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LPA 幻人、及那些你搞不清的靈性顯化法則有鑑於網路上五花八門的靈性影片,充滿了張冠李戴,以及諸多去脈絡化的說法,我盡量結合心理學理論及以經論為基礎的方式釐清 ... ... <看更多>
「tulpa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tulpa ptt 在 [分享] TULPA幻人、那些你搞不清的靈性顯化法則- 看板soul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分享] TULPA幻人、那些你搞不清的靈性顯化法則- 看板soul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Re: [討論] 創造一個喜歡自己的人,錯了嗎?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用想像力創造靈體- 靈異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分享】 TULPA幻人、那些你搞不清的灵性显化法则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閒聊] 大家幻想過自己有朋友嗎? PTT推薦-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抽獎] 5款遊戲猜謎列車- steam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Tulpa and Dusha Music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2022elaborately context guess-電腦筆電評比推薦,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Thomae Aquinatis Secunda secundae in duas partes distributa. ...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Exercicio de perfeccion y virtudes christianas, sv avtor el ... 的評價
- 關於tulpa ptt 在 Decretum Gratiani Cum glossis domini Ioannis theutonici ... 的評價
tulpa ptt 在 Re: [討論] 創造一個喜歡自己的人,錯了嗎?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Tulpa 大意是你可以先預設一個人形身高長相體型之類的你自己決定透過冥想持久又意念深刻的冥想有一天你的Tulpa就會成真Tulpa形體化後會聽從你的意志 ...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用想像力創造靈體- 靈異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來自西藏的精神秘術,可以透過強大的專注意念創造出來魔法產物,這是特異功能的概念嗎?例如精神力可以移動物品- 創造.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分享】 TULPA幻人、那些你搞不清的灵性显化法则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TULPA 幻人、及那些你搞不清的灵性显化法则有监於网路上五花八门的灵性影片,充满了张冠李戴,以及诸多去脉络化的说法,我尽量结合心理学理论及以经论 ...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閒聊] 大家幻想過自己有朋友嗎? PTT推薦- 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chejps310505/18 11:50其實整個ptt除了你都是我開分身幻想朋友在對話 ... charlieliao05/18 12:35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Tulpa,應該算是一種幻想朋友吧.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抽獎] 5款遊戲猜謎列車- steam - PTT遊戲區 的推薦與評價
抽5款遊戲,全部level 1+ 時間到2015/09/07 10:00 抽下列這5款Etherlords Bundle Realms of Arkania: Blade of Destiny Tulpa AR-K Full Bore 請勿 ...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Tulpa and Dusha Music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Tulpa and Dusha Music, Amsterdam, Netherlands. 7290 osób lubi to · 142 osoby mówią o tym. Tulpa | Dusha is a sound magician from the Future. > Modular...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2022elaborately context guess-電腦筆電評比推薦,精選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I guess I named my tulpa Aegis because she's a turtle and an aegis is ... the original series and its continuation, and provides "context …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Thomae Aquinatis Secunda secundae in duas partes distributa. ... 的推薦與評價
... ang Nude abres om tulpa Bumb xola dlhom listutt mtoflatouchprm limabue ... pencs hluß wie liye wa ault peti dan peneren cryptene ptt Fupza date mème au ...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Exercicio de perfeccion y virtudes christianas, sv avtor el ... 的推薦與評價
... conviene muchas vezes dividir en partes , y grados , p.t.t. 7.c.4 . fol . ... Como podrà vno acordarfe facilmente de fus tulpas , para ocuparfe lo mas ... ... <看更多>
相關內容
tulpa ptt 在 Decretum Gratiani Cum glossis domini Ioannis theutonici ... 的推薦與評價
... by coftere ordinan bapiimas fuericia má roboramur : t Buis ptt locus vnog ... fignat enim ba bic gipainianatra , BE títá cóparamus al fup tulpas riij. ... <看更多>
tulpa ptt 在 [分享] TULPA幻人、那些你搞不清的靈性顯化法則- 看板soul 的推薦與評價
TULPA幻人、及那些你搞不清的靈性顯化法則
有鑑於網路上五花八門的靈性影片,充滿了張冠李戴,以及諸多去脈絡化的說法,我盡量
結合心理學理論及以經論為基礎的方式釐清簡述,涉及專業名詞部分,盡量淺白註文標記
。包含涉及諾斯底、卡巴拉和赫密斯理論的部分也盡量簡略帶過。
此篇主要以市面上常常濫用的"顯化"來切入,無論是宇宙下訂單、吸引力法則、新時代化
的祈禱和冥想等等,我不否認其存在本身的價值,但是許多去脈絡化的拼裝理論,往往會
使修行者在爬階的過程中遇到瓶頸,甚至進入崇拜性思維,單從其過度濫用自由主義的
風格上,不難發現,它注重的是所謂的應用式的靈性消費主義,而完全忽略所涵蓋的
基礎學科理論。這就是所謂的去脈絡化。
本文分為以下部分:
˙TULPA,幻人
˙你所不知道的顯化法則問題,錯誤的"捨 " 、迷亂的" 取 ",三一法則的秩序平衡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與菩提心
˙三摩地
前導:
群眾心理學權威 Gustave Le Bon 的《烏合之眾》有句名言:
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
˙神學中廣泛應用於科學中的邏輯模型奧卡姆剃刀理論: 若無必要,勿增實體。
註: 圖為《和諧大宇宙》(1708)奧卡姆剃刀理論
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提出的簡約神學模型,其使得西方神
學改革能與哥白尼之後的科學宇宙降低衝突性,西方進入文化奇點爆炸紀元:
假設可能合理的邏輯不只有一種,奧卡姆剃刀便是簡約共識模型。
具體現象 - 河裡的水到了冬天會結成冰:
A. 假設溫度到達某值,水就會自動凝固成固體
B. 假設存在一個神,其設定一個值,水到達其值會自動凝固成固體
C. 假設有個無處不在的無冰霜巨人,當它察覺到溫度到達某個值,將水變成冰
當遇到無法論證的問題模組,將預言的理論以剃刀模式留下簡約共識
新時代所忽略的很多概念,站在佛教的立場,就是標準的,修觀不修止。
因此開頭先來釐清流傳一陣子的TULPA,也就是幻人傳說。
˙TULPA,幻人
關於TULPA理論網上就有,在此就不貼上。(恐懼鳥)
支持TULPA來自佛教的理論的群眾,認為其理論追溯到《沙門果經》中心造體、意生身的
神祕主義源流,西方的TULPA 是大乘理論三身佛中的化身(應身)和神祕主義中,心造體
拿來包裝後的產物,佛教歷史源流是先有化身,再來是法身和報身。簡而言之,化身是
指諸佛為了不同眾生展現不同的形象,即使是神祕主義化的化身,皆不離空性本質。
無著菩薩的瑜珈師地論中有談到這個部分。
※延伸閱讀: UCLA期刊,佛教中的心造體
The Meaning of 'Mind-made Body' (S. manomaya-k?ya, C. yisheng shen意生身)
in Buddhist Cosmological and Soteriological systems
https://journals.equinoxpub.com/BSR/article/view/20303/pdf
然而,TULPA明顯混入了婆羅門中摩耶變法(maya,幻)的觀點,並有濃厚的悉地成就的影
子,把人的專注思想變成唯物化灌入悉地咒力,很明顯不是佛教本質的東西。印度教中,
梵是透過幻之力變出多采多姿的宇宙萬象,幻同生於梵也將同歸於梵,梵及幻體,
幻現所本者,如同上帝造人依其形象。差別是人不能同於上帝,幻體俱有神奇的力量,
創造萬有。(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印度摩耶思想初探,蘇俊方.p.5)
註:凡是有相,皆為虛妄,濫用濕婆之力顛倒梵相,有術無道,其道必邪。
佛陀的母親名為摩耶夫人,寓意佛自摩耶中生,悟得無相。
如同道家不確定性依存哲學一樣,研究森羅幻相,卻不被其所迷。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悉地成就的理論,在前文-業力生死學 (三) : 魔障與真言之力中有論述。
我也認為他參雜了西方幻影學說理論 (Docetism),這本來就和佛陀化身神祕主義有類似
的思想。如馬西安主義等支持幻影學說的論調,耶穌的本體就是上帝,其在人間的一切活動
,包括十字架上受苦,以及而後的復活、升天,都只是化身及假象,是上帝投射在人間的一
個影子、幻象或幻影形體。早期接受諾斯底信仰的教派如馬西安派,認為此世界是舊約惡神
所造的,因此認為耶穌是 THE ONE 投射於世界的幻影,而非誕生於惡質世界。
TULPA當然不是傳統宗教的產物,而是一種包裝過的拼裝貨,不過是唯心主義世界觀的現
代產物。 就是指,假如我們既定的物質世界是"現象的現象學",那在錯覺世界(虛擬世界)
中存在一種法則,從其法則可以將意識現象擬態成可觀察存在,是可行的。新時代這種流行
的"東方主義"法門,大多是拿佛教經部的薰染思想(包含唯識宗)誇大利用,再加上新柏拉圖
主義結合(幻影學說理論都和它有淵源),混沌中尋找秩序的本質主義,而且主觀認為,只要
找到法則,就沒有既定意義的極限存在。(而且常常具有誇大和自圓其說的特色)
現代靈性行銷的東西,很多思想都可以回到亞歷山卓(亞歷山大)希臘化時代找到淵源,畢
竟那時候是東西方思想大量劇烈碰撞的時代。假如神祕主義有版權的話,我想新時代可能會
被告到傾家蕩產吧。
藏傳需要大量時間培養的枯燥基本功大家都不愛學,反而這種沒了基礎便華而不實的術
大家都很愛。 類似的道教與陰陽師的方術式神也是這樣,在此就不多贅述。
例如深入學習卡巴拉也需要大量的西方形而上哲學基礎和換位思維,而不是光著重在花俏
的作用。(無論是猶太派、基督諾斯底和赫密斯派)
西方很多人對於 TULPA有興趣的,沒耐心進入佛教長期的禪定修習,反而是抄榮格理論下
去拼湊,但其本身也沒有良好的心理學理論基礎,甚至搞不清榮格理論哪些部分是受梵我理
論影響的,沒有批判實修基礎便想當然爾的胡來,到最後修成執念增長。
尤其是新時代的靈性消費主義浪潮增長,佛教菩提心抄一點、基督神我之愛抄一點,梵我
原人論抄一點、西方上位魔法抄一點,卡巴拉理論抄一點....再加一點毒雞湯餵養給世俗
大眾,以上各學派枯燥乏味的基礎卻全部跳過。
以共時性原理實修,來探索那個世界,套一句《攻殼》裡的比喻來說,
就好比是將一滴水投入大海,卻仍要維持水滴自身的薄弱形狀是十分重要的。
正統藏傳修行者本來就對所有過度強調悉地成就並拿來當作佛教宣傳的作為反感。
(或掛羊頭賣狗肉) 也就是標準的"顯化法則"的理論過度濫用和更改定義的包裝行銷。
˙你所不知道的顯化法則之問題,錯誤的"捨 "、迷亂的" 取 "
人要回歸最原始,最自然的本來自我,我們並不夠接近這個本我,擁抱本我後只會剩下愛
、寬容、包容,你會接收到宇宙的所有訊息,平衡;這些能量會使你的振動頻率和光與愛達
到協調,使我們一致進入高我的狀態。
有沒有聽起來很耳熟?
這種內在小孩,尋求大宇宙吸引力法則的理論到底出自哪裡?
以上耳熟能詳的新時代理論,拼裝了吠陀主義原人(內在小孩)、結合諾斯底主義的赫密斯
思想:
煉金術顯化法則(赫密斯三重而偉大):
《翠玉錄》(英語:Emerald Tablet)
Quod est inferius est sicut quod est superius, et quod est superius est sicutq-
od est inferius, ad perpetranda miracula rei unius.
Et sicut res omnes fuerunt ab uno, meditatione unius, sic omnes res natae ab ha-
c una re, adaptatione.
上方之物正如下方之物,反之亦然。又因萬物皆源於一物,故一物的思索可衍化為萬物。
(心物如一,所以一即一切。)
As within, so without; as above, so below.
如其在內,如其在外;如其在上,如其在下。
煉金術符文「V.I.T.R.I.O.L」,拉丁原文是
visita interiora terrae,rectificando invenies occultum lapidem
「進入地心深處,矯正錯誤,就會發現隱藏的石頭」
以上的思想,充滿了對立法則,這明顯是二元相對的善惡對立思想,善惡、裡外、上下、
假我和超我等等。然而大小宇宙中間的仲介,就是本身的意識淬鍊(第一原質,道教元神
論)靈魂煉金 三一法則。那些你常常看到的靈性理論思維,都忽略了三一法則的教導,
只有明顯的二元顯化。
傳統宗教中存在兩種類別:
非本質主義:秩序中存在混沌
如佛教空性: 世間沒有一個事物是獨立不依存而實有
道家: 不確定性依存
非本質主義本身也是一種本質。
本質主義: 混沌中存在秩序
生命和哲學中存在終極理型,包含新柏拉圖主義和所有的一神教,梵我原人
然而所有的傳統宗教都充滿了三一法則:
道教: 陰、陽、無極(三清)
佛密: 法、報、化應;(三無漏)
天主教三位一體: 聖父、聖子及聖神
猶太原始上帝: 活性上帝、隱知上帝、位格上帝
印度教三大主神: 混沌、創造、平衡(秩序)
諾斯底源流: 善的顯化(新約)、惡的顯化(舊約)、隱知智慧 (索菲亞母性光輝)
赫密斯三重而偉大: 煉金(微觀小宇宙)、占星(宏觀大宇宙)、通神(第一原質,
榮格集體無意識的理型追求)
猶太神祕主義中的上帝世界觀:
(自製圖)
將此圖往左倒轉90度之後,就相似於弗拉馬里翁版畫表示諾斯底的隱知智慧探索:
著名科學家特斯拉曾經說過:
欲了解宇宙的奧秘,就要以能量、頻率和振動來思考。當你明白這點,就能運用它來設定
潛意識,吸引任何你想要的來到你身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1yo9-Sqlw
然而,不要忘了,西方傳承畢達哥拉斯主義 Pythagoreanism
(萬物皆數神祕主義,西方生命靈數的創始)的術數派,十分重視三一法則。
如同特斯拉所說的,只要你了解3、6、9的奧妙,你就擁有了進入宇宙的鑰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xjoQg0MZ5U
西方神祕主義原流的三一法則示意圖:
混沌、平衡(秩序)、創造
20世紀後的新興靈修法門,無論是部分以美國為主的靈恩和福音派(部分基要派)、或是部
分的新時代主義,特別強調靈性的感動,我並不否定這些調幅過程中的強烈過程,然而回歸
到冥想和禪定的本質,其根本是破除慾望追求的執著,進而找到內心的穩定度,也就是奪回
內心的自主權。
靈恩運動是西元127年孟他努主義的濫觴,到了19世紀的聖潔運動(衛斯理宗起源)及美國
為主的20世紀五旬節運動,這些台灣誤認為是基督教主流的基本教義派,其實當時在歐陸
是被排斥的。歐陸主流泛基督教十分排斥用激動富有渲染力的言語傳教。
以佛教來說:
三無漏學中的戒,其根本上不是道德追求,而是覺知的訓練培養和承諾的實踐,是培養
防護心的根本。假如油管上的影片,沒有教導你甚麼是防護心,只教你激動地顯化,
就要注意了。
三一法則中,混沌、創造、平衡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而平衡的根本就是取捨中的平衡
。同樣是容器,杯子和寶瓶的差別不在於倒水和裝水的作用,而是容器本身的固態定義如何
打破並重新賦予。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與菩提心:
藏傳佛教帝洛巴與那洛巴對話錄:
束縛你的不是事物,而是你對他的執著。
心理學中談到的反芻思維和主體思維,便是標準的宿命論。
這種把任何事物都怪罪於過往的行為,是佛洛依德的決定論,而阿德勒,
是最反對這個論調的。
當還沒有進入分析程序,就起觀點,情緒就出來了,未搞清楚事物的全貌,沒有理性批判
以及進入訊息對等,產生偏差認知,這就是進入一個,永遠無法將杯子升級為寶瓶的加固
習性輪迴。《格式化你的人生:97條讓大腦重開機的心理法則》提到心理學中,將偏差的
認知譬喻為主體思維,而邏輯化的思維稱為格式化思維,甚至有人將其比喻為文組思維和
理工思維。
阿德勒的名言: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世界,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的主觀世界。
泰戈爾:
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尤其是知名的《被討厭的勇氣》、《自卑與超越》等,
強調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
他反對佛洛伊德帶有過去決定論的思維,認為沒有真正客觀的過去,只有無限的自我解讀
。現今腦科學也證實我們大腦中的預設迴路,會造成我們相信宿命問的主場思維,我們過度
注重經歷並且賦予一個自圓其說的解讀,奧修本人也認為,阿德勒的學說是參考了尼采的
權力意志超人哲學。
冤親債主和一切業力決定論,如果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就是
可憐的我,可恨的他的無限迴圈
阿德勒認為,個體心理學是目的論,我們大腦的預設迴路天生給予我們一個目的,
而所有的情緒思維都是替這個非本意的目的找理由。
你認為你過得不好,不是你真的過得不好。
階級複製和教育複製的悲哀,最糟糕的是思想複製,而非資源不足本身。
你的大腦迴路是你放棄了重設目的的機會:
你現今的人生也許不是理想的,但卻是你自找的。
所有的行為都有一個目的去驅動,只是你沒有察覺。(薰染習氣)
我們會把人生當中的遭遇和自身的不足,當作無法成功的藉口,
你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你沒有勇氣
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來源,自卑和能力不足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然而當我們把他當作一種固態的宿命狀態,就無法產生對抗自我厭惡的勇氣。
個體心理學認為,活在他人的眼中(沒有搞清楚責任歸屬課題分離),就是捨棄重新自我
建構,過度注重經驗法則,而忽略了當下各種重新釐清目的原則的機會,他人永遠不會
真正為你而活。
相似的理論包含挪威頂尖心裏訓練師 Erik Bertrand Larssen 系列書:
《我,跟自己拚了!:挪威最頂尖的心智訓練師讓你潛能發揮100%》
反抗、忌妒、叛逆、憎恨復仇是權力鬥爭的自卑意識,任何的情緒都是有目的的潛意識。
這都是不愛自己的潛意識自卑感。而心靈真正的自由就是不怕被討厭,包含發覺自我厭惡
的自卑歷程。面對他,處理他,放下他,進而超越他;而不是畏懼固有的現象替自我創造
理由。
阿德勒認為所有的煩惱九成九都是人際關係,我們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世界的
共同體一部份。因此他認為應該追求合作的社會意識(利他超我),而非製造階級意識
(尤其是愛情)。被討厭的勇氣是共同體價值的建立,透過社會和利他貢獻實現勇氣的
自我實現正念訓練。 這和大乘菩提心無我利他的三輪體空哲學十分接近。鼓勵和接納
(合作意識),而非肯定和稱讚(階級意識)。這就是正念訓練Mindfulness,而非
正向毒雞湯。(Positive Thinking)
註:三輪體空
https://www.budaedu.org/doctrin/d59.php3
尼采超人意志:
世界最可悲的不是你真的可憐,而是你認為你永遠是可憐的。
你沒有勇氣宣布那個獎懲你的上帝已死,你沒有解放靈魂的超人意志,
想要改變命運必先改變現今的企圖,這就是權力意志的終極鬥爭。
˙三摩地禪修
回到宗教的部分:
傳統的禪定理論,無論是佛教還是外道,清除固態思維(主體思維)和習氣迴路的重要法門
,也是基礎的,就是止觀雙修的止法。
佛陀時代的印度修止是非常普遍的社會運動,因此佛教並沒有過多論述。
止是很科學的理論,停止心理學上的主體思維和反芻思考,降低情緒性影響和培養換位思
考的大腦運動,就是大腦格式化體操,在腦科學研究上配合瑜伽和皮拉提斯有助於調整自律
神經和焦慮,而上述兩者的呼吸系統就算培養止的練習,這就是西方修行者常常會將阿德
勒學派與禪定相結合的特質。麻省理工生物學博士,卡巴金減壓正念學 (Mindfulness, MBS
R),就是把禪定修習方式帶入西方企業的職員訓練。
阿德勒認為他的理論需要你花費歲數的一半時間,才能導正到目的論,
也就是說20歲需要花十年,60歲需要花三十年。
而佛教禪定的運動就是加速這個過程。
觀比較有宗教色彩,主要是觀察世間法爾的意念修持或密法培養。
然而,大量的新興修行方式都修觀不修止,我們要知道,無論是東方禪定和天主教中的默
禱和耶穌會神操,取得內心的平靜(清除習氣)都是十分重要的修行,先平而安,自得喜樂。
平安喜樂是是天主教默禱的基本功。他是一種自我的減分運動,進而入加分的神我運動。
藏傳的自他交換之前提,也是止法的培養,刪減我執的意識運動。
如果以欲望的方式建構自我,想得三摩地如同不得,集體錯覺中選擇錯誤帶有偏差的對抗
方式,只是不斷地建構新的偏差主體,進入存在即輪轉的宿命體系。
"這裡有問題"的思維只會產生製造更多問題的偏差體系。
(主觀問題只是中觀的現象表徵)
大多數的人都在抱怨他們不喜歡的事物,這是在增加存在於我們意識當中其存留的"習氣"
,
這是在增加他的強度,
我們應該專注於我們想達到的目標,而非專注於我們想擺脫的事物。
而這個目標,最好是富有世界共同體的價值為主(阿德勒社會意識連結)
註:心理學粉紅大項實驗,越是想忽視和逃避,越加固其思維
我們太習慣於意識的產生,並任由其成為慣性,且在預先自我帶入下去思考他者與世間,
而不是清淨下的同理(道家莊子,喪我真宰)。
萬物的本質就是淪轉本身,是短暫、是虛空的,任何由自私慾望索求中妄想達到某種目的
的靈修,追求自我加分的形式,如同在電動中做苦工。一個事物的因緣一定是由其他東西
建構而成,集體意識邁入其集體認知喜樂的薰染,這便是所謂的極樂,而這種喜樂,必定
是穩定充滿連結的波動和頻率。
因陀羅網法界indra-jala,因陀羅意識體系中,婆羅門注重的是點線之間的連結
(阿特曼ATAMAN),佛教則是連結的線。
三一法則是一種意識維度折疊,他是一種破除舊維度的乘法,而非加減法。
是一種穩定的清空、換位思考、體系建構。
只有當下唯識的觀察及覺知。
三摩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cU4_pdCGs&t=1843s
以上僅共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7.134.141.86 (西班牙)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ul/M.1596710204.A.B90.html
※ 編輯: forelance (37.134.141.86 西班牙), 08/06/2020 19:02:57
※ 編輯: forelance (37.134.141.86 西班牙), 08/06/2020 19:05:44
※ 編輯: forelance (37.134.141.86 西班牙), 08/06/2020 22:49:08
是TULPA偷幻概念,又不是佛教偷幻概念
我明明說的是摩耶變法不是佛教本質,而且我也沒說過佛化應是摩耶變法
搞清楚佛教法相體和印度教阿特曼與摩耶的差異
《普門品》: 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佛菩薩化應是為以法度人,TULPA是為了甚麼?
婆羅門商羯羅天的梵是:
梵、我、幻三位一體,TULPA的法門哪裡有真梵之法? 根本只有我幻。三位一體在哪裡?
佛教的三位一體佛,法身是根本,是化、報的色身基礎
《大乘解脫莊嚴論》:性身(法身)及食身(報身),化身合三身,應之第一身,餘二之依止
。
法身是一種覺悟狀態,報化是依其的開展。
請問TULPA的覺悟狀態是甚麼?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8%BA%AB
天主教三位一體和三身佛的異同論文:
Trikaya and Trinity: The Mediation of the Absolute
J. C. Cleary
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
Vol. 6 (1986), pp. 63-78
https://www.jstor.org/stable/1390132?seq=1
社會連結、自我實現
台灣阿德勒心理學會
https://www.tsap.org.tw/knowledge.html?start=6
人類是社會性物種,其基本渴望是有所隸屬。
個體心理學的基礎信念在於:人們的成功與快樂大部分都來自與社會的互動連結。
「社群感(community feeling)」植根於對於社會的歸屬感需求,可表現為同理心、
參與感與團結合作。人們透過追求家庭與社會中的地位,已獲得基本的安全感、
被接納感與價值感。若不能落實社群感,焦慮便隨之產生。
https://tinyurl.com/y5r2ubx5
※ 編輯: forelance (37.134.141.86 西班牙), 08/08/2020 05:25:30
網上修習魔法的網友給予的資訊
※ 編輯: forelance (37.134.141.86 西班牙), 08/10/2020 15:13:09
※ 編輯: forelance (223.140.147.193 臺灣), 01/23/2022 14:10:47
※ 編輯: forelance (1.164.197.178 臺灣), 01/23/2022 14:22:32
※ 編輯: forelance (1.164.197.178 臺灣), 01/23/2022 16:29:36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