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大丈夫 🇬🇧
在英國,他們很落實家庭醫生制度,每個人都會在自家附近註冊一位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又稱GP,我個人聽到英國人生病說要看GP比說要看doctor機率還高。大家基本上所有小病都一律先去看家庭醫生,若是直接跑到大醫院看病,可能會被拒絕的,不過感冒看診所醫生,也不是像台灣一樣直接走進去診所掛號,當場等候就能見到醫生,病人必須先預約,通常也都是預約到好幾天後的診,很多人大概還沒等到看病,病都痊癒了。
在英國看醫生,無論是居民或者是遊客,通常在公家醫院看病都是免費的,開藥才需要自費(牙科或眼科等可能不是免費),不過本地居民包含像我們這些外國居民,每個月可都要向英國健保局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繳交不小的健保費NI(National Insurance)。當然有人可能覺得為何旅客在英國旅遊看醫生可以免費,其實通常也都是急診的狀況,因為要是一般感冒,醫院也是會請病人直接去藥局買藥,不會讓大家恣意浪費醫療資源。(不過旅客還有些狀況也有可能收費)
診所看病
我有過兩次看病的經歷,第一次是看眼睛,因為我到了英國後一直遲遲沒註冊GP,後來因為下眼瞼腫得很大,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只好趕快去註冊並且預約門診。由於診所就在我住的附近,也就順利的註冊到GP,但也得等幾天後才能預約看診,不過櫃檯當場就跟我講我之後也不能預約,因為這是小毛病,請我直接去藥房問藥師買藥。
幾日後,用藥師那拿的藥擦了,眼瞼越腫越大,沒好轉的跡象,再回去診所時,櫃檯小姐依舊覺得我大題小作,我說上週您這樣跟我說,我藥也擦了,但是變更嚴重,已經腫了一大包,最後她幫我約了晚點的門診,給我一張紙條上寫著某某Sister,我看到Sister知道不會是「姐妹」,猜想是「修女」醫生嗎?但這診所看起來不是教會診所啊!最後見到Sister本人,她說她不知道我是麥粒腫還是針眼,就上patient.info網站查詢,列印這兩種病狀的解決方法,她一字不漏地唸了列印出來的東西給我聽,叫我回去用毛巾熱敷即可,面對這種問診方式,真的是生平第一次遇到。
回到家,我查了字典才發現,sister在英式英文裡還代表「護士」的意思,所以我雖然最後約到診,但我還是沒見到醫生,見到的是護士!看來在英國要見到醫生本人真的很不容易。不過最後我就這樣一天到晚熱敷眼睛,幾日後腫囊也爆了,也就真的好了。所以如果在英國,是小病的話,還真的建議大家先(1)上網查資料、(2)藥局買藥比較實在,真的不行再去看醫生吧。
順帶一提,我在網路上找到我附近的GP診所,叫某某surgery,因為看到surgery,就想到「外科」或「手術」,心想為GP診所名單上會有一家外科醫院,偏偏離我家最近,不想跑遠還是選它,最後才知道,原來surgery在英國有「診所」的意思,跟我們以往通常學到診所clinic很不一樣啊!
急診看病
急診在英國稱作Emergency Department,又稱為A&E(Accident and Emergency)。我本來想說平常也算滿健康,做事也很小心,去急診機率應該不高,不想到這輩子第一次為了自己去急診看病竟然會是在英國。
日前,因為手被剛剛買的刀割到,由於當天才剛買而已,非常鋒利,血就四濺而出,立馬就高壓止血,手舉高過心臟,本以為血都沒流了,應該是沒事吧,但每當壓住傷口得手一放開,血依舊噴出來。
就這樣過了一個小時,實在沒辦法,都已經晚上八點多,要是再這樣下去,要是深夜血還流不止才要去急診,似乎危險了點,做了簡單包紮,便快速跑去醫院掛急診,櫃檯護士看了看,直接說這是小問題沒事的,我說一旦我沒高壓止血,包紮掉了就會流血,而且已經一個多小時,完全沒有變好。櫃檯護士一副就是不想理我(大概快翻白眼那種),我就馬上把我包紮鬆開,血噴得到處都是,她才讓我掛號。
在旁邊填完資料,等了大概半小時終於叫到我名字,本以為終於可以見到醫生,沒想到等待我的只是另外一位資料登記員,跟我一一核對慢慢輸入資料後,又到了另一旁等候室,才驚覺還有一大群人等著看醫生。由於早就知道急診會等很久,就坐著將傷口繼續壓著,手靠著牆高舉,不久護士看我一個人,可能覺得沒親友很慘,所有人都有人陪,就來看我一下,但因為我有做基本包紮,又一直持續強壓,血又沒噴了,她又說:「沒事的,不嚴重。」
以為可以早點接受專業包紮,聽到這句話,我知道又得等了。
不過這回真的幸運,可能在場都是感冒傷痛的,只有我一人是外傷,我大概等二十分鐘就被叫去包紮,最後用強力繃帶綑上,心裡也算是放下一顆大石頭,雖然包紮後還有感覺到包紮條繃開,血滲出來,但也因為強力繃帶夠好,當晚的悲劇也算是暫時結束。不需要繳費,步行直接離開。
我記得以前我的義大利房東說,在英國看病一定不能講得太輕描地呈現,不然醫院或診所就會拒絕收你,當然不是教大家誇大自己的病況,倒是在英國就要習慣小病能靠抵抗力治癒或者藥房買藥,不能像在臺灣一樣隨處都有診所跟醫生為大家診療,我幾次小感冒,都是吃台灣帶去的要吃好的,不過大病時大家還是要去看醫生做檢查,可不要撐著不看病啊!
🍷 記得將我的專頁設定為搶先看,才不會錯過我的分享!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bonjour.jerry/
🍷 website: https://bonjourjerry.com/
🍷 購買書籍【巴黎大丈夫:一個旅法男子的巴黎生活X文化觀察筆記】https://goo.gl/cVGmzn
包紮繃帶英文 在 老小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넘어진다
---
最近跟骨科特別有緣(不想手比愛心
丁雷擺在梨泰院的line store下樓梯時,一時閃神,從五個階梯高的地方跌下來,碰的一聲,整家店都震撼了,我居然第一反應是檢查手上的哀鳳有沒有裂屏XDDDD
其實當下痛到都站不起來了,但實在太丟臉,好想給自己send tree pay,只能默默拖著腿到旁邊休息10秒之後,繼續蹬著高跟鞋走出去逛一整天。
晚上回家之後,發現腳踝有點烏青腫起來,馬上就用之前綁手腕的彈性繃帶包紮起來(掰了胃,手腕完全好了),隔天我還跑去江南做禮拜、新盤浦吃下午茶、往十里吃烤肉,完全跟沒事一樣,只有去藥局給藥師看一下。
結果,整夜睡不著,半夜緊急call out善良的課長姐接,問她怎麼辦,她讓我隔天週一早上馬上去掛整型外科(這裏的整型外科是類似骨科釀的外科)
花了四萬拍了四張片子,醫生說骨頭有點陰影、懷疑是有裂開之類的話嚇唬我,還用了好多醫學英文單字逼死我,哭哭
但韌帶確定是扭得有點嚴重,所以腳踝才會越腫越大,能撐兩天才看醫生也不容易(驕傲,馬上被護士帶到旁邊小房間往屁股打一針消炎藥,然後打了石膏、領了五天份的藥被趕回家。
我們組長看到我的請假照片後,還很體貼的讓我多請假在家休息,還分享了她以前扭傷時是怎麼處理的,但其實我本人沒覺得有特別嚴重,只要不移動、不久站,其實感覺不到痛感。
但溫宮溪的大家看到我包紮成豬蹄的腳之後,都會仔仔細細的從頭問到尾,怎麼受傷、在哪受傷、多久會好,然後知道是梨泰院之後,用悲憫的眼神看著我,似乎在訴說,這老小姐又喝多了吧?
但我真的沒有喝(很多)啊!!!(大誤
各位,我沒事,再過一個月,老小姐就要把29歲過完了(握拳
包紮繃帶英文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扭傷,怎麼辦?吃白飯?還是找警察?〉
一般而言,遇到扭傷的時候,我們會建議一種處理方案:
RICE。
RICE?白飯?白飯不是用來吃的嗎?為什麼可以治療扭傷?其實,所謂的「RICE」,其實是四個英文字的縮寫,分別是Rest、Ice、Compression、 Elevation。
基本上,這套原則,一般用於處理輕微的運動傷害,作為急救之用的,適用於一般傷患,例如身體挫傷、肌肉拉傷、關節扭傷、脫位,甚至骨折。
第一,是休息(Rest)。一般而言,停止運動,立刻休息。休息的目的,主要是減少關節活動,因為在這段時間內,再度過分使用關節,會促進血液循環,會增加血液流向受傷關節,形成腫脹,所以,休息是為了減少疼痛、出血或腫脹,以防傷勢惡化。一定要休息,否則,會延緩復原的療程,從而延長疼痛的時間。
第二,是冰敷(Ice)。 一般而言,各位看倌可以用布包裹著冰塊、冰袋、冰墊,進行冷敷,切記,不可以讓冰塊、冰袋直接接觸皮膚,避免凍傷皮膚,造成皮膚壞死,冰敷的目的,主要是收縮血管,減慢患處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流往患處,從而減低出現腫脹、疼痛、痙攣的風險。不過,冰敷歸冰敷,冰敷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30分鐘為限,避免肌肉、關節、神經等細胞、組織因為過冷而誘發凍傷,因此,一般建議,冰敷15分鐘後,移開冰塊、冰袋、冰墊,休息5分鐘後,再進行冰敷。當傷患的感覺變得麻木的時候,便可以移開冰塊、冰袋、冰墊,進行下一個步驟。
第三,是加壓(Compression)。 一般而言,用彈性繃帶包紮患處幾吋以下的地方。加壓的目的,主要是透過外力,對血管施加壓力,減少患處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液流向患處,不但可以止血,而且可以紓緩患處腫脹惡化。當然,輕輕用彈性繃帶加壓便可,不能包紮得太緊,否則組織會因為血液流量不足,導致壞死,各位看倌可能會問:「那麼,如何知道包紮,是鬆,還是緊呢?」這時候,各位看倌可以觀察患者的手指甲、腳趾甲的顏色,如果開始變得紫色的話,而且陪隨著疼痛、麻痺、刺痛的症狀,這表示包紮得太緊,這時候,各位看倌應該鬆綁,解開彈性繃帶,重新再包紮患處。一般而言,包紮應該維持大約24小時,避免患處出現腫脹。
第四,是抬高(Elevation)。一般而言,抬高患處,略高於患者的心臟水平(所以,當然,患者是躺著的)。抬高的目的,主要是減少出血,減輕腫脹,而抬高患處到高於患者的心臟水平,可以透過地心吸力,抗衡心臟的血壓輸出,減少血液流向患處。值得注意的是,當懷疑出現骨折的時候,應該先固定在夾板後,然後抬高,而且,抬高這步驟,並不適用於所有骨折。
當然,誰也不希望自己會是扭傷的一個。所以,進行運動的時候,還是熱一熱身,做妥預防措施。
但是,如果真的不幸出現扭傷等運動傷害的時候,記住:RICE。
不過,現在,有學者會建議,不要休息,還是開始活動,如果可以的話,盡快求醫,由醫生指導傷患初期的活動動作。所以,口訣上,還是不要吃飯(RICE),乾脆找警察(POLICE)吧!所謂POLICE,便是Protection、Optimal Loading、Ice、Compression、Elevation。
原則上,只要韌帶是第一級傷害(Grade 1)(輕微疼痛、腫脹,關節穩定。--韌帶20-50%斷裂)第二級傷害(Grade 2)(中等程度疼痛、腫脹,關節活動略受影響,走路已經開始出現困難,關節較不穩定。--韌帶50-75%斷裂),一般建議,是不用休息,開始直接開始簡單的活動。
至於,第三級傷害(Grade 3)(嚴重疼痛及腫脹,關節不穩定,無法走路,關節活動受到限制。--韌帶75-90%斷裂)第四級傷害(Grade 4)(中等程度疼痛、腫脹,關節不穩定。--韌帶90-100%斷裂),一般建議,是休息大約10天,10天後,便直接進行復健治療。
包紮繃帶英文 在 【跟著大衛美語一起認識💡OK蹦的英文怎麼說?】 大家應該都 ...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就跟著小秘書一起來認識急救箱裡一定要有的「OK蹦」、「棉花棒」的英文怎麼說吧! ... 🔸bandage [ˈbæn.dɪdʒ] 繃帶、用繃帶包紮(例句) You ought to bandage (u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