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 Mazda CX-3 SKY-G 旗艦型 安全守護仙子
【4K UHD | https://youtu.be/7cYvd34sclE】
自入行以來,不令人意外地,筆者也漸漸成為朋友們購車時的諮詢幫手,而在年輕的朋友群中,一輛披著耀眼紅色的車款詢問度總是相當高,這裡說的並不是法拉利,是Mazda CX-3!
而經歷了小改款之後,CX-3又將創造什麼樣的話題呢?
【質感升級】
若想從外觀認出改款後的CX-3,細節,是你需要注意的,好比在水箱護罩中,從原先較簡約,多條單體橫柵的設計,現在已改為雙輻一體的橫條,令車頭更為貴氣、立體,而搭上新款18吋雙色輪圈,亦有著更佳的質感點綴,此外,望向車尾,造型啟發自汽缸的新款LED尾燈,不僅近看深邃,夜晚時,更像雙向後凝視的雙眼,顯得十分有神。
至於車內部份,不管是中控螢幕、空調介面,甚至是儀錶配置,相信熟悉CX-3的朋友肯定都相當眼熟,但全車艙改搭皮質飾板後,也讓質感悄悄提升了些,然而,在中央鞍座部分,則是內裝最明顯的變革,取消了傳統手煞車之後,在新車上,不僅停車制動更加輕鬆,省去了拉桿的空間後,現在不僅Sport模式鈕改至排檔座旁,中控操作旋鈕位置也更為順手,同時也為車內提供了更大的中央置物/置杯槽,再者,導入電子手煞車後,更讓車款得以新增Auto Hold功能,讓停等紅燈時右腳無需持續深踩踏版,可說是一舉三得!
不過,要說到CX-3的缺點,最大致命傷,卻也是在大改款前難以改變的,便是它不屬寬敞的車室空間,只是這也牽涉到了每位買家用車習慣的不同,足夠與否,大家不妨衡量自身載客、載物需求再與CX-3實車相較會更為妥當。
【安全靜逸】
每當我刻意問起朋友: [你最喜歡Mazda車款哪點?]
近九成的朋友總給出相同的答案: [好看! 又有質感!]
因此也不難想像,這群年輕的朋友,肯定對車輛行駛質感也會有著一定要求!
當面臨車輛改款時,許多車廠會透過隔音棉等材質的選用,藉以提升車室靜肅性,不過,原廠為新CX-3帶來的改造可不僅如此!
他們不僅變更、增厚了前後車門的鈑件,就連後窗玻璃和車內頂棚也進行了增厚,這麼一來,不只隔音效果更為優異,能將車外的嘈雜交通,濾成清淡的低鳴,還能夠減少車室的聲音反射,令行車成為讓人享受的旅途。
而另一個讓路途成為享受的條件,當然還包含了安全。
在新CX-3車上,得以守護變換車道時,與倒車出庫時安全的盲點偵測系統、RCTA後車警示功能,已成為了全車系的標準配備;在我們試駕的汽油頂規車款上,不論是遠近光頭燈自動調節功能、車道偏移警示系統皆一應俱全,但最重要的,莫過於MRCC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以及SBS 智慧型煞車輔助系統、SCBS-F 前行煞車輔助系統的搭載,有別於部分主動測距巡航系統,MRCC自0~145km/h皆可作動,也因為這無縫的作動條件,MRCC不論是高速巡航,或是市區蠕行時都能夠使用,只要簡單定速、設定車距,CX-3便能安全地跟隨前方車輛行駛,且就算遇上市區紅燈靜止停下,綠燈後,只需利用方向盤上的按鈕一鍵重啟MRCC,車輛便能夠自動平順地提速,無須駕駛先踩油門,再開啟定速測距功能,這樣的設定也讓在市區駕駛時更顯愜意。
惟獨須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因本車雖有車道偏離警示,但無輔助轉向功能,在高速巡航時,還是須留意車輛方向的維持;此外,用著MRCC巡航固然在多數時間皆相當便利,但也因為台灣車多路狹,且有著海量的機車騎士,偶爾遇上兩旁車輛突然擠入,或是機車竄入時,MRCC不見得能夠及時反應,且就算還有著SBS與SCBS-F的煞車警示、緊急煞車輔助的系統,可若每每皆單靠車輛偵測系統來制動,不僅令人不適,且意外降臨的風險亦相當高,因此大家仍不能忘記系統僅是輔助之用的真諦,才能夠讓旅途安全又順暢。
【動感熱力】
對CX-3這般尺碼的車輛而言,這輛車配備的SKYACTIV-G 2.0升四缸引擎可不算小!
而在改款後,雖未換上全新引擎,但配上了新款活塞、高壓噴油嘴,並針對供油程式進行修改,也讓引擎熱循環的效率、燃油使用更為優異,在降低排氣懸浮微粒,與油耗降低之餘,同時也讓最大扭力提昇至21kgm,較改款前小漲0.2kgm,而最大馬力則維持156匹不變;而也因憑著較大的排氣量,與六速手自排變速箱,CX-3便得以提供超越輕快,已屬頗具衝勁的加速能耐。
此外,若你認為Mazda引以為傲的駕馭體驗,僅能在MX-5這樣的小跑車上見到,那麼或許你該來試試CX-3!
在改款後,雖然Mazda針對了CX-3的懸吊彈簧、減震筒,甚至車胎進行了更換,得以提供較舊款更為舒適、平穩的行路表現,但通過路面起伏較大且突然的路段時,還是能感受到後拖曳臂懸吊回饋較為硬派,可說是舒適成熟了些,但也未抹去其動感基因。 且在疾駛中,還有電子輔助轉向系統,以及能夠偵測方向盤舵角,替駕駛微調引擎輸出,藉以帶來更犀利轉向體驗的G-Vectoring Control(GVC)G 力導引控制技術,精準的轉向感,再搭配設定激進,輕含油門便可將引擎拉至3000rpm,大腳油門不至5000rpm不換檔的Sport車輛模式,相信已可讓不少心懷熱血的年輕朋友感到滿足!
【TCar短評】
在新Mazda CX-3的進化中,除了外觀更為精緻,車室的空間運用與寧靜度亦有提升;至於安全科技的搭載,不僅讓駕駛體驗更為便利、滿意,更無疑是新CX-3的強悍賣點!而論及動力與底盤的設計,新車也更為成熟了,雖然我們的試駕車較柴油頂規車型少了方向盤換檔快撥桿,但可確認的是人馬一體的精隨,依舊潛藏在CX-3的靈魂中!
【Mazda CX-3 SKY-G 旗艦型】
引擎形式: 1998c.c. L4 DOHC 16V
最大馬力: 156hp/6000rpm
最大扭力: 21kgm/2800rpm
變速系統: 6速手自排變速箱
驅動模式: FF
長x寬x高: 4275x1765x1535mm
軸距: 2570mm
車重: 1245kg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拖曳臂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 前後215/50 R18
台灣售價: 88.9萬
【主要配備】
LED頭燈、霧燈、日行燈、尾燈
雨滴感應式雨刷
雙色18吋鋁合金輪圈
雙排氣尾管
前保桿鍍鉻飾條
鋼琴烤漆車門飾板
環車護板、車色銀色飾條
電子防眩後視鏡
Smart Keyless 智慧型啟閉系統
皮質包覆四向可調動力方向盤
皮質包覆排檔桿
單環白光儀錶板
Active Driving Display全彩駕駛資訊顯示幕
EPB 電子手煞車(附Auto Hold 功能)
MZD Connect-NAVI 原廠衛星導航系統(選配)
多功能控制旋鈕
雙色調空調出風口
皮質、織品混搭運動化座椅
軟質腿靠、內門扶手
6 / 4 分離可折式後座椅、椅背快速傾倒裝置
多功能雙層行李廂底板
倒車輔助顯示廣角彩色顯影系統、四眼式倒車輔助雷達
HBC 遠近光燈自動調節系統
MRCC 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SBS 智慧型煞車輔助系統
SCBS-F 前行煞車輔助系統
LDWS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
BSM 盲點偵測系統(附RCTA後車警示功能)
EBD 電子控制煞車力道分配裝置
HLA 上坡輔助系統
ESS 緊急煞車警示系統
TCS 循跡控制系統
DSC 動態穩定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車側氣簾
可潰縮式安全方向機柱及煞車踏板
Mazda台灣
#mazda #cx3 #tcar #新車試駕
mx 5 隔音 在 分享:2019 MX-5 安裝隔音材料記事....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其擁有很多車系的隔音材料,都是專車專用開模打版, 電話詢問,廠商不做安裝,但委由台北指定店家施工, 考慮幾天之後,就直接與廠家約定時間然後安排施工 ... ... <看更多>
mx 5 隔音 在 感謝MAZDA MX-5... - Aki-汽車隔音工程- 台中店 的推薦與評價
1.改善開關車門的碰撞力度,降低車門撞擊聲及震動。 2.不變更、不破壞、不過度安裝的工法。 3.抑制車輛行進間的風切聲及車外噪音。 4.提升車內氣密性及防塵抗污能力。 5. ... <看更多>
mx 5 隔音 在 [心得] 2021 MX-5 MT 簡單開箱-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真的是簡易開箱 廢話居多
因為功能極少 沒啥好說的
他的優點 也不是文字可以打出來的
1.為啥要買?
E30開兩年多
覺得還是少點甚麼
好玩歸好玩
但時不時鬧脾氣 老引擎動力的缺乏
而且平常大多孤家寡人 四門太浪費了
得出結論 下一台車必須是
雙門 手排 妥善率高
本來在86與MX-5之間挑選
真正臨門一腳
是七月一位跟我買車的客人
他平常開E93 335i敞篷
簽約後 聊到我想買敞篷
他車鑰匙遞過來 叫我去開一圈
「敞篷的好,足以彌補他所有的壞。」
他如是說
開過一圈之後 我就放棄86
敞篷真的太香了
連旁邊的機車廢氣都自動變香
而敞篷 雙門 手排
好像只有MX-5與718
看了一下718敞篷手排的價格 320萬
好喔 破產 下面一位
好吧 無懸念 就去訂了MX-5
經過朋友介紹 在臺中文心所下訂
成交價134.5萬
送行車紀錄器、隔熱紙、腳踏墊、交車美容
隔熱紙自費11000貼全車3M M70
保險乙式含超額2000萬約五萬五
七月初下訂 本來說十月到車
結果我十月問業務 車子呢?
A 恭喜 問了就沒有
經過五個月的遲到
我的馬自達終於交車了
然後我太早把E30賣了
將近五個月無手排可開
幹
2.外觀如何?
開篷前
開篷後
我選黑車紅頂紅內裝
身邊的人大多覺得 買這種車黑色太低調
但我曾在英國看過一臺
黑車紅頂紅內裝的Morgan plus4
從此我就立志要有一台這樣的車
不要白色藍色灰色
就是要黑色紅頂紅內裝
在此要感謝文心所的業務員小新
回覆超級快速 交車非常詳細
連我要原廠菸灰缸都幫我訂了
所以交車也包了小紅包給她
彼此都知道這年頭賣車真的不好賺
有這種服務不容易XD
只是她解說到一半
我忍不住 突然開始掛咖波娃娃
她好像被我嚇到了...抱歉
3.內裝如何?
我...懶得拍
交車第一天出第一個路口
發現冷氣上面飾條竟然是彈出來的狀態 笑死
還好壓回去之後 再也沒有發生過了
開習慣米漿新車 真的沒比較沒傷害
米漿雖然常被人嫌內裝輸賓士
但駕駛者一定能感覺
那種便利性與紮實度
雖然網路照片 MX-5不錯看
但實際坐進去 內裝質感跟紮實度
真的被米漿海放 我就懶的拍了
舉例來說 螢幕立在中控台 MX-5座位又很前面
看習慣米漿傾斜9度的中控螢幕
會覺得MX-5的螢幕我到底在看三小
小就算了還看不太到 WTF
Carplay要插線 感覺少了點便利性
導航超爆幹難用 很後悔後來選導航
難道我買到盜版?? 縮放還會lag
行進中螢幕還不能觸控 太無情了
冷氣 音響旋鈕摸起來的質感也輸蠻多的
椅子坐起來像婚宴會館那種
硬到靠邀 開長途真的是腰酸背痛
我開到後來還落枕 哭啊
但這些都不重要
他有一個連我們展間M8跟M4都沒有的優點
他是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手排
他是 手排
4.開起來如何?
先講缺點
車太矮 噪音大 車室小 椅子不舒服
>車太矮
休旅車在旁邊都跟卡車感覺差不多
我開到同事DEFENDER旁邊 他完全看不到我
怕.jpg
>噪音大
交車第一天 12小時內就跑了六百公里
從臺中殺去屏東找Mercedes124大大
晚上吃完飯再從屏東開回臺北
光從臺中開新營服務區我就快聾了
回去開我的W124
突然覺得那個隔音堪比勞斯萊斯
這台車 平面吵 山路吵 高速非常吵
不過久了就習慣
甚至覺得 當初E30好像更吵????
>車室小
只要載人 東西基本就丟後車廂
後車箱大概可以硬塞兩個登機箱
小到哭 開口又高
不過東西不太會亂跑 因為也沒地方跑
>椅子不舒服
想像一下婚宴會館那種椅背很高的 包著布套的椅子
坐在上面吃一場四小時的婚宴
跟MX-5就接近了
大概開了兩小時後
就開始腰痠腿疼脖子硬
真的第一次開到落枕
120i那種桶椅造型都沒那麼慘
以後大概台中就是我單日極限了
再來說說優點
省油 好開 手排 敞篷
>省油
開老車久了 看到這油耗
我第一眼還以為單位是公升/百公里
加滿油可以台中到屏東 再從屏東開到關西才要加油
真的蠻猛的
>好開
雖然扭力不像渦輪車這麼快出來
但對我來說已經夠了
車子輕 搭配手排自己選擇檔位
速度上來的快
底盤輕巧 指向清楚
我覺得就是究極進化版的E30
這台車有很久以前 2002到E30那個年代的米漿的感覺
輕盈 暢快 可通勤可跑山
底盤讓人自由發揮
山路開久了會下意識完成每一個跟趾
會忘記自己在開車
只會一心專注著攻克每一個彎道
>手排
我好像確診手排症候群
太久沒開手排會全身不舒服
久了還會噁心想吐
所以對我來說 手排不是缺點
新車手排真的很好開
唯一的缺點 我覺得新車油門踏板太敏感
跟趾與補油不像老車那樣
隨便亂踩就好
需要細緻一點
MX-5的手排行程算短
入檔手感很紮實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離變速箱太近
冷車時排檔桿在空檔抖得像按摩棒
熱車後就比較好 像是跳蛋
>敞篷
雖然有很多人說 台灣會下雨 敞篷不實用
但歐洲敞篷賣最好的地方
是雨下最多的英國XD
也有人說 會吸廢氣什麼的
這更不用擔心 讀樂樂不如眾樂樂
整條馬路上這麼多行人、騎士一起吸 哪有差
在山路或海邊 甚至是建國高架橋上
只要天氣好 把蓬打開
那種感覺 難以訴諸筆墨
一個字
爽
5.結論
其實我最需要感謝E30
開E30這兩年 讓我整個標準低到不行
現在開MX-5 打檔更好打 冷氣更冷 妥善率更高
吵?E30有車頂 也沒比較安靜啊
硬?E30椅子也很硬 還是絨布的
尤其是新車第一次保養 怎麼這麼便宜
這個價錢米漿只能買冷氣濾網不含工欸
總之 真的是台好車 開了會忍不住開心
副駕說我沿路都在嘿嘿嘿痴漢笑
這次特別標了跟W124一樣的車牌
希望她可以跟W124一起
陪我走過下個三十年
詳細操駕心得分享
就等我一萬公里保養後再來寫吧XD
只是齁
我有個疑問
為什麼車評都說可以單手開蓬
是我肌肉萎縮還是手太短
我都要整個人站起來才能把蓬壓下去
有人有頭緒嗎?
--
▆▇▇▇▆
◥◢ ≡ ◣◤ ╭══╮
▆︻ ︻▆ ║鴻木║
◣ /︻\ ◢ 秋風孤劍 ║章子║ Pellaeon
◤∥川∥◥ ╰══╯ ψ
◤λ \□/ 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18.1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38189288.A.CF7.html
※ 編輯: Pellaeon (114.36.118.133 臺灣), 11/29/2021 20:41:16
她有裝一條管子 把引擎室的聲音導到車室內
真的不是很好聽又很吵
可是有那種70-80年代老車的聲音
所以我暫時不把她拔掉
車不快 但很好開
我覺得我們M4這種都更好座
你查MIATA ND INTERIOR
而且說實話 124就是要自排!那個優雅感
我寧可選320CE 嘿嘿
無B柱比開蓬更帥
A 恭喜 買了就遲到
我是沒開過長途 但有試過坐半小時 其實不太會腰酸背痛
她支撐的點很到位
進出比較容易卡蛋就是了
這個!
下次跟我揮揮手
保時捷比較好坐
幫我客人問一下 她是神奇寶貝控
明年交X4 M40i 我送她這個她應該會很爽XD
原廠四輪定位設定屁股偏滑
有些彎我都不敢丟進去.....
M2真的是猛車
我同事開M2 跟鬼一樣
濕地麗寶可以跑贏GT3
怎麼大家鋁圈都一樣XD
根本賣不掉XD
CX5不是自排ㄇ 也會抖?
找錯人是無窮大......
就是要開手排
等你開箱!!希望到車讓我朝聖一下
但我可以忍
※ 編輯: Pellaeon (118.166.40.90 臺灣), 12/02/2021 17:41: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