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問臉書]
現在重回單眼的話,還值得衝m4/3嗎 :D ?
.
晚上稍微爬了一下文,
假如我錄影需求只要1080p/60F
(4K剪輯太麻煩不考慮,所以沒有4K/60F沒差)
同樣Panasonic m4/3
感覺[G8+12-60mm/f3.5-5.6 Kit]約¥7.5万
或是[GX7MK3+12-32mm/f3.5-5.6 Kit]約¥6.4万
好像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D
.
真要買的話應該是考慮G8 Kit
雖然體積大不少,但是螢幕能翻過來自拍,
鏡頭焦段活用度也比較大 :D
.
.
假設上述不值得的話,
求c/p值高+輕巧路線推薦 :D
認真不追求極致畫質,
跪求不要推我機皇跟天價鏡皇XD感恩 :D
(其實這篇是攝影敗家前的自我檢討碎碎念)
.
其實我自己都很驚訝,
我竟然會認真困惑這問題 wwww
.
因為以前我根本整天爬文研究,
花在拍照攝影的時間已經很多了,
但花在爬文研究器材的時間可能更多!
.
爬了一下現在各家的相機,
發現眼花撩亂已經看不太懂了 XD
感覺直接來問各位大佬先求個方向比較快
跪求大家現在拍攝的主力推薦+理由分享 ^0^/
.
==================
.
回憶以前網路編輯時代,
主要用Panasoic m4/3微單系統
最後用的機型是GH2/ G3/GX7
.
Panasonic原廠鏡頭一覽:
https://panasonic.jp/dc/products/g_series_lens.html
(下面價錢直接先用官網售價,市價應該便宜不少)
.
當年使用的3顆主要鏡頭
[廣角/定焦大光圈/旅遊]分別是:
.
[廣角鏡:OLYMPUS 9-18mm/F4.0-5.6]
其實這顆是我的次選,
首選是Panasoic 7-14mm/F4.0(¥13万左右)
但當時我真的買不下去 XD
重來一次應該會咬牙直上,
畫質跟廣度都差太多了,
而且旅遊其實超~~~常用到超廣角阿!
現在的話好像更頂的是LEICA 8-18mm/F2.8-4.0
只是售價高達¥173,800實在讓人望之卻步 XD
.
[定焦大光圈鏡:Panasonic 20mm/F1.7]
這顆其實也是我的次選哈哈哈,
首選當然是LEICA 25mm/F1.4 (¥4万左右)
同樣是價格跟體積考量,
重來一次...
應該直上LEICA沒啥疑慮,
偶爾要拍假掰照片,這顆應該還是首選...吧?
更強的是LEICA 42.5mm/F1.2要價¥22万之譜,
恕我無法承擔 XDDD
雖然有平價的 Panasonic 42.5mm/F1.7可以選
但重點還是在42.5mm太遠了,有點難用 XD
.
[旅遊鏡:Panasonic 14-140mm/F3.5-5.6]
原本想說這應該是最佳選擇沒有之一了,
但後來新出的LEICA 12-60mm/f2.8-4.0
規格上超誘人,而且真的達到
[一鏡兼顧廣角+大光圈+常用焦段]
雖然我還記得之前很閒,
用14-140mm設定好腳架跟遠距無線快門,
140mm的超壓縮感自拍真的很爽 XD
換成12-60mm好像就沒辦法這樣玩,
而且這支鏡頭也比14-140mm貴不少
(¥10万→13.7万)
但... 看在萊卡的份上,
假設重回m4/3會考慮這顆當旅遊鏡玩看看。
或是上面便宜的Kit鏡矇用就好...
(我知道差很多 XD)
.
.
當時沒考慮APS-C或是全幅
主要是器材體積跟重量考量,
現在要重新回去的話...
說真的想法還是沒變,
不過m4/3陣營... Olympus都退出了,
只剩Panasonic苦撐,
簡單看了一下好像也沒有什麼突破性的發展,
所以才會來問說,假設現在要重回單眼攝影,
是否有比較推薦的系統?
.
==================
.
題外話~
然後說到[現在]主要用什麼器材的話...
我自己都很驚訝的
現在最主要的器材竟然是[手機]XDDD
.
主力[華為MATE20 PRO]
有Leica加持的3個鏡頭
廣角16mm/f1.8
標準 27mm/f2.2
望遠 80mm/f2.4
.
雖然是2018的前代旗艦了,
但就算用現在眼光看,
三個鏡頭拍照畫質都非常好,讓我十足滿意(認真)
我想過要是再來衝重機超長途挑戰,
我搞不好就帶手機拍就好!
.
不過可惜的是,
他錄影的時候只有廣角跟標準可用,
而且標準的焦段明顯沒有27mm廣角,
體感大約35mm?
然後更痛的是廣角鏡頭的畫質頗差!
要大太陽下才堪用,
最慘的則是錄影竟然不支援使用80mm鏡頭!
所以用Mate20Pro錄影,等於沒有望遠...
幸好標準鏡頭畫質很優秀,
生活拍拍VLOG很夠用了 :D
.
第二主力[GoPro7]
大太陽下的數位防手震實在是驚天地泣鬼神,
可惜就算是剛出的GoPro10,
室內跟夜間的畫質依舊慘不忍睹,
而且只要光源不夠,
連最大賣點的防手震都會廢掉...
要不是日間戶外手持步行自拍,
它依舊是最好的選擇,
不然說真的這次大阪行整趟拍下來,
畫質之差讓我是有點想休了它 XDDD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anasonic g8 規格」的推薦目錄: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閒聊] 真G8的使用感-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怪機絲fz2000 fz2500 fz1000 lx100 gx85 lx10 gh5 gh4 g8 ggs ... 的評價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Photokina】Panasonic Lumix DMC-G8 取消低通濾鏡/ 加入 ... 的評價
- 關於panasonic g8 規格 在 lumix s5 ptt的推薦, 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panasonic g8 規格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s://hojenjen.com/news-panasonic-lx-10-release/
話說啊,果然 G7 後繼機種不叫 "G8",而是叫 DMC-G85,這次 G 系列規格真的不錯,五軸防手震、翻轉觸部螢幕 + 4K 錄影,但價格也就水漲船高了。
延伸閱讀:相機命名潛規則
https://hojenjen.com/camera-mode-naned-interested-things/
panasonic g8 規格 在 怪機絲fz2000 fz2500 fz1000 lx100 gx85 lx10 gh5 gh4 g8 ggs ... 的推薦與評價
松下 4K 女朋友9號DMC-GF9 即將登場Panasonic Lumix DMC-GF9 / GX800 / GX850 相機格式: 1684 萬像素,可換鏡頭式微單相機推出日期: 約2017 年1 月影像規格IMAGE ... ... <看更多>
panasonic g8 規格 在 【Photokina】Panasonic Lumix DMC-G8 取消低通濾鏡/ 加入 ... 的推薦與評價
Panasonic Lumix DMC-G8 基本規格: 感光元件:4/3吋Live MOS感光元件有效畫素:1600萬錄影畫質:4K/30p 3840x2160(約100Mbps)、FHD/60p ... ... <看更多>
panasonic g8 規格 在 [閒聊] 真G8的使用感-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機身手感就是那種下放了雙滾輪(可能也順便下放了防塵防滴),
到入門級機身上例如雜牌K-S2之類的兩光手感.
握習慣高階DSLR扎實的機身的話, 轉換過來一開始會有些不自在.
但適應一段時間讓自己的手變成G8的形狀後基本上沒什麼問題的,
握持手感上還是可以接受的, 不需要大幅改變握持習慣.
比較讓人驚喜的是這塊機背螢幕
除了缺一根搖桿外, 跟曇花一現的a環高階DSLR(a700/a900/a850)
操作習慣87%像, 簡單說就是機背LCD流派的極致玩法.
機背LCD流最大的好處就是, 當長鏡頭像這樣架著的時候,
絕對不會想用各種吃力不討好的姿勢去看機頂LCD.
*不過雜牌的機背LCD這時跟個擺設沒兩樣, 只能看不能動,
雜牌也是主流的機頂LCD+獨立功能鍵流派的.
以前用a700的時候, 搖桿搖過去轉盤轉下去就更改設定完成.
G8沒有搖桿, 要用比較兩光的方向鍵按過去再滾轉盤.
雖然螢幕可以觸控, 但點下去就變成進入該選項的選單,
滾輪設定完還要再多按一次ok或半按快門退出來, 所以說87%像.
拍照上就不再多提了, M43鏡頭數量很夠的, 荷包厚度決定一切.
錄影方面根本就是為了平民4K特化的機種, 拿掉所有進階功能,
留下機身五軸防震+4K不限時+外接麥克風這樣的基本盤, 只要不是
拿來當生財工具有更多進階需求的話, G8絕對夠好用.
其中有一個功能在這個1080P依然很好用的4K時代裡, 真的很棒一定要提一下.
EXテレコン這個功能, 中文選單叫"擴展遠攝轉換", 非常繞口而且不直覺.
英日文選單都是EX tele-conversion, 就是個錄影時機身直接幫你裁切好,
當成倍鏡在用的功能.
像下面影片這樣, 12-60mm的kit鏡, EXテレコン(FHD是2.4x)開下去,
馬上就變成等效288mm, 都不用拍4K再事後裁切成FHD了.
如果望遠只是偶爾的需求, 這個功能應急用真的非常方便好用,
可以錄出馬馬虎虎還算過的去的FHD影片.
https://youtu.be/MQ-cV7j3-Wg
G8最大的缺點大概就是電池續航力吧.
一顆DMW-BLC12大約只能持續玩50分鐘前後.
解決方法就兩個
1. 假電池+變壓器+能輸出市電規格的行動電源.
或是魔改假電池成直接使用一般5V行動電源.
2. 準備一堆電池, 日本那邊跟DMW-BLC12通用的Sigma BP-51好便宜的.
(dp Quattro用的, 這是Sigma原廠電池, 比各種副廠電池安心多了.)
一顆DMW-BLC12價錢抵三顆BP-51, 去日本旅遊別忘了帶幾顆當土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3.80.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23561995.A.009.html
比他便宜的多半都閹割過頭, 連麥克風都不給插.
※ 編輯: ryanl (220.143.80.120), 04/13/2018 15:03: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