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更新了】
#菜雞變司機
EP5:基本面分析資料來源與工具公開!! 菜雞也能贏專業投資人
🎙️ Podcast 連結:https://gamma.soci.vip/
✍🏻 搭配文章:專業投資人不見得比散戶有資訊優勢!散戶可以做基本面分析的資料來源與工具
https://gamma.to/notes/lVEJymAaJWjsvPz4L1PS
🔖 在這個章節中,Gamma 將列出基本面分析的主要資訊來源,這些資訊源包含了買方分析師以及基金經理人在進行大部位操作時會參考的資料。儘管某些資料對於散戶來說較難取得,但在面對投資決策時,Gamma 認為散戶也需要讓自己針對每一支個股越了解越好,且你會想要加以利用這些資訊來做出投資的決策。
🔖 10-Q / 10-K:
在正常的情況下,10-Q 和 10-K 會給你一間公司所揭露的財務數字,查看 10-Q 和 10-K 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可以針對一家公司建立自己的財務預測模型。
10-Q / 10-K:每間公司必須回報給 SEC (美國證管會) 的季度財務數字報告(不需經由審計);10-K 則是每一年度的財務數字報告(須經由審計)
🔖 S1:
S1 是美國的公司在透過 IPO 上市前所要繳交的文件,SPAC 的對應文件則是叫 S4。S1 會揭露的內容比 10-K/10-Q 的範圍還要廣上許多,除了財務數據外,S1 裡會有事業總覽、事業關鍵風險、產業動態、市場分析、競爭態勢、管理層結構和補助激勵政策....等的詳細內容,比起其他資料,S1 應該要給你最多你必須要知道的企業實情與事實,通常也會比賣方的分析報告所提供的資訊還多,事實上,賣方的報告很多都是直接從 S1 複製貼上的。
另一個我們在 S1 最常關注的焦點是過去 8 季的季度財務數字細節,要上市的公司可以選擇要不要揭露每個季度詳細的財務數字,這些數字是在建立合理的財務模型時是絕對必要的關鍵數據。
🔖 第三方資料:
可以被用來預估一家公司營收的第三方資料會是投資人非常強大的工具,目前專業量化基金之間也為了爭奪這種第三方資料的專利買斷權而爭的頭破血流(買斷這些資料來產生資訊優勢創造超額報酬)。在消費者面向的企業,信用卡資料會是在增加營收預測準確性上最有利的第三方資料,還有其他的第三方資料像是網頁流量、app 下載次數/排行、app 的互動率....等等。
🔖 賣方研究報告:
賣方研究通常只對不想花時間自己做功課的懶人有用,好的賣方分析師往往會提供關於 S1、10-K / 10-Q、業務概覽、第三方資料(雖然資訊範疇通常遠比買方收到的資料小的多)和關鍵論點的良好總結。「認為賣方分析師具有特殊的洞見或更獨特的數據來源」是很多散戶時常誤解的地方,他們的報告通常都沒有這些資訊優勢,賣方研究員的工作,就是將 1000 個買方研究員的研究負擔全部集中到一個賣方研究員身上,這樣買方分析人員就可以依靠賣方分析師的某些研究來減輕其分析的負擔。
🔖 財報發布電話會議 / 券商主辦的會議 / 投資人日:
電話會議在兩個方面很有用。一方面這是直接從管理團隊了解個股交易狀況的最佳途徑,如果管理層是誠實的(他們也應該誠實,否則他們要為誤導投資人負責),電話會議內容是最好的資訊來源。一流的管理團隊可以針對投資人的疑慮來做出解釋與回應,這就是一間好的管理團隊如何主導公司交易論述的方式,來讓該股免於該股的交易論述被賣方分析師所主導。
🔖 專家會議 (Expert calls):
買方分析師可能不是每個產業領域的專家,因此買方分析師要分析超出其專業知識的公司時,他們會傾向於依賴所謂的「專家網絡」來尋求與該領域的專家進行交流。雖然與專家會議的次數往往是衡量買方投資人對一間公司進行盡職調查 (DD) 的衡量標準,但專家會議的實際價值卻非常令人存疑。常見的笑話是專家會議要嘛太有用而可能被視為內線交易,要嘛太籠統而沒辦法做為參考依據。
🔖 通路調查 (Channel checks):
賣方和買方分析師都會在供應鏈中建立一些業內人士 (供應商、分銷商) 的人脈網絡,他們可以在與他們交流的時候理解產業或公司的發展趨勢。通常散戶是無法取得這些人脈資源的,如果散戶可以找到合適的人並與之交流,這可能就是一個合理的超額報酬來源。如果你可以開發自己的人脈網絡以進行通路調查,那將成為你的重要優勢。
🔖 接觸企業管理層的管道 (Corporate Access):
賣方和買方分析師對會與上市企業的 IR Director、CFO 和其他管理層成員建立關係,來討論該司的業務發展狀況,但是美國的 SEC 強制企業在揭露任何新的資訊時必須要公開給其他所有的投資人該資訊,這也讓管理層其實不太願意對任何投資人討論任何又意義的新資訊,也因為如此,只要散戶有追蹤電話會議、券商會議、投資人日的內容,在這塊其實不會有明顯的資訊劣勢。
#各項詳細內容於於文中與Podcast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港交所早前刊發框架諮詢文件,建議將新股結算週期由5個交易日(T+5)減至1個交易日(T+1),如此操作的原因和好處是甚麼?資深 iBanker Alex 蕭少滔為你揭秘! 【第5集主題:縮短新股結算時間】00:00 00:21 香港IPO會否看齊其他主要市場,縮短結算時間? 01:09 為何現時I...
ipo 文件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學員練習影片觀察到一個關於 TDD 的有趣現象】
極速開發的課後練習作業,雖說重點是放在極速開發要學習的技巧與刻意練習的模型,但開發的方式、順序也是刻意安排成類似 TDD 的進行方式,來讓生產力最大化(TDD 本來就是幫助開發的,不是幫助測試的)
我從2位第一次上我課的學員(當然就是 #極速開發,代表他們沒上過#單元測試 跟 #TDD與持續重構),雖然他們是照著示範影片、上課教學用 TDD 在寫整個 tennis 的過程,但從他們執行測試的時間點就可以發現:
「他是用測試來驗證 production code 的正確性」,即使他先寫了測試,也不先執行,沒有看到紅燈,每次都等到 production code 寫完了,應該要綠燈時,才執行測試。
而其他上過 TDD 課的同學 ,或是上過單元測試的同學,知道測試是用來描述情境,如果現在「加入的這個情境是新的需求或需求異動,代表目前 production code 還不支援這個情境,執行測試跑出的紅燈,就是等等 production code 要完成的 #目標」
test-frist 從來都只是 TDD 其中一個小小的衍生產物,而不是全貌。TDD, 測試驅動開發 從來都是一種開發方法,而不是測試方法。
總有些人老愛把 TDD 拿來跟測試相提並論,就總是喜歡把 test-first 當作靶子打,覺得違反人性跟直覺,覺得先寫測試在很多情況下是浪費時間或是不 work,可能拿來跟一堆測試的方法論相提並論,或總是只拿回歸測試的效益來當作 TDD 的整體。抑或是陷入 isolation unit test 與 integration test (其實就是非 isolation 等級、有實際依賴的自動測試)之爭。
```
註:TDD 事實上是可以不是單元測試等級的。
```
要比較正確看待 TDD 的角度,首先要知道它是幫助開發的、它是一種開發方式(當然不是唯一一種,甚至也不會是最好的一種,因為根本沒有最好,只有剛好)
接著要了解 TDD 可能用 IPO 模型還比較貼切,input-process-output,在你開發任何功能之前,你總要先想過這件事。而先想這件事,才是 TDD 的最基本精神。
接著是怎麼把你想好的東西,變成可執行的 spec,我們只是用測試程式來「描述」你腦袋中的「IPO模型」,把 process 的過程當作一個黑箱子。
而這個 IPO 模型在結合成「使用情境」,就會帶來「高易用性 API 的好處」,只有在一開始就先想好怎麼給別人用,最後才會好用。所謂的一開始想好,指的不是預先設計一堆 class,而是 input/output 想清楚期待(一般會結合實例化需求,搭配 Given/When/Then 的 gherkin style 來把前置條件、資料、前提想好,當發生什麼事,應該是怎樣的結果),然後描述它。在紅燈定義清楚目標,綠燈完成 input/output 關係且沒弄壞前面的所有情境後,來針對 process 進行重構(事實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更多是用 refactor 來 #完成 process。
```
註:所謂的 output 不一定只有回傳值,包含外部依賴狀態、資料的改變,甚至顆粒度小一點,針對物件導向設計的話,物件內部狀態的改變也算,只是物件內部狀態改變,驗證點要嘛是拿得到內部狀態,要嘛就是要驗證物件哪個行為會因這個內部狀態而有所不同。
```
## 戰 TDD 之前該先做好的功課
要戰 TDD,是不是至少要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看完?
要戰 TDD,請不要拿它跟測試方法論來比,那只是一下就被人看破手腳。因為它是個開發方法論。
要戰 TDD,請不要把它的好處只限縮在跟回歸測試、自動測試的比較,因為那只是它的衍生好處,當你試過在白海報紙上 TDD 就懂,TDD 是在釐清你的思緒的同時,又可以以終為始,確保你在 production code 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滿足某個期待的情境。
要戰 TDD,請不要去把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捲進來,那是測試的顆粒度,那是測試的分類,TDD 從來都不是只能限於單元測試。
要戰 TDD,請不要在那邊戰他是 bottom-up ,是直接從程式/class 的角度出發,事實上 TDD 既不是 bottom-up, 也不是 top-down, (書裡面就有講這件事咩),實務上的 TDD 結合倫敦派(GOOS)跟芝加哥派(Classic TDD),會更像 Outside-In 的進行方式,先定義好驗收情境,接著從最外部(也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部份)一路把依賴往另一邊的系統邊界推,直到推到系統以外的依賴資源(persistence 或 external API/service)
```
註: ATDD by Example 中 ATDD by Example, Kent Beck 寫的序最後的一段話。
Kent Beck:
「就像我曾說過的,TDD的一個缺點是,它可能會退化為一種用來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編程技能。某些開發人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TDD,輕易在他們測試的不同抽象級別間跳躍。然而在ATDD中不存在歧義,這是一種加強與非編程人員溝通的技術。我們之間良好的協作關係,以及作為這種關係基礎的溝通,能夠使軟件開發更有效率。採用ATDD是向著溝通更清晰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而此書是一本全面又平易近人的入門讀物。」
```
要戰 TDD,請不要只關注在 test-frist,因為他只是用 test 來幫助你 think-first,不要邊寫邊想。然後不要過份依賴或相信你腦袋的能力,把你想好的東西具體化出來,最好可以被直接執行,最好除了你以外每個人執行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要戰 TDD, 請不要把論點放在見樹不見林,如果你有看 TDD by Example 的 Part 1, Part 2 那兩個加起來共 24 個章節,就知道一開始就得把當下想到的全貌紀錄在一個「紙本」的 backlog (所謂的紙本,只是要講這並不依賴於任何工具)
而這個需求輪廓的全貌,會隨著你逐漸完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情境,設計逐漸浮現後,而隨時跟著增減調整。
但不代表 TDD 就是先想到一個測試案例,就直接先幹下去了,那根本是亂搞。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在列 TDD 的好處,而是針對那些從來沒搞懂 TDD 但又愛戰 TDD 的人一點提醒,你戰的很可能是「你誤解的 TDD」。
TDD 還有許多實務上的用途,列上我在譯者序中的一小段:
>>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一種以測試為開發輔助、以測試來描述需求情境、以測試來當作目標、以測試來表達期望、以測試來驗證疑問、以測試來實驗學習、以測試來溝通協作、以測試來協助設計高易用性 API 的「開發方法」。
譯者序有開放給大家看,請見:https://tdd.best/book/tdd-by-example/
拜託,要戰之前去看一下祖師爺 Kent Beck 對 TDD 的原始見解: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5618?list_name=srh
如果你想正確的使用 TDD 來幫助你在實務上產生許多的價值,帶來許多的好處,尤其是需求釐清、持續重構、小步快跑的部份,最好理解的培訓課就在這: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最後我想講一段話:
TDD 從來都不該被導入到團隊中,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自我鍛鍊與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能用很低的成本來帶來很多好處的開發方法(見下方註腳),然而它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但它可以讓『完美』變成一個動詞,而非不變的形容詞。
```
註:
Kent Beck 在 DHH 靠腰:《TDD is Dead》 之後寫的一篇反串文:《RIP TDD》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3422864115918/
我幾年前的簡易翻譯,通常也是 TDD 可以幫助你解決的問題,如下:
- Over-engineering (過度設計)
- API feedback (改善API的設計與可用性)
- Logic errors (想的跟寫的不一樣,寫的跟需求不一樣)
- Documentation (寫跟維護文件是痛苦的)
- Feeling overwhelmed (找不到切入點)
- Separate interface from implementation thinking (抽象設計)
- Agreement (確保已修正問題的證據)
- Anxiety (改東壞西的擔心受怕)
```
很久沒對 TDD 發表這種長篇大論了,因為不理解、不想理解、不同角度理解的人居多,能真的到各自的塔上用不同角度來看原義,以及實務上用它來幫助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的人,真的太少。
大部分人只想針對這個詞彙來攻訐以博得流量跟吸引目光,而不是想著「我可以用它來幫助我什麼」
問題跟需求是中性的,解決問題跟滿足需求的手段與方式有千萬種,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會有所謂的對錯,多點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方法、方式,然後融會貫通,發揮綜效,在實務上用最少的成本與風險來產生最大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導入敏捷不該是目標,導入 TDD 也不該是目標,目標永遠都是在實務上產生價值、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ipo 文件 在 投資旅遊寫作人 - 高Si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又到週五,本週經過聯儲局會議後,市場氣氛略有改變,在聯儲局未有立即收手並續短暫性保持刺激經濟措施下,股市開始反彈,令人最擔心的恒大(3333)市傳中央出手變國企,但另一方面也傳出內地已有文件要求各方為恒大倒閉而準備,姑勿論故事怎發展,靠邊站同食花生就ok, 入去炒就練心臟搏大細。
.
🔥譚仔(2217)上市,唔駛問我抽唔抽,抽番多少啦,一碗譚仔賺幾多我都好有興趣,不過譚仔其實有兩家,一係譚仔雲南,另一係譚仔三哥,我比較鐘意三哥果邊🤣 不過人我就支持「七師傅」🤣🤣
.
📈杜指反彈500幾,恒指昨先升後回,不過在氣氛續回升下,恒指今日去多次24800 唔難,難就難在睇下收幾多點,如果又係先升後回,散水格局明顯,如果企穩24600 以上咁總算有交代,倒跌就唔駛多講,週五一如果㨂隻股,今日中海油(883)可睇睇. 冷敲就中手游(302)炒落後。
.
☕☕☕
..
👉🏻👉🏻廣告時間👈🏻👈🏻👈🏻
.
1. 👉🏻⭐即時對答聊天室, 3日免費試!(注意:我只有秒投一個收費聊天室)
.
高sir聊天室(每日同戰友一齊作戰,齊上齊落! 港股、美股, 甚至六合彩同馬都一齊出擊💪🏻)
.
免費進入試用:
https://link.stockviva.com/oeIL8Fd322
.
.
2. 🔥👉🏻 入碼開戶, 攞盡證劵商各大優惠!
.
⭐🗣2️⃣富途證劵----優惠碼🔥「SW7D5MMZ 」(1股aapl 價值過千!)
.
(要喺註冊後開戶前,即係未入錢之前,到「我的」->「活動中心」->「兌換中心」輸入兌換碼「SW7D5MMZ 」/或直接去呢個網址輸入碼
👉🏻https://coupon.futunn.com/redeem
($100超市禮券 + 1股蘋果價值$1,000 + 港股買賣一世免佣)
.
.
⭐🗣3️⃣微牛證券優惠 - (送1手美股價值過千! +美股免佣)
按呢度:
👉🏻https://act.webull.hk/actv2/invitation/hk/landing.html?inviteCode=i9z7MbECaV4y&inviteSource=wb_kol_us
.
.
⭐🗣 4️⃣IB (Interactive Brokers 開戶) - (Donki cupon + 免費串流報價!)
👉🏻按呢度: https://bit.ly/3y5cbRy
.
.
3. ⭐👉🏻秒投 - 每天發放投資資訊,助你賺取收益
下載秒投App觀看超過 10000 篇帖子
https://stockviva.com/post/5nNq
.
.
4. 👍🔥IG 同步更新:IG: https://www.instagram.com/yahoo_kosir/
---------------
#高sir #投資 #理財 #股票 #高俊權 #窩輪 #ipo #富途優惠碼 #富途 #秒投 #美股 #短炒 #比特幣 #bitcoin #一世免佣 #開戶優惠 #富途開戶 #code #微牛 #wellbull #gme #加密幣 #騰訊 #TSLA #股災
.
**本帖不構成證劵, 金融產品或工具邀請, 招攬, 建議, 意見或任何保證. 有關開戶優惠均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細請瀏覽連結內容, 優惠受條款約束.
.
**以上帖文, 全屬撰文者個人評論, 投資涉及風險,此貼文內容謹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邀約或買賣建議。投資前請自行注意風險。, 對於任何用戶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本人概不負上任何責任。
.
ipo 文件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港交所早前刊發框架諮詢文件,建議將新股結算週期由5個交易日(T+5)減至1個交易日(T+1),如此操作的原因和好處是甚麼?資深 iBanker Alex 蕭少滔為你揭秘!
【第5集主題:縮短新股結算時間】00:00
00:21 香港IPO會否看齊其他主要市場,縮短結算時間?
01:09 為何現時IPO由定價至掛牌上市需時T+5?
03:23 認購新股時間長短如何影響隔夜息?
? 鎖定睿富財經頻道,開創富足自由人生!
主持:
天窗文化集團 CEO 李偉榮
資深 iBanker 蕭少滔
蕭少滔(Alex)簡介:
擁有超過二十年企業融資專業經驗,涵蓋廣泛的投資銀行以及上市公司的管理工作。先前為星星地產(1560.HK)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中國首控集團有限公司(1269.HK)之投資銀行部門董事總經理。另外曾於香港著名投資銀行主管資本市場部門業務,包括星展亞洲以及招商證券。企業管理方面,蕭先生曾任職越秀集團資本經營部副總經理,參與2005 年全球首個中國房託越秀房地產信託基金(405.HK)的上市工作,是資產證券化的專家、並出任越秀集團的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主管。
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系獲得國際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其後獲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負笈法國深造,取得法國巴黎高等商業學院頒發之金融碩士學位。
======================================================
【蕭少滔著作推介】
➤ 全球有租收—善用REITs靈活投資優質物業:https://bit.ly/2YsPo2B
➤ 世代之戰:https://bit.ly/3nGx9Ry
======================================================
【更多推薦影片】
➤ 曾淵滄博士:2021年新、舊經濟股表現 https://youtu.be/Ej2M5Cmjwkg
➤ 胡顯麟:2021年Q1必睇IPO?https://youtu.be/6sjds3rhUKo
➤ 蔡嘉民:程式交易新手入門必看 https://youtu.be/UvGbzu-A4eY
======================================================
【追蹤 WealtHub睿富,即可獲得最新財經金融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lthub18/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7O...
Website: http://www.wealthub.hk/
投資涉及風險。本節目純為嘉賓個人意見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招攬或建議。本節目對閣下因援引有關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Wealthub #致富解碼 #透視IPO #睿富財經頻道#蕭少滔 #iBanker #投資銀行 #投行 #IPO #新股 #新股結算
ipo 文件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萬眾期待10月最強勢IPO非螞蟻集團莫屬!中國國內最大支付平台支付寶母公司即將在中港兩地上市,未正式有招股文件,個個都已經諗緊點樣抽呢隻新股,究竟呢隻螞蟻有幾咁勁?又會帶挈埋邊啲股票?
▼▼影片重點▼▼
00:00 螞蟻集團業務
00:46 三大盈利來源
02:04 新冠疫症期間生意不跌反升
03:08 力推全球化數碼經濟
04:04 股權分佈帶炒機
#螞蟻集團 #阿里巴巴 #港股 #新股 #投資 #IPO #螞蟻金服 #中港上市 #支付寶 #數碼人民幣 #淘寶 #內循環 #馬雲 #商業podcast #podcast #經濟一週
▼▼查看更多▼▼
?下載全新《經濟一週》App ,盡享足本內容及獨家投資分析:http://p.nmg.com.hk/ackx09
全新聲音節目《經一開咪》:http://p.nmg.com.hk/cehuv1
喺屋企或喺辦公室都可以隨時聽,點擊收聽更多節目!
【經一拆局】► https://bit.ly/2MwYd4o
【Big Boss Theory】 ►https://bit.ly/2A3943e
【有樓生活】►https://bit.ly/2AJpCxm
【經一移民局】►https://bit.ly/2Y13Mxb
【理財真人Show】►https://bit.ly/3ePSVNb
追蹤《經濟一週》各大平台:
FB ►https://bit.ly/3cAI9J6
IG ►https://bit.ly/374j8Fq
TG ►https://t.me/edigesthk
Linkedin ►https://bit.ly/2XyvBO9
ipo 文件 在 我要做富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 本週活動,正式接受報名:
免費試堂分享會:https://moneyttab.wixsite.com/site/sharing-trial
入門班&初班:https://moneyttab.wixsite.com/site/course
其他活動:https://moneyttab.wixsite.com/site/activity
2) 我要做富翁APP下載:http://onelink.to/mtapp
3) 緊貼我們社交平台,不錯過任何免費分析/教學:
訂閱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dWNwPuaS1o2dIzugNMXWtw?sub_confirmation=1
讚好Facebook專頁:https://facebook.com/203349819681082
==============================
$10000!!過去一年,Bitcoin的走勢十分強勁,升幅令許多人大跌眼鏡。身為投資者的大眾可以如何捕捉加密貨幣市場的機遇呢?不要再想了,快按下圖去片,亦不忘給Like及Share支持啊!
其實早於本年初,筆者已留意到比特幣的潛力,曾經跟大家講解過比特幣背後的概念和特性是較為霸道及存在的陰謀,當中有危亦有機。而比特幣受追捧的原因當然是私隱度高、不存在中間人及平台的一些規範和規則 。在這一個概念下,比特幣可以不受監管地在全球通行,令不少投資者及投機者看好這個概念,更出現一些短炒投機必賺的想法。而其價格雖然數次大幅度回落,但未幾已再度回升,並多次創出歷史新高。
不少人均指這個虛擬貨幣存在泡沫,筆者亦不諱言在這個升幅存有泡沫的成分,外界亦有媒體利用了不同時期的泡沫,跟比特幣作比較,其膨脹的速僅比第一次金融泡沫—鬱金香泡沫為低,十分誇張。筆者認為比特幣的概念依然是價格一直高企的主因,只要更多人相信其價值,需求便不停增加,推高其價格。從愈來愈多人加入掘鑛行列的情況可見,現時對比特幣的需求仍然不斷增加,故令價格飆升。
另一方面,筆者留意到ICO的發展有機會影響到Bitcoin的發展。ICO全名Initial Coin Offering, 其概念跟股市發行IPO相近。這是一種集資的方法,計劃營辦者透過發行數碼代幣換取廣泛使用的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或以太幣)或現金,藉此為研發特定的區塊鏈項目籌募資金(例如一個新的區塊鏈業務平台)。ICO 計劃營辦者一般把研發項目的計劃書及代幣持有人權益羅列在一份稱為「白皮書」的文件內,並在網上發布,以類似眾籌的形式吸引投資者注資。而數據顯示直至本年10月,ICO已成功集資$30億美金,為不同的研發項目提供平台籌募資金,成為不少初創公司的出路。
可是,這個平台並未有足夠的監管,以杜絕一些非法或是詐騙的研發項目。加上其概念跟發行股票類同,亦有可能觸及證券方面的條例,令不少國家如中國般暫時叫停。不過從平台本身的理念來看,ICO或可如蘋果App Store及Google Play Store的平台一樣,為各創初創公司服務,潛力可會是十分驚人。只是關鍵在於 ICO 過程產生的加密貨幣,是不是具備證券特質。若然,納入監管,無可厚非;若不是,過度限制 ICO,將會扼殺新創事業的發展,所以需要留心ICO平台期後的發展及監管程度。而Bitcoin中處於熱炒中,每天的上下波幅隨時超過10%,其實亦不利ICO平台的集資﹔另一方面,其他的虛擬貨幣亦順勢崛起,威脅比特幣的地位。筆者其實並非完全看淡Bitocin,只是跟ICO比較,平台的潛力較當中的工具為大,更具投資價值。
技術上,在資料搜集時,比特幣曾受到通道阻力$8300所限,未幾又已突破,上方量度阻力可達$11000。而投資者有以下數項投資的方式,當中包括芝加哥交易所(CME)即將推出的期貨合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亦計劃在今年或明年初開始交易比特幣期貨及一些黑市期貨及差價合約,但需要留心以上數項的投資產品或會牽涉到槓桿的存在。風險較但的可留心美國GBTC的ETF﹔亦可以利用電腦程式自行崛鑛,但留心成本的問題﹔也可以到一些Bitcoin的交易所開戶,以購買貨幣。而ICO平台方面,其實坊間已有不少平台提供眾籌項目的投資方式,如Crypterium,但需要留心項目的真實性方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