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亞洲大學獸醫系ptt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找亞洲大學獸醫系ptt, 亞洲大學學測分數109, 亞洲大學科系分數在Instagram ... ... <看更多>
spuu ptt 在 股球Stock a ball - 看到這篇的時候滿傻眼的,原來太久沒登入 ... 的推薦與評價
PTT.CC. Re: 股票被州政府收回. 最近也遇到股票被美國政府收回了, 約三年沒 ... 扣了8萬9000元,SPUU扣了7萬5000元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成本了,多花費的錢 ... ... <看更多>
spuu ptt 在 Abbeys and churches of England and Wales, descriptive, ... 的推薦與評價
... ptt: "ttAvo) : pollll lol oss:) t: Ilme oss otos plIl st w o | IT5uOIs DTol ... spuu otti ATT pudsIDUI sl TomTO AitoH I tooot:I , JIIOI so IIONI in less ... ... <看更多>
spuu ptt 在 [心得] TQQQ三倍指數ETF存股發大財?論文探討可-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kav123456 (我是好人QQ)》之銘言:
: hi 正二哥,小弟ptt 中一個小小讀書童來跟你請教請教
謝謝小書僮的指教,我特地寫一篇文章回覆代表我的敬意
https://reurl.cc/bEReeE
相關的疑問應該都有回答了
你的問題就在於挑少數最爛的區間來說槓桿差
卻忽略槓桿其他多數表現更好的區間
你這套說法
對 1998-2001 單筆投入的人是正確的(定期定額就錯了)
但對 2002-2021 的人來說都是錯誤的(不管單筆或定期定額)
而且 2000 年是由破百本益比根本沒營利唬爛出來的超級泡沫
連那斯達克本身都下跌 80% 了
我不喜歡用這個區間來談,就是不可能再現了
別說破百,那斯達克指數本益比破五十
(不是像 2008 衰退導致的高本益比現象)
我先捐 50 萬出來做公益
破百我再捐 100 萬
如果你覺得我這篇有哪裡寫不清楚還是避重就輕
沒關係,我文章會繼續寫
你可以繼續看,繼續給我指教
但是別用那種居高臨下的戲謔口氣,討論起來很不舒服
正常點討論,應該不難吧?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21.2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9180211.A.1A8.html
你算到 2019 年也可以
兩倍槓桿一樣在多數時間贏過原型(即使經歷過金融海嘯那種跌幅)
當然,你要拿網路泡沫加金融海嘯來說槓桿不能持有,那我也認了
對啊,等年底再來討論
不然 2020/03 拿這個時間點來討論?這才叫不合理吧
這是指數的本益比,跟個股是不同的
個股可以有夢,但單一公司倒掉就算了
如果指數都在作夢,那就很誇張了
可以的,你去看我文章內「單筆 + 定期定額」
即使經歷網路泡沫跟金融海嘯,依然屌打原型
單筆投入勝率高是一定的,但不代表一定贏
多數時間單筆投入依然是好的
(只是討論到槓桿,每個人好像就只剩單筆這筆錢,沒有其他資金可以再買了)
個股泡沫無妨,例如特斯拉本益比破百沒差
但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一起給你破百,這就不好玩了
(當然,如果你在破百前就持有,你賺爆了,記得開始買房)
歐印一定會歐印在 2000 年那種本益比破百等級的泡沫
而且後面都沒錢可以低點買了,一次把退休金全部丟進去
真的是很神奇
我兩個都有持有,QLD 是考量到匯率
哪天真的戰爭風險台幣大貶,我能賣掉 QLD 回來買便宜台幣資產
2000 年是真的很誇張啦
但美股過去十年,要考量到 2000-2010 失落的十年
如果用平均來看,2000-2020 其實表現還好(落後大多數 20 年滾動時間
先跌後漲是最吃虧的
也是,未來報酬我認為不會像過去十年
同樣我也不認為 2000 年會再次到來
我支持的是有小錢可以慢慢定期定額買,或是用生命週期開點槓桿先買
拉長期間(20 年以上),只要別再遇到 2000 年那種等級的
(是說遇到也很好,換錢出來買房也是財務自由了)
如果只是 2008 那種等級
把時間拉長,複利通常能夠解決波動的耗損
如果將過去十年視為對 QQQ 遇到 2000+2008 的雙重攻擊
這十年用均值回歸來看也算合理
當然這十年我也認為再現機率很低了,不適合用來做未來評估
(但滾動 20 年以上的平均報酬,依然是可以期待的)
看個人了,如果真的認同生命週期法,應該會將單筆投入時間提早
至於 200 均線,理論上跟回測上看起來真的很完美
但要實際做難度挺大的
全出全買,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特別是遇到雙巴還是局勢的雜音
就很可能讓人產生疑惑(例如你現在就因為升息而延後投入
如果現在均線回到 200 以上,聯準會宣佈升息,你買回來還是不買?
如果現在均線掉到 200 以下,聯準會宣佈 QE,你賣還是不賣?
200 均是個很完美的理論,但要操作起來沒那麼容易
我個人就有過很慘痛的經驗,日後再分享
買啊,幹嘛不買
你會疑惑就是認知不足,信仰不夠,代表你能力圈還無法操作槓桿投資法
這確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適用的
你得夠了解,夠有信心才行
我有個 100 萬的實際投資組合範例
你可以每個月看一下
https://reurl.cc/nO0yn8
上個月剛虧 20 幾萬
之前從 150 高點跌下來也虧了大概 50 幾萬
沒事啊,你如果感到疑惑,那真的別買
認知足夠再來,不然低點你會懷疑人生,不敢繼續堅持原有策略
你質疑的問題就是個人認知不同而已
怎麼同樣買正2,我就能堅持下來,有人就會受不了賣出去?
就是認知不同啊,認知不到,怎麼講你都無法體會為什麼有人能堅持下來
就像我待在 10 樓講話,你 9 樓可能還聽得到
但 1 樓你連我嘴巴張開都看不到
慘痛的經驗(淚
你不相信就別買啊,不必質疑別人可不可以
現在都已經跌四成左右了,還怕東怕西,那你真的別試槓桿
因為這真的在你的能力圈以外
因為正向複利會產生偏移
連續上漲的局勢下,很高機率帶來倍數以上的報酬
https://reurl.cc/LMdV6e
P大,你不用算那些,不重要
先說你有沒有把槓桿系列的文章全部看完就好
如果有,還會有這些質疑,是我能力不足,我再改進
如果沒有,建議你去看一下再來討論
r大這個結論正確
有錢有膽,越多錢的人通常越有膽
是沒錯,最後就是回歸各自相信的而已
你相信你的,我相信我的,最終我們得到自己應得的回報
是的,所以害怕波動的話,可以用曝險控制比例,或是再平衡降低槓桿
我指的百年意思是我看很長,不會去在意眼前的小波動
25 歲出社會若真的開槓桿遇到 2000 年那種,超爽的
你去看看後面定期定額買回來,45 歲就財務自由了
槓桿有它的風險在,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去承擔就好
所有都是結果論
包括百年的股市上漲也是
只要你一句:「難道未來也會上漲嗎?」
我就只能說不確定,但機率很高而已
謝謝支持
這就看個人了,我就從萬八抱到萬四,你可以看我的實測組合
即使十年後還是萬四,正2 依然會逐年墊高股價
https://reurl.cc/0XOn4o
也不一定要年度,這是我的個人習慣
你如果不抓年度,會發生 2020/03 那種情況
明明整年大漲,卻硬要挑三月大跌當終點
現在挑 2022 上半年出來講就是類似的意思
槓桿最傷的時候就是大跌之時,挑這個時間點來評估槓桿能否投資
那答案肯定是不行(用這個時間點來講,對槓桿來說很不公平
例如 TQQQ 2020/03 下跌七成,你在當時看肯定不 ok
但拉到年底看,怎麼 TQQQ 表現又可以了
用年度就比較沒爭議了,反正就一年來看
日本那種也是超誇張的,但 30 年後依然解套
初期槓桿若遇到最好的情況,那個表現是差很多的
若遇到最壞的情況(例如 2000 年),也能靠定期定額凹回來
就像上面那張圖片資料(日本)單筆跟定期定額的狀況一樣
初期單筆跌,可以靠定期定額補回來
如果台灣50正2投資期間遇到幾次恐慌修正,會比緩步向上的表現更好
後續文章我會提到這點
謝謝支持!
不要叫我教主啦,被捧上去就是等著摔死而已
我講的可能是錯的,你可以質疑我哪邊是否錯誤,多反思
投資這種事情就是要持續學習,持續加強認知
我躺在地上,分享我所知道的槓桿投資法就好
如果哪裡有錯,請提醒我,我會再做修正
如果不考量單一國家的問題,以及戰爭風險
我認為長期 50正2 優勢強很多
但就分散的角度來看,搭配標普、那指分散風險比較好
投資十年落後這種事情,美股在失落十年就有過了
長期投資者如果只看十年就改變自己原本的策略,那應該是策略設定有問題
以 30 歲為例,十年沒報酬也才 40 歲,人生規劃哪裡不同嗎?
會投入股市的錢通常就是以五到十年以上不會用到
對我而言,甚至是打算放到退休時才會慢慢提領的
中間就是小波動而已,收入現金流持續會定期定額,沒報酬並不會怎樣
報酬低反而可以有利增加後期的報酬(這點你應該知道
我之所以認為十幾年很短,是因為我已經看到下一代了
十幾年沒報酬,對下一代來說他還未成年呢
股板都在嘲笑隔代沖,但隔代沖的才是真正的長期投資者
我是真的看很長啦,十幾年有賺到錢是運氣好,沒賺到也在預期範圍內
二十年以上還沒賺錢,這才會比較難受(但我也不會因此改變策略
你這個問題我後續的文章也會提到
你拿 10 年來做比喻,意思就是這 10 年要有報酬才行
等於你是投資 10 年(曝險時間)
這是我跟你看法不同的地方,我放進股票的錢就是打算放 10 年以上了
你想買房的錢,應該是另外的資金部位
跟股票放一起,反而變成「股票一定得在這 10 年賺錢」這種錯誤的期待
我想沒有一個長期投資者,會想拼 10 年的期間來決定自己的財務目標
如果想買房,資金是另外的部份
如果是財務目標,那就是要有更長期的打算(10 年真的只能算短期)
你這樣就又回到歐印這個老問題了
你會擔心波動太大造成期望時間更長,你可以選擇降低曝險
不需要承受超過 100% 的曝險
這是曝險比例控制的問題(不要老是認為一定得兩倍三倍槓桿開滿
用槓桿 ETF 可以用 50% 的資金取得 100% 的曝險就好
當你選擇曝險超過 100%,就代表你願意用更長的時間來撫平波動
你願意用更多的時間,來彌補曝險太高的風險
不要一邊用超過曝險 100%,一邊又希望 10 年肯定賺錢
這樣是不對的
你可以依照個人的財務目標去分配資金(包含曝險)
當你期望一個不確定性的東西,10 幾年一定要有報酬
我想這已經脫離投資的本意(而這也跟槓桿無關了
略遜就略遜,你要忽略手上有 50% 現金這個優勢我也沒辦法
我也說了,夠低點的時候現金是可以進場買的
這個我沒提是因為有很多不確定性,但跌夠深就買個 5% 10%
長期來看肯定贏過 100% 原型
你的問題不就是開槓桿會影響財務目標?
我回答你了,50%開兩倍槓桿,手上50%現金
從安全性上考量,絕對比持有100%原型好(這點我也講過很多次了
感覺你打從心底不認同這種方式,那真的不必勉強討論
因為這就是價值觀的問題,這種沒有對錯,只有個人看法而已
討論個人看法是沒有結局的
這確實有點奇怪,投資原型 45 歲有賺錢可以買房
結果槓桿卻沒辦法買?(如果有獲利,理論上槓桿應該賺更多
若是以崩盤來講,那應該兩者都無法買房才對
但回到曝險的問題,相同曝險結果是不會差距太多的
若你用原型可以達到財務目標,我用槓桿搭配出相同曝險自然也可以
可能會有誤差沒錯,但這個誤差就是一個保險費的概念
為手上多現金的流動性付出的成本
理解正確,用槓桿取得曝險,多出現金可以有其他用途
反過來說,利用槓桿反而有更多資產配置的空間
股房配置起來也是很威的(房產降低波動)
我記得之前有回過了,公司帳面有現金也有債務,為什麼不還債?
現金流動性跟安全感啊
而且你用一半資金投資兩倍槓桿,成本只有 1/2 而已
以 0050 來說,內扣 0.43%
50正2 內扣 1.3%/2=0.65%
兩者其實差異不大(考量逆價差,0050 輸慘
你要原型之後換槓桿也可以
但平時不買槓桿的人,等下跌或需要用錢你會敢買槓桿?
敢的話就ok
我是比較無法想像不想買槓桿的人,會在遇到緊急狀況時忽然願意開槓桿
擔心有可能落後,就用降低曝險控制啊
如果要歐印把曝險拉大,就是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需要用更長時間撫平波動
怎麼又回到單筆歐印,然後長期落後大盤這個老問題了
擔心落後大盤 → 曝險控制
決定單筆歐印 → 做好用更長的時間撫平波動的準備
要降低波動就是降低曝險,曝險變低,波動就低了
剛才查了一下,兩者報酬差不多,挑一個你喜歡的代號就好
我個人是會選擇 SSO,畢竟經歷過金融海嘯,可能追蹤上比較精準
就像 0050 跟 006208,我會優先選 0050一樣
個人觀點無任何依據
安心感就是看個人,就像有人就是得配置債券才安心
像我就覺得沒必要
這種個人價值觀的東西沒有對錯
你覺得需要現金安心,你就持有槓桿
你覺得不必要,需要錢再轉槓桿換現金,也行
至少我們兩個都認同槓桿可以用來增加財務彈性就可以了
剩下就是個人的做法選擇而已
謝謝支持
我覺得這種方法有風險
跌的時候轉換,有可能會失心瘋換太多
結果再遇到個大波動,心態崩了,撐不住離場
你得考量這個問題
之後會寫,簡單來講就是該賣的時候沒賣,該買的時候沒買
謝謝支持
但擔心風險是正確的,我也一直在思考槓桿投資的風險還有什麼
一起學習
其實失落十年中間定期定額,還是賺
所以真的很害怕一蹶不振的,就適度單筆 + 慢慢定期定額吧
若是退休人士,你當然就別全部歐印槓桿,這就是玩火找死而已
畢竟有提出數據,還是可以討論(只是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
理論上崩盤時,現金就可以慢慢加碼了
這點沒提是太多變因,因此直接用再平衡比較沒爭議
每多一次交易,就會多一次天使與魔鬼
盡量減少交易次數比較好
謝謝支持!
等我生命週期法寫完看看
依照現在的資訊流通,你看不到這種情況了
1998 年起若用定額定額的,原型輸,而且輸很多
若講單筆,2002 年後的每一年都贏(今年不知道
用網路泡沫那種連原型都跌 80% 的情況來說槓桿 ETF 不適合配置
我是覺得不太公道啦(而我這篇主要就是講這點
你不認同沒關係,有人會認同
就像買房有人還是用全現金買的,我也不認同這種做法,但我能理解
就像我能理解你認為 100% 不需要槓桿(我不認同,但能理解
你能不能試著理解一下
有人認為 100% 曝險透過槓桿來達成比較好,手邊想多現金的想法?
你的這個疑問,我怎麼看怎麼怪
投資是為了財務目標,後面又說訂定 20 年後的財務目標有什麼意義
你前後句不就矛盾了嗎?
25 歲不能制定財務目標?
這就完全跟長期投資與生命週期法背離了(生命週期甚至看整個工作期間
長期投資絕對是講求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上
當你投入一筆錢,如果只看十年的表現,那真的是看太短了
光投入十年報酬率就不一定是正的
我感覺你混淆了這三種:財務目標、投資工具、投資策略
財務目標是個人想達到的
投資策略是為了達到財務目標的方法
而槓桿 ETF 是執行策略的工具
比方說,我希望 1000 萬退休(這是財務目標
我選擇多少曝險,何時再平衡(這是投資策略
我選擇用 ETF(這是工具
你把三種混在一塊談,然後說槓桿 ETF 不適合做為財務目標工具?
曝險的問題我講過非常多次了,即使有偏移也不會落差太大
你要持有 100% 原型沒問題,但持有 50% 兩倍槓桿也是可行的方式
我怎麼感覺一直在鬼打牆回答相同的問題
認為槓桿會落後原型 → 解決方法就是曝險控制
認為十年投資報酬率不穩定 → 你可以選擇定期定額
至於財務目標這種事情因人而異
投資工具的選擇也是,為什麼非得要別人跟你做相同的選擇才行啊?
我用槓桿可能落後,好啊,我接受
但可能領先比你早退休的時候,我也能享受
就是風險自負而已
你講的好像只有投資原型 ETF 才能達到財務目標,不會出錯一樣
先別講槓桿,我拿個股舉例
有人覺得 ETF 報酬太低,想主動投資選個股
行不行?
當然行啊,他能夠接受個股失敗的結果就好
除非你覺得槓桿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不然在知道風險的前提下
不就是個人價值觀的選擇(就像你認為 100% 曝險不需要槓桿一樣
你覺得不需要,我覺得需要
誰對?
你對,我也對
這種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能不能不要再鬼打牆了-.-
如果你要短線,還是分開好,讓心理帳戶不同
謝謝支持!
你要訂 35 歲的目標,可以啊
你降低曝險就可以減少目標失敗的可能性了
就像退休者加入債券或提高現金一樣
槓桿 ETF 就是調整曝險的工具而已,怎麼好像講得用槓桿就註定失敗了
那就是個人財務目標設定的問題,跟槓桿 ETF 無關啊
財務目標可以隨著年齡跟經驗需求去調整
你所謂的不好的策略,該不會又回到那個用槓桿 ETF 只能歐印的思維了吧....
你所謂的「策略不好」是指哪個策略,要不要先定義一下?
你所謂的風險對沖是指股債對沖吧?抱歉,這個我不認同
200 均線進出,抱歉,這個我也認為不容易做到
至於 BAH 跟定期定額,這個我是認同的
這是一般人能輕易做到的,回測也給你看了
去看看單筆 + 定期定額的結果,兩倍都狠甩原型
如果你是認為 BAH 跟定期定額不行,OK,那我們討論到這邊結束
因為剩下就是個人價值觀的選擇而已
你認為不行,我認為可以
誰對?
誰都對,各自承擔自己的選擇就好
※ 編輯: Capufish (111.242.143.106 臺灣), 07/31/2022 04:17: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