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教養》三~爸爸的角色
上次有朋友提到摺毛巾,引發今次的主題,因為一一摺被、摺毛巾、扭毛巾都係用同一方法,而且都係爸爸教😃假設吃完飯要刷牙洗臉,勉強可以放入《吃的教養》之中😁
之前睇過多篇文章,話爸爸在家庭的角色好重要,如果爸爸同小朋友講故事,可培養岀小朋友的創造力,詳情見 #爸爸的灰姑娘👠
最近我發現爸爸在育兒上有顯著的貢獻😝,因為有幾天爸爸陪睡後,起床時教一一摺被😮然後早上起來爸爸和她一起去刷牙,我睡醒後一一已經在吃早餐了 #停課令孩子自理能力大進步👍🏻
由於發生得太不可思議,我不停回想,是由一一1歲左右開始,逢星期日的《Daddy’s Day》起了作用嗎?還是我不停轉發的POPA Channel、羅寶鴻老師的文章起了作用嗎?😆(曾經有段時間,兩父女關係鬧得比較疆,一一有段時間很抗拒爸爸)
不論以上原因是不是有關,有一點都是無容置疑,一一這陣子跟爸爸親近很多,也非常有禮貌😆 #所以要爸爸多啲教小朋友只會百利而無一害
刷牙後話:原來刷牙還有續集,爸爸教一一唱抹臉歌同扭毛巾,我的貢獻就是將毛巾架同刷牙用品移到一一觸手可及的地方🤣🤣
我的IG👉🏻
http://www.instagram.com/yatyatfamilylife
我的MeWe👉🏻
https://mewe.com/p/yatyatfamilylife
《吃的教養》一~小朋友應該玩食物嗎?
👉🏻👉🏻http://bit.ly/3oTBIHS👈👈
《吃的教養》二~規矩
👉🏻👉🏻http://bit.ly/3nBtyDP👈👈
#吃的教養
同時也有18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奇問問大家,你有一個怎樣的爸爸?是嚴肅寡言或幽默搞笑?他的性情是溫和還是暴躁?其實,你不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答案已經一早寫在你身上。 美國心理學家Stephan Poulter將父親分為五種類型:苛求成就型、不定時炸彈型、消極沉默型、缺席型和良師益友型。不同的教養方式,就會將孩子塑造成不同性...
「popa channel」的推薦目錄:
popa channel 在 男孩媽媽的育兒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除了下面 POPA channel 科豆的文章外,以下幾個連結都是關於數手指對學習數學,甚至對未來數學成績的重要:
別阻止小孩用手指算數,研究:可奠定數學才能:https://technews.tw/2018/03/26/finger-sense-arithmetic-ability-math-cognition/
Children SHOULD learn to count on their fingers, researchers say: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4633606/Children-learn-count-fingers.html
Perceiving fingers in single-digit arithmetic problems (research study):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5.00226/full
Finger gnosia: a predictor of numerical abilities in children? (research study)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9297040590951550
科豆在下面的連結介紹了一個可以與孩子玩的手指遊戲,而這個 youcubed 的連結裡有更多 fun finger training activities:https://bhi61nm2cr3mkdgk1dtaov18-wpengine.netdna-ssl.com/wp-content/uploads/2017/03/Finger-Activities-vF.pdf
#數手指好重要
#visualmath
popa channel 在 六個小孩的媽媽 Six Kids Ma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選擇做哪一類爸爸?🤔
popa channel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好奇問問大家,你有一個怎樣的爸爸?是嚴肅寡言或幽默搞笑?他的性情是溫和還是暴躁?其實,你不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答案已經一早寫在你身上。
美國心理學家Stephan Poulter將父親分為五種類型:苛求成就型、不定時炸彈型、消極沉默型、缺席型和良師益友型。不同的教養方式,就會將孩子塑造成不同性格的人。
「苛求成就型」父親特別注重孩子的外表和成績,只有在孩子達到他的要求時,才會給予支持。在這種養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特別重視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反而很少關注自己的想法和感覺,而且總是覺得自己無法達到他人的期望,會有一種無力感。
「定時炸彈型」的父親,顧名思義,是一個經常會爆的炸彈。他每逢生氣,就會毫不猶豫表達自己的怒氣,輕則威脅恐嚇,重則打罵,都不會手軟。他們的孩子因為經常處於這種不穩定的情緒中,所以會長期感到恐慌。為了不激怒爸爸,他們從小就會懂得觀言察色,活像一個「小大人」,但早熟的結果,就是失去享受童年的機會。長大後,他們會因極度需要安全感,而過分懼怕跟人發生衝突,甚至因而不敢表達自己。
「消極沉默型」父親可以說最傳統典型的父親角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1YRD5gBK0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