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x高雄x好過日
【如何設計一個好城市?】文/ 李雨蓁 Yu-Chen Li
臺灣的城市,常常令人困惑。
走在路上,你是不是常常覺得交通打結? 想搭公車,是不是覺得站牌好難看懂? 出國後回來,是不是覺得市容好醜? 社區裡面一堆政治人物來剪綵的新建築,是不是下屆選舉前就已經變成蚊子館?如果想要解決這些問題,社區裡面的人是不是又常常吵成一團?
為什麼公共事務會如此罔顧使用者體驗? 跟我們脫節的城市,有可能透過公眾參與和設計來解決嗎?
各位好過日的讀者,看到這邊應該知道答案就是:可以!
日本已經進入超高齡與人口減少時代,地方鄉鎮首當其衝,在人口減少的過程中,可能面臨服務設施倒閉、撤出,社區活力逐漸消失,最終影響到社區本身存續。
為解決這些問題,社區設計師(community designer)山崎亮從小地方的「再生工程」出發,運用的是一種被稱作「社區設計」的手法。並非單純「拼經濟」、「拼生育」,而是通過當地的「社會資本」,動員人際間的相互聯繫,讓當地的居民自己來解決本地區存在的問題。
他每年會參與80個再生工程。從幾十人的山中村莊到中小地方城市,再到大城市裡面的商業設施,原則都是相通的。例如,要設計兒童遊戲場,就要好好觀察兒童遊戲的模式,觸發他們的興趣,試著去瞭解過孩子的想法,做出兒童覺得好玩的遊戲場,而不只是改建硬體設施。
我認為參與公共事務是一同搭建橋樑的過程,搭起讓人和人、記憶和空間、習慣和規範能夠相互銜接、相互融合、相互體會的橋樑,身為設計師的我自許能在這座橋上如同山崎亮所言:「所謂「de-sign」,是從訊息中提煉精髓,圓滿解決根本問題的一種行為。」
在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因認知不同、信任不夠、溝通不足,並且對事件的認識不深所導致的各種斷裂,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建設,用意良好的活動耗費苦心,卻無法獲得民眾肯定的原因。但這並非單方面的責任,當各方都不願將內心的訊息讓對方知道時,便會形成無可挽救的斷裂。
在好過日近期追蹤的議題中,我們就看到了地方民眾不領情的 EcoMobility 2017 - 生態交通全球盛典在高雄,儘管有了公民參與卻似乎仍虎頭蛇尾。 周邊配套與資訊系統未盡理想的高雄輕軌,儘管成了這屆高雄設計節的專題,卻未見捷運局的積極配合。
接下來,我會在好過日推出這一系列的專欄,跟大家介紹我們觀察到的在地問題與相關的創意解答。
同時,在鎂光燈關注範圍外,各位的社區裡面,應該有更多的矛盾與問題沒有人解決,那些「用起來怪怪」的都市設施,「需要的人」苦等不到的服務......都是有可能透過「跨域設計(social design)」來尋求答案的!
因此,我們期盼能有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一同給予你對現下有何不滿,對美好城市有何想像的訊息,我們才有可能透由公眾的力量,一同圓滿的解決城市的根本問題,設計出更貼近我們所冀望的人本城市。
#設計 #社會 #城市 #高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的網紅高閔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議會】第二屆第三次定期大會交通部門業務質詢(20160422) 質詢摘要: 一、交通局 (一)爭取燕巢社區巴士持續運行 1、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與地方溝通研議開收費用之可行性。2、參考台中「跳蛙式」路線,檢討既有班次及路線。3、維護學子就學、長輩就醫等公眾利益,亦應努力提升運量、平衡損益。...
ecomobility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aaS,是什麼?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整合很多公共運輸的功能在app裡,直接給你套裝行程,讓你無縫接軌轉乘,直接一次購買票卷,還享有優惠價格,大大提升使用者體驗。
不過,執行起來非常困難,要跨部門整合台鐵、高鐵、捷運、輕軌、公車(很多民營公司),公共腳踏車....等等的資訊,更別說Uber等等共享運輸;光構想在中華民國體制下就是「難」,再別說整合票卷...
不過,我還記得我之前就是聽google的話,從捷運轉乘公車,結果下一班公車1小時後到,害我大遲到,從此不敢在時間壓力下坐公車。
所以,MaaS是個可以努力的方向(雖然困難);從使用者體驗改善大眾運輸的使用率,也是高雄必須努力的方向。
(詳見下文)
#科技x高雄x好過日 一 🤖
【日常交通一鍵通:用科技改變運輸模式】文/ 陳信諭 醫師
我們先前多次提到,高雄推動「生態交通」立意良善,但實踐仍不足,其中最令人詬病的現狀之一就是大眾運輸服務供給不足、整合不佳,難以和送到家(door-to-door)的私有運具競爭。
要改善這個窘境,需要虛、實兩面的整合,在實體建設方面,包含形成高(軌道)低(公路運輸)搭配路網、加密各類運具班次、改善轉乘介面、改善人行自行車環境、票證整合等,都是基本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實體整合外,行動裝置也可以助一臂之力,大大改善使用者的便利性。其中,從今年 EcoMobility 2017 - 生態交通全球盛典在高雄 舉辦時,好過日便已經多次介紹了MaaS (Mobility as a Service)的概念,也聽聞市府今年要讓高雄MaaS上路,可惜到現在都只聞樓梯響,令人望穿秋水。
◾️全市運輸工具選擇都在你的手機內
以定義而言,MaaS是「一種提供乘客經由手機(mobile phone)應用軟體裝置(App),預訂 滿足個人客製化(customized)整合多元運具(Multi-modes)之無縫(seamless)、 及戶(door-to-door)的移動(mobility)需求,並可一次購足(one stop shop)的 優惠型(Economic)套裝旅運(a bundle of flexible travel) 服務。」
簡單來說,你只要打開手機App,選擇目的地,系統自然會提供你所有運輸或轉乘選擇(甚至還有旅遊美食資訊),並且透過綁定賬戶,用超優惠套裝價,幫你搞定途中所有運具的付款。
再重複一次,你可以選擇大眾運輸(捷運、 高鐵、台鐵、輕軌、公車),副大眾運輸(共乘、計程車、Uber類的共享運輸、公共腳踏車或公共電動車),都由一個App,一個帳戶控制和付款。
◾️給你滿滿的運輸產業整合大平台
用起來很簡單,背後可是需要非常多的技術和合作關係,包含透過資通訊技術提供交通行動服務、網路、手機定位、應用軟體、雲端計算、大數據、行動支付等資通訊技術都包含在內。
同時,在營運部份也需要整合政府監管單位、交通服務業者(例如:台鐵、高捷公司、客運公司...甚至Uber、o-bike等等)、票證業者(例如一卡通)、電信商(例如種花電信)、行動支付金融業者(例如銀行)。唯有完成全部整合的單一平台,才能帶給使用者最大的便利,因而,之間也會有許多法令、合約問題,必須由政府協助來推動解決。
但解決之後,將可以提供一個開放的創新平臺,讓更多有新穎運輸點子的業者投入合作,也可以提供更多社會公益性,並顯著降低消費者搭車成本與業者媒合成本,可謂多贏局面。目前北歐國家如瑞典、芬蘭是跑在最前面的領導者,美國部分區域也已經在試運作中。
我相信,要改善高雄的交通,除了借鏡國內外過去成功案例,也需要引進創新的理念來翻轉高雄,一舉克服過去數十年間殖民政府忽略城市規劃、放棄大眾運輸下形成的巨大不利因素。
這個「透過科技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不只運用在交通,更應遍及各個層面,也是我和好過日的夥伴們一直強調的。當我們的政府、企業,真正對社會問題做出貢獻,才能達到「有感經濟」、讓成長回饋到人民身上,也讓新一代的青年有工作、有願景、有夢想!
#高雄 #新創 #交通 #MaaS
ecomobility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科技x高雄x好過日 一 🤖
【日常交通一鍵通:用科技改變運輸模式】文/ 陳信諭 醫師
我們先前多次提到,高雄推動「生態交通」立意良善,但實踐仍不足,其中最令人詬病的現狀之一就是大眾運輸服務供給不足、整合不佳,難以和送到家(door-to-door)的私有運具競爭。
要改善這個窘境,需要虛、實兩面的整合,在實體建設方面,包含形成高(軌道)低(公路運輸)搭配路網、加密各類運具班次、改善轉乘介面、改善人行自行車環境、票證整合等,都是基本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實體整合外,行動裝置也可以助一臂之力,大大改善使用者的便利性。其中,從今年 EcoMobility 2017 - 生態交通全球盛典在高雄 舉辦時,好過日便已經多次介紹了MaaS (Mobility as a Service)的概念,也聽聞市府今年要讓高雄MaaS上路,可惜到現在都只聞樓梯響,令人望穿秋水。
◾️全市運輸工具選擇都在你的手機內
以定義而言,MaaS是「一種提供乘客經由手機(mobile phone)應用軟體裝置(App),預訂 滿足個人客製化(customized)整合多元運具(Multi-modes)之無縫(seamless)、 及戶(door-to-door)的移動(mobility)需求,並可一次購足(one stop shop)的 優惠型(Economic)套裝旅運(a bundle of flexible travel) 服務。」
簡單來說,你只要打開手機App,選擇目的地,系統自然會提供你所有運輸或轉乘選擇(甚至還有旅遊美食資訊),並且透過綁定賬戶,用超優惠套裝價,幫你搞定途中所有運具的付款。
再重複一次,你可以選擇大眾運輸(捷運、 高鐵、台鐵、輕軌、公車),副大眾運輸(共乘、計程車、Uber類的共享運輸、公共腳踏車或公共電動車),都由一個App,一個帳戶控制和付款。
◾️給你滿滿的運輸產業整合大平台
用起來很簡單,背後可是需要非常多的技術和合作關係,包含透過資通訊技術提供交通行動服務、網路、手機定位、應用軟體、雲端計算、大數據、行動支付等資通訊技術都包含在內。
同時,在營運部份也需要整合政府監管單位、交通服務業者(例如:台鐵、高捷公司、客運公司...甚至Uber、o-bike等等)、票證業者(例如一卡通)、電信商(例如種花電信)、行動支付金融業者(例如銀行)。唯有完成全部整合的單一平台,才能帶給使用者最大的便利,因而,之間也會有許多法令、合約問題,必須由政府協助來推動解決。
但解決之後,將可以提供一個開放的創新平臺,讓更多有新穎運輸點子的業者投入合作,也可以提供更多社會公益性,並顯著降低消費者搭車成本與業者媒合成本,可謂多贏局面。目前北歐國家如瑞典、芬蘭是跑在最前面的領導者,美國部分區域也已經在試運作中。
我相信,要改善高雄的交通,除了借鏡國內外過去成功案例,也需要引進創新的理念來翻轉高雄,一舉克服過去數十年間殖民政府忽略城市規劃、放棄大眾運輸下形成的巨大不利因素。
這個「透過科技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不只運用在交通,更應遍及各個層面,也是我和好過日的夥伴們一直強調的。當我們的政府、企業,真正對社會問題做出貢獻,才能達到「有感經濟」、讓成長回饋到人民身上,也讓新一代的青年有工作、有願景、有夢想!
#高雄 #新創 #交通 #MaaS
ecomobility 在 高閔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議會】第二屆第三次定期大會交通部門業務質詢(20160422)
質詢摘要:
一、交通局
(一)爭取燕巢社區巴士持續運行
1、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與地方溝通研議開收費用之可行性。2、參考台中「跳蛙式」路線,檢討既有班次及路線。3、維護學子就學、長輩就醫等公眾利益,亦應努力提升運量、平衡損益。
(二)電動公車推動
目前高雄市已有22台電動公車上路(行駛於建工幹線、旗美國道、西城快線),為達綠色運輸城市永續發展,有無全面逐年汰換改採電動公車之政策規劃?
(三)2017全球交通盛典 Ecomobility World Festival
二、捷運局
(一)岡山路竹延伸線工程進度
(二)月票取消,針對學生優惠方案
(三)北捷推「三五好友同行票」促觀光
(四)車站名稱檢討
1、市議會站(舊址)2、鳳山西站(市議會)3、橋頭青埔站(高科大)4、南岡山?岡山?
三、觀光局
(一)陸客減少,五二O後,應變措施?
中國陸客配額要減少來台數。近幾年陸客增加,但平均每人花費金額卻在減少,量成長、質無成長。對高雄觀光陸客減少,觀光局有配套措施?高雄最主要觀光客以國內佔六成,特別是以陸客為主的旅館,自己也應有陸客量減少心理準備。
(二)輔導民宿/青年旅館合法化
1、法規限制面:除地方政府之建管消防法規外,主要涉及中央法令,例如《發展觀光條例》未領有登記證,處18~90萬元罰鍰,以及《民宿管理辦法》具有民宿設立之地區和土地使用之限制。
2、其他城市與國家
(1)台南:針對中西區、安平區(商業區)老屋民宿向中央提報「指定觀光地區」,本市哈瑪星鹽埕地區老屋多,高雄市觀光局做了什麼?(2)其他國家:日本、韓國採分級制度、放寬限制及配套
3、研議修法:串聯台南、台中、彰化鹿港等多個城市觀光局,共同向中央提出「細緻化」旅館/民宿之分級制度(微型旅館、青年旅館、房間數或床位)、放寬限制與提供配套措施等之修法意見,以促進地方發展觀光與青年創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CPLilK1eM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