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分享如何強化企業數位韌性和 I T 即戰力,適應WFH居家上班、混合工作新模式,讓數位轉型之路,更能因應後疫新常態的種種考驗。!免費報名.精彩任你看!
2021/9/22 l 14:40 l數位轉型攻略 III:IT 即戰力
精選議題:「企業混合雲實戰攻略三策」Datacenter Modernization with Azure Stack HCI
講師陣容:
洪嘉男 Ken Hung / Technical Architect, Microsoft Technology Center
吳靜怡 Elsa Wu / 戴爾科技融合系統方案業務總監
內容摘要:近十年 IT 技術不斷地突破,我們看過許多企業擁抱新技術,提升業務競爭力的成功案例。隨著雲廠商在台灣建置在地雲機房,混合雲架構大鳴大放的時代也即將來臨。本次活動將分享以 Azure 服務形式提供的Azure Stack HCI 新超融合式基礎結構(HCI)作業系統,透過提供最新的安全性、效能和功能更新,讓客戶使用現有的工具、程序和技能,在資料中心或邊緣部署及執行 Windows 和 Linux 虛擬機器(VM),並使用 Azure 備份、Azure 監視器和 Azure 資訊安全中心,將您的資料中心延伸到雲端。
上線好禮:每日準時上線連續超過 45 分鐘,前 150 名即可獲得【7-11 $45元拿鐵咖啡購物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Linzin 阿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平常組一台電腦會有怎麼樣的過程。 雖然今天要組的這台電腦,無論外型還是效能都極其普通, 但我相信點進影片的你們,一定也發現了什麼特別之處吧(・ω´・ ) 模組網址: https://github.com/Delta2Force/MCVmComputers =========...
「vm 效能」的推薦目錄:
- 關於vm 效能 在 iTho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vm 效能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vm 效能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vm 效能 在 Linzin 阿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vm 效能 在 [測試] 3種VM的效能比較(VMWare VBox Hyper-V)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vm 效能 在 用一台電腦開虛擬機跑程式還是多台電腦比較划算?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vm 效能 在 VMware v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 針對記憶體導致的虛擬 ... 的評價
- 關於vm 效能 在 B 系列高載-Azure 虛擬機器- virtual-machines - GitHub 的評價
vm 效能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ref: https://ably.com/blog/no-we-dont-use-kubernetes
八月第一篇,就來個有趣的文章,來看看 ably 這間 SaaS 公司為什麼沒有使用 Kubernetes,不但當前沒有使用,甚至短期未來內都不會想要使用
更是直接的說如果你有興趣來加入團隊,千萬不要把將 Kubernetes 導入到團隊中是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滿好的,因為是認真的去比較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團隊來說到底是可接受還是不可接受
而不是所謂的人云亦云,人家要我也要,人家不要我也不要...
文章分成兩部分,前述介紹當前 Ably 的環境架構是什麼,而半部分則是很技術的去探討如果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
最終權衡比較之下,會發現導入 Kubernetes 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好處。
文章開頭先簡述了一下 Kubernetes 這幾年的風潮,從最初 Google Borg 的開發開始談起,作者特別提到當初 Borg 的用法可是將一堆實體機器給搭建出一個 Private Cloud 的叢集給團隊使用,
而目前 Kubernetes 更多的用法則是搭建於 Public Cloud 上面的虛擬機器中,透過將 Kubernetes 部署到這些不同的 Cloud Provider 似乎帶來了介面統一的結果,對於 DevOps 人員來說
不同 Cloud Provider 如今看起來都是 Kubernetes 的樣貌。
Ably 目前到底怎麼部署應用程式
Ably 主要使用 AWS 作為其 Cloud Provider,並且於 EC2 機器上使用 docker/container 來部署團隊中的應用程式。
作者團隊中沒有使用任何已知的 Orchestration 服務來管理多節點上的 docker/container,取而代之的則是每個 VM 開機後則會根據 autoscaling group 的機制來判斷
每個機器應該要部署哪種 container/docker。
對於 Ably 來說,團隊中沒有任何 scheduler 相關的服務來調度各種服務,這意味每個 VM 就代表一種服務,所以將 VM 上的服務從 Core 轉換成 frontend 這種行為不會發生。
今天需要針對需求轉換服務時就以 VM 為基準來整批換掉即可。
每個節點上面都會有一個輕量的監控服務,用來確保運作的 Container 如果掛掉後可以被重啟,甚至如果當前運行的版本不符合需求時也能夠將該服務給停止。
流量方面,因為每個 Autoscaling Group 就代表一個服務,所以直接使用 NLB 與 Target Group 來將流量導入該 Autoscaling Group 即可。
至於容器與容器之間的內部流量(譬如 k8s service 等)作者認為也不是太大問題,畢竟每個機器本身都會被 VPC 賦予一個 IP 地址,所以使用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接下來作者從幾個層次去探討當前設計與使用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分別有 (原文很多,這邊摘要不然文章會太長)
題外話,由於 Ably 的 Infra Team 數量有限,所以要考慮 K8s 只會考慮 K8s Service,如 EKS。
1. Resource Management
Ably:
a. 根據服務的需求來決定每個服務要用到的 VM 等級
b. 不需要去煩惱如何處理將多個小服務給部署到一個適合的大 VM 中
c. 作者稱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AWS 官方強調的 Right Sizing, 譬如只能跑兩個 Thread 的服務不需要 16vCPUs, 久久寫一次硬碟的服務也不需要一個 90,000 IOPS 的 SSD
d. 選擇一個正確的元件來搭建一個符合服務的 VM 讓團隊可以控制成本同時也減少額外的管理負擔
K8s:
a. 必須要使用一個比較強大等級的 EC2 VM,畢竟上面要透過 Container 部署很多服務
b. 針對那些需要小資源的服務來說,透過這種方式能夠盡可能的榨乾機器的資源,整體效能使用率會更好
c. 但是針對資源量沒有很辦法明確定義的服務則是會盡可能地去吃掉系統上的資源,這種被稱為 nosy neighbors 的常見問題已經不是首次出現了, Cloud Provider 本身就需要針對 VM 這類型的服務去思考如何處理資源使用,而 Cloud Provider 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再處理這一塊
而所有 Kubernetes 的使用者則必須要自己去處理這些。
d. 一個可能的作法則是一個 VM 部署一個服務,不過這個做法跟團隊目前的作法已經完全一致,所以就資源管理這一塊,團隊看不到使用 Kubernetes 的優勢。
2. Autoscaling
Ably:
a. EC2 VM 本身可以藉由 Autoscaling Group 來動態調整需求
b. 有時候也是會手動的去調整 EC2 的數量,基本上手動跟自動是互相輔佐的
c. 團隊提供的是 SaaS 服務,所以其收費是針對客戶實際上用多少服務來收,如果開了過多 EC2 VM,則很多不要的花費與開銷都是團隊要自行吸收
d. 團隊需要一個盡可能有效率的方式能夠即使遇到流量暴衝時也能夠保證良好的服務的機制
K8s:
a. 可以透過不少方式來動態調整 Container 的數量,
b. 甚至可以透過 Cluster autoscaler 來針對節點進行調整,根據需求關閉節點或是產生更多節點
c. 動態關閉節點的有個問題是關閉節點時通常會選擇盡可能閒置的節點,但是閒置並不代表沒有任何服務部署再
上面,因此該節點上的 Container 都要先被轉移到其餘節點接者該目標節點才可以被正式關閉。這部分的邏輯作者認為相對複雜
d. 整體來說,k8s 有兩個動態調整的部分,動態節點與動態服務,而現有的架構只有一個動態節點。所以使用 k8s 則會讓問題變得更多更複雜。
3. Traffic Ingress
Ably:
a. Traffic Ingress 基本上每個 cloud provider 都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團隊只要能夠維持每個服務與背後的機器的關係圖,網路流量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需要團隊管理的。
b. 使用者會透過直接存取 NLB 或是透過 CloudFront 的方式來存取團隊內的服務
K8s:
a. EKS 本身可以透過 AWS VPC CNI 使得每個 Container 都獲得 VPC 內的 IP,這些 IP 都可以讓 VPC 內的其他服務直接存取
b. 透過 AWS LB Controller,這些 Container 可以跟 AWS LB 直接整合,讓封包到達 LoadBalancer 後直接轉發到對應的 Container
c. 整體架構並不會比團隊目前架構複雜
d. 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這個解決方案是完全 AWS 綁定,所以想要透過 k8s 來打造一個跨 Cloud Provider 的統一介面可能就會遇到不好轉移的問題。
4. DevOps
Ably:
a. 開發團隊可以透過簡單的設定檔案來調整部署軟體的版本,後續相關機制就會將 VM 給替換掉,然後網路流量也會自然的導向新版服務
K8s:
a. 開發團隊改使用 Kubernetes 的格式來達到一樣的效果,雖然背後運作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終都可以對開發團隊帶來一樣的效果。
上次四個分析基本上就是,使用 k8s 沒有帶來任何突破性的好處,但是 k8s 本身還有其他的功能,所以接下來作者想看看 k8s 是否能夠從其他方面帶來好處
Multi-Cloud Readiness
作者引用兩篇文章的內容作為開頭,「除非經過評估,否則任何團隊都應該要有一個跨 Cloud-Provider 的策略」
作者表明自己團隊的產品就是那個經過評估後斷言不需要跨 Cloud Provider 策略的團隊,同時目前沒有往這個方向去追求的打算。
同時作者也不認為 K8s 是一個能夠有效達成這個任務的工具。舉例來說,光 Storage 每家的做法都不同,而 K8s 沒有辦法完全將這些差異性給抽象畫,這意味者開發者終究還是要針對這些細節去處理。
Hybrid Cloud Readiness
管理混合雲(Public Cloud + Private Cloud based on Bare-Metal servers)是作者認為一個很合理使用 K8s 的理由,畢竟這種用法就跟當初 Google Borg 用法一致,是經過驗證可行的。
所以 Ably 如果有計畫要維護自己的資料中心時,底層就會考慮使用 Kubernetes 來管理服務。畢竟這時候沒有任何 Cloud Provider 提供任何好像的功能。
不過 Ably 目前沒有任何計畫,所以這個優點也沒有辦法幫助到團隊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團隊已經大量使用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 來達成 IaC,所以透過 k8s YAML 來維護各種架構不是一個必要且真的好用的方式。
Access to a large and active community
另外一個很多人鼓吹 K8S 的好處就是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社群內有各種問題分享與探討。
作者認為
a. AWS 的使用者社群數量是高於 Kubernetes
b. 很多情況下,一個迭代太快速的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對團隊有太大的幫助。
c. 很多人都使用 k8s,但是真正理解 k8s 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想要透過社群來幫忙解決問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難,畢竟裡面的問題太雜,很多時候根本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答案。
Added Costs of Kubernetes
為了轉移到 K8s, 團隊需要一個全新的 team 來維護 k8s 叢集以及使用到的所有基本服務。舉例來說,EKS, VPN CNI, AWS LB 帶來的網路好處並不是啟動 EKS 就會有的,
還必須要安裝相關的 Controller 並且進行設定,這些都是額外的維運成本。
如果找其他的服務供應商來管理 Kubernetes,這意味公司就要花費更多的$$來處理,所以對團隊來說,金錢與工作量都會提高,不同的解決方式只是這兩個指標的比例不同而已。
結論:
1. Ably 覺得 Kubernetes 做得很好,但是團隊目前沒有任何計畫去使用它,至少目前這階段沒有看到任何實質好處
2. 仔細評估後會發現,導入 k8s 其實也會帶出不少管理上的問題,反而並沒有減輕本來的負擔
vm 效能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MD 和英特爾之間的差距又縮小了!Google 宣布採用新款 Milan 處理器後,Snap、Twitter 都開始測試 Tau VMs 服務了。🤭🤭
#AMD #英特爾 #Google #Milan
vm 效能 在 Linzin 阿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我平常組一台電腦會有怎麼樣的過程。
雖然今天要組的這台電腦,無論外型還是效能都極其普通,
但我相信點進影片的你們,一定也發現了什麼特別之處吧(・ω´・ )
模組網址:
https://github.com/Delta2Force/MCVmComputers
============================================
從現在到2021/4/4前,透過我的專屬連結與折扣碼購買“犀牛盾RhinoShield”之產品,即可獲得9折的優惠哦,快來體驗犀牛盾的強大吧~
專屬連結:https://url.rhinoshield.tw/ytlinzin
專屬折扣碼:ytzin2004
============================================
追蹤一下嘛:
YouTube: https://goo.gl/LCCLWt
Facebook: https://goo.gl/rWEuzA
============================================
此部影片使用的BGM:
DJ Blin - Just Chillin'
Joakim Karud - Love Mode
============================================
錄影設備:Panasonic GF8、Steve的眼睛
麥克風:Blue Snowball
後製軟體:Adobe Premiere Pro CC 2020
背景音樂:YouTube 音效庫
============================================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有任何疑問可透過影片下方留言或FB私訊告訴我哦~
vm 效能 在 用一台電腦開虛擬機跑程式還是多台電腦比較划算?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虛擬機有分全虛擬與半虛擬virtualbox vmware player 都屬於全虛擬 效能只有本機的70%左右視情況效能會更差畢竟多一層OS 半虛擬化EX: VMware ESXi 效能 ... ... <看更多>
vm 效能 在 VMware v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 針對記憶體導致的虛擬 ... 的推薦與評價
有時候,過度整合或虛擬機蔓延可導致記憶體或其他資源爭用,並減低整體系統 效能 。v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 可提供易於使用的控制面板和圖表, ... ... <看更多>
vm 效能 在 [測試] 3種VM的效能比較(VMWare VBox Hyper-V)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在之前有做過了一個關於Hyper-V虛擬伺服器的效能測試
(不過好像太久以前的已經被砍了)
發現Hyper-V的虛擬化效能非常好
於是這次我就想來測測看一般最常用的三種虛擬機器軟體 效能誰勝出
本次測試主要是"CPU運算"部分
單核心效能使用Super Pi測試
多核心效能使用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
至於I/O 目前還沒有想到適當的方法測
所以就沒打算測了
測試平台:
硬體部分:
CPU:Intel Core i7 3930K
RAM:創見JET DDR3 1333 4G*8
主機板:Rampage IV Extreme
主硬碟:Hitachi HDS721010CLA332
軟體部分:
Host OS:Windows Server 2012
Hyper-V:Server 2012內建
VMWare:VMware workstation 9.0
VirtualBox:VirtualBox-4.2.0
測試用Guest OS:Windows Server 2008 R2
測試用軟體:
CPU-Z 1.60.1
Super Pi mod 1.5 XS
Fritz Chess Benchmark 4.3.2.0
在測試 VMWare VirtualBox 時
是在Windows Server 2012 without Hyper-V 模式下運行的(有興趣請Google)
每次測試只單獨裝有一種VM軟體
由於VMWare最多只能支援到8個虛擬邏輯處理器
為了公平起見
在Windows 安裝測試時 三種都是設6個邏輯處理器 來進行測試
關於Windows安裝時間的測試 是在分割完硬碟後 按下"下一步"起
一直到第一次重啟 算是Part I 因為這樣時間相對好抓
而且因為這部分主要是展開Windows檔案和準備工作
即使硬體配備不同 也是做相同的事
比較能夠比較出個虛擬機器的效能
安裝Windows Part II 從"第一次重啟" 到 "完全進入Windows"
這部分 相對時間會比較沒參考性 因為這部分包含了驅動程式安裝
比較會受到硬體的影響
1.VMWare
設定狀況 6個邏輯處理器 8G記憶體 虛擬硬碟127G
https://www.nctucs.org/VM/VMWare01.png
VM的介面
https://www.nctucs.org/VM/VMWare02.png
安裝Windows的時間:
Part I : 290(秒)
Part II: 261(秒)
總共:551(秒)
虛擬機下CPUZ畫面
https://www.nctucs.org/VM/VMWare03.png
Super Pi 與 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
Super Pi 1M 10.203s 2M 22.573s
Fritz Chess Benchmark 6線程是13246(27.60倍)
https://www.nctucs.org/VM/VMWare04.png
接下來改成8個邏輯處理器
https://www.nctucs.org/VM/VMWare05.png
Super Pi 與 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
Super Pi 1M 10.187s 2M 沒有進步 還略多 所以還是之前的數字
Fritz Chess Benchmark 8線程是14858(30.96倍)
https://www.nctucs.org/VM/VMWare06.png
2.VirtualBox
設定狀況 6個邏輯處理器 8G記憶體 虛擬硬碟127G
https://www.nctucs.org/VM/VBox01.png
VM的介面
https://www.nctucs.org/VM/VBox02.png
安裝Windows的時間:
Part I : 297(秒)
Part II: 257(秒)
總共:554(秒)
虛擬機下CPUZ畫面
https://www.nctucs.org/VM/VBox03.png
Super Pi 與 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
Super Pi 1M 11.031s 2M 24.969s
Fritz Chess Benchmark 6線程是14374(29.95倍)
https://www.nctucs.org/VM/VBox04.png
接下來改成12個邏輯處理器
https://www.nctucs.org/VM/VBox05.png
Super Pi 與 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
Super Pi 1M 沒有進步 2M 24.938s
Fritz Chess Benchmark 12線程是17156(35.74倍)
https://www.nctucs.org/VM/VBox06.png
3.Hyper-V
設定狀況 6個邏輯處理器 8G記憶體 虛擬硬碟127G
https://www.nctucs.org/VM/HyperV01.png
安裝Windows的時間:
Part I : 223(秒)
Part II: 330(秒)
總共:553(秒)
虛擬機下CPUZ畫面
https://www.nctucs.org/VM/HyperV03.png
Super Pi 與 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
Super Pi 1M 10.000s 2M 22.453s
Fritz Chess Benchmark 6線程是14690(30.61倍)
https://www.nctucs.org/VM/HyperV04.png
接下來改成12個邏輯處理器
https://www.nctucs.org/VM/HyperV05.png
Super Pi 與 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
Super Pi 1M 沒有進步 2M 沒有進步
Fritz Chess Benchmark 12線程是18592(38.74倍)
https://www.nctucs.org/VM/HyperV06.png
4.最後是對照組 實體機的效能測試結果
Super Pi 與 Fritz Chess Benchmark測試
Super Pi 1M 09.907s 2M 22.018s
Fritz Chess Benchmark 12線程是18685(38.93倍)
https://www.nctucs.org/VM/HOST.png
比較 6邏輯處理器下
=========================================================
VMWARE VBox Hyper-V
=========================================================
安裝Windows PartI 290s 297s 223s
安裝Windows PartII 261s 257s 330s
Super Pi 1M 10.203s 11.031s 10.000s
Super Pi 2M 22.573s 24.969s 22.453s
Fritz Chess Benchmark 13246 14374 14858
=========================================================
比較 最高極限(括弧中為邏輯處理器數)
=========================================================
VMWARE(8) VBox(12) Hyper-V(12)
=========================================================
Super Pi 1M 10.187s 11.031s 10.000s
Super Pi 2M 22.573s 24.938s 22.453s
Fritz Chess Benchmark 14858 17156 18592
=========================================================
比較 最高極限和實體機的差距(括弧中為邏輯處理器數)
=========================================================
VMWARE(8) VBox(12) Hyper-V(12)
=========================================================
Super Pi 1M +0.280s +1.124s +0.093s
Super Pi 2M +0.555s +2.920s +0.435s
Fritz Chess Benchmark -3827 -1529 -93
=========================================================
結論:除了在Windows安裝Part II部分外 Hyper-V 幾乎是完勝
甚至可以很接近實體機的性能
另外在VMWare和VirtualBox比較的部分 VMWare可惜了 最高只能8邏輯處理器
但是還是能稍微看出 VMWare似乎在單核心效能上比VirtualBox略好
之後在Windows 8將內建Hyper-V 勢必會影響到另2家虛擬機器的市場
不過這篇的測試點是在"Windows下虛擬Windows"
所以由微軟本家出的Hyper-V效能會最高 這樣的結果 並不會太意外
如果是其他的系統 想必Hyper-V就不會這麼的有利了
非Windows系統光是驅動程式就很麻煩(Hyper-V下裝FreeBSD的經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46.9
※ 編輯: ck3300503 來自: 140.113.246.9 (10/05 06: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