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發展的基石,有多少種語言往往就代表有多少種理解世界的獨特角度,以及有多少種人群的自我認同。
這篇來自【CUP】的文章,帶我們看到保護瀕危語言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反思語言與文化生活之間的聯繫該如何保存?
-------------------
聯合國宣佈 2019 年為「國際土著語言年」,宣揚保護使用土著語言之重要。世界上大約 7,000 種語言,當中約 4,000 種語言僅為世界人口的 2% 所使用,全球逾 4 成人口正使用 8 種常用語言。語言愈趨「大同」,據估計,到本世紀末,世界上一半的語言將會滅絕。
語言消亡,優勝劣敗,人們只是轉向更為「實用」的語言,許多人對於語言消失或許並不以為意。有些人則將之類比作物種滅絕,對之感到悲傷。除了訴諸情感,有些語言學家則關注語言本身的損失。丹麥語言學者 Jeroen Willemsen 和 Kristoffer Friis Bøegh 就認為,從功利角度,仍有保護語言的需要。
語言在不同國家和文化之間,一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一方面卻帶有相似或相關的特徵。舉例說,如果某一項語言的直接受詞(direct object)出現在動詞之後(例如「我吃魚」),這種語言很可能也有介詞(後、中、上、下等)放在名詞之前。但是如果在一種語言中,直接受詞出現在動詞之前,語言可能會有「後置介詞」(postposition)。它們具有和介詞相同的功能,但是放在名詞之後而不是之前。以上就是所謂的「詞序相關性」。
在直接受詞出現在動詞之前的語言(如拉丁語,土耳其語或 Reta 語)中,動詞往往是句子的最後部分。這些所謂「動詞最後」的語言不僅經常有後置詞,而且往往也有「格標記」(Case Marker)。格標記是一種語法系統,可在名詞上使用前綴和後綴等元素來說明其語法角色。例如,在拉丁語中,如果「星」是主語,則是「stella」(例如星星是明亮的);如果它是受詞,則為「stellam」(例如我看到了星星);而 stellae 則是屬格(例如英語中的「the light of a star」)。語言學家推測,「動詞最後」的語言是出於效率原因:因為句子的前兩個元素是名詞,因此能更快傳達關於句子中發生的事情。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