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搜尋論文時,發現有趣的問題,有研究但尚無統合分析,加以整理統合,就是一篇很好的臨床統合分析論文。 │
⠀
【統合分析工作坊 │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關於鼻咽癌患者影像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Oral Oncology 刊登!
⠀
鼻咽癌的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到淋巴結以外的範圍(rENE),是否意味著較差的預後呢?雖然概念上有可能,但目前尚無統合分析做定論,蔡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問題回答。
⠀
研究收入 9 篇共 7532 位受試者,其中 7 篇研究是未分級的 rENE,而 3 篇是很清楚且毫不模糊的明確晚期 rENE。分析結果發現,未分級的 rENE 與較差的總死亡率,以及無轉移死亡率有關。明確晚期 rENE 也是一樣,而且風險比更高。作者總結認為,鼻咽癌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淋巴結以外的區域,意味著預後的確不好。
⠀
此為蔡醫師開始參加新思惟研究課程課後的第四篇論文,也是上過《統合分析工作坊》課後發表的第二篇統合分析論文,恭喜蔡醫師!
⠀
【關於期刊】
⠀
Oral Oncology 是原在 1965 年創刊的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art B, Oral oncology,在 1997 年改名而成,目前為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Pathologists、European Association of Oral Medicine、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Oral Oncology 三個學會的官方期刊。
⠀
此期刊的 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5.337,在 Oncology 領域為 Q2(82/242) 期刊,在 Dentistry, Oral Surgery & Medicine 則為 Q1(7/91) 期刊。這類在不同分類,有顯著排名差距的期刊,值得關注。
⠀
在許多大學升等的規定中,除了 impact factor 之外,有時頂尖期刊還有加分,像是本期刊在 Dentistry, Oral Surgery & Medicine 不只是 Q1,甚至是 top 10% 期刊,若貴校升等計分,有針對 top 10% 期刊加分的話,這本就很值得考慮。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課後學員心得
⠀
「事實證明課前煩惱都是多餘的,從上課的第一分鐘到課程的最後一秒,我的注意力未曾中斷,上課的流程很明顯是不斷被優化過的,沒有一絲時間上的浪費,所有在寫作中可能會遇到的,或是無法避免的困境,都一樣樣被列舉出來,並一行行被打破。對生物統計基本上只記得 p 值的我,也可以在半小時內理解最實用的統合分析方式並實際操作。」
⠀
「上完整套的課程後,好像經歷一整天的精神時光屋,了解好多研究的訣竅以及該注意的地方,對於我這種研究新手十分友善,課中疑問或是實作卡關都能及時解決,不讓你把疑問帶回家,課後覺得自己離發表研究更近一步!」
「medicine journal impact factor」的推薦目錄:
medicine journal impact factor 在 大夫訓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朋友傳來一則廣告影片,是由某位長跑醫師見證的關節保健產品,據說吃3天即感受到明顯效果。
猴塞雷啊!有那麼神奇東西,身為猛骨大夫一定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為了避免幫忙宣傳又沒收到廣告費,我就不明說是哪個產品了。
這個產品的主要成份是GAGs,也就是醣胺聚醣 (glycosaminoglycan),比較常聽到的軟骨素和玻尿酸都屬於此類,是軟骨基質中的重要成份,可以幫助保留水份。
在廣告網頁中,宣傳該產品的效果是葡萄糖胺的6倍,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的2倍,恢復靈活的速度比一般產品快9倍,並且附上兩篇文獻佐證。
https://m.scirp.org/papers/63996
第一篇文獻是來自Inte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這個期刊,impact factor只有0.59。 這是個總共只有25位受試者的開放 (open-label) 試驗,沒有對照組沒有盲化,服用產品後再詢問十個問題來評估療效,而作者是義大利贊助商,可信度當然就參考看看。
https://www.medsci.org/v06p0312.html
第二篇文獻是來自Internal Journal of Medicine Science這個期刊,impact factor好一點,高達2.5 (當然還是比不上NEJM)。這篇文獻主要是在比較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以及葡萄糖胺加軟骨素的效果。等等,這和這個產品有什麼關係?對,就是八竿子也打不著的沒有關係,所以我也不知道附這篇文獻是要做什麼。
我不死心,這麼好的產品怎麼可能沒有其它的研究,所以我就從第一篇文獻的參考資料中找出以下幾篇。
http://dx.doi.org/10.2147/CIA.S5797
這是39位受試者的開放試驗,作者就是美國製造商。
http://dx.doi.org/10.1007/s10067-009-1173-4
這是67位受試者的隨機分配雙盲試驗。哇嗚,隨機分配雙盲試驗耶!但是最後完成試驗能評估結果的,只剩下38位受試者,怎麼會把試驗做得如此2266?作者也是美國製造商。
http://dx.doi.org/10.4172/2167-7921.1000136
這是44位受試者的開放試驗,作者是德國贊助商。
好吧,我該死心了,這麼好的產品居然找不到高品質可信賴的研究文獻,真是太可惜了。
一般人常常會覺得缺什麼就要吃什麼來補,但是事實上,吃入的食物在消化道中絕大部份都要先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而吸收之後,有多少可以循環到想要的部位形成想要的組織,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就像之前最風行的葡萄糖胺,早已因為沒有明確效果,所以被取消了健保給付。
而這個產品的主要成份GAGs是多醣大分子,也是大部份都要經過消化分解後才能吸收,只有極少量可以不需先消化分解,直接經由小腸壁細胞的內噬作用 (endocytosis) 來進入體內。
https://europepmc.org/article/med/15212191
想要保養關節,坊間一些有的沒的保健食品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有些甚至反而可能對身體有害。只有靠足夠的肌力來緩衝關節的壓力,以及維持良好的動作控制,才是最根本的方法。尤其是從事跑步等等的慢長耐力運動,要先有足夠的肌力,才能預防過度反覆動作和衝擊所造成的關節損傷。
更重要的是,不要輕易相信廣告或媒體中醫生的見證代言。第一,你根本不知道這個醫生是不是真的,是哪一個專科,有沒有專業。 第二,醫生也是人,也要賺錢。所以會收取報酬,再依照廠商的要求而配合演出,內容不一定是根據醫學實證。
這陣子的網紅爭論,就有網友留言說,難道醫生說的就一定是對的嗎?的確,如果醫生想要欺騙一般民眾,因為資訊的不對等,將會更為容易。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也曾有過一些保健產品找我合作,不過我都一一婉拒。這個粉絲專頁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持續提供給朋友們專業而正確的知識,讓大家擁有健康而強壯的身心靈。
#東西有價值,賣得再貴那是本事
#東西沒價值,賣得再賤都是詐騙
#東西沒價值又賣得貴呢?
medicine journal impact factor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熱騰騰的論文刊登了!🔥
【恭喜 #統合分析工作坊 曾秉濤醫師】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 beta blocker 增加氣喘發作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 與量產作者面對面【名額即將倒數】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
|「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最佳解!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期刊介紹
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於 2011 年開始發行的 open access 期刊,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3.998。在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 分類中為 Q1(17/71) 期刊。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策略是,高分頂級期刊,如 Nature 或 Nature Medicine 等,依然維持訂閱制,向讀者或圖書館收錢。而若是這些高分期刊因篇幅或品質而沒辦法收的文章,則轉介到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 IF = 12.121)或 Scientific Reports (2019 IF = 3.998)等向作者收取費用的 open access 期刊。
這兩本雜誌的差異是,Scientific Reports 不針對 novelty 審查,只看方法與假說是否具科學水準,至於科學上的重要性,就放上網,由群眾與歷史去評估。而 Nature Communications 則刊登在各領域中具重要性的突破。
而 open access 的快速能見度,也能協助科學成果擴散,對作者被看見與期刊被引用,都有幫助。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廣泛且大小魚通吃的期刊群經營策略,相當成功,也帶來豐厚的獲利。但整體來說,訂閱制期刊的獲利還是高過 open access。
Scientific Reports 的開放平台概念,非常類似 PLOS ONE。在 2017 年,以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的集團力量,趁 PLOS ONE 苦於審閱者不夠,審查時間過長,作者們開始離開時,每月刊登文章數一舉超越 PLOS ONE,成為世界第一大 mega journal。
▌文章介紹
Beta blockers 是治療心血管疾病時,常使用的藥物。不過根據其機轉,很有可能導致氣喘發作。可開立的 beta blockers 很多種,每一種導致氣喘發作的風險都一樣嗎?有沒有特別需要避開的?這是曾醫師團隊有興趣的。
經過搜尋,作者群收入了 24 篇隨機對照研究,做網絡統合分析,結果發現,整體來說,只有 oral timolol 與 intravenous propranolol 的氣喘發作比例比對照組高,有意思的是,有部分的 beta blockers,氣喘發作比例甚至比對照組低。
不過,進一步以曾經有氣喘病史的患者做分析,會發現 oral timolol, intravenous propranolol, oral labetalol, oxprenolol, propranolol, metoprolol,通通都比對照組要有更高的氣喘風險。
整體來說,作者認為,對於可能有氣喘的族群,oral timolol 與 intravenous propranolol 是必須要避開的。
一些根據藥理學的想當然耳,有時由於藥物型態以及選擇性作用的些許不同,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副作用效果,藉由過去的文獻做歸納,找出最應該在氣喘患者避開的藥物,是相當實用的知識萃取。
▌快速發表,你也可以辦到!
🔸 單月 SCI 創新高,共 72 篇!
🔸 快速審閱 18 天,成功發表第一篇統合分析!
🔸 校友在單一月份發表 3 篇 meta-analysis 論文!
🔸 在住院醫師階段,課後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
🔸 即使擔任忙碌的主管,3 個月依然能發表 3 篇 meta-analysis 論文。
🔥 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
|4/17(六)統合分析工作坊,手刀報名去!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以發表 SCI 為學習目的,一天學會統合分析的技能!
|現在投資自己,登上 PubMed 有你!
medicine journal impact factor 在 Medicine - SCI Journal 的相關結果
Medicine ; Impact Factor. 1.956 ; H Index. 148 ; Impact Factor. 2.032 ... ... <看更多>
medicine journal impact factor 在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 MDPI 的相關結果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an international, peer-reviewed Open Access journal. ... Microbiota and Its Impact on the Immune System in COVID-19—A ... ... <看更多>
medicine journal impact factor 在 Medicine - Journal Logo 的相關結果
2020 Impact Factor: 1.889. Indexing. Medicine® is indexed/included in: MEDLINE. PubMed Central. Europe PMC.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