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門戶最後一塊地景拼圖正式啟動 打造具台北獨特風貌的國家門戶景觀意象
今(27)下午視察西區門戶計畫最後一塊地景拼圖工程,此工程緊鄰在北門廣場與行旅廣場之間,包含交8廣場的公、私有建築房舍的拆遷、北平西路道路段的興闢、交8廣場的景觀工程。
席間我致詞提到,自即日起工程啟動,並將分階段於明(2019)年2月完工以利2019年燈會場域空間開放使用,以及明年9月之前待鐵路警察局總部搬遷之後,整體地景工程將可完成。本案總共經費涵蓋土地撥用及地上物拆遷補償以及施工經費約28.4億元,將於2019年12月正式整體完工,預計將西區門戶計畫推向另一境界,使台北市西區門戶的”客廳”更具有國際形象並包容有台北獨特風貌的國家門戶景觀意象。
臺北市政府近年致力推動以北門為中心之「西區門戶計畫」,2016年2月以忠孝橋引道拆除及重現北門作為第一步,並繼續在接下來的1年半內進行完成路型調整等相關作為,串聯整體動線及改善行人通行環境,打造行旅廣場成為城市客廳,增加車站周邊近千坪之公共開放空間,並規劃交六智慧候車亭及調整公共運輸動線,於去年(2017)7月西區門戶計畫第一階段大致完成。除了硬體建設外,市府也為西區導入軟體活動,自去年(2017)起連續兩年將燈節移至西區舉辦,也為周邊商家增加人潮及商機,成功活絡西區、重現舊城區風華、引導東西軸線平衡發展,新舊融合共存。
今(2018)年6月起「西區門戶計畫」也邁向第二階段的開始,其中「北平西路西側道路新築工程」為重要工程之一。北平西路西側道路新築工程分為2階段施工,新工處已於107年6月11日施作第1階段北平西路路段北側端,包含設置簡易鋪面人行道,並進行路面銑鋪事宜;第2階段施作北平西路路段南側,進行既有設施拆除、人行道退縮及側溝改建事宜,全部工程預定107年10月上旬完工。
北平西路西側道路新築工程完成後,接續交8廣場的改造工程(綠美化工程),未來廣場南側透過蓊鬱的綠樹,提供戶外空間良好的遮陰效果,讓南來北往的旅客及市民朋友享有舒適便利的行旅廣場;而北側的綠茵草坪,除可提供各類小型活動使用之外,在燈光調整及景觀設計的配合,藉以強化及呼應廣場與周邊環境的脈絡。當中三井倉庫位於整體西區門戶的核心地帶,透過再保存、利用及景觀工程,作為串連周邊文化資產的前導資訊站,塑造出臺北文化路徑。
此外,未來周邊也有台鐵局E1E2開發案及台北郵局公辦都市更新案,台北郵局現址將打造國家金融科技中心,金管會及證交所等F4國家級金融機構總部將進駐。而目前正在招商中的「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開發案」,為西區門戶計畫的亮點計畫,位居西區門戶計畫的核心位置,未來將以C1D1兩基地基座之人工平臺形塑為「國門客廳」,成為台北車站地區之活動櫥窗,為多樓層平臺且可供公共、公益性活動使用之多元利用空間,而人工平臺更可提供市民及遊客眺望北門、建成圓環及七星山等成為觀景熱門景點;基地南側設置基地東西軸線的「臺北長廊」則展現臺北城獨特之騎樓語彙並作為市民停留與穿越的舒適開放空間等。市府開闢北平西路及交8廣場,也讓投資人不用承擔周圍公共設施環境介面整理問題,專注投入於基地內興建開發。C1D1目前仍在等標期間,在此歡迎民間踴躍投資,與市府攜手共創西區門戶榮耀。
西區門戶的規畫脈絡將北門、臺北車站、臺北市議會舊址等區域將串連,結合周邊豐富的歷史資產,創造古蹟觀光廊帶,相信未來「北平西路西側道路新築工程」的完成,將推動整個西區門戶計畫持續進行,並將位居北市六鐵交會之重要交通樞紐中心的「臺北行旅廣場」,以躍升為台北新地標。
感謝今日大家的參與,市府新工處王健忠副處長、公園處曹彥綸副處長、都市發展局羅文明副總工程司、文化局邱稚亘科長、福清營造(三井倉庫統包工程) 黃大欉董事長等共同出席。也請施工團隊加速工進,重現西區風華,早日落實西區門戶計畫願景。
e1e2 招商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URN UP!轉轉南港.東區門戶願景展」今起於南港車站熱鬧登場展出
今(21)與柯文哲市長參加市府都市發展局主辦「TURN UP!轉轉南港.東區門戶願景展」開幕活動。交通部鐵改局伍勝園副局長、台鐵局古時彥段長、南港站涂維庭站長、經濟部國貿局李冠志副局長、中研院吳漢中處長、潤泰創新簡滄圳董事長、市府都發局林洲民局長、交通局陳學台局長、產業局林崇傑局長、地政局李得全局長、捷運局張澤雄局長、南港區王先黎區長以及李彥秀委員、黃珊珊議員、闕枚莎議員、李建昌議員、王孝維議員辦公室主任、南港區在地20里里長也都全部出席共同參與。
柯市長致詞表示過去三年來,「西區門戶」計畫一直是施政重心,市府也投入很多心力推動相關建設和活動,完成第一階段成果包括:拆除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除忠孝橋引道、北門地景廣場、三井倉庫移地保存,忠孝東路路型改善、開闢交六行旅廣場及公車彎等,帶動西區的繁榮。後續還有第二階段許多建設陸續在規劃推動,如台北郵局公辦都更案、C1D1基地的聯合開招商案、台鐵E1E2基地開發案等,但基本上已經成功啓動城市軸線翻轉目標。
過去這幾年,市府團隊同時也在積極推動「東區門戶」計畫,去年世大運結束之後,進一步宣示未來市府的施政重心將從「西區門戶」轉移至「東區門戶」。過去,南港工廠林立,是大家印象中的「黑鄉」,但是隨著台北城市的持續向東發展,南港將成為台北市下一階段發展的重點及核心。
東區門戶計畫是以南港車站三鐵共構站區為核心,將逐漸成為台灣東部進出門戶,並朝向「軟體、會展、交通、新創、生技」等五大中心產業發展,其中也包含多項重大建設和計畫,如:南港車站兩側轉運站開發以及東側商三特公辦都市更新案強化以南港車站發展核心。打造國家生技產業廊帶,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已完工陸續進駐,南港生技產業聚落(忠孝營區)也預定4月底簽約。
另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北基地今年完工、南港瓶蓋工廠已完成土地無償撥用辦理修復再利用、國家會展中心今年竣工、南港機廠開發持續規劃中,以及東明、小彎段、中南段公共住宅等也已開工等。相關計畫也皆已列管,持續推動中。
此外,地區民眾最為關心的老舊工業區無法更新問題,市府也積極協助透過辦理「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案」,提出「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都市計畫變更方案,去年也到地方辦理兩場說明會獲得共識,該案目前已經送至內政部審議中,市府會持續推動。另市府將於南港區佈設都市更新及都市計畫諮詢工作站,指派專人協助民間辦理自主都市更新,提供法令及程序諮詢說明與權利試算服務,協助民間加速更新整合。
「東區門戶」計畫的推動勢必會帶動南港區經濟、人口、就業、娛樂的巨大轉變與發展,並成為帶動台北下一階段發展的重大歷史契機。今日的活動也宣示台北市政府將按照東區門戶計畫加速執行,期許東區門戶計畫能推動順利,將南港由黑碳變鑽石,讓南港翻轉升級。
「TURN UP!轉轉南港.東區門戶願景展」展覽從4月21日到5月30日於南港車站一樓A、B棟穿廊展出,歡迎市民及社會各界關心台北發展的朋友們一起來參觀,展覽現場透過科技裝置讓民眾透過不一樣的互動體驗和遊戲,瞭解東區門戶計畫的八大構想和其產業與地方發展目標及計畫重點。除了定點展覽外,展期間周末亦有一系列精采的活動發生,分別有4/21的開幕活動、5/12的轉轉南港親子日、5/26的轉轉南港音樂日、以及4/28、5/5、5/19一共6場的〈台北東起來系列對話〉演講,延續東區門戶願景展的內容,擴展展覽主題深度,從深入的專題演講到有趣的體驗互動,以不同的觀點與視角深入了解東區門戶計畫。
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們也歡迎至東區門戶願景展官方臉書瞭解相關展覽內容:
https://m.facebook.com/TurnUpNanGang/?tsid=0.9823276095557958&source=result
e1e2 招商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東半街廓)土地開發」第二場招商說明會召開 預定3月底正式公告招商】
今(14)主持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主辦的「臺北市西區門戶計畫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東半街廓)土地開發案第2場次招商說明會」。柯市長也親自出席致詞,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代表、法務部廉政署曾昭愷主任秘書,以及本府捷運工程局張澤雄局長、都市發展局林洲民局長等也都到場參加。與會來賓包含壽險、建設、營造、工程顧問公司、建築師事務所、百貨及飯店業者等,共約70餘家國際與國內大型企業集投資人兩百多人參與。
本開發案於去(2017)年12月18日辦理首場招商說明會,並於今(2018)年1月4日至1月24日將甄選文件草案上網公開閱覽,期間收到潛在投資人熱絡意見回應,共計有17家廠商提出150多個意見,經廣納地主及各界建議,審慎評估研議過程,訂定本案甄選機制與細部規範。藉由本次說明會市府具體說明C1/D1開發案甄選條件、基地開發之都市設計規範及時程等議題,並期待藉由當面意見交流,即時回應潛在投資人各項疑慮,並預定於3月底正式公告招商。
柯文哲市長致詞時表示,近年臺北市政府致力推動以北門為中心之西區門戶計畫,已展現階段性成果,期盼藉此重現舊城區風華、引導東西軸線平衡發展,新舊融合共存,成為都市再生典範。除了硬體建設陸續,也開始導入軟體活動,自去年(2017)起連續兩年將燈節移至西區舉辦,也為周邊商家增加人潮及商機,成功活絡西區,可說是賣相越來越好,為C1/D1土地開發招商加分。
市府對本案秉持公開透明原則,也邀廉政署共同加入,並召開地主說明會及招商說明會等收集各方意見,並逐步修正甄審條件,問題能解決的即刻處理,暫時無法解決著也積極研議處理方式,務必讓潛在投資人解決疑慮,提高參與意願,期待此投資招商案順利推動,並能帶動北側後火車站區之繁榮更新。
席間,我也提出西區門戶願景及C1D1基地都市設計規範說明。為重現西區之國家門戶地位,2016年2月,市府以忠孝橋引道拆除及重現北門作為第一步,打造臺北車站周邊地區之城市門戶意象,並繼續在接下來的1年半內進行完成路型調整等相關作為,串聯整體動線及改善行人通行環境,打造行旅廣場成為綠意盎然的城市客廳,創造及增加車站周邊近千坪之公共開放空間,並規劃交六智慧候車亭及調整公共運輸動線,也啟用建成圓環地景廣場,於去年(2017)7月西區門戶計畫第一階段大致完成,終結了臺北車站週邊長年施工中的狀態,重新整備完善的公共環境,並彰顯臺北門戶意象的規畫願景。
接續於去年(2017)10月完成簽約之市議會舊址案也為本區之重要開發計畫,將打造台北城願景博物館。同時交通局也推動智慧台北車站,並預告將於本週五宣布體驗建置完成兼具行人定位導引、防災逃生指引、觀光商業等便利之智慧app整合系統。三井倉庫文化局也正執行修復活化再利用計畫,預定於今年8月試營運。
此外,未來周邊也有台鐵局E1E2開發案及台北郵局公辦都市更新案,台北郵局現址將打造國家金融科技中心,金管會及證交所等F4國家級金融機構總部將進駐,結合C1D1基地開發案,將使得西區門戶成為商業.產業.金融高度群聚發展地區。
今日提出的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之開發案,為西區門戶計畫的亮點計畫,位居西區門戶計畫的核心位置,故市府以打造都市遠景及城市景觀風貌的寬廣格局,訂定「細部計畫案都市設計管制要點補充設計規範事項」並於2018年3月1日經都市設計及土地使用開發許可審議委員會決議修訂後通過,並將納入正式公告之甄選文件,提供投資人作為未來建築規劃與設計參考原則。
其重點包括:以C1D1兩基地基座之人工平臺形塑為「國門客廳」,成為台北車站地區之活動櫥窗,為多樓層平臺且可供公共、公益性活動使用之多元利用空間,而人工平臺更可提供市民及遊客眺望北門、建成圓環及七星山等成為觀景熱門景點。此外,C1D1兩基地南側設置基地東西軸線的「臺北長廊」展現臺北城獨特之騎樓語彙並作為市民停留與穿越的舒適開放空間等,而潛在投資人關切本案交通及停車位不足議題,亦納入此次的補充設計規範事項。
同時我也特別提到,市府也將協助開闢北平西路及交8廣場,以及降低捷運的通風設施高度,讓投資人不用承擔周圍公共設施環境介面整理問題,專注投入於基地內興建開發。
「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東半街廓)土地開發招商案」在市府週邊環境陸續整備完成,並經過專案縝密的規劃與評估後即將推出,預計於今年3月底正式公告,9月底截止申請,備標期為6個月,市府將以最公開丶透明、公正的程序辦理此案,預計於明(2019)年3月選出商譽、財務及實務經驗兼備之最優申請人,共同為首都市民創造三贏的夥伴關係,成就落實「國家門戶.首都地標」,再次點亮西區首都門戶,歡迎踴躍參與投資,與市府攜手共創西區門戶榮耀。
招商說明會相關簡報可至下列網址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12LCMAaDveWUYnXPN0dTcW7scgrrJ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