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窩一直在做的事
長久以來,我們慣用理性的眼,審視動物們的苦難以及偶有的喜悅,並以我們所長化作圖文,為牠們發聲。
代理動物、奪取話語權的挑戰一直都在,每當議題的熱度過去,努力說得詳盡的話語只剩隻字片語。
因為終究,動物與大多數人的生活有著一段距離,只能靜待下一個時機,再將支離的話語重新組裝起。
/今年日曆的新嘗試
我們也都是這樣,關懷多是留給切身的體悟,習慣從看過、聽過、自身經歷的事出發,開始理解和關心。
動物與我們同住這座島嶼上,有些在生活周遭、隨處可見,比如松鼠、家燕、蝴蝶;有些在媒體、網路上能見,比如石虎、黑熊、穿山甲;還有更多則是感到陌生的類群,比如山椒魚、梅花鹿、百步蛇。
我們認識或不認識,這麼多的動物與我們共棲,如常度日。
於是我們試想,若將這些日常寫成日子,將動物維生與表達的習性,延伸至人類的生活與心情,那些高度的相似性,正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於是我們決定做日曆,期待它不只是傳遞動物知識,更是記下島嶼共居的日子,我們與動物相伴共度。
/2022將有動物相伴
要產出日曆並不容易,但也因為有動物,能從牠們受到安慰與鼓勵。
這段時間裡,窩窩文字和設計的同事們協力,將一週過成一個月,每週要新創作約30隻動物,寫下牠們的習性介紹,從中延伸心情小語、當日忌宜,並畫出每一隻動物獨特的姿態與神情。
每週還有專家學者的交錯參與,審定前面月份的文案、插圖,校修走過一遍、兩遍、三遍,平均一週接觸120隻臺灣動物,從不熟識到認識,我們成為最先被動物陪伴的一群。
想到完成後的成品,對於2022年還沒來到的日子,已先多了期待。
/日曆乘載島嶼家鄉
從1月到12月,豐饒的臺灣展現從山林田野到溪河大海,各處皆是動物的家鄉。創作的歷程時常忍不住驚嘆自然萬物的奇妙,即使只有一公分的積水小水窪,也有動物居住其中。
我們也邀請更多人一起驚喜喟嘆,從詩人、導演、作家、作詞人、歌手、演員、諮商師的視角,理解並詮釋日曆中的12隻動物,凝鍊成日子裡的光。
換了一個載體,加了一種聲音。這一次,除了我們為動物發聲,動物也透過牠們生活的模樣,為我們發聲。
/在島嶼・和動物重逢
什麼時候開始,日子變得單調重複,忘了無拘無束的自己,忘了島嶼之上,還有動物共居作伴。2022年與365種臺灣動物一起,拾回生活的真實美好。
⦙⦙⦙⦙⦙⦙⦙⦙⦙⦙⦙⦙⦙⦙⦙⦙⦙⦙⦙⦙⦙⦙⦙⦙⦙⦙⦙⦙⦙⦙⦙⦙⦙⦙⦙⦙⦙⦙⦙⦙⦙⦙⦙⦙⦙⦙⦙⦙⦙⦙⦙⦙⦙⦙⦙⦙
2022|島嶼共居 x 動物日曆
https://wuo.pros.is/3ntt25
⦙⦙⦙⦙⦙⦙⦙⦙⦙⦙⦙⦙⦙⦙⦙⦙⦙⦙⦙⦙⦙⦙⦙⦙⦙⦙⦙⦙⦙⦙⦙⦙⦙⦙⦙⦙⦙⦙⦙⦙⦙⦙⦙⦙⦙⦙⦙⦙⦙⦙⦙⦙⦙⦙⦙⦙
#窩編有感 #用一整年的時間醞釀
#替動物發聲的路 #我們繼續努力
/Special thanks /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李宜龍 #吳念真 #吳明益 周慕姿 林予晞 Allison Lin 林達陽 Abao阿爆(阿仍仍) 徐珮芬/patmuffin 張鐵志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連俞涵 劉克襄 鄭宜農 Enno Cheng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完整版 ▶️▶️▶️ https://youtu.be/j8IRNwopwjE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
「李易修演員」的推薦目錄:
李易修演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甜秘密MV就是去年9月的這幾天拍攝的,很懷念那種團隊一心想把作品做好的感覺,沒有大家的燃燒,想法只會是想法,能實踐出來才是最困難珍貴的,我真的很謝謝大家。也很期待未來能遇到合適機會將故事繼續發展下去(其實續集早已構思完成),以下是參與這計畫的優秀的夥伴,雖然我人在上海暫時無法跟你們並肩作戰,但希望台北的案子可以多多找他們合作,他們優秀且負責,100分好評,合作起來就是順順利利🍺
導演:廖人帥
編劇:廖人帥
副導演:好餓
製片:林阿蜓
執行製片:姚盈旭、高銘均
生活組:朱芸廷
攝影指導:游凱迪
攝影大助理:楊家哲、謝明捷
攝影組:楊景廷、何一勤 、蔡孟哲、張庭瑜
軌道操作員:徐純南、吳東陽
機械手臂:張亦誠、涂健旭
空中航拍:何文欽
燈光師:宋明哲、曾泓銘
燈光組:
李培源、莊凱程、洪名洋、謝憲欽、紀朝元、趙軍賢、吳芳源、陳柏成、蘇志豪、林祐聖、劉睿綱、劉志祥、藍功民
美術指導:雞肉飯
執行統籌:曾怡瑄
美術執行:邱粵、周庭羽
平面設計:張誠恩、許之
美術助理:李庭萱、程凱揚
美術實習生:
鄭淳方、陳頎、黃珮慈、黃莉婷
特別感謝:許慈恩
質感總監:陳新發
質感統籌:林佩蓁
質感執行:許毓娟、陳欣慧
質感專員:
謝忠恕、郭佳妤、吳妍樺、翁弋涵、陳靖恩、陳孟晴
大魚雕塑:陳家宏、莊清泰
竹編:禮竹軒工作坊
分鏡師:蘇昕昱
服裝總監:李懿格
服裝師:
許巧瑩、阮佩華、李驊娟
妝髮設計:
章鉝涵、王長詩、林亞靜
演員管理:李怡萱
演員管理執行:高欣郁
爆破組:
林正德、蔡雅玲、李忠隆 、黃合陽
場務:
張家瑋、唐偉城、韓子翔、林韋廷、陳茂榮、呂彥霆、李佳杰、任奕嘉、張維展、李正豪
側拍花絮:亞歷三小、彭晟樟、歐陽士祥
舞蹈統籌:王守婕
舞者:
賈皓鈞、高紹桓、黃顯翔、蔡儀蘋、劉樸、郭靜婷、李英如
排版設計:吳建龍
演員:
布雷克、朱俐安、姜雲、玉兔、 陳曉君、江忠明、程怡慈、陳冠任、羅濟豪、張茗昱、王勇達、高志偉、張鶴騰、潘皇佐、千苡桐、李香均、珊卓拉、朱珮瑢、謝東豪、林道禹、楊東益、羅大偉、王郁仁、李凱文、陳柏彰、林秉憶、邱望、陳思叡、張文忠、饒宇玉、劉書寧、周羽宸、王竣民、傅小娟
剪接:廖人帥、好餓
視覺特效製作:再現影像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視覺特效總監:郭憲聰
特效製片:黃棨雋
技術總監:范屹閔
動畫總監 :陳尚柏
CG總監 :陳昭詠
特效協調 :王建程、易采慧、陳姵均
合成組長 :謝欣霏
資深合成師 :朱益華、徐佳佑、黃耀霆
助理合成師 :李珞丞
數位視覺設計師 :王建程、吳沄芳、江佳芫、戴子書、蘇聖智、謝宜珊
特效模擬 :陳棠、劉育均、陳威翔、馬松稚、賴柏東
特效TD:白晢亭
追蹤組長:曾俊瑋
鏡頭追蹤:王建程
資深模型師:李鑒原、林思吟
模型師:林香吟
骨架綁定 :江佳芫
動畫師:林庭聿、潘欣榆、江佳芫、張寧恩
概念美術總監:呂奇駿
概念美術設計師:吳怡萱
現場特效指導:郭憲聰
現場特效:王建程、馬松稚
行政企劃 :黃千真、呂旻穎
調光師:江怡勳
數位修補:馮安安
音效設計:健康合作音樂製作有限公司 林先敏
花絮剪輯:時刻影像、劉尹全、羅紫婕
協力廠商:
鴻臣影視製片場
新彩廣告事業有限公司
力榮影業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CQB俱樂部
甜秘密 SWEET GUILTY PLEASURE
PRODUCTION & ARTIST MANAGEMENT|凌時差音樂製作有限公司ETERNAL MUSIC PRODUCTION COMPANY LTD
CHIEF EXECUTIVE PRODUCER|蔡依林 JOLIN TSAI
ARTIST MANAGER| 王永良 TOM WANG
ASSISTANT ARTIST MANAGER & ARTIST IMAGE CONSULTANT|許嘉倩 RAIN HSU MANAGER
ASSISTANT|林淑鈴 LIN-SHU-LING
CHOREOGRAPHY CONSULTANT|徐聖展 ANDY HSU
MARKETING | 徐小桀 MARCO HSU
UNIT STILL PHOTOGRAPHER|黃義文 EVAN HUANG
UNIT VIDEOGRAPHER|梅澤 JIMMY MEI
・VIDEO STYLISTS・
MAKE UP|邱亞歷 YALI CHIU
HAIR STYLIST|何翰聰 JOHNNY HO @ HC HAIRCULTURE
STYLIST|小乖 DAVID LAI (DFRIEND OFFICE)
・SONG CREDIT・
OT|CAKE
中文作詞 LYRICS|阿弟仔 ADIA
OA/OC|蔡依林 / OLOF LINDSKOG / HAYLEY MICHELLE AITKEN / JOHAN MORAUES
PRODUCER|STARR CHEN陳星翰 (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EXECUTIVE PRODUCER|潘信維 LIL PAN (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ARRANGER|STARR CHEN陳星翰(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 MORRISON馬仕釗 (跳蛋工廠EGGO MUSIC PRODUCTION)
ELETRIC GUITAR|巴龍隆 PARUNGRUNG
RECORDING ENGINEER|陳振發 JANSEN CHEN / 陳文駿 AJ CHEN
RECORD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 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
GUITAR RECORDING ENGINEER|林清智 ZACHARY LIN
GUITAR RECORDING STUDIO|好威龍音樂工作室 HOW WE ROLL MUSIC STUDIO
MIXING ENGINEER|LUCA PRETOLESI
MIXING ASSISTANT ENGINEER|SCOTT BANKS / ANDY LIN
MIXING STUDIO|STUDIO DMI
*特別演出:老高與小茉
李易修演員 在 聲音訓練專家-周震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表演系兩年的臺詞課想一個月補上?不可能!】
2018-02-09 08:35:43 來源: 新京報
「不瞪眼、不面癱、有表情、能哭」已經成了評價一個演員是否有演技的基礎要素,而表演的另外一面「臺詞」,正在被從這個標準剝離出去,臺詞正在成為配音演員的工作。以至於最近趙立新、韓雪等演員在綜藝節目中秀了一把臺詞功底後,就讓觀眾有了發現新大陸的感覺。但在臺詞老師們的眼中,臺詞和表演素來不可分割。
新京報記者專訪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的幾位臺詞老師,解析目前表演和後期配音割裂、科班學生臺詞水準堪憂等現象的原因。
1 配音濫用 - 演員軋戲頻繁哪有時間背臺詞
最近幾年大熱的劇集不僅捧紅了許多演員,還帶火了一批幕後配音演員,他們的聲音幾乎全年無休地出現在各種劇集中。觀眾一方面被配音演員的聲音圈粉,另一方面也開始對「不同的劇集,熟悉的聲音」感到疲倦。
很多劇,尤其是古裝劇,現場收音可能會導致聲音上的穿幫,但無法同期收音跟必須起用配音演員之間卻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就算是後期配音,如果對自己的專業和塑造出的人物有要求,哪個演員願意讓別人來給自己配音?」中央戲劇學院臺詞老師吉璟津說。
接受採訪的幾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口音問題,上海戲劇學院的臺詞老師孫魚洋表示,臺詞教學第一階段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就是矯正學生的地方口音,不然之後的戲路會受到限制。
一些古裝劇因為棚外拍的戲份多,同時段有若干劇齊拍,而不得不用配音,但在現代劇中,配音現象仍然屢見不鮮。除了口音出戲和臺詞功底不過關,軋戲也會導致演員沒有時間背臺詞。「他橫店有戲,車墩有戲,懷柔還有戲,哪有時間去琢磨人物、背臺詞呢?有些人就只能靠導演現場講戲,直接告訴他這場幹什麼,再不行就念數字臺詞。」吉璟津無奈地說。
知名配音演員姜廣濤(曾為《琅琊榜》藺晨配音)曾表示,「配音演員最為本職的工作其實是譯製片和動畫片,現在我們配這麼多國產電視劇完全是個美麗的誤會。」
「表演和臺詞一個是手心一個是手背。用配音演員,其實是把這件事割裂了,變成了兩個巴掌。」這種割裂讓北京電影學院的臺詞老師劉中哲很擔心,他害怕配音過分使用會給觀眾帶來錯誤的引導。
「國外配音演員大多受過表演訓練,但國內不少配音演員學的是播音主持,配音時容易過於『拿捏』,劉中哲認為,缺乏表演訓練會讓配音演員難以應對不同的角色,他提到了這幾年的熱劇,「適合清宮戲小清新范兒的配音演員,不一定能駕馭戰國時期的野性之美,所以《羋月傳》的配音就感覺很空。」
吉璟津提到《雞毛飛上天》中張譯的表演,東北籍的張譯用自己的聲音詮釋了一個地道的浙江商人,「語言成立,這個人物形象就完成了一半,慢慢地觀眾會相信你就是那個人物。」
2 悖論 - 學生無心上課忙拍戲,出校門卻急著補課
劉中哲經常會給學生們推薦一些經典的國外電視劇,讓他們去觀摩學習。之前,他推薦了英國的莎士比亞作品改編劇《空王冠》,但過了一段時間再問起時,全班僅有兩個人看了。
和其他院校的大學生相比,影視院校的學生要面臨另外的誘惑,通告、綜藝、拍戲等工作在讀書階段就紛至遝來,尤其某些讀大學之前就已成名的學生,更是需要持續的曝光保證人氣。
吉璟津表示,多數表演學院都明令禁止在校生外出接戲。但即便是不外出拍戲、錄綜藝,一些學生也難以保證每天出早功,認真練習課堂學到的方法。「生活中不鞏固,說話含糊不清,或者跟家人和老家的朋友打一個電話就又說回了方言,想要基本功扎實就一定得讓專業融入生活。」
校園裡有些學生無心上課,急著進圈子拍戲,進了圈子的不少人卻開始急著找老師補課。劉中哲常常接到一些臺詞和表演指導的工作,但授課方式讓他越來越難以忍受,有演員一到了試鏡的時候就拿著劇本來找他,最急的時候晚上給劇本,第二天就要試鏡,「這已經不是表演課了,這是創作課。」
有些演員甚至會把老師提供的粗略的表演框架,直接定型套用在戲中,劉中哲再也不願意給這樣的演員上課。在他看來,臺詞表演是門慢功夫,需要花時間來打磨和思考,「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一小段臺詞,要想講清楚,就得用上十節課。」
3 高校臺詞教學 - 學生思維僵化,無法理解感於心、發於聲
高校的臺詞課堂並不神秘,乍看之下,有些基本課程甚至和諸多藝考培訓班的培訓頗為相似。在上述幾大高校的表演系,臺詞必修課通常持續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氣息、聲音、咬字是第一階段的入門訓練,儘管基礎,但也需要在課堂外下足工夫練習。吉璟津介紹,『出早功』是中戲的傳統,要求學生每天早上花45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練習課程內容。
高校也會引進一些國外的教學方法,上海戲劇學院這幾年引入了林克萊特聲音訓練法,這套理論強調“放飛自然之聲」,有論文表述過林克萊特認為現代人在來自社會的壓力和束縛下,出於禮儀、紀律和偽裝等目的,已經丟失了發出最自然聲音的能力。「演員這個職業就是社會心靈疏導師,用人類的情緒和那些原始的生命訴求去引領別人」,孫魚洋如此說。
「第二個階段是『人情意』,你要去理解劇本和臺詞。」
吉璟津指出,一些演員並不理解臺詞,只是一味死記硬背。隨著各種影視劇數量突飛猛漲,對演員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但演員培養的規模卻沒有跟上劇集的生產步伐,「表演指導」、 「臺詞指導」應運而生。
但有時找上門的培訓卻讓吉璟津感到頭疼,「經紀公司簽了藝人,但戲不行被導演和製片人退回來,就找老師補課問『能不能在1個月之內解決掉?』,怎麼可能?」
「先塑造人物,再談臺詞。臺詞是人物感於心,發於聲的結果。沒有感於心,哪來發於聲?」,塑造人物是劉中哲反復強調的一點。但在實際教學中,他卻經常感到無力,學生的僵化理解讓他頭疼。
「學生一演杜十娘,基本就是我崩潰的時候。她們永遠把杜十娘弄得風塵味十足,然後就是哭,把她變成哭哭啼啼的怨婦。在某種流行審美的驅動下,覺得‘能讓觀眾哭,我的創作就成功了。 」
4 改進 - 學校授課從舞臺劇為主到兼顧電視劇
如今臺詞表演存在的種種問題,其實已經埋藏在藝考體系中。一方面,對於藝考生的文化課分數要求過低,被錄取的許多學生在文本的理解能力上並非佼佼者。
另一方面,為了成功通過考試,大部分學生都會在藝考前參加各種培訓班,而培訓班的課程往往更偏重朗誦,獲得了些皮毛的學生到了大學課堂上反而喪失了學習動力。劉中哲就曾在課堂上遇到過習慣了把朗誦當臺詞的學生質疑「怎麼跟培訓班教的不一樣」的情況,「孫道臨不用朗誦腔,依然可以把《琵琶行》演繹得讓人潸然淚下。」
雖然學生存在不少問題,但高校老師們仍然在努力革新自己的授課方式。孫魚洋表示,全國幾大影視院校的教學都以舞臺劇為主,但演員接觸更多的還是影視劇。為了跟市場接軌,學校的教學也在做調整,讓學生能儘早適應電視劇的拍攝方式。在他看來,職業教育有三個層面:心態、技能、知識,目前的教學體系在職業心態層面的培養還不夠多。
而影視劇中臺詞表演太差,過度使用配音的問題,演員固然有責任,但劇集生產鏈條上的其他方面也並非全是受害者。劉中哲指出,一些戲的劇本也有問題,「太爛的劇本沒法演,有些時候其實是演員在替編劇寫劇本。」
孫魚洋認為,有些時候使用配音,演員本身也很無奈,片方有預算考慮,經紀公司也有其他的工作安排。「現在越來越工業化、標準化,每個人付出的時間都有限,但這其實也是行業進步的表現。」
劉中哲推薦了一部電影,李麗華主演的《武則天》。對於看著近些年影視劇長大的人來說,這部上世紀60年代的電影的臺詞表演風格顯得過於平實。劉中哲解釋到,現在流行的朗誦腔是形成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特殊語言表達方式,「回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電影,他們也有『腔調』,但都是『人物』在說話。」
李易修演員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完整版 ▶️▶️▶️ https://youtu.be/j8IRNwopwjE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郵局匯款(代碼:700) 戶名:李易修
帳號:00410012376557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歷史哥文創商品】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CALLIN專用Discord群】https://discord.gg/J5Vnfdxnrb
☆【SoundOn】@Historybro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短片頻到【歷史哥轉角】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_1vuIMKIhNtX7waI2wBsA
☆FB粉專【歷史哥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備份粉專【歷史哥澄清唬+】https://www.facebook.com/MrHisBroBrain
☆FB第三粉專【歷史哥澄清唬=】https://www.facebook.com/MrHisBroBrains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李易修演員 在 Porknuckle Gami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帶給大家以「FGO THE DRAMALOGUE Flashback Lostbelt No.1 – No.5 -瑪修・基列萊特-」為題的AR朗讀劇!
透過登場的演員以及影像演出,以瑪修的視點回顧直到第2部第5章為止的劇情。
最後將以第2部劇伴樂曲的銜接演出。
「6th Anniversary Special Live ~Flashback Tracks~」來帶給大家。
開場生放送
川澄綾子
FGO THE DRAMALOGUE
高橋李依、水島大宙、種﨑敦美、福山潤、遊佐浩二、島﨑信長
6th Anniversary Special Live ~Flashback Tracks~
Fate/Grand Order 6th Anniversary BAND feat. Ayasa
堀崎 翔(Gt)、睦月周平(Gt)、mACKAz(DracoVirgo)(Ba)、SASSY(DracoVirgo)(Dr) 、
吹野クワガタ(Key)
Ayasa(Vn)
--------------------------------------------
※【節目時間軸】
0:00:00 節目開始
0:13:21 生放送開始
0:25:00 週年禮裝短片(牛若、阿福、小王子)
0:29:34 FGO THE DRAMALOGUE朗讀劇
2:08:27 音樂會
2:17:55 回到生放送現場
2:23:55 週年禮裝短片(雙子座、馬嘶、齋藤)
--------------------------------------------
※【6週年節目表】
7/27(二)晚上7:45 - 川澄開場生放送、瑪修視點的異聞帶1-5回顧朗讀劇、音樂會
7/28(三)晚上8:00 - 聲優們的談話節目
7/29(四)晚上8:00 - FGO知識王,也都是聲優出席
7/30(五)晚上8:00 - 終局特異點(聲優出席)與廣播局的合作直播
7/31(六)中午12:00 - 位階認定考
下午4:00 - 世界的FGO比比看、製作團隊談話、音樂會
8/1(日)下午4:00 - 6週年SP生放送、坂本演唱會
--------------------------------------------
※【其他平台】
Discord►https://discord.gg/w899w5eNny
Twitch►https://www.twitch.tv/porknuckle_gaming
Bilibili►https://space.bilibili.com/265452431
Twitter►https://twitter.com/VTuberNAYA
--------------------------------------------
※【贊助節目】
經營頻道不容易,如果你喜歡Naya的節目且願意一點支持的話歡迎你使用YT超留/會員功能
或者到抽成較少的Patreon平台►https://www.patreon.com/naya_gaming
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
--------------------------------------------
※【VTuber NAYA】
不定期在當自己的烤肉君,推出一些自己VTuber人生中的歡樂時刻分享給大家~喜歡的話歡迎訂閱頻道,並在影片底下按讚喔!
元YouTuberのNayaです、VTuberに転生しました!
このチャンネルがよかったら是非登録して、グッドボタンを押してください!
Thanks for checkin'!
If you like my videos, please subscribe and leave a like!
#FGO生放送 #生放送中文口譯 #6週年

李易修演員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募集【小民心聲】
本人/親屬 &國內/外 皆可
1. 施打疫苗後的狀況?
2. 染疫後的情形?
3. 第三級警戒,小商家怎麼辦?
請簡述個人經歷
並將可供聯繫的方式傳送至
fantasy@fantasy.tw
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今天又是疫情變化的一天,讓我們來聽聽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怎麼看目前的疫情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從6月21日至今,已經做了4933人快篩,其中偽陽性有15人,PCR檢測後4人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農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指出確診率不到0.1%。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已經打了1700多劑疫苗,預計周五前造冊的4000多人都會打完,也強調公司造冊後就要負責任。】其實北農的老闆是農委會,所以看到好久不見的陳吉仲出來害我嚇了一跳,怎麼忽然跳出來,北農的群聚開始在五月中,難道這一個月之間中央都不覺得北農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嗎?不過目前北農要保持運作,一邊還要進行疫情管制,真的做得到嗎?我們請王任賢醫師來分享一下他的看法,到底北農應該要怎麼處置呢?
另外,北農的人流量一天可能高達兩萬人,又有各種來自各縣市的蔬菜水果,中南部真的都沒有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嗎?
另外,王理事長在中國時報的投書中也寫了這次廣州的篩查十分有效率,目前這次DELTA病毒在廣州的狀況,和整體封鎖篩查的狀況到底如何,台灣能夠預先抄作業做好準備嗎?但這種強勁快速封城的狀況還是造成了國際航運的嚴重問題:【全球陷入塞港夢魘,全球第四大、中國大陸第三大深圳鹽田港的港區已正式通知所有的客戶,作業量逐漸恢復當中,最快要到6月底有望全部碼頭恢復作業。貨攬業者表示,原本要進鹽回港的貨大部分都還在排隊等進場,現在手上的貨都「滿出來」,到月底才能全面恢復,急單還是要拉到別港口出貨。】難道篩查沒有甚麼更容易的替代方案嗎?
另外,根據德國之聲今年五月的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週三經過馬拉松式的磋商後,制定了德國如何逐步解封的策略。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提供民眾免費快速篩檢的機會。預計自下周開始,聯邦政府將會承擔快速篩檢的費用。每人每週可以獲得一次免費檢測的機會,地點可能位於檢測中心、診所或工作場所,由受過訓練的人員執行。其中幼兒園保育員、兒童、學生和教師都是快篩措施的重點討論對象,以確保學校及幼兒園能保持開放。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週四表示,德國已訂購至少2億份自我檢測試劑以及8億份快篩試劑,供應商目前有1.5億份存貨。自我檢測試劑的使用原理與快篩試劑相同,由鼻子或咽喉取樣,使用者可自行檢測,無需專業人員協助。】另外,今年五月開始,德國也修正了相關的逐漸開放的規定,【根據最新法規,疫苗接種者和痊癒者將無需提交陰性檢測結果,就可以出門購物、理髮或參觀植物園等等。除此之外,接種者和痊癒者還可以在私人空間不受限制地訪友會客。不過,完成兩劑疫苗接種14天後,上述取消限制的措施方可生效。】
另外,根據geneonline的報導,原先大受期待一堆人投資的CureVac竟然三期臨床實驗結果令人失望,連百分之五十都沒達到:【Pfizer/BioNTech 與 Moderna 的 mRNA 新冠疫苗是各國施打的熱門疫苗,德國藥廠 CureVac 同為 mRNA 新冠疫苗的開發商,雖研發速度偏慢,但因其疫苗儲存條件較佳與量產成本較低,仍具有與 2 大 mRNA 疫苗開發商競爭的潛力。然而,CureVac 最新出爐的第 2b/3 期期中臨床數據卻讓它失去了入場競爭的門票,抗輕度至重度的 COVID-19 有效性僅 47%,未達到預期標準。
臨床試驗 HERALD 招募了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 4 萬位受試者,並在共 13 種以上新冠變種病毒遍及的環境中試驗。結果指出,134 位感染 COVID-19 的受試者中,有 124 個案例源自變種病毒,其中 57% 受試者是受到高關注變異株(VOC)感染,也就是那些已有文獻證實能降低新冠疫苗與療法功效的病毒株;其它變種則包含 Lambda 變種病毒(C.37,祕魯)與於哥倫比亞發現的 B.1.621。】可是我們高端的疫苗感覺信心滿滿的ㄟ,都不會覺得自己三期有可能出問題嗎?
著名的喜劇演員李秉穎還在自由時報的訪問裡面表示:【李秉穎指出,這種攻擊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先攻擊沒有三期、再攻擊審查委員,什麼東西都可以拿出來批評,但這真的對台灣民眾是好的嗎?國產疫苗如果不能如期上市,最高興的會是誰?他認為台灣防疫受挫,最高興的絕對不是台灣人民。】那全世界到底除了台灣之外有哪一個國家已經使用免疫橋接代替第三期認證疫苗,沒有的國家是不是都不認同台灣獨創的政策,對台灣不好?
另外,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從5月11日確認社區本土病例,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超過1.3萬名本土,且有超過500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重症統計,有2444人屬於重症,當中大部分是60歲以上有1639例。60歲以上重症率達到35.8%。】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巴黎的研究數字:【這項刊登在刺胳針呼吸道醫學(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期刊、使用全法國數據的研究強調,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更為嚴重。研究人員將今年3月與4月8萬9530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病患的資料,與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底間4萬5819名因季節性流感住院病患的數據作比較。】在這份法國研究中,進入加護病房的比例是16.3%,而死亡率是16.9%,如果照這個數據來看,法國的死亡率比我們高,但我國的重症比例也還是比較高,到底有甚麼原因呢?
【call out新竹Justin】分享故事:
1. 帶爺爺奶奶和外公都施打過AZ疫苗了。爺爺和奶奶是我帶他們去打疫苗的,新竹市搞了一個大型戶外疫苗接種站;當天報到量體溫消毒、查驗證件(會特別對健保卡跟身分證以上都會過卡)、醫生問診打疫苗、休息30分鐘,其實過程還算順利。
打完疫苗後長輩其實都沒什麼狀況,但打疫苗前有請他們帶平常在吃的藥給醫生看確認沒問題才打,也有現場等30分鐘才離開但其實真的很多長輩根本不想等30分鐘打完就想走。
但是當問到第二劑疫苗何時能打時,護理人員則表示要看疫苗何時會到…
2. 三級警戒下身為一個碩士應屆畢業生說實在感覺我們被政府拋棄,疫苗沒我們的份、紓困沒我們的份、因為疫情有些職缺沒有再開了,但我們又能怎樣罵了政府會聽嗎?只會找專家學者來定紓困方案,但那完全不符合真實民間狀況啊。社會上20-40歲年輕人誰關心過我們?只有選舉喊出一堆打高空政策,實際上有哪個政治人物關心過我們。
20-40是台灣勞動力生產主要一群我們可能稅繳的沒有大老闆多,但付出勞力對國家貢獻總有吧?每個行業都說要優先打疫苗官員也跟民眾搶,我真的很希望國家沒有拋棄我們。
#王任賢 #北農 #疫苗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李易修演員 在 藝文有影FUN輕鬆:專訪《金銀鐲》劇場導演李易修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都市奇談《金銀鐲》 |「靜待天光,照見你的幸福笑容。那是我最後的、唯一的願望。」一只為愛而鑄的手鐲,竟引發扭曲時空的異象。三段因情而起的奇談, ... ... <看更多>
李易修演員 在 李易修導演的「大神魃」被提名台新藝術獎,身為演員之一 的推薦與評價
李易修 導演的「大神魃」被提名台新藝術獎,身為演員之一,與有榮焉! 【大神魃.世界之夢】獲第十八屆台新藝術獎第二季提名,提名觀察人白斐嵐提名理由:「《大神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