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因為爸爸媽媽希望你日日都平安。」還記得小時候哭著不想上學的時候,媽媽捧著我的臉,對我說。
這段記憶隨著歲月流逝,我幾乎不曾再想起,也謝謝喚起我這段記憶的人,讓這段日子陷入谷底的我,能夠再站起來面對,不再躲到沒有網路的世界,逃避一切。
還記得就讀幼稚園小班時,我的左眼總是貼了一塊貼布,只剩下右眼看著這個模糊又灰暗的世界,並且戴著一副厚重的眼鏡,度數大約1000度,鏡片厚重到眼鏡常常滑下來,必須在眼鏡的後方掛著一條銀鍊子,防止眼鏡掉落,很像一位老奶奶戴著老花眼鏡。
那時候不太清楚為什麼爸爸每天早上要在我搭上幼稚園娃娃車之前,拿一塊貼布把我的左眼貼起來,甚至當時不能諒解爸爸為什麼要捉弄我,害我去學校被嘲笑,導致好幾個早晨因為不想自己的左眼再被貼上貼布,而抗拒去上幼稚園。
後來才知道,在我嬰兒時期學習走路的時候,同年齡的小朋友都已經會走路了,但我總是走幾步就摔倒,爸爸媽媽便帶著我四處求醫,擔心是不是雙腳有什麼異常導致無法行走,就這樣看遍了全台灣各大醫院,始終找不到我無法行走的原因,直到爸爸媽媽與我說話時,漸漸發現我的眼睛好像無法對焦,才轉往眼科求診。
「這是先天視神經發育不全,恐怕這輩子都無法治癒。」醫生對父親說。
最一開始,父親先帶我在彰化的眼科診所和醫院求診,每位醫生在做完檢查,都告訴父親,我右眼沒有視力,建議到大醫院做更詳細的檢查,父親不願意接受我右眼看不到的事實,決定帶著我去台北求醫。
還記得是個細雨綿綿的下午,我和父親走出醫院,年幼的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做完檢查後,醫生跟爸爸說完話,爸爸的面容漸漸憂愁,牽著我漫無目的地行走,沒有馬上去台北車站搭車回彰化。
爸爸是名小兒麻痺患者,左腳失去行走的能力,需要拄著枴杖才能行走。
那天爸爸左手拄枴杖,右手牽著我的小手,我隨著他一跛一跛的腳步行走,有時也會因為我走路摔倒,爸爸需要用他不方便的身軀扶我起身,我們走著走著,不知不覺走進了菜市場,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去菜市場,內心難掩興奮,便開始東張西望,想看看菜市場都賣些什麼。
這時,我看到一雙深紫色的短絨毛包鞋,停下腳步,父親也隨之駐足。
記憶有些模糊,只記得那天我開心的提著一個塑膠袋,袋子裡裝著的是爸爸買給我的新鞋子,我很喜歡,也迫不及待回到彰化要穿給姊姊看,因為身為家中排行老二的我,全身上下穿的用的幾乎都是姊姊小時候穿過的。
但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的爸爸,不斷拿下眼鏡,擦拭淚水,爸爸沒有說,我也沒有問。
直到長大了才知道,我的右眼因為先天視神經發育不全,近乎全盲,右眼望出去的視野,就像關了燈一樣,並不是完全看不到,還是能在黑暗的世界裡看到些許的輪廓,但因為兩眼視力差大,長期使用左眼,右眼成為惰眼,也漸漸失去功能,在出社會後,有次因頭痛自行就醫,在找尋頭痛原因時,意外發現原本發育不全的右眼視神經,漸漸萎縮了,隨著年齡漸長,如今我的右眼視力也漸漸退化了。
這也是為什麼幼稚園上學前,爸爸要將我的左眼貼上貼布,因為有一派的眼科醫師認為,將視力正常的左眼遮住,強迫視力不好的右眼多多使用,有機會刺激視神經的發育,雖然不知道這個理論是否正確,或是是否見效,但在年幼的我老是被同學嘲笑「獨眼龍」、「醜八怪」時,抗拒去幼稚園上學,這個訓練也就此暫停了。
但因為幼稚園小班已經被同學看過我「獨眼龍」的模樣,那三年的幼稚園生活仍然無法擺脫被霸凌的命運。
還記得有一次,媽媽買了一件裙子給我,我開心的穿上它上學,以為同學會覺得我不是醜八怪了,可能會跟我玩,或是多看我一眼,很可惜的,沒有。
那天午休時間,一如往常的睡在教室裡的木質地板,睡醒之後,我發現我身上的裙子不見了,我用棉被遮著我的內褲,憋手憋腳的去找老師,後來老師在幼稚園的遊樂區找到了我的裙子,髒兮兮的,老師讓我待在幼稚園的廚房等待,我在一旁看著老師幫我洗裙子,再用吹風機吹乾,幫我穿上裙子的時候,老師對我說:
「回家不要跟爸爸媽媽說,不然爸爸媽媽會傷心,妮晏是很懂事的小朋友,不會讓爸爸媽媽擔心,對不對?」
我點點頭回應,至今,這是我不曾對我父母親訴說的童年往事,無論過了十幾、二十年,我穿著裙子的底下,永遠會再穿一件短褲。
痛苦的幼稚園三年,我不曾笑過,原本愛哭的我,也不再哭泣了!我總是面無表情的面對這個世界,使得每一張小時候的照片都沒有笑容,看起來心情不好,就像下方附上的那張照片一樣,鬥雞眼配上苦瓜臉,就是我的童年。
這張是彰化文化中心的借書證,是小時候爸爸帶我去辦理的,大頭照是爸爸帶我去他的朋友開的照相館拍攝,而左邊那三個字「吳妮晏」,是爸爸親筆寫的,雖然這張借書證時代久遠,已經不能用了,但這些年來我始終帶在身上,因為這是我與父親共同的回憶,每當我在外遭遇挫折,我總會拿出這張借書證,彷彿父親就在我身邊為我加油打氣。
太多傷心的故事就不再提了,只記得上小學的那個暑假,我跟爸爸說,我再也不要戴眼鏡了,因為戴了也看不見,我只希望上小學後,一切可以重新開始,不再因為眼睛的事情被嘲笑和霸凌。
那個暑假,我開始偷偷拿姊姊(國小三年級)的書來閱讀,因為我希望我一開學就能成為全班成績最好的人,並且開始練習把眼睛瞇成一條線,這樣大家就看不出來我的眼睛怪怪的,或許能就此擺脫被霸凌的命運。
但前提是,上小學後的每一個週日,我必須到彰化秀傳醫院附設的視力訓練中心進行視力訓練,往後的那些年,無論颳風下雨,每一個週日早晨我都會乖乖去做視力訓練,即使內心很想待在家裡跟兄弟姊妹玩玩具、玩芭比娃娃,我還是得去,因為這是我答應父親的。
很幸運的,在國小第一次段考,我拿了全班第一名,也成為了老師身邊的小助手,協助老師收聯絡簿、訂羊奶、改作業等,也在接下來的日子成為班長、品學兼優模範生,在二年級下學期,不會跳舞的我,發現學校把很多資源留給舞蹈資優班,便拜託父母讓我去學芭蕾舞,在學習三個月後參加舞蹈班學科與術科考試,很順利的,我考上了舞蹈資優班,漸漸的,我成為了校園風雲人物,每週的週會幾乎都能看到我上台領獎,或是表演舞蹈,也擔任每天朝會升旗的旗手,以及每週三的全校運動操活動,也會看到我在台上帶領全校同學跳運動操的身影,國小的六年生活,是我人生最開心的、最滿意的,我不斷告訴自己,只要我很努力讀書,很認真練舞,任何事情都用盡全力好好表現,大家可能就會忽略我的眼睛怪怪的。
距離小學畢業,大約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的我也練就了不被發現眼睛有問題的這項技能,例如錄製花藝教學影片時,正面那台機器拍攝時,我的眼神不能看向鏡頭,而是要看鏡頭右邊大約20公分的位置,因此,除非是跟我長時間近距離相處的人,否則很少人會發現我的眼睛有問題。
回到這煎熬、身心俱疲的一週,自從6月14日星期一凌晨2點針對事件發出聲明之後,引發的後續效應,是我始料未及的,因此當天晚上七點我發出第二則聲明後,也表示不再針對事件進行任何的回應,即便連日來仍遭受不間斷的嘲諷與人身攻擊,我也盡可能不看、不聽、不問,始終不再做任何回應。
由於整起事件都交由律師團處理了,稍早律師請我確認一下雲端連結的檔案時,意外看到了對方昨天早上的發文截圖檔案,對方精心製作了一張早安問候圖,圖片寫了「日安」二字,背景選用了小雛菊花卉的圖像,搭配一些不知所云的字句,以及「吃飽再戰」四字,我瞬間茅塞頓開,一切的糾結都煙消雲散了。
「日安,因為爸爸媽媽希望你日日都平安。」這段話,是小時候哭著不想上學的時候,媽媽捧著我的臉,對我說的。
吳妮晏這個名字,是母親為我取的,「妮」象徵溫柔文靜的女孩,「晏」的字型拆解為日、安,象徵日日平安,媽媽希望我能成為一個溫柔文靜的女生,一生都能平平安安。
如果說,這起事件我對不起了誰,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的父母,讓愛我的父母親為我擔心,真的太不孝了!於是,稍早我在臉書和IG發了限時動態:「我回來了!」,我帶著家人滿滿的愛,以及這幾天每一位給予我鼓勵的朋友與網友的能量,回來了!
原以為這段低潮可能需要花上好幾週、甚至是好幾個月才能渡過,說感謝可能太過矯情,但我仍相信所有的相遇或遭遇都有它存在的道理,謝謝老天讓我看到對方的圖片與文字,從今天起,我不僅回來了,對於所有的不公不義我仍然會站出來,原則上,這起事件已全權交由律師團處理,我仍保持一貫的立場,不會再做任何的回應與聲明,但如果再繼續出現任何抹黑或是誤解,我仍然會再發聲明還原真相、捍衛自己的權益。
這個社會還有更多需要關注的事情,很抱歉這起事件佔用大家的時間與精力,我仍希望整起事件能夠早日平息,也希望對方長期霸凌其他花藝師、花店、花藝教室、花藝工作者的行為可以就此收手,花藝應是療癒人心的美好存在,在花藝的世界裡,如果無法互相幫忙、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團結一心,至少不要再互相傷害了。
小雛菊花藝學校 吳妮晏 敬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g 大頭 照 模糊 在 梅姬L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拍出厲害的 #網紅照✨,卻跟我一樣弄不清楚 #專業相機 功能的 #小資 男女們,你絕對要讀讀這篇!
免花上萬元買昂貴的相機鏡頭或手機,費用少一個零!
什麼專有名詞都不用懂,梅姬LU特製3C白癡專用的超簡易圖解教學!
擁有了這一組 #手機專用鏡頭❤️,
你的 #IG、#FB、#部落格,即將 #引爆高潮!
#攝影 愛好者們也請進毋須轉彎,歡迎入內參考唷。
人生在世,拍照不嫌手軟,一年產出上萬張照片是一定要的,(笑)
你一定有看著幸福照片掉入美好回憶裡的甜蜜經驗,
但,
時光會偷偷摸走你的記憶!
再感動、再深刻,
幾年過去,到最後要回想時腦海裡都只殘餘不到87.78%的回憶!(笑)
#走到哪拍到哪已是全民運動絕對無誤。
#自己的人生自己紀錄。
你也一定有這樣悲催的經驗,
一夥人開開心心欲留下此刻相聚紀念,吆喝拍團體照,
結果鏡頭不夠廣角,能拍進照片的範圍太小,
要嘛有些人超出畫面外,直接被卡掉彷彿不存在,
要嘛拿著相機的人要前進到老遠外,還要犧牲自己背負我最大頭,
再不然就是整張照片滿滿的都是人,背景地點再怎麼難得都無容身之地,奔波來這取美景瞬間毫無意義,
拜託,請用 #廣角鏡頭 讓你的拍照視野拓開來!
還有另外一種慘劇,
你怎麼戳手機螢幕它就是無法對焦,你氣到只想在牆上怒寫個慘字的慘劇!(笑)
親愛的別再戳了,因為你的手機就是沒有這樣的效能,
如此近距離的拍攝就只能是呈現模糊,
你是無法特寫你想要的畫面的。
你需要的,
是 #廣角(0.48X)+#微距(20X)= #2合1鏡頭組!
一個看似需求不強烈,
但真要用時只能咬舌方恨無的神器!(笑)
不認識哪個是廣角鏡頭?哪個是微距鏡頭?
放心,我也認不得它們,(笑)
不懂使用方法不用害怕,
等你拿到鏡頭組後再參照我的圖解教學即可一目了然,
保證你靠自己就能輕鬆上手!
至於那段把我的腦燒到七竅生煙的文縐縐說明,我就擺在文章最後頭給專業大師們參考囉。(笑)
各位網帥網美們就是它!
【#Bomgogo Govision #L6 極輕量廣角微距鏡頭組】
🛒https://reurl.cc/qDM1Zq
輸入專屬折扣碼👉🏻maggielu,除特殊物外全店打8️⃣2️⃣折!只到4/30!
🔥超質感配件,拿出的瞬間品味升級。
🔥重量僅58g極輕巧,隨手塞了口袋就出門。
🔥廣角不變形,高質量鍍膜,高畫質成像清晰。
🔥附贈UV防護鏡片,完整保護鏡頭。
🎁溫馨提醒,
此兼具實用及美觀的鏡頭組,相當適合買來送給老公老婆男友女友爺爺奶奶阿公阿嬤爸爸媽媽哥哥姊姊弟弟妹妹朋友同學同事鄰居…當然還有自己,
絕對被誇有眼光!
擺在最後頭的大師級專用說明。(笑)
使用廣角鏡頭時,一定要搭配微距鏡頭,要裝在一起使用才能有效發揮廣角效果。
使用微距鏡頭時,只要將廣角鏡頭逆時針轉下方可使用,建議距離拍攝目標約1公分左右。
可搭配37mm濾鏡使用(請另購),直接裝在廣角鏡頭上即可。
想參考粉專請點這👉🏻 Bomgogo.tw
#自我成長
ig 大頭 照 模糊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中世紀意大利到近代美國藝術私人珍藏寶庫:國立提森美術館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1992年建立的國立提森美術館(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和之前去的兩間美術館一樣,都位於馬德里市中心中心地帶。由於路程不遠半天之內把三個館都去完隨便打個卡不是沒有可能,但如果細心看的話無論蘇菲亞皇后還是普拉多都可以由開門逛到關門。
在三館中最快看完的一定是今天講的提森美術館,樓高只有三層的美術館麻雀雖小卻包含了西方藝術品之中最符合大眾口味的中世紀聖經藝術品、印象派抽象派、當然還有Pop Art。
如果來到西班牙不太想看畢加索的抽象畫,提森美術館的傳統印象派作品保證是入門一定會喜歡的口味。任何人都會認識的梵高、高更、莫奈、雷諾亞的風景畫加上來有幾十幅,而且如果你使用微信的話關注博物館還免費送書簽。
我是不會為了書簽去下載微信的,不過看到他們網站的中文版本和英文版本不一樣,中文版本特別做了各種參觀路線推介:紅酒系列、珠寶系列、時尚系列、美食系列……這種推廣的方式容易入口,有助藝術推廣。
假如沒有頭緒的話根據說明指南上面去參觀可以重點看推介作品。
Peter Paul Rubens維納斯與丘比特照鏡作品是其中一幅推介,丘比特拿着的鏡子裏面反映出來的維納斯角度和光線掌握得很好。
另一幅Rembrandt畫的中世紀男性肖像畫初看博物館推介的時候不知葫蘆賣什麼藥,直至看到實物的時候驚訝發現不同角度看主體的臉孔都很立體,而且那頸鏈明明近看一片模糊遠看卻精緻如同真的黃金頸鏈掛在畫布上。
但是肖像畫之中沒有一幅比Hans Holbein el Joven筆下英國亨利八世更加膾炙人口。只要你上網找尋Henry VIII,那幅藍色背景大頭的就是這幅名作了。
在眾多不是焦點的畫作之中William Merritt Chase穿着和服的歐洲女性的畫作吸引了我。那是因為頭上梳着高髻的嬌小女性,穿得好像浴袍一樣的和服左右被錯了。後面是隱約看得出是平安年代公卿的金色屏風、還有一個理論上現在還可以在宜家傢俬可以買到的雜誌架。這是1880年代西方對於日本異國風情的想像,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會發現這些有趣的小錯誤。
剛才說過這個美術館其實原本是提森Thyssen私人珍藏,有一個很有趣的作品是三幅並列的油畫。Lucian Freud是一位住在英國的畫家,Thyssen曾經到訪他在倫敦荷蘭公園的畫室。這三幅並列的作品最左是1712年Jean-Antoine Watteau的Pierrot Content,中間是以這300年前的畫作中的主角做背景的Thyssen肖像畫。右面的是中間肖像畫的延伸,也就是Thyssen的全身像。
最多人打咭的是Roy Lichtenstein 1963年Woman in Bath。講名大家未必知,但一定見過這幅畫,不信的話你自己Google一下。
相比起以上這些作品,不是抽象派的畢加索作品反而顯得門前冷清。那邊廂一個穿着17世紀法國軍官服裝的男人拿着一面鏡子冷冷清清地在牆壁上看着你。路過的人來去匆匆沒有人發現這就是20世紀藝術大師畢加索的作品。
🐤🐤🐤🐤🐤
追縱おしゃれキリ教室IG
㊙️記錄日常生活 @kirita
㊙️玩盡腦魔BB @lomore_kiri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日本一人旅》(2019)博客來及香港各大書局均有代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