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抄子 做國際新聞,家下係食開公仔麵,甚至香港無人請,就直接變成康師傅咁。
連係澳洲做嘅中文新聞,都係康師傅
所以收你廿八鎂唔貴,話曬我啲opinion ,一係唔講,講親都廿年以上嘅紅酒黎。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李姉妹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でも横文字をめっちゃ使う業界ってあると思うんですけど、実は中国にもあります…!今日は中国語と英語の華麗なミックスをご紹介します◎ discuss一下 disagree一下 换一个topic 不是big deal quality是好的 我想听听你的opinion 你没有get到我的point 还...
「opinion中文」的推薦目錄:
opinion中文 在 CiCi L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lease let me know your opinion. I currently have a Chinese YouTube channel and an English channel. In the future, I'm considering combining the two channels. I'd like to post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videos on the same channel. Do you think it's a good idea?
您覺得這個想法如何?我目前有一個中文YouTube頻道,和一個英文YouTube頻道。我在考慮將這兩個頻道合併在一起,我想把中文和英文影片都放到一個頻道上。你覺得這樣好嗎?
A. Yes 好
B. No 不好
PS: Please subscribe to this channel for future YouTube videos.
請訂閱這個我希望保留留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CiCiLi
opinion中文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首批BNT疫苗94萬劑預定2日上午抵台,多達330萬人預約登記,國人搶BNT疫苗雖迫切,接種順序老問題又來了,且這次爭議最誇張,只因 #英系立委 要求,硬把18歲至22歲年輕族群 #插隊 第2順位,等不到疫苗的上班族以「心已死」表達憤怒,再次印證 #蔡政府「#派系治國、#政治防疫」。>
BNT疫苗短短3天就300萬人完成預約,對照高端疫苗只剩「新試劑服英戰士」捧場,疫苗之亂勢必持續延燒。BNT疫苗施打順序原本第一優先12歲到17歲學生,其次前10類依序施打,不料說變就變,不少 #中壯年族群 #打不到莫德納、#也等不到BNT,加深相對剝奪感,指揮中心掛嘴上的科學依據早拋至九霄雲外。
要求變更BNT疫苗施打順序,最先提出聲明的是 #陳明文 主導的英系立委,緊接 #正國會 立委也跟進發聲明,主張在18-20歲年輕人應在9月開學之前,同步納入BNT疫苗預約接種。陳時中隔天就輕描淡寫呼應英系立委訴求,直接宣布變更順序,指揮官可以這樣蠻幹,乾脆換陳明文來當算了!
首批BNT疫苗外盒印有「#復必泰」,瓶身上有「#復星醫藥」等中文字樣,如果不是疫苗已短缺到嚴重影響年輕人支持蔡總統民調,也不可能在鴻海、台積電及慈濟努力下,快速抵達台灣。而滿腦子政治算計的陳時中,竟以訂製西裝比喻購買BNT疫苗到貨情形,被罵翻了就叫大家忘了吧。
陳時中 #政策大轉彎 #變更施打順序,說穿了就是迎合小英總統的派系治國,說不出任何防疫效果科學依據。施打疫苗順序一再引爆公平性爭議,追根究底就是疫苗不足,當各國已著眼追加第3劑,還有多少人會相信陳時中所說,明年的疫苗量是夠的?
時評》陳明文厲害了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0901003999-262101
opinion中文 在 李姉妹c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本でも横文字をめっちゃ使う業界ってあると思うんですけど、実は中国にもあります…!今日は中国語と英語の華麗なミックスをご紹介します◎
discuss一下
disagree一下
换一个topic
不是big deal
quality是好的
我想听听你的opinion
你没有get到我的point
还有没有人想share一下自己的experience
他们都是Constantly posting 很active
#中国語 #英語 #日本語
------------------------------------------------------------------------------
李姉妹の初著書「李姉妹のおしゃべりな中国語」絶賛発売中!
Amazon▶︎ https://amzn.to/3jMc1rj
楽天ブックス▶︎https://books.rakuten.co.jp/rb/16596528/?l-id=search-c-item-text-01
------------------------------------------------------------------------------
李姉妹公式グッズ【李家の餃子】販売中!
https://likegyoza.com/
------------------------------------------------------------------------------
↓お仕事に関するお問い合わせはこちらへ↓
[email protected]
-----------------------------------------------------------------------------
動画内容のリクエストなどコメントお待ちしております!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hjThxt99rkGcjcEreyOQg
Twitter⇨ https://twitter.com/lisis45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sis45/
------------------------------------------------------------------------------
大家好!李姉妹です。
私たちは日本在住の中国人姉妹です。
姉⇨中国生まれ…その後中国、日本、ニュージーランドで生活
妹⇨日本生まれ…幼少期は中国で過ごし、6歳から日本在住
このチャンネルでは姉妹それぞれの生い立ちや実体験を生かして、中国語や中国の文化についての雑談と旅の動画をアップしていきます。皆様が中国文化に触れるきっかけになることができれば嬉しいです!
チャンネル登録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opinion中文 在 馮韋元Francois Devati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如果有機會的話,會想移民去美國嗎?
世界上很多人的夢想就是可以移民去美國
我曾經有這個機會!但是。。。我拒絕了!
因爲我不想離開台灣!歡迎收看~
請你訂閲我的頻道~
IG:@yuanyuanintaiwan
FB:www.facebook.com/yuanyuanintaiwan
opinion中文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opinion中文 在 KOL是Key opinion leaders的縮寫,中文是關鍵意見領袖 ... 的推薦與評價
KOL是Key opinion leaders的縮寫,中文是關鍵意見領袖。 狹義的是指在網路上某一些具有特定領域專業的人,他們在網路上所發表的言論,常常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