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著名心理學家Piaget所述,零至二歲乃屬幼兒的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這個期間,BB應多接觸不同感官刺激,以刺激大腦發展,因此感官遊戲(sensory play)便最為適合了 <( ̄︶ ̄)>
今次介紹的sensory bag (感官袋) 易製又好玩!先把小物件如字母、小毛球波、小波子、小圖畫、小玩具等放進密實袋中 (≧▽≦)y
再把hair gel 及一滴廣告彩顏料或食物色素放進袋中,最後用牛皮膠紙把袋子四邊封口即成 :)
這次我放了這些毛球和海底生物的彩麗皮,余寶寶似乎對這個新玩具十分好奇呢!
讓幼兒用手指按袋子,更可以訓練幼兒的手指肌肉呢 :)
溫馨提示︰嬰兒須在家長監督下玩些玩具,以免把袋子咬穿 (¯▽¯||)
資料參考︰http://pagingfunmums.com/2013/08/02/diy-gel-sensory-bag/
piaget sensorimotor stage 在 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些兒童識字咭或幾年前曾經十分流行的Flashcards (閃咭),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吧!
學習詞彙,最好的方法乃是從一個適當的語境 (context) 下學習,除了學習物件的意思和讀音外,詞彙的用法、性質等亦十分重要。因此,要小朋友真正掌握一個詞彙的方法乃是從日常生活或透過說故事等活動去令小朋友明白及運用該詞語,單單從閃咭學習便不能達到此目的了。
而且,閃咭學習始終屬於平面學習,根據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 (Jean Piaget)指出,零至二歲的幼兒處於感知運動階段 (sensorimotor stage)。在這個階段,幼兒主要通過感覺經驗(例如視學、聽覺等)與身體的肌肉運動,來建構對世界的理解。故幼兒的學習宜以感官學習及大肌肉運動為主,過多的平面學習並不適宜呢!
個人認為,這類識字咭或閃咭不是禁止不能用,它能夠作為小朋友複雜詞彙的工具之一,但家長要取得平衡,不宜只側重於平面學習呢!
圖片來源︰雅虎搜尋
piaget sensorimotor stage 在 言語治療師媽媽Miss Carle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 Flashcards.....
[廿四孝父母專欄: 玩學英語]
閃咭(Flashcards)之迷思
幾年前,英語閃咭(Flashcards)廣受香港家長歡迎,坊間亦紛紛出現不少英語閃咭班,更有幼稚園以此作招徠,究竟這些閃咭對小朋友是好是壞?小朋友又真的能學到閃咭上的英文生字嗎?
首先,想解釋一下,閃咭學習的原理是右腦學習,右腦主宰圖像的記憶及處理,故閃咭學習即圖像學習,小朋友是以右腦把整個英文字當作圖像去作記憶,並和該字的讀音聯繫起來。坊間說法,小朋友的大腦愈早開發愈好,其實也不無根據,幼兒的大腦其實像一塊海綿,小時候的吸收、學習能力較強,相信大家也不會反對吧!
然而,閃咭學習始終屬於平面學習,根據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 (Jean Piaget)指出,零至二歲的幼兒處於感知運動階段 (sensorimotor stage)。在這個階段,幼兒主要通過感覺經驗(例如視學、聽覺等)與身體的肌肉運動,來建構對世界的理解。故幼兒的學習宜以感官學習及大肌肉運動為主,過多的平面學習並不適宜。如家長只以閃咭及其他平面玩具來教導幼兒,則不太可取了!
至於幼兒是否真的能從閃咭學習英文字,則因人而異。筆者則見過一些從小以閃咭學習的小朋友,到了小學階段,果真能比同年紀小朋友學會更多英文字,也從小培養了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總之,我認為,世事無絕對,我不認同閃咭對小朋友有害等較偏頗的言論,但也絕對不認同家長只讓小孩玩閃咭的做法。總之,凡事適可宜止,至於是否讓小朋友以閃咭學習,家長請自行判斷吧!
Miss Carley
-喜愛小朋友的英文教師及言語治療師
-熱衷分享DIY幼兒英語學習教材,致力提倡小朋友透過遊戲學習
-香港大學言語治療學系榮譽學士,中文大學教授英語為第二語言(TESOL)專業資歷
-註冊kindermusik導師
-曾任國際學校言語治療師
曾接受多間傳媒包括晴報及星島日報等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