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筆記|從如何換底片學起:讓你拍每一張照片都充滿儀式感——中片幅底片相機】 Every little d
底片相機在好久以前,就已經脫離了實用性,轉而成為大人們的玩物,尤其是120底片相機,#Hasselblad、#Rolleiflex ,對我來說,就像是玩老車,只是規模變小許多,要懂一點歷史、一點物理、一點化學,還要有一個微深的口袋。
最近許多老相機攤位常常出現,就像市集裡的標配,看著這些散發著濃濃年代感的美麗老物件,你是不是也常常站在攤前發呆,不要說選擇障礙了,可能拿在手上把玩半天,連快門在哪都不知道呢?
以下,是為玩膩了135底片機、追求極致相機手感與拍照儀式感的攝影愛好者們整理的「#中片幅手動相機」入門指南:
#格物筆記 #捕捉日常風景 #快門聲就是威
—
看更多生活細節
-Instagram上的每日展覽 ☞ http://bit.ly/2MwcccP
-每週五的主編手札 ☞ https://bit.ly/2FA6vG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膠攝現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50, 60,70年代歐洲做出最好嘅相機,之後只剩下德國日本 現在呢? 陳生今次分享一些攝影歷史上具收藏意義的相機 帶出一點點以前相機珍貴嘅背後故事 如果欣賞我們《膠攝現場》請Bookmark、訂閱及Like我們的網站、Youtube頻道同facebook Page啦! 網站:https://p...
hasselblad 歷史 在 Whatevergraphy電影底片工作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個人都是未來的哈蘇人》
#Hasselblad #50C
/
如果說世界上最傳奇的相機,中片幅的代表可以說是一定有哈蘇的位置。在初入中片幅的時,哈蘇總能佔據推薦名單的前五名。
昨日哈蘇的官方網頁特別寫了一篇文章,是500型相機最早的版本「500C」,如果你現在還不認識哈蘇,你可以依著下面的連結,來閱讀一下哈蘇輝煌的歷史!
Hasselblad's history: http://bit.ly/HasselbladHistory
Hasselblad 500C was a marvel that still remains a classic in today’s modern age. Its development led to multiple versions with various modifications. See Hasselblad's history: http://bit.ly/HasselbladHistory
hasselblad 歷史 在 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攝影史上的今天
【太空漫步】2月7日,1984年
http://immian.com/spacewalk/
.
在人類征服太空的歷史中,這張最知名、最具標誌性意義的照片被時代雜誌選為「史上最具影響力的 100 張照片」,在美國論壇 reddit 上也被評價為「史上最偉大的照片」。不過,它是怎麼被拍出來的呢?
.
35 年前的今天,人類完成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美國太空人 Bruce McCandless II 在一趟編號為「STS-41B」的任務中,完成了長達 5 小時 55 分鐘的太空漫步,並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不受繫繩束縛、真正意義上的太空人。拍下這張照片的當下,他與太空站的距離長達 97.5 公尺之遙(320 英尺)。
.
【休士頓,我們需要一台最耐操的相機!】
要打造出一台可以用在太空拍照的相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應付太空人的工作環境之外,最主要的困難點在於太空中的溫度變化相對劇烈,即使是在條件相對穩定的太空站,每 90 分鐘就會繞行地球自轉一圈,換句話說,只要每 45 分鐘就會經歷一次日出與日落。在沒有大氣層的保護下,被太陽照射時溫度會很輕易地超過 120°C,同時在陰影中又會降低到零下 65°C,因此太空人所使用的相機若沒有一定的耐候性,是很難完成這趟任務的。
.
在登月任務和太空任務期間,NASA 所選擇的合作對象是當時以耐操著名的「哈蘇」(Hasselblad),採用的是 70mm 中片幅規格底片。雖然美國太空總署 NASA 沒有很明確的記載,但用於任務「STS-41B」的相機應該是 Hasselblad 500EL,被記錄的焦段是 100mm,雖然也沒有詳細鏡頭的型號,但推測應該是 1968 年發表的銘鏡 Carl Zeiss Planar 100mm F3.5,使用的底片則是 220 規格的 Kodak Ektachrome 64。
.
【找回那百中選一的原始檔案】
這張經典的「太空漫步」照片並非僅只有一張,實際上它是取自任務過程中拍攝的一連串照片。為了找到這張照片的原始檔,我在 NASA 官方網站找到了「STS-41B」任務中所拍下的全部照片,每一張照片都有專屬的編號,而這項任務的照片號(NASA Photo ID)則為 STS41B-35-1584 至 STS41B-35-1702。
.
從末四碼流水號來看一共有 119 張照片,在這些照片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太空人在執行任務時嘗試拍攝的各種構圖,其中不乏全黑與過曝的照片,還有一些照片不知道是在拍三小的失敗照XD
.
其中最經典的「太空漫遊」在美國太空總署中的照片編號(NASA Photo ID)是「STS41B-35-1604」,我原以為這張有經過一些後製與裁切,但實際上它與原圖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僅加強了一些對比而已,構圖也幾乎沒有改變。
.
實際上如果我們一張一張去看那整批的 119 張照片,即便有些照片構圖十分接近,但「STS41B-35-1604」仍然是其中最亮眼、構圖最平衡的一張。
.
【35 年前的高解析度:70mm 底片】
保存 1984 年的老照片說來並不稀奇,但 NASA 了不起的地方是竟然還在官方網站提供了 5700x5900 的大圖檔案供免費下載,這相當於 3,363 萬畫素的高解析掃描圖檔,許多照片放大後仍然有很好的細節,可見"底大一級壓死人”在外太空仍然適用XD。
.
當然以現代的科技來看,要拍出 3,363 萬畫素的照片絕非難事,但在 1984 年,哈蘇相機、蔡司鏡頭與 220 底片確實是拍出太空中高解析照片的最佳選項之一。另一方面,70mm 底片除了可用在中片幅相機上(例如國民中判 Pentax 67),在現代也可用來拍攝 IMAX 電影,知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就是 70mm 膠片的擁護者之一。
.
(編按:NASA 在 Hasselblad 500EL 機身上使用的 220 底片實際顯像尺寸是 55x55mm(即 6x6),這雖然是 120 中片幅的一種規格,不過與電影規格的 70mm 膠片仍有不同,像是以同為寬 70mm 的 Todd-AO 規格為例,因為須具備額外的 5mm 來容納音軌,因此實際使用的膠片尺寸是 65mm,其顯像尺寸則只有 48.5×22.1mm,算得上是比中片幅的 120 要小上不少。而這裡指的 70mm-Format 指的僅只是同為 70mm 寬的底片。)
.
除了上述這些知名照片,在「STS-41B」任務中,太空人也分別使用了 100mm 和 250mm 焦段的鏡頭(後者推測應該是 Carl Zeiss Sonnar 250mm F5.6 )來拍攝地貌。從更早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從太空中所拍攝的地球局部照片,範圍分別包含衣索比亞、巴拉圭、巴西、巴哈馬、玻利維亞、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照片編號 STS41B-35-1585~STS41B-35-1594,共 9 張)。
.
【後話:關於拍攝者與被攝者】
照片中的太空人 Bruce McCandless II(下圖合照的後排右,身著太空衣)同時也是位美國海軍上校,他已於 2017 年 12 月 22 日在美國加州的家中去世,享年 80 歲,拍下這張照片的則是駕駛員 Robert L. Gibson(前排右,藍色衣服),現年 73 歲仍然在世。而在「STS-41B」任務中,執行太空漫步的太空人還有 Robert L. Stewart(後排左,著太空衣),不過其名聲就沒有 Bruce McCandless II 來的那樣響亮了。
.
即便艙外活動任務風險極高,但截至目前為止,美國仍未有太空人因此受到災難性的意外或死亡。不過在「太空漫步」拍攝後 2 年,搭乘同一艘太空梭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挑戰者號太空梭(Space Shuttle Challenger )在 1986 年 1 月 28 日的升空過程中解體,機上 7 名機組人員全數罹難,這件意外從而使得美國太空梭計劃被冷凍長達 32 月之久。
.
關於人類「太空中的攝影史」其實還有許多值得一書之處,本文 Hasselblad 500EL 的故事也僅僅是佔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將來【攝影史上的今天】還會持續再提到各種被帶上太空的攝影器材喔!
.
.
關於【攝影史上的今天】
透過攝影歷史上最有意義的照片視角,帶大眾走入照片中的情境與攝影師背後的故事。這是一個描寫影像力量的專欄,在未來「攝影史上的今天」會以一個月 4 則的頻率,持續分享一週年的攝影故事。
.
#攝影史上的今天
hasselblad 歷史 在 膠攝現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50, 60,70年代歐洲做出最好嘅相機,之後只剩下德國日本
現在呢?
陳生今次分享一些攝影歷史上具收藏意義的相機
帶出一點點以前相機珍貴嘅背後故事
如果欣賞我們《膠攝現場》請Bookmark、訂閱及Like我們的網站、Youtube頻道同facebook Page啦!
網站:https://plasticphoto.hk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plasticphoto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lasticphoto/
主持人個人專頁
Brian: https://www.facebook.com/ngbrian9527/
Joey: https://www.facebook.com/joeypongpage/
Joe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joeypong/
Coli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
Colin: https://www.facebook.com/pklamfoto/
hasselblad 歷史 在 Photonew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Hasselblad V系相機都有一段歷史,菲林年代也是不少人追捧的120中片幅系統,可是攝影數碼化之後,除非是專業搵食的Pro級攝影師,一般業餘用家就未必會花大筆金錢換上數碼機背來把手上的Hasselblad數碼化。
現在不同了,Digital Back的價錢已相繼下調到十萬港元以下,以Hasselblad用家來說,以往一機幾鏡都不止這價錢,算起來已十分划算,就算是從未擁有過中幅相機的新手,現今V系的機械機配標準鏡,狀態不俗的,其實萬元左右的二手選擇也有很多,所以無論是既有用家,抑或新手,要考慮玩上中幅數碼機,再不是遙不可及的事了!
就好像這個CFV 50c機背,備有50MP級數的高解像CMOS感應器,只須配上如Hasselblad 500系等相機,就能即時進行拍攝,毋須接駁任何接線,真的可謂無縫轉換,讓用家可以華麗轉身,即時體驗中幅數碼的高質表現!
想知此背有何特點、拍攝畫質如何,記得睇《攝影雜誌》第346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