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 居日YouTuber愛亂闖日本店家拍攝【第2回】
業務スーパー之亂|不尊重規矩 難怪被討厭!
日本人是怎樣拍YouTube的? #長文慎入
前幾天提到,眼見不少居日YouTuber們經常亂闖日本店家拍攝,無視不准攝影的規矩,有不尊重當地文化之嫌。其實這個情況並非一朝半晚的事,只是大家都隻眼開隻眼閉。可是,早前香港發生業務超市風波,大家為了搶先跟上話題,增加收視,因此便突然跑出了很多條居日YouTuber拍攝業務超市的影片。就這些影片,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分析一些實態給大家知道。
📍1. 日本業務超市本來就有不准拍攝的規矩
其實日本業務超市就有不准於店內拍攝的規矩,更諷刺是有些影片入店一刻更拍到「不准拍攝」的貼紙。為了確認這一點,我今天再打去其中一間被拍攝到的分店,查詢有關店內攝影的問題:
請問可以於店內攝影嗎?
業務:不可以
最近在YouTube看到有影片介紹貴店,這是有申請的嗎?
業務:其實很大機會都是偷拍的,假如在店內拍攝的話我們都會拒絕,會提醒他們。如希望拍攝請與總部聯絡。
不准攝影的規矩適用於全部分店嗎?
業務:是
其實,小妹兩星期前已去信幫媒體申請拍攝,官方說因為疫情關係,必須要待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後才准許拍攝,而且要去到6月中。再者,業務超市風波是負面新聞,日本總公司早已知道,在這段時期火上加油/宣傳,怎麼想也想不通⋯ 其實企業也不笨,天天來個YouTuber要拍攝,假如又不是甚麼大明星大頻道,又不是日本媒體,難道真的會人人都批准嗎?從事Marketing/PR的朋友,我相信你們會比我更清楚。
📍 2. 港台vs日本YouTuber是怎樣拍?
其實在YouTube上搜尋「業務スーパー」(日文)與 「業務超市」(中文),就能夠了解到日本人的拍攝手法,與港台YouTuber們拍攝手法之間的巨大差別。
首先,以日文搜尋,我暫且看了顯示於最開頭10多段影片,幾乎無一段影片是進店拍攝。例如以日本最有名的YouTuber Hikakin的哥哥 - Seikin (397萬訂閱),拍攝業務超市的影片時,一進店後就只是以聲音、靜態背景 與 對話方格 表現現場情況,而並非直接拍攝店內環境。我覺得從他的拍攝手法,確實學習得到日本人是如何在不破壞規矩的同時又能表達到內容。而其他日本YouTuber,通常都是買一大堆東西回家開箱,避開了拍攝店內環境這一部份。
之後,我們來搜尋一下中文keyword「業務超市」,竟剛好相反。頭十多段片都是直接走入店內拍攝,包括一些你也有可能看過的港台知名頻道。
📍 3. 如何發現拍攝者是申請了許可?
以我所認識一些可信性較高、做事真的光明正大的YouTuber,如果真的拿到了店家許可,通常都會在影片作出聲明,以免令人誤會是誰隨便都可以拍。因為假如拍了又沒有寫明「事先特別獲得店家許可/平日禁止拍攝」之類的話,就會令更多外國人以為普通市民都可以進去拍攝,這是創作者們的社會責任之一,不是說不一定需要寫就不寫,而是應不應該的問題。
當然,一些旅遊景點、公園,本來就沒有禁止個人攝影的地點,那不作聲明也沒問題。說到這裏,大家可能會想起街頭肖像權,到底什麼時候需要注意,為什麼有些日本新聞也不會打格,為什麼有些節目會整條街都打格,原來也要視乎不同情況,比較複雜。
📍 4.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明知故犯?
因為人人都知道,這些犯規拍攝的內容會更吸引,更吸睛,心情如同站在崖邊為了拍一張打卡相。但無視規矩不對就是不對,是非黑白很清楚。而有些堅決在家拍攝的YouTuber們,正是基於堅守原則的原因,雖然畫面上比較單一,但他們才是應該欣賞/學習的榜樣。在YouTube世界裏,為了收視、漠視道德的大有人在,因為背後牽涉很多金錢利益,從YT賺到的業配與廣告紅利可以很多,觀看次數就是錢。很多人都只是普通人,沒接受過傳媒訓練,道德與操守放在一邊。有時,當我撤下YouTuber身份,作為一個普通市民,也會覺得有一些YouTuber做法令太人側目。當然,過去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隨著住在日本的時間長了,又與不同媒體合作多了,逐漸知道有些規矩要遵守。我也在學習當中。
📍 5. 對此事的看法
其實這件事,只不過是冰山一角,還有太多這種類似情況出現,最常見的是偷拍便利店。事實上正因為讀者信任、讀者不會質疑、讀者不知道原來存在這些規矩,於是有人欺騙大家信任,因為他們知道反正沒有人知道,反正是在其他國家,例如日本,看準了日本人不會越洋控告,或者簡單說句「我不會日文」「我不知道」,日本人就怕了你放你走的心態。一次成功,就會有第二次,逐漸成為一種風氣。如果作為居日的外國人的我們也不做好自己,不入鄉隨俗,即使影片獲得多少個觀看次數,賺了多少廣告營利,這也很難怪我們會被人討厭。有朝一日大家來日本時,假如被日本人討厭的話,正正就是積少成多、累積下來的果。
我不想一枝竹打一船人,可能有一些人真的拿到了批准卻忘了寫上聲明,但就那些真犯規的人,這樣輕率的做法其實為很多人添了麻煩、添了不公平,創作要對觀眾交待,要對良心交待,也要對同行交待。其實不單是我,身邊有朋友多年前就有訴苦。大家不是看不見,只是一直吞聲忍氣。但後來我再想,為什麼在暗的人卻可以光明正大,在明的人卻要委屈求存?現實是,整個風氣已變成不偷步就是自己蝕底的風氣。收看次數是王道,道德觀念是多餘。守規的人很蠢很笨,因為會跑得比所有人慢,毫無益處。但,最可怕的是,人人都在拍,讓我都差點以為真的可以拍了,反正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極大的誘惑。世界就是這樣,眾口鑠金,當明明不對的事都可以變成主流,又為什麼不可以指鹿為馬?連日本人都在乖乖遵守規則,作為寄人籬下的我們怎麼可以反而不守規則??我常常認為,社會責任是創作者的基石,很重要,但時常被遺忘。
📍 6. 與觀眾的關係
作為YouTuber金主之一的觀眾們,盲目追捧、讚同,其實等同支持他們繼續進行這些不恰當的行為,只會助長更多人去無視規矩,令其他YouTuber以為原來這樣拍就可以爆紅。真相變得模糊,其實作為大眾的我們也有責任。
— 歡迎各位朋友也來分享你對事件的看法!---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不評論個別事件,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文中若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作出指正。**
**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日本的著作權、肖像權與攝影禁忌吧。**
回看2018年我寫過的一篇文章: Influencer所創造的資訊世界 錯漏百出|全職Blogger的反思: https://bit.ly/3v8owT7
第1回:拍片大過天的YouTuber風氣 無視店家規矩|來談談YouTuber道德 -- https://bit.ly/3ueMMS6
#YouTuber #居日YouTuber #業務超市 #業務スーパー #業務
pr 部分 模糊 在 Maximiz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速-途中跑的技術分析-2
騰空/飛躍期
高速-途中跑的階段,指的是運動員完成加速期之後,身體維持在直立跑步姿勢的階段,該階段可能經歷速度持續提升,因為每個人達到最大速度的距離與時間不一樣,也可能經歷逐漸失速,因為每個人維持最大速度的能力也不一樣。
今日談論的是-騰空/飛躍期,騰空/飛躍期指的是雙腳於空中一致的水平高度瞬間,雖然照片模糊、角度有點歪斜,但是依然可以看出照片中的運動員後腳尖與前腳掌之間是能夠被畫出一條水平線的,這一個瞬間的動作好壞,很大成分來自於分析1當中的施力方向(水平、垂直),跟著影響之後著地期的位置以及腿部循環的效率。
騰空/飛躍期重點討論:
兩大腿之間的理想角度大約在90度,如果離地期階段過度強調了“向後下方推蹬”的水平施力觀念,這一個瞬間的動作往往會出現骨盆前傾、後腿殘留在身體後方、腳掌離屁股非常遠,又或是希望透過前腳“跨大步”來爭取步距,則容易出現前腳大腿高度過低、膝蓋角度過大、前腳小腿被帶到離膝蓋太遠的位置,後續則會影響腿部循環動作的效率以及落地位置的優劣性。
前腳大小腿的角度大約在大於90度、小於110度較佳,同時保持腳掌背屈狀態,如此一來能夠預先伸張和啟動前腳的部分肌群,使落地時能維持較佳剛性,適當的擺腿幅度也使落地時能夠投射到地面的力量增大,並減少落地位置偏離重心太遠呈現太多煞車動作的可能性。
另外頭部保持中立,不刻意壓低或上揚,保持頸椎在一個舒適但穩定的狀態,前臂靠近身體,後手肘通常會在對稱腳的膝蓋上方,後手臂略於90度。後腳膝蓋和對角邊的肩膀呈一垂直線,這一點主要是檢測上半身是否過度僵硬,許多人會刻意避免跑步時的肢體轉動,然而,應該被避免的其實是腰椎部位的過度轉動,肩部則是允許伴隨胸椎適當轉動而出現前後移動的。人在跑步時看似單純的向地板施力以外,其實是有轉動力量不停在當中發生的,這一點光看每一個關節不停轉動就知道,而支撐腳施展與吸收的力量也會透過核心傳導到對角邊的肩部,產生適當的前後移動能夠協助力量有效的傳導到各關節,換邊擺動時才能將力量傳導回地面,這裡不贅述太多,只要想像踩地之後的反作用力像是一部雲霄飛車,從腳開始經過各個關節,繞了身體一圈之後回到另一側的腳,再將力量還給地面,想要讓這部雲霄飛車更快的串流在體內,關鍵是核心肌群的剛性、上胸允許適當轉動來帶動肩部。
照片是截圖今年牙買加PR 9.98的Odean Skeen選手在進行最後一趟150的影片,並非錄來分析的所以拍攝位置與角度不是好的示範,同時可以看出疲勞使他的後腿位置有待改進。
進行這種技術分析,最好使用Apple或更高畫質並且可提供慢速錄影的設備,拍攝位置最好是垂直於選手跑動方向並在距離選手約10~12公尺處,然後再進到影片播放處去截圖。
此分析能夠幫忙找出選手的技術缺陷,但技術缺陷可能形成的原因有許多,因此可以修正一項技術的方式也會有許多,重點在於教練能否更宏觀的去看待技術缺陷這件事情,並找出可能成因。
如果你對田徑訓練、速度訓練、運動表現訓練、肌力與體能、或是健身有興趣的話,希望Max在這裡的分享對你有點幫助,一起進化成更好的人/更強的人!
喜歡/有幫助,就按個Like/轉發!
#訓練名言 #訓練知識 #美國大學運動 #ㄧ級訓練 #進化成更好的人 #進化成更強的人 #coachmax #運動表現 #肌力與體能訓練 #田徑 #教練 #健身 #速度訓練 #馬克操 #陸上競技 #運動競技 #肌力與體能 #跑步 #跑 #速度
pr 部分 模糊 在 Kai Chi Leung 梁啟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到底,我只想香港傳媒與「關公」保留一點煞車距離——公關災難不一定盛行,公關成就也未必值得追捧;更重要是,公關絕不是社會判別是非黑白的唯一標準。傳媒的目標,可能是令世界少一些公關,多一些公民。//
「關公災難」氾濫時
文/阿果
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 16/04/2017
這個星期,美國聯合航空客機因機位超賣,要求四名已登機的乘客讓位予機組人員,一名男醫生斷然拒絕,結果被警員粗暴拖走,片段曝光後引起全球關注。數日後,香港媒體報道事件,一如所料,出動四個大字:公關災難。
這四個字,香港人絕不陌生。
近年翻閱媒體報道,每隔幾天就有事件被冠以此名,頻率更愈來愈高。我嘗試在網上搜尋過去5年香港報章出現「公關災難」或「關公災難」的文章,結果2012、2013年分別只有72和59篇,2014、2015年稍為上升至124篇及122篇,到2016年,數字已急升至581篇。又以過去幾個月為例,隨便列舉已有聯合航空、國泰、天比高、港鐵、東方(足球隊)、林鄭月娥、李克勤,先後被香港傳媒一錘定音,判斷「引爆」公關災難。「關公很忙」,已經成為無可置疑的民間共識。
「公關災難」成流行修辭
小學常識課本有教,香港向來是一塊福地,天災不常見(人禍另計),那為何近年在媒體眼中,災難頻生?表面上,它只是傳媒行業裏面的又一次潮流。眾所周知,香港媒體向來用詞貧乏,同時擅長嘩眾取寵,每逢坊間出現新式「潮語」,媒體定必落力追捧,不理語境,發揚光大,直至用語的趣味被搾盡之前,絕不罷休。近年「公關(關公)災難」既是一班網民的口頭禪,傳媒投其所好,亂用詞彙,沒錯是有失專業,但也是常態。
但「公關災難」不止是流行修辭。翻開媒體報道,不難發現好些災難的事態發展,軌迹何其相似——事件主角「做錯」;網民激烈迴響,有的鬧爆,有的惡搞,有的杯葛;主角現身回應,或澄清,或反擊,或道歉;網民不服,繼續周旋……過程中傳媒深入災場,巨細無遺地記錄雙方交手情况,寫成報道,遞上花生。這樣看來,「公關災難」不僅是潮語,更是一種旁觀、理解事物的邏輯。
在社交媒體未興起的年代,這種邏輯沒有土壤生存。就算個別企業、人士犯錯,除非真正關乎公共利益,牽連甚廣,以致傳統媒體介入,大做文章,否則有關信息難以傳遍大眾,更遑論釀成災難。然而時移世易,如今人人都是媒體,「網民」廿四小時全天候暴露在鎂光燈下,一有風吹草動,立即結集成群,同仇敵愾,本性嗜血的大眾媒介聞風而至,出動顯微鏡和大聲公,一個個所謂「公關災難」由此形成。
從平民觀點來看,這似乎是好現象。作為消費者,我們毋須再「貼錢買難受」,被大企業壓迫,以至用種種條款漏洞,扼殺權益。反之,只要遇上稍為不如意的待遇,平民如今大可即時發難,透過社交媒體引起關注,累積籌碼,最終導致企業在「公共關係」這四個大字下屈服低頭,討回公道。這個年頭,連牛頭角順嫂都知道,消費者委員會幾百頁調查報告的威力,可能還不及平民百姓上載的一張照片。
然而,在媒體不停炮製、呈現「公關災難」背後,又有兩點問題,不得不察。
小心模糊焦點
第一,災難未必是災難。「公關災難」形成的邏輯,其實完全取決於大眾(網民)的迴響——當事情發生,引起網上人人鬧爆,形象「受損」,那就成了「災難」。但問題是,這種無異於「集體智慧」的標準,究竟是否一定合理?顯然值得商榷。畢竟媒體的責任,從不止於民粹傳聲筒,也是信息把關人。
第二,小心模糊焦點。如莫哲暐所言,當「公關災難」愈來愈多,媒體和大眾也愈傾向將公關角度,視為判斷是非對錯的主要標準。又以聯合航空事件為例,把乘客強行拖下飛機,真的只是公關災難?抑或是肢體暴力,以至警權的問題?無疑是後者。
「公關」講究的是管理信息傳播的方法,換句話說,只要傳播的方式、包裝的花紙用得恰當,事件的負面影響就可以消退。這當然是事實。但回到聯航事件,所謂公關角度,對我們跟進事情,以至追求一個更美好的社會,究竟有沒有幫助?我們真正應該要求的,不是公關手段的改變,而是對基本核心價值(如人權)的捍衛。假如警察施行暴力僅是公關事件而已,小心長此下去,若暗角七警案再重演,在傳媒的描述下,亦不過只是一場「公關災難」。
請不要誤會,我有不少朋友從事公關,大部分骨格精奇,異於常人,既有三頭六臂,又有三寸不爛之舌。所以對於「公關」,本人五體投地,十分欣賞。我擔心的只是大眾媒體對「公關」過分迎合。美國媒體學者Stuart Ewen曾於著作PR! A Social History of Spin開宗明義,從歷史角度研究公關在社會的角色,並提出公關工作的兩種面向:教育與操控。很明顯,公關和傳媒關係複雜,亦敵亦友。
公關和傳媒關係複雜
然而,近年香港媒體似乎出現一種怪現象——對於公關手段,傳媒竟然非常上心。一方面,他們大力挖掘災難,竭力將不同壞事統一視為公關事宜;另一方面,遇上黃子華口中的出色公關——由黎明到曾俊華,媒體狂流口水,盡情擁抱,絕不吝嗇。例如特首選舉由進行至結束,直至今天,我不知道已在網上讀到多少篇深入訪談、盤點分析,內容全是追捧以至歌頌團隊的公關成就——由神級攝影、神級社交、神級公關……復活節未至,「神」已先行在媒體鏡頭下反覆顯現,萬人膜拜。老實說,我滿頭問號。
又回到那條老掉牙的問題:傳媒的責任究竟是什麼?是放大民意,反映矛盾?還是揪住要害,為民請命?是化驗花紙成分,分析它如何美觀?抑或為百姓撕破花紙,刺探箇中底蘊?說到底,我只想香港傳媒與「關公」保留一點煞車距離——公關災難不一定盛行,公關成就也未必值得追捧;更重要是,公關絕不是社會判別是非黑白的唯一標準。傳媒的目標,可能是令世界少一些公關,多一些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