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 靜態伸展/動態伸展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ing)
最近的演講中,有人問到這個問題,而且發現與會者們都很有興趣;本來還以為很多人都知道了,現在拿出來分享一下。
先來簡單定義一下靜態和動態伸展吧:
※ 靜態伸展 (Static Stretching)
靜態伸展,應該是我最早接觸到的伸展,從小學體育課老師都這樣教 (你看看有多OLD SCHOOL了)。靜態伸展時,通過維持同樣姿勢一段時間 (約15-60秒不等,重覆數次),來放鬆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 (及附近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
研究中,主要的好處是可以提升活動範圍 (ROM, range of motion)
※ 動態伸展 (Dynamic Stretching)
動態伸展,顧名思義,就是用一組動作,去讓目標肌群活動,以提升局部的血液供給,刺激神經肌肉連結,而達到熱身的目的。
為什麼動態伸展會越來越紅呢?其實和一些研究結果有關:
一開始,1980 年代的研究發現,運動前的靜態伸展會降低肌肉力量。後來就很多相關的研究報告指出:會造成跑步時的短跑時間減少、籃球運動員跳躍高度降低、足球運動員敏捷性降低以及精英男女運動員的力量產生減少等方面。
但是,靜態伸展並不會有長期的危害,這些肌肉力量下降也只是暫時性的;所以,我覺得拿來當運動後的收操動作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且,研究也指出,活動前靜態伸展的每個動作控制在45秒以內,就可以大大減少負面影響。
當然,有人說靜態的不好,就會有學者開始研究動態伸展的好處了;研究中指出,可以有效提高活動範圍、最大肌肉力量、短跑和垂直跳躍表現。另外,也有提到可以避免運動傷害。
〖小結〗
我個人建議如果是要去跟人家輸贏的時候,運動前的熱身以動態伸展為主,如果安插靜態伸展的動作,也不要單一肌群超過45秒;運動後則兩者都可以做,甚至明顯的肌肉緊繃的區域,還可以用泡棉滾筒去加強放鬆的效果。
※ 參考文獻:
1. Power, Kevin, et al. "An acute bout of static stretching: effects on force and jumping performance."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6.8 (2004): 1389-1396.
https://doi.org/10.1249/01.mss.0000135775.51937.53
2. McMillian, Danny J., et al. "Dynamic vs. static-stretching warm up: the effect on power and agility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3 (2006): 492-499.
https://doi.org/10.1519/18205.1
3. Behm, David G., and Anis Chaouachi. "A review of the acute effects of static and dynamic stretching on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1.11 (2011): 2633-2651.
https://doi.org/10.1007/s00421-011-1879-2
4. Simic, L., N. Sarabon, and Goran Markovic. "Does pre‐exercise static stretching inhibit maximal muscular performance? A meta‐analytical review."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23.2 (2013): 131-148.
https://doi.org/10.1111/j.1600-0838.2012.01444.x
#靜態伸展 #動態伸展
#Static_Stretching #Dynamic_Stretchin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營養健身葛格Peet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研究連結: Prestes J, Tibana RA, de Araujo Sousa E, da Cunha D. Strength And Muscular Adaptations Following 6 Weeks Of Rest-Pause Versus Traditional Multip...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的推薦目錄:
- 關於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在 Yang.AT 運動知識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在 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在 營養健身葛格Peet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在 Yang.AT 運動知識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看過有人跑步是倒著跑的嗎?🏃🏻♀️⏩
這不單純是為了娛樂性質
其中也是有科學根據的喔!
今天就來聽🐑老師說說倒退跑吧!
-
Backward running(倒退跑),簡稱BR,和forward running(向前跑動)一樣,都是一種可在球場上觀察到的移動型態。
⛹️♀️許多運動都需要用到向後跑的技能(ex:籃球、羽球...),像是足球選手在比賽中就要花費大約3-4%的時間在倒退。
而對於需要短距離衝刺的選手,向後跑的訓練更是重要!
📍「比起向前跑,倒退跑帶來的變化」
1. 更大的代謝需要
2. 提升心肺反應
3. 每單位平均需要肌肉力增加
4. 激活肌群增加
5. 地面反作用力靠近腳趾
6. 下肢關節負荷下降
7. 步頻增加
8. 步幅減少
📖研究發現,倒退跑可以有效提升
短跑表現、跳躍高度和下肢剛性!
相較於「向前跑」,
「倒退跑」的參與者在10-20m
範圍內的衝刺性能提高更多!
因為「倒退跑」更快的步頻與更短的步長
強化了早期的加速衝刺!
📍「4個倒退跑的好處」
1. 減少下肢關節與肌肉受傷風險
2. 加強垂直跳躍高度與加速能力
3. 增加改變方向的能力
4. 比起正向跑有更多的能量消耗
-
✅循序漸進的高速BR被推薦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訓練方法
但是目前針對倒退跑的實驗還不多
⚠️建議將BR視為訓練計劃中的新穎刺激
如果你的比賽形式是forward running
那還是要加強你forward running的技術層面喔‼️
參考文獻:
Uthoff, A., Oliver, J., Cronin, J., Harrison, C., & Winwood, P. (2020). Sprint-specific training in youth: Backward running vs. forward running training on speed and power measures in adolescent male athlete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34(4), 1113-1122.
Uthoff, A., Oliver, J., Cronin, J., Harrison, C., & Winwood, P. (2018). A New Direction to Athletic Performance: Understanding the Acute and Longitudinal Responses to Backward Running. Sports medicine (Auckland, N.Z.), 48(5), 1083–1096.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留下一顆❤️讓我們知道吧❗️
你的支持是我們繼續的最大動力
#sportsyang#workout #sportsrecovery #yang羊#athletictrainer#fitness#exercise#sports
#coach #muscle#fasciagun#田徑 #肌力訓練#運動傷害#姿勢矯正#運動恢復#運動按摩#運動疲勞#運動#健身#重訓#健身房#跑步#健康##運動表現#力量#肌肉#倒退跑#馬拉松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在 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安!你今天喝咖啡了嗎?你喜歡喝哪種咖啡呢?
咖啡現在是很多上班族,還有大學生,非喝不可的飲品之一。
除了有沒有牛奶會影響熱量之外,它的「風味/口味」也會影響熱量,而且差異很大,幾乎是來自於「糖」。
另外現在越來越多咖啡店有標示其產品的咖啡因量,十分貼心,
對於容易心悸、焦躁、睡眠品質不佳、孕婦、運動族群來說,都是可以拿來參考的數值。
許多研究也觀察到咖啡因在運動前30~60分鐘適量攝取有助於運動時,自覺運動強度感受較低、提升專注、反應,有的實驗的結果則是提升運動表現等正面幫助!
然而每個人的耐受量不同(對你有用的劑量不一定對我有用,甚至可能有損表現)因此建議可多測試幾次做確認。
另外,太頻繁攝取咖啡因也會鈍化(本來有效的劑量變得沒效),不可不慎。
曾有說法認為: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因此認為在運動前/中攝入可能導致脫水。
但,現有的研究不支持這個說法。
因為跟沒攝取咖啡因組相比,攝取咖啡因後,在運動期間體溫,汗水流失,血漿量和尿量沒有明顯差異變化。
PS:整日總咖啡因量建議不要超過400mg。
我這人很簡單,都喝美式咖啡,單純、低熱量又便宜,
你呢?
參考資料:
1.Starbucks Taiwan
2.Richardson, D. L., & Clarke, N. D. (2016). Effect of coffee and caffeine ingestion on resistance exercis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30(10), 2892-2900.
3.Southward, K., Rutherfurd-Markwick, K. J., & Ali, A. (2018). The effect of acute caffeine ingestion on endurance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icine, 48(8), 1913-1928.
4.Duncan, M. J., Stanley, M., Parkhouse, N., Cook, K., & Smith, M. (2013). Acute caffeine ingestion enhances strength performance and reduces perceived exertion and muscle pain perception during resistance exercise. 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13(4), 392-399.
—
#咖啡 #coffe #熱量 #cafe #Macchiato #Cappuccino #latte #抹茶
#個人運動飲食安排有疑問者建議請先洽詢運動營養師
#增肌減脂 #飲食顧問服務 #營養講座
#促進運動表現飲食顧問服務 #減重 #減肥 #運動營養師 #競技運動營養師 #營養品顧問 #拼pin小教室
#北市大運科所 #SportsNutrition #SportsDietitian #SportsScience
#FatLoss #MuscleGain #Performance
#Inbody570 #統一陽光豆漿 #全家健康志向 #Starbuck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在 營養健身葛格Peet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研究連結:
Prestes J, Tibana RA, de Araujo Sousa E, da Cunha D. Strength And Muscular Adaptations Following 6 Weeks Of Rest-Pause Versus Traditional Multiple-Sets Resistance Training In Trained
Subjects.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7 Apr 4.
記得去參觀我的facebook page教你各種飲食的方式。
https://www.facebook.com/peetafitta/?...
生酮飲食:https://www.facebook.com/notes/peeta-營養健身葛格/生酮飲食-101持續更新中/644351082384173
間歇性斷食:https://www.facebook.com/notes/peeta-營養健身葛格/間接性斷食-intermittent-fasting-減肥養身/646764718809476
碳循環飲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p8T...
記得訂閱我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Sj...…
Music: We used to talk every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