永遠無法適應這個變化,我
的處境有如當年某些修道院的僧侶們,當他們得知哥白尼發現了新的宇宙定律,地球不像
大家公認的那樣是宇宙的中心後,他們便集體自殺了,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能有另一個世界
,一個與他們迄今生活於其中,為他們所熟悉的世界不相同的世界」,小人物的悲哀在於
,當他努力的去配合這世界的步調,慢慢的他不再有太多希冀,終於能夠卑微但安然的生
存時,卻發現自己再也無能為力去使自己與這世界嵌合了。別人只能看到漢嘉的笑,可是
誰能看到漢嘉是帶著什麼樣的孤獨,走向另一個時空的呢?
§ 曼倩卡
曼倩卡是一個我每次在翻閱,每次都想狂笑不已的人物。曼倩卡是個好姑娘,但似乎總是
與榮耀無緣;只要她遇到漢嘉,她就一直都只能是甩大糞的曼卡,「猶如一個圓圈,無論
你從哪裡出發,必定回到原地」。這又是另一個小人物的無奈,很難去改變,對於漢嘉、
對於曼倩卡,連兩人一個小小的、只想要一同享受一段完整的美好時光的希冀,最後都是
以眾人的恥笑做為收場;一個小人物已經夠悲哀,兩個湊在一起,卻是惹人發笑、更加鮮
明映襯出所有不可抗力之下的難堪。可是呢,曼倩卡最後的形象,卻是大天使一般的聖潔
,在多年以後,月光傾洩站在白梯子上、一身純白衣物的老藝術家身上,他為曼倩卡造了
一座熠熠生輝光、即將開展翅膀飛翔的雕像;曼倩卡過了一段像是妓女般的日子,最後卻
和老藝術家談起了柏拉圖式的愛情。小人物這下終於也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拋棄一切離
開漢嘉了。曼倩卡,妳跳出了那個圈圈,換了一個地方出發,所以終於沒有再次回到了那
羞恥的原點;而漢嘉呢,他還在那圈圈裡恍然,只記得主任對他說:「蠢貨、蠢貨、蠢貨
!」
§ 吉普賽姑娘
文靜、純樸的吉普賽小姑娘,身上老是穿著同一件沾滿汙漬和灰塵的衣服。戰爭快要結束
的某一天,漢嘉從一間小飯館裡出來要走回家去,小姑娘跟著他,既不超前,也不落後太
多,僅管漢嘉刻意繞路或是向她道別,她還是就這麼跟到了漢嘉家裡去,於是之後便同漢
嘉住在一起。漢嘉與吉普賽小姑娘相處的這一段敘述,是整本書中我最喜歡,同時也最感
哀傷的地方。對漢嘉,甚至是對於讀者而言,小姑娘的形象是純真無邪的,她是在暮色與
黑夜中陪伴漢嘉的天使,又像是個孩子;當他們一同放風箏時,小姑娘手裡拿著線,驚呼
說自己像聖母瑪利亞一樣要飛上了天,她害怕著風箏把她拉到天上去,她便再也見不著漢
嘉了;而漢嘉更覺得風箏彷彿是上帝,他是聖子,風箏線則是使得人能夠與上帝溝通的聖
靈。當兩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簡簡單單的陪伴對方,只求日子能夠以赤子之心的快樂般度
過時,這已經是一種超越,超越世上所有的功成名就和登峰造極,比超人主義的英雄或傾
心向神的僧侶更接近上帝。漢嘉在看到小姑娘總是讓爐火燃燒著之後,他說「這是她的天
性,沒有火她八成活不了」,火是她的天性,象徵了啟蒙與自由;吉普賽小姑娘的火,讓
人聯想起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火而受折磨的神之子,給予人們生存的能力,卻因此遭受
懲罰,這彷彿預言了小姑娘的下場;十九世紀英國詩人雪萊的作品「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說明了革命會到來,被壓迫的人民最終將獲得解放,而暴君必遭推翻,沒有人可以阻
止這股追求自由與生存的力量,但這是以後的事了。小姑娘被捉去了集中營,在焚屍爐中
被燒死了。彷彿書中用過的老鼠的譬喻,戰爭一但結束,得勝的一方又將分裂為兩個互戰
的砲擊場;解放了的希特勒,從理性中解放了的希特勒,步入另一個桎梏的希特勒與他的
納粹,就此又迫害著另一個無力鬥爭的弱勢群體。而沒份沒名沒力量去撼動強大脅迫壓力
的小角色們,溫順蜷縮如鼠的小人物們,能做什麼呢?哭嗎?何必要哭?哭還能改變什麼
呢?吉普賽小姑娘啊,就是連在漢嘉身邊,煮個馬鈴薯燉馬肉香腸,兩人依偎取暖這些小
事,都無法長久的做到,那麼還有什麼是永恆的呢?只剩漢嘉孤獨的為妳燒掉所有納粹小
冊子做為輓歌,因妳曾是他不須言喻的陪伴。「天道不仁慈,但也許有什麼東西比這天道
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對此我已經忘記了,忘記了。」於是我們隨著漢嘉看似滿不
在乎的話語,也幾乎就要忘記了,這些無奈與悲傷,終與漢嘉合而為一。
思想:
~老子 V.S. 耶穌~
在「過於喧囂的孤獨」中,赫拉巴爾多次提到了老子與耶穌,兩位東西方文化思想中偉大
的精神領袖,在一本斯拉夫語系的小說中攜手演出的機會並不是隨處可見;赫拉巴爾對於
這兩位思想家都是喜愛且敬重的,在文中並以種種對比的譬喻將兩人抽象的哲理與生命態
度具現化,但兩人呈現出的形貌幾乎都是相反的:耶穌的一切描述都是充滿生命力的年輕
人,老子則是穩重不動的長者;耶穌以世界為中心,不斷努力的在改變,推動世界向上方
的層次空間移動,老子則以自身為軸心,讓世界依它自己的律法旋轉,安然處於暴風眼之
中;「耶穌有如一個樂觀的螺旋體,老子則是個沒有口子的圓圈兒」。
面對道德與人性的衝突,老子和耶穌同樣處於近乎無解的矛盾之中,不同的是耶穌周遭的
狀況不斷在改變,而它本身正是造成改變的原因之一,老子則是冷眼旁觀著這些變化,思
索,觀察它們的分解、合成、反應。或許仗持年輕積極的健全之軀與充沛之力,耶穌以強
大的力量與其敵人抗衡,因此在赫拉巴爾筆下,「耶穌的一切暗喻和象徵都包含著流血的
實質」,而老子卻接受陣陣逆風,並且像是垂下斷折的翅膀般,悠悠哉哉任它在風裡飄揚
。耶穌彷彿壓縮機的紅色按鍵,激迸出強大的推力並擠壓出紮紮實實密度極高的思想基石
,老子相對的是綠色的按鈕,舒緩強硬的既有形式限制,安然退到一邊,看著成品遠離,
當然他並不是很在乎。另外在空中激動飛舞彷彿閃電戰快速轟炸的綠頭蒼蠅們,吵吵鬧鬧
不知道方向,盲目的朝血肉味兒最濃烈的地方衝去,牠們就是道德形態中的小人物,改變
不了什麼,就這麼擺盪來、晃蕩去。
赫拉巴爾在書裡描述耶穌是「向著未來前進」,老子是「朝著本源後退」。老子學說,在
中國是道家的起源,道教並也相當推崇,老子道德經中闡述許多觀念,如師法自然、致虛
守靜、柔弱不爭,其中心思想為「道」,又可稱之為「氣」,「德」則是道的體現,因此
道即是德。「道」是宇宙的起源,包含了「有無」、「是非」、「善惡」等二元對立的概
念;二元對立,猶如陰陽,看似對立,卻具有相互的連續性,並在生生不息的相互推移中
輪轉為永恆性。何以赫拉巴爾說老子是朝著本源後退?老子道德經中寫道:「知其榮,守
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是以回歸自然、走回本源之意,這
句話的前段在本書中也曾出現過。我們雖然知道光榮澄明之路為何,但選擇了謙卑屈恭的
路走,願意在低處順著萬物流轉,德性就能保有永恆的富足,於是返回新生般的淳正。因
此在說了老子是「朝著本源後退」,漢嘉又遐想著「朝著本源前進」,因為起點即是終點
,不論前進或後退,都是向著本源而走。
而在耶穌的部分,說耶穌是「向著未來前進」,由於我對天主教教義不甚了解,只能簡單
做個推測:天主教認為人帶著原罪而生,必須受苦難而贖罪,等待審判日的到來。天主教
向前看,看到的是最終的審判與煉靈,然後回歸於天國或是地獄,在天主教世界中,律法
是上帝造的,上帝在另一個更高的層次,人們只能瞻仰,不可冒犯,因此不似老子思想中
,終歸萬物本源的想法,因西方之萬物本源是上帝。也所以說,耶穌帶領著人們向著未來
前進,前進之途雖然崎嶇且佈滿荊棘,但憑藉耶穌源源不絕的精力與意志力,必可以帶領
人們走至終點。
至於後來漢嘉遐想著要將「向著未來前進」與「朝著本源後退」相連結,就好像我在前文
曾經描述過的:好似地球自轉又公轉、月球又繞地球公轉般,以雙螺旋的曲線行進,同時
探求未來與本源,「螺旋體與圓圈圈相重合」漢嘉這樣想著;然後他又消遣性的幻想「向
著未來後退」與「朝著本源前進」,甚至再將這兩者相重合。這部分要深究的話,實在太
過哲學性了,其實簡單想一想,「螺旋體與圓圈圈相重合」和「圓圈圈與螺旋體相重合」
,不是一樣的嗎?而再把這兩者的方向都顛倒過來,它的形體也還是「圓圈圈」和「螺旋
體」疊在一起呀。或許,外在的實現是赫拉巴爾對於耶穌的看法與肯定,而內部方向的變
動及變化,就是他對老子思想的認可了。
本書中對於耶穌與老子思想的描寫,可知赫拉巴爾對兩者都了解的十分透徹,卻又可用如
此鮮明淺白的比喻侃侃而談,靈活隨性的用文字的跳動讓思想馳騁,也難怪綠頭蒼蠅們都
要瘋了,因為繞來繞去,耶穌和老子默默的縱橫交錯實在會讓人感到太過吵鬧的雜濁,漢
嘉獨自這樣思索著,在他的腦海中,他想必是孤身聽著耶穌和老子的喧囂,然後昏沉沉的
忘記了綠頭蒼蠅正在橫衝直撞吧。
結語:
我要很高興、如釋重負的,用漢嘉剛喝完兩公升啤酒走出小店,抬頭望一下陽光的心情說
:我終於寫到了心得結語,這最後一個部份了。僅僅一本一百三十頁的書,每一字每一句
都能夠讓我激盪出更多的聯想,很容易就體會到什麼叫作過於喧囂了,當無盡的遐想與思
緒在腦中糾結成一團的時候,一點點心裡的微小震動發出的聲響都讓我覺得太吵雜,好想
逃開,又好想聽清楚是什麼線索、情緒,可是實際上卻又沒能有任何具體行動,於是愈顯
孤離。
很難想像光是看著漢嘉的叨叨絮語,就可以用這麼輕快的步伐與他一同走下去。笑中帶淚
,在心底很深很深看不見的淚,自己都沒發覺而倘下的淚,我想應該可以這樣形容。當那
些珍貴的書被包在廢紙中,一包一包壓縮的時候,好像連我的心都一起包進去擠壓了,縱
使書中的精華能留在腦海裡,但形體的消逝就已經夠令人感到不捨;除此,當一個人最基
本的感官,對於不公與艱苦的感受已經消磨成習慣之後,這彷彿一個渾身流瀉著冷光的靈
魂,祂周遭的光芒忽然更淡了一些似的,會害怕祂是否即將整個消失,永遠消失在眼前。
我一直反覆吟誦著書裡的那句話,「天道不仁慈」,幸好天道沒有不仁慈到連一個小人物
的靈魂都無法守住祂的永恆。老子說出生入死,漢嘉問說為什麼誕生是退出,死亡是進入
呢?因為死亡後,能夠回歸最初的源頭,在那裡,漢嘉的百花園永遠綻放,奼紫嫣紅,恰
如一朵朵喧囂的孤獨。
漢嘉,漢嘉,看著漢嘉我想起了身邊每一個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現狀的人們,大家都是
這樣辛苦的活著嗎?天道不仁慈,可是我們每天依然笑著,安慰自己和別人說,總會好的
、總會好的,這些痛苦的總會過去,然而我們是在笑給誰看的呢?笑給自己看也好嗎?曾
經不小心撞見一個女孩在宿舍的樓梯間哭著,她握著電話,向電話另一頭的人提出了疑問
:「媽,當人怎麼那麼困難呢?」我不知道她的媽媽回答了什麼,不過女孩,當還可以感
到悲傷而大哭時,就盡情的把握這樣的激情活下去吧。當想哭的時候忘記了如何哭,總是
還要以微笑面對每一天時,會有一種平淡的幸福,卻會有一點空洞的悲哀。那或許就是我
們平常說的孤獨吧,忘記了很多很多,受傷了很多很多,但是微笑著,走到了終點。在漢
嘉被趕出他待了三十五年的地下室後,對未來急遽變遷的不確定感深深震撼著他,一位畏
畏縮縮的教授向他說:「你好好找一找吧……找另一種幸福。」還能怎麼找呢?上哪兒去
找?像漢嘉這樣的小人物,除了酒館和地下室就再也沒什麼地方可去的人,還能上哪裡去
找另一種幸福呢?連僅有的一點點滿足都不能好好保存、好好珍藏,是啊,再找一找吧!
換個時空找一找嗎?
就因為主任的一個詞,一句話,漢嘉失去了他繼續在此微笑的豪情了。主任有多了不起?
沒有,但是他的社會地位比漢嘉高,所以他說了算。他那現實冷酷的心也不能了解漢嘉和
那些文學藝術作品的牽繫,他看到的只是一堆堆還未處理過的廢紙,他看不見埋藏在一個
一個包裡頭的是人類文化無可抹滅的晶石。
讓我最難過的,莫過於漢嘉和吉普賽小姑娘的故事。或許除了和文學著作們相伴的時光,
與小姑娘在一起的日子是漢嘉最明亮清澈的記憶,也是這兩個小人物最幸福的時刻了,不
喧囂,反倒是平和的氣氛在黃昏蒼茫的光裡暖暖薰人,並且也不再孤單,就以簡單的接觸
熟悉對方的側影,「我們一無所求,只希望永遠這樣生活下去,彷彿要說的一切彼此早就
說過了,彷彿我們倆一起出生來到人間,從沒有分開過。」可是天道不仁慈,吉普賽小姑
娘要去接受殘忍無理的屠殺,漢嘉又變回獨自一人,納粹的小冊子喧囂著,失落與痛苦、
不捨與想念、空洞與傷痕,漢嘉除了以工作和啤酒來麻痺自己,還能做什麼呢?誰還能夠
陪他一起無憂無慮的放著風箏?小姑娘興高采烈的呼喊只能夠讓漢嘉獨自去回憶。太沉重
了,一個人的孤獨,喧囂時代中的孤獨,小人物的孤獨,還要怎麼才能微笑著生活下去呢
?天道不仁慈,若有什麼比天道更為可貴,那就是同情和愛,可是許多人們都忘記了,因
為我們都只是平凡人,天道尚且不仁慈,人類又能多美善?而卑微的同情與愛,只要時代
社會潮流的一滴水,就可以將它澆熄了,有多少人能夠看到同情和愛,在那滴水下痛苦的
掙扎呢?它們的嘶吼驚呼,旁人聽不見,聽不見。「火,它的光把一切痛苦深埋在下面,
臉上卻擠出一個悲哀的微笑,反映了吉普賽人的幸福觀……」
無法接受自己必須離開地下室,無法面對一個完全不一樣法則的世界,於是漢嘉也離開了
,他回味了他生活中所有懷念的事物,酒館、書、老鼠、廣場、街道、河水、懸在頭上兩
噸重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然後抱著死亡的讚美詩,在自己製造的刑具上認識最後的真理。
故事結束了,然後身為讀者的我就地遲滯。
我要如何去闡述我所有的心得?我從來沒有如此埋怨自己文筆不好過。孤獨孤獨,是的我
一天到晚說著自己孤獨,我所處的社會環境確實讓我感到自己與周遭人事物格格不入,彷
彿我在很遙遠的地方,是個很古老的靈魂,在宇宙裡流浪很久了,用悲傷的眼神看著世界
,在心裡哀嘆然後在夢裡狠狠發洩。過於喧囂的孤獨,這喧囂在人群裡,在夜晚獨自敲擊
鍵盤的聲響裡,在內心相互拉扯的撕裂聲裡,再也顧不了什麼社會背景、時代變遷,西班
牙文稱孤獨叫Soledad,然後一首名為Soledad的歌裡,唱著一句抑鬱的話語:If only
you could see.
孤獨,不論是喧囂還是死寂,都只是想要被發現,被同情,被愛而已。
閱讀「過於喧囂的孤獨」時,我正在醫院候診。那是一個天氣很好的星期六上午,太陽耀
眼到空間幾乎都要呈白金色,在一間大醫院,我獨自在那裡等心臟科的門診;心臟科總是
要排很久,我不喜歡在醫院裡溜達,於是我在候診區看書。會去看心臟科的大部分都是老
年人,鮮少有和我一樣十八九歲的;而會去看心臟科的人,大部份也都不會一個人前往,
多半有朋友或家人的陪伴,很少有跟我一樣單刀赴會的。沒有勇氣,在面對未知的狀況時
,一個人總是會很害怕。當時不知為何的,我坐在那兒看書,卻覺得周圍越來越喧鬧,好
似要引起我的注意般吵雜著,使我坐立難安;我暫時闔起書,向四周觀望了一番。
我發現我真不應該這樣做。
在心臟科候診區,我或許是那裡擁有正值最精華年歲肉體的人,那裡有攤坐在輪椅上的老
先生,他的老太太推著他來;有中年的兒子扶著爸爸或是媽媽來;有一個滿年輕的男子在
驗心電圖,旁邊一個少婦抱著嬰兒等著他;有兩個外勞女子,其中一個看起來較為老練的
帶著另一個,兩人有些狀況外的在候診區徘徊;兩個和我差不多年齡的女孩,她們的爸爸
媽媽帶著她們去辦各個掛號或是批價。有一回,三四個人推著病床經過,上面躺著一個老
人,吊著點滴插著管。在那裡,生命力漸漸都在流失,而身上依然帶著青春泉源的我,卻
感到十分孤獨無助且害怕;我想我的孤獨無助與那些老人們不一樣,但是我們有個共通點
,我們都只是對於生命無能為力的小人物。
我對於我周遭的人事物幾乎是沒有半點影響力的,即使我曾試著要去改變些什麼,最後總
是徒勞無功,搞得自己十分疲累,在我生活的群體之中,我是個小人物,一個人孤孤單單
的處理很多事,覺得身邊的人們和自己內心的胡思亂想都太過喧囂;那些老人們對於時間
的流逝無可奈何,肉體逐漸步向腐朽,就算醫師再高明,就算醫療再發達,都沒有什麼阻
止的了時光繼續前進,面對不斷推波助瀾的時間之流,他們也都只是小人物,而老人們的
孤單在於他們的狀況自己最清楚,無論多麼擔心,說出來了他們的親人也很難了解,但他
們的孤單不喧囂,因為他們需要這樣的聲音來調和整個氣氛,無論如何,有人可以陪陪自
己,說說話聊聊天,總是比沉默苦等來的好過。我覺得太過喧囂,因為我只有一個人,我
無話可說,而腦袋裡漢嘉和他的小姑娘又一再的重演莫名其妙、不明就裡的生離死別。是
的,這樣子,太吵了一點。
一本一百三十頁的書,卻囊括了也許幾萬字都說不完的深思哲理,有大眼界的文化層面,
有小微觀的心理層面,這本書實在太了不起。無論再看幾回,這本書必定都能夠給予新的
體悟與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在一份報告上,寫出這麼多東西過了,因為這一次,好像如
果每一個部分不自己寫的話,這份報告就不會完美一樣。赫拉巴爾用一輩子來完成的書,
自此之後,我可以日復一日來欣賞它,我想我也會像漢嘉一樣,就這麼笑著吧。
資料來源
1. 過於喧囂的孤獨,大塊文化出版
2. Blog:這裡的風景溼漉漉https://www.locuspublishing.com/blog/pasha/
3. 維基百科:赫拉巴爾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A%E8%83%A1%E7%B1%B3%E7%88%BE%C2%B7%E8%B5%AB%E6%8B%89%E5%B7%B4%E7%88%BE
4. 老子思想,政治大學中文系陳伯适教授
THE EN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4.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