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帝遊獵的場面】
明代皇帝出行遊獵時,是怎樣的呢?明代宮廷畫家商喜所繪的《明宣宗行樂圖》,讓我們一睹明代早期皇帝出遊時的熱鬧場面。
明宣宗即是明代的宣德皇帝,他位於圖左上角,形象略大於其他人,這是古時人物畫常用的手法,以突出主角的尊崇地位。此外,畫中的他戴黑色尖頂圓帽,身穿紅色窄袖衣,並配有黃色長褂,這種服飾保留前朝遺制,具有「胡服」特色。皇帝近身隨行的人物帶着寶劍、弓矢之類的物品。圖畫的下半部份,隨行隊伍更為浩大,衣冠豔麗,色彩不一,男子臉上均無鬍鬚,大概是宮中太監,而每人均有一名抱樂器的小童跟隨着,可見此畫記載了宴樂和狩獵的情況。
畫家仔細刻劃了各人的神情與姿態,令畫面更為生動,除了繪畫人物,畫家亦細膩地描畫了周邊景物,其中可見春花盛開,林木繁盛,小橋流水,亦見飛鳥走獸之蹤跡,營造出一片和平歡樂之氣氛。這暗示了讚頌宣德皇帝在位期間,社會安定,昌盛富足,皇帝能文能武,將國家帶往盛世的訊息。
作品資料:
明 商喜
《明宣宗行樂圖》
縱211cm,橫353cm
絹本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放位置 #着墨彩 #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繪畫 #歷史 #中國 #明朝 #明宣宗 #商喜 #apaintingaday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museum #paintings #history #culture #china #mingdynasty #emperor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seeker大师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未解之谜#奇闻#都市传说#百慕大#朱元璋#刘伯温 加入会员: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kFEfvGzuMT4hK0suu_Q2g/join 之前视频我们聊过一个极其诡异的地区,那就是大西洋百慕三角区。在这个神秘的三角地带出...
明代皇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旅讀又做了第二輪的知識包整理,這次的主題是故宮,我講過【從延禧攻略到如懿傳-重溫老北京】這個主題,但這次被收錄的是比較少人提到的明代故宮,明太祖到明成祖這段時間位在南京的皇宮是什麼情況,歡迎大家來複習,記得去年這一集是我的明史系列第一集,除了認識明代故宮,順便聽聽各位明朝皇帝的故事以及明末三案吧 !
🎧趕緊戴上耳機,一起線上收看吧,當成podcast聽也不賴!歡迎在youtube頻道底下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故宮篇】紫禁城風華之旅──皇家日常 ◎李純瑀
https://youtu.be/vvQt5CDxO0k
📌君王美人、英豪奸佞,種種傳說,街坊巷弄間,為尋常百姓津津樂道。帶大家走入紫禁城,了解重大節日的食衣住行和娛樂,發掘紫禁城中的皇家日常。
【故宮篇】紫禁城探秘 ◎吳駿聲
https://youtu.be/mqjVC12d408
📌在古老的中國,人們認為天上有三垣二十八宿,其中紫微垣不但位居三垣之中,且位置恆久不變,故稱「紫宮」,是為天地居所。統御天下者為「天子」,其居住地自然是塵世間的紫宮,皇家重地閒雜人等莫近,號曰「紫禁城」。
【故宮篇】從明故宮到清故宮:明代皇帝的那些事兒 ◎黃偉雯
https://youtu.be/BzEPCVvwRIo
📌明代皇帝與伊斯蘭教的關係?他們的的專情與荒唐?明太祖時期的「胡惟庸案」則改變了日後六百多年的內閣制度。那些事兒充滿光怪陸離卻也令人唏噓不已,在紫禁城迴盪,讓後人憑說。
明代皇帝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團和氣】
一眼看上去,這幅《一團和氣圖》似是有一笑面佛盤腳而坐,他形體渾圓,面容祥和,嘴帶微笑,但細看之下,會發現此畫內不只一人。
笑面佛的左邊是戴着道冠的老者,右邊則是戴着方巾的儒士,兩人各執經卷一端,相對而坐,且對彼此微笑;中間那人則剛好用手搭在二人的肩上,他手捻佛珠,證明是佛教中人,三位人物的造型詼諧歡樂,構圖極具心思,表達了世界和諧,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此圖的作者為朱見深,亦即明憲宗,繪畫此畫時他剛即位不久。由於朱見深深知其父英宗與代宗反目所造成的朝廷分裂情形,於是在其即位之後便推行以和為貴的行政方針,這幅《一團和氣圖》,可能亦是在此心景下創作出來。
根據畫史記載,這位明代皇帝善畫神像,以及梅、蘭、竹、菊等,可見他有不凡的繪畫技藝。
作品資料:
明(1465年) 朱見深(明憲宗)
《一團和氣圖》
縱48.7cm,橫36cm
紙本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有人物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藝術品 #藝術 #繪畫 #佛教 #儒家 #道家 #三教合一 #和平 #china #apaintingaday #arthistory #king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hkig #artist #chineseart #museum #onlinemuseum #religion #buddha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明代皇帝 在 seeker大师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未解之谜#奇闻#都市传说#百慕大#朱元璋#刘伯温
加入会员: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kFEfvGzuMT4hK0suu_Q2g/join
之前视频我们聊过一个极其诡异的地区,那就是大西洋百慕三角区。在这个神秘的三角地带出现许多,让科学家们到现在都无法解释的奇异现象。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就在我们中国也有着一个,同样神秘莫测的奇异地带,这里就是明朝故宫,因为它地处南京,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南京百慕大(明故宫)。
其实早在这座宫殿刚开始建造时,就被蒙上了一股神秘面纱!
朱元璋填湖建皇宫成“遗患”?
据说早在650多年前,从朱元璋给明故宫选址开始,这个地方就是神秘诡异,玄机四伏。因为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风水之说深信不疑的人。当年在修建皇宫的时候,为了选一块沾“龙头”占“龙气”的宝地,朱元璋特意让军师刘伯温 ,一定要找到一块最好的风水宝地。
有些朋友可能还不知道刘伯温是何须人也!?在古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在古人看来,刘伯温就像诸葛亮一样,是天下难得的圣人。而且相对于诸葛亮,刘伯温不仅足智多谋,他还更加精通天文占星,和风水预测之术,据说他写了一本《烧饼歌》,书中预言了明代的靖难之役、土木之变、英宗复辟、宦官魏忠贤之祸、李自成起兵、吴三桂出关降清,等等一系列重大的事变。他的有些诗句甚至指名道姓,如“八千女鬼”合成一个“魏”,指魏忠贤陷害忠良,使朝政大乱;“木下一头了,目上一刀一戊丁”可以凑成“李自成”三字;“平安镇守好桂花”是吴三桂的“桂”字……出乎意料的是,该书的后半部分还预言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年号和皇帝在位时间都被准确预言!
所以朱元璋对刘伯温是绝对的信任有加,选明故宫选址的事情,一定非得要刘伯温来办才行!
相传,刘伯温跑遍了整个南京城,仔细勘察之后认定,南京城东的紫金山就是天然的龙脉所在,而龙头的位置就在山下的燕雀湖。为此呢,朱元璋特意下令征集了工匠、军卒数万人,即使是用土石把湖填平,也非得要在这个位置建皇宫!然后在短短9个月之后,明故宫就已建成。当时被称为吴工新宫,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宫殿城墙,高9.6米,顶宽6.8米。好不气派。
可是没想到,朱元璋住进去没几年,他就发现,这宫殿的风水好像并不怎么好嘛。原来大殿的地基都打在了原先的湖中,虽然当时在建宫殿的时候,就在地基中密设木桩,木桩的直径16到36厘米,长度3到6米,最长者15米。木桩之间的间距一般是8到12厘米,最密处仅为2到4厘米。此外有些地段还以黄土、碎砖层层填实夯平。在宫殿建造的时候,他们就提前做好了预防。
但是由于殿身的重力实在太大,几年以后,这里的地势,依然出现了前高后低的景象。而这时候的朱元璋由于生性多疑,特别是担心有人想夺取他的皇位,所以此时的他特别防范之前的开国元勋,比如刘伯温等等。于是朱元璋就找来别的风水师,结果没想到这位风水师,却是一个江湖术士,他揣测到朱元璋和刘伯温不和,于是就故意挑拨离间,说刘伯温是个奸臣啊,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不吉利的凶宅啊。
明代皇帝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明代皇帝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棠樾牌坊群,位於安徽省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歷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重要見證。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 1996年,棠樾牌坊群被國務院公佈列為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棠樾牌坊群結構佈局都採用嚴格的中軸對稱手法,給人以穩重感,在視覺的焦點處加以強調,精心雕刻。牌坊群兩側保留了永久農田,四周沒有構造物,遠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從農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突出。牌坊群位於棠樾村口,其周圍的農田、樹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環境(如古橋)等構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環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選址、建設所遵循的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築風格確混然一體。歙縣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質結構為主的特點,幾乎全部採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撥。既不用釘,又不用鉚,石與石之間巧妙結合,可曆千百年不倒不敗。
黃山呈坎,又名八卦村。被朱熹譽為“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位於黃山市徽州區北部,距205國道僅5公里,為呈坎鎮政府所在地、現有人口2700餘人。呈坎古名龍溪,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隱、文昌羅氏二兄弟舉家遷此“擇地築是而居”易名呈坎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其依山傍水,融自然山水為一體,二圳五街九十九巷,聚集著不 同風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民居,全村現保存著明清建築100餘處,其中有羅東舒祠、長春社、羅潤坤宅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精湛的工藝和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將徽州古建築藝術的古、大、美、雅體現得淋漓盡致。被中外專家和遊人譽為“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呈坎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歷史文化沉澱深厚,至今仍保留著董其昌、林則徐等歷代名人題寫的牌匾30餘塊。1995年5月,呈坎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佈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現被列為第五批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推薦目錄;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坐西朝東、背靠大山、地勢高爽、選址完全符合“忱山、環水、面屏”的古代風水理論;兩條水圳引眾川河水穿街走屍,現仍發揮著消防、排水、洩洪、灌溉等功能;眾種河繞村而過,故而呈坎村橋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優美的環秀橋、明代修建的江南單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橋----隆興橋;十字路口與丁字路口至今仍保留著3座打更防盜和節日懸燈照明的明代更樓,由於選址審慎、佈局合理,精心設計、施工,古村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以山為本,以水為魂的山水田園特色顯著。呈坎五街大體平行眾川河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與大街垂直,呈東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崗條石鋪築,兩側民宅鱗次櫛比、縱橫相接、排列有序、青牆黛瓦、高低錯落、黑白相間、淡雅清秀、長街短巷、犬牙交錯、宛如迷宮、漫步街頭、一步一景、步移景異、無處不景、人在畫中、其樂無窮;呈坎現有宋、元建築各一幢,其一是長春社,宋建明修是徽州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築;其二是羅會泰宅(俗稱老虎潤)為元代建築,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呈坎明清建築不僅數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樓、石橋類型多樣,僅三層樓民居現仍保存7幢,尤其是羅會炯宅(羅應鶴官邸)石牌樓門罩;羅會炳宅(俗稱石柱廳)木牌樓門罩、須彌座、高大客廳和獨柱旋轉樓梯;羅長銘宅天井魚池;羅季穎宅雕甍鏤棟;羅來龍宅豬食槽天井;敬老院支祠暗壁樓梯;汪閨秀宅陶瓷水梘;環秀橋水構亭;靈山嶺石構亭以及民宅的斜門、鐵皮門、樓廳美人靠、窗戶遮羞板、石雕、木雕、磚雕以及月梁、梭往、彩繪等,特色顯著;呈坎古村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築,雖遭大量破壞,但仍占黃山市首位,而且類型豐富,風格之獨特,在全國都屬獨一無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譽。
明代皇帝 在 明朝皇帝列表_明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 趣历史 的相關結果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 ... ... <看更多>
明代皇帝 在 明朝皇帝有夠狂!不是忙著當道士、做木匠…就是長達30年不上朝 的相關結果
明代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當時西學東漸、科學和文化上 ... 但明朝從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出了好幾代非常「奇葩」的皇帝,有的跑去當木匠, ... ... <看更多>
明代皇帝 在 明朝君主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參考文獻[編輯] · 朱鷺.建文書法儗.「六月甲辰,上皇祖考大行皇帝諡曰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廟號太祖。」 · [清] 張廷玉 等.明史. · [清] 張廷玉 等.明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