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6600 在今天發表,售價 41,980 元符合預期,這價格完全等同於三年前 a6500 的上市售價(台幣 41,980 元/美金 1,400)。對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Sony a6600 主要更新的部分應可歸類為三大部分:
1. 續航力/可靠性/操作性
2. 對焦/連拍性能
3. 錄影/Vlog
.
關於第一點應該不用贅述,新的 Z 電池可以讓 Sony APS-C 機身達到更勝於 A73 等級的續航力,同時為了容納體積更大的電池,握把也變得更大更深了,操作感也做了些許修正,像是機頂的 C1 C2 鈕以及更多的自訂按鈕等。
.
對焦性能方面則是 425 點相位與對比對焦點,對焦點覆蓋率達到 84%,並且可在錄影中使用眼部偵測自動對焦。錄影方面除了全像素讀出、Super 35mm、4K HDR 錄影之外,也終於新增了前翻 180 度觸控螢幕以及 3.5mm 監聽埠。其他規格之外則主要更新了選單、熱鍵、操作邏輯等,這些我們以後詳述。
.
這台值得升級嗎?嗯 ⋯⋯ 如果用純拍照的角度來看,確實有人會拿 Sony a6600 + 16-55mm F2.8 的售價與 Sony A73 + tamron 28-75mm F2.8 的價格來比較,這確實也是高階 APS-C 與入門全幅之間常常會遇到的抉擇。
.
不過如果以錄影的角度來說,a6600 還是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像是錄影所需要的 4K 無裁切、前翻螢幕、監聽埠、即時跟焦、錄影人眼追焦、S-Log、更容易上穩定器的輕巧機身 ⋯⋯ 等等,而綜觀目前 Sony 的機身,也只有 a6600 可以滿足以上的這些需求,因為若是全幅無反的話往往還會遇到 4K 裁切、沒有前翻螢幕的問題。如果還有什麼可以挑惕的地方,那就是 Sony 到現在仍然沒有 4K 60p,並且流量仍停留在 100Mbps 這點上了。
.
用現在的角度回頭看 A73 真的是一台奇妙的機種,雖然是全幅,但 10fps 連拍與比較強的對焦性能都讓它覆蓋了一部分過往 APS-C 動態機皇的角色(例如 7D II 或是 D500),或許如今 APS-C 高階機種的特殊定位,有一部分也歸因於 A73 當初切入市場標新立異的策略吧。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