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聞
匈牙利布達佩斯最高建築預計明年落成
Komoly szakmai bravúrokkal érte el a 100 méteres magasságot a MOL Campus
.
你有去過匈牙利布達佩斯嗎?
.
來自 MOL Group 集團總部新大樓 (Magyar OLaj- és Gázipari Részvénytársaság, Hungarian Oil and Ga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將成為布達佩斯城市最高建築。
MOL 是一間總部位於匈牙利的國際石油與天然氣公司,最新總部大樓是由英國知名現代建築設計師 Foster 建築團隊所設計,這個建築團隊也是曾設計 香港國際機場、柏林議會、倫敦市政廳、大英博物館中庭天花板......等等的知名現代建築設計師。
.
#綠色能源現代建築
這次,Foster 團隊與 MOL 集團合作,設計一棟高達120公尺,樓高28層的現代建築,包含一棟塔樓與裙樓,並且把兩棟建築連結在一起。遠處看起來,裙樓會以一條曲線連結到塔樓頂端
.
這棟MOL Campus 就位於多瑙河畔,靠近Nádorkert的旁邊,大樓緊鄰河畔的空地。
這棟集團總部也是希望把原本散布在布達佩斯不同大樓辦公空間,整個統整到這棟新大樓。
較低的裙樓是以員工用餐環境、會議空間以及員工設備,其他較為彈性靈活的辦公空間則會在高樓層。
整個綠化空間環境會從中央一路延伸到高樓頂端,使大自然融入辦公空間,使用先進的技術來控制溫度、光線與視野,以達到理想的工作空間。
除此之外,還會在建築頂端設置太陽能板,建築也會有雨水收集設施,利用與外部相通的陽光空氣,達到低碳建築目標。未來,也將會申請LEED 與 BREEAM 兩項的建築認證。
.
#布達佩斯建築禁令
MOL Campus 完工之後將會成為布達佩斯城市最高建築,樓高120m,在這之前是Semmelweis Egyetem Nagyváradtéri Elméleti Tömb 的88m為布達佩斯最高大樓,新大樓落成將比這棟建築高出30m。
近年,布達佩斯政府通過一項法案,將限制布達佩斯城內的所有建築高度
這項樓高限制是為了布達佩斯城市的天際線而設想,為了不要破壞布達佩斯的天際線風景,以及維持城市獨特美感。
布達佩斯政府規定,所有城市內部的樓高限制在90m,建築高度位於65m以下將不管制,65-90m高度的建築將會有複雜的法案申請,以及管控相關的建築美感。
但是,MOL集團總部大樓高達120m,超過90m的樓高限制,因為是在法案通過之前送審通過,所以免於這次的限制令,還是維持建築設計去興建。
未來,如果這項法案有維持建築最高90m限制,MOL集團大樓也將永遠成為布達佩斯城是最高的建築,無法有其他建築突破。
.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emmelweis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Çift Mağara餐廳用完餐之後,就在門口附近的上坡,千萬不要錯過眼前這私密景點:
腳底下的清真寺DERGAH CAMİ。
我們很久沒有聊土耳其的歷史故事了。上次停留在1699年,土耳其再也無力對歐洲構成威脅。
整個十八世紀,土耳其專注在國內事務,但對於俄國崛起頗有忌憚,雙方發生數次「俄土戰爭」,也互有勝負。
這些戰役絕大多數都是雙方結合小兄弟互槓,但有的時候也成為歐洲戰爭。例如1735年的那一場,俄國與哈布斯堡王朝對抗土耳其。而1853年的那一場演變為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全歐洲參與。
我們先來說為期三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交戰的雙方:一方是土耳其、英國、法國、薩丁尼亞(當時的義大利);而另外一方則是俄羅斯。原因之一是十八世紀重工業開始土耳其與俄國雙方的衝突幾乎都是俄國大有斬獲。原來土耳其境內的複雜民族,許多都被俄羅斯以「大斯拉夫主義」的政治語言煽動而獨立,但獨立之後大多數也被俄羅斯囊括兼併、或作為附庸。
對於一向奉「均勢」為外交第一準則的歐洲,是完全無法容忍俄羅斯陸地霸權的擴張的。幫助土耳其這個垂危王朝作為俄羅斯勢力南下的緩衝,對歐洲列強而言自然刻不容緩。
而在那個帝國主義大肆掠奪的時代,法國與俄國正好有碰上兩個標榜「民族復興」以及以「正統」自居的皇帝:拿破崙三世與尼古拉一世。
兩人各自以土耳其境內的天主教徒與東正教徒的保護者自居,相持不下。
尼古拉二世錯估國際形勢,要求武力進入土耳其境內保護東正教徒。英、法兩國忍無可忍,攻擊俄國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艦隊。
俄國遭此一擊,損失慘重,加上忖度英法可能從西邊進軍俄國本土,於是主動求和。
這場三年大戰,徹底瓦解了俄國的西向或是南向的企圖、並且暴露俄國在沙皇光鮮的外表下,其實是個殘敗不堪一擊的國家。
除此之外,這場戰爭出現了一位偉大的人物: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
她自願前往前線從事護理工作,發現衛生條件與醫護專業不足兩大問題。
我們現在看到的醫院都有專業的醫護人員,而且各種衛生細節都會注意,例如洗手、戴口罩。
但是在1850年代的克里米亞戰爭,甚至連洗手這個我們現代人看起來最基本的工作都不知道、甚至排斥。
您可能會覺得奇怪,怎麼會排斥洗手?這是事實。
不但是事實,而且數十年奔走呼籲醫院洗手的醫生:匈牙利人Igna Semmelweis還因此被醫學界權威視為神經病最後慘死於精神療養院。這又是另外一則重要的歷史故事。
不過南丁格爾比較幸運,她在戰地醫院所推行的衛生與護理制度都得到實施,成功讓戰地醫院的死亡率從42% 降為2%。
那麼,大家為什麼相信南丁格爾呢?當然,她沒有像Semmelweis那樣直接挑戰權威是原因之一;她是位優雅的護士,團隊也都是英國淑女組成也是另外一個原因。不過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因:統計。
是的,南丁格爾可以說是統計學的先驅。我們在照片所附的Piecharts就是她最原始的發明,成功說服權威人士當地衛生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她改革的成效。
這場戰爭還有一項前所未有的意義:影片紀錄。我們下次再談。
semmelweis 在 Sunny背包流浪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懷兒少大串聯:和孩子聊聊COVID-19 】
大家都說洗手很重要,但知道「洗手」這個公衛醫療觀念怎麼來的嗎?(我圖文有夠一致的,覺得滿意😆)
最早在最早在19世紀中期,一個匈牙利醫師-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在那個對細菌病毒並不了解的時候,塞麥爾維斯曾試圖在維也納的產房內實行洗手的制度,以此來降低死亡率。
但他並沒有得到支持,還因此被以為是瘋子,被關到瘋人院裡,最終甚至也是死於傷口感染。
一直到19世紀後期,微生物學、細菌學、以及外科消毒法的醫療知識進步,才開始有了洗手是重要的預防感染知識。
前人的努力,才能讓我們更了解如何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新冠病毒的流行,讓我們重新理解到,病毒並不會自己移動,最常見的就是透過飛沫傳染,病毒最常隨著手部到處附著,於是簡單便宜的防範方式,就是確實洗手。
那麼如何確實洗手呢?
先講洗手時機~
✨吃東西前
✨接
✨接觸照顧小孩前
✨看病前後
✨上廁所後
✨接觸口鼻分泌物後(打噴嚏、咳嗽)
洗手步驟~
內:搓揉手心
外:搓揉手背
夾:搓揉指縫
弓:搓揉指背與指節
大:搓揉大拇指及虎口
立:搓揉指尖
腕:搓揉至手腕
洗手時間長度~
洗乾淨為止,但最少不低於30秒,我都跟小孩子說唱一首生日快樂歌(中英文各一遍)
最後有一個比較容易忽略的事情提醒各大朋友、小朋友,洗手後要以乾淨的紙巾或者毛巾擦乾,溼答答的手到處接觸其他物品,細菌病毒喜歡潮濕喔,會更容易孳生。
平時手收也不要亂摸臉部,希望大家都能常洗手,疫情趕快過去。
邀請朋友共同加入關心兒少行列🥰
GooD Life-我們的100種生活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Sim-Studio46.
—————以下為複製貼上響應內容——————
歡迎響應【#關懷兒少大串聯:和孩子聊聊COVID-19 】活動
❚ 串聯接力 ❚
■Tag 3位好友一起加入!
■可以用任何形式(圖文、繪畫、影片等) 回饋關於新冠肺炎疫情,你曾與孩子做過哪些討論、回答了孩子什麼疑問,或單純分享想對孩子說的話!
👉也可以參考公視彙整的小朋友問題來做回應 https://ptstw.pse.is/PTTCS
-
👉點擊Hashtag 聽聽大家怎麼說
#關懷兒少一起來
#和孩子聊聊COVID19
#ShareWithKidsAbout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