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熱!有發覺我被曬黑嗎?今天這套服裝你懂的~
分享一、 SDGs
曾文水庫在端午連假期間,上游累積降下逾63毫米,由於逕流係數不錯,預估會有高達1200萬公噸的「進帳」,水情助益令人驚喜。
截至6/14晚上9點半,曾文水庫水位標高已經攀升至202.5公尺以上,蓄水率進步到20.41%,有效蓄水量一舉突破9位數,達1.04億公噸。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life/breakingnews/3569712
分享二、芒果維生素多纖維多 護眼防癌降血壓 (聯合報元氣網)
芒果季來了,芒果被視為「夏日紅寶石」,風味獨特、多汁香甜,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芒果膳食纖維多,可促進腸胃蠕動、助消化,更富含維生素A、E、B群及銅,抗氧化力佳,有助護眼、防癌、降血壓等。
但芒果甜度高,是高熱量水果,劉怡里提醒,糖尿病人及肥胖的人不宜吃太多,可分餐適量食用,一般人也勿過量,否則皮膚容易變黃,停止食用才會恢復正常膚色。
傳說芒果有毒,中醫師鄒瑋倫解釋,應是古書說的「濕毒」,指芒果未完熟前、存在於果皮細胞裡的過敏原「間苯二酚類」,皮膚接觸或吃到未熟的芒果果皮,嘴唇周圍、臉、下巴等可能出現丘疹、紅腫、癢等過敏反應。建議應吃完熟芒果,避免接觸果皮,體濕者少吃為妙。有皮膚病、傷口、長痘痘的人,不宜食用。
分享三、新冠疫情讓社區老人們運用手機上健康課變夯
新冠肺炎病例增加,65歲以上長者是高危險族群,除了感染風險,長者的肌力與社交力衰退也是隱藏危機,東海大學資管系兼任教授、WaCare遠距健康平台執行長潘人豪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再起,最近不少社區關懷據點詢問改用遠距健康促進,減少外來專家出入感染,同樣能達到帶領長輩運動、檢視健康的目的,本土遠距服務需求大爆發。
去年以來已有許多偏鄉、部落社區關懷據點「超前部署」,長期深入偏鄉的潘人豪指出,長者們透過線上健康促進課程,首次體驗專家「隔空」服務,陪伴他們度過親友逝去的悲傷,或緩解身體因退化疼痛症狀。他舉例去年帶領WaCare遠距健康平台團隊到南投埔里珠仔山社區服務為例,社區據點的長者們透過網路第一次與護理師對話,經過諮詢之後才發現社區長輩的身體問題多是痠麻疼,因此安排物理治療師、藥師、神經內科醫師等專家日後逐一上線,即時回應長輩問題。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755/5458634
分享四、 什麼時候換您接種疫苗呢?
中正區開始接種站的情形分享
昨天淵翔到中正區公所關心8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的活動,現場有衛生局(所)、區公所、派出所等單位一同舉行,這些工作人員都非常辛苦,戴著口罩、面罩、手套、防護衣等協助施打疫苗。
許多熱心的里鄰長、里幹事利用端午假期一一發放通知單,並於今日帶著里內長者來施打疫苗,淵翔覺得非常慶幸,有這一群熱心的人在疫情的威脅之下幫助弱勢的民眾來防疫,讓我們能盡快度過疫情。
今6/15施打14里冊列621人,實際施打421人,施打率達67.8%,使用防疫計程車66人、復康巴士0人,並於明日繼續施打其餘12里。
以下是基隆市首波85歲以上長者疫苗施打
1、請民眾依據通知單的時間,於前30分鐘到指定地點
2、接種意願書請民眾在家裡先填寫完成
3、沒收到通知書的民眾請跟區公所聯絡
4、人在籍不在的也可以施打,請跟區公所聯絡
5、85歲以下的民眾是下一批施打對象,請耐心等候
施打時間:
時間6/15~6/16
請依照通知單上時間分批到場施打
全市施打地點(以居住地為主):
1. 中正區:中正區公所
2. 仁愛區:仁愛區公所
3. 信義區:市立體育館
4. 中山區:中山高中
5. 暖暖區:碇內風雨籃球場
6. 安樂區:建德國小、武崙國小
7. 七堵區:七堵火車站(光明路側)、百福國中
「東海資管」的推薦目錄: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張淵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鼻妹的廢話亂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心得] 政大資管/淡江資工/東海資管考取心得- 看板Transfer 的評價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東海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轉系想到資管 - 東海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東海資管dcard 的評價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東海資管dcard 東海大學 - Tuguht 的評價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問題] 東海資管轉學考- 看板Transf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東海資管ptt,大家都在找解答 訂房優惠報報 的評價
- 關於東海資管 在 [請益] 元智、淡江、東海資管| SENIORHIGH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東海資管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新領導力是先天特質還是後天培養?-職能及職能模式
【撰文/東海大學EMBA專任教授 王鳳奎博士】
人力資源發展的主要目的是發展職場員工所需要的工作能力,用以完成職務所賦予之工作/任務,而某項職務所需要的所有工作能力被統稱為「#職能」(Competency)。舉例而言,領導職能就是組織領導者在擔任領導職位所應具備的領導職能,並應用發展所得的職能,完成領導任務,達成領導目標。因此企業發展創新領導力的目的是藉由改變創新領導者的職能來提升創新領導效能,以解決組織所面臨的創新領導問題。
美國學者McClelland首先提出職能的概念,旨在說明智力並非是影響學生學習績效的唯一因素,職能代表一個人在工作上產生卓越績效的能力,職能研究有點像是在解讀「高績效人員的DNA」,許多學者將一項工作的職能項目歸納為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s)、態度(Attitude)及其他個人特質(Others),或簡稱為KSA及KSAOs。若將這些高績效工作者所具有的共通的職能項目加以歸納整理,完成某類工作如領導或管理的職能組合,稱之為「#職能模式」(Competency model)。
企業建置職能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實施以職能模式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由於職能模式主要是根據高績效工作者的能力與特質發展出來的,其應用最大的價值來自將內隱的能力與特質外顯為可觀察、可衡量的行為指標,職能模式的應用也就代表企業人才選、考、育、用、留的共同標準,表一舉 #創新職能 為例,說明職能的行為指標可以運用在發展創新人才的能力。
職能及職能模式的理論及實務已經歷超過40年的發展,以職能模式為中心的人資管理或人才發展成為全球眾多優秀企業的普遍模式。但是發展職能模式往往是企業長期性、耗資源的投資,經常受限於企業發展的現況,以及企業可投入的資源,筆者會在下篇專欄說明如何發展企業所需的創新領導職能。
全文👉🏻https://new.lilac.org.tw/2020/09/22/%e5%89%b5%e6%96%b0%e9%a0%98%e5%b0%8e%e5%8a%9b/
#王鳳奎X創新領導力
#職能與職能模式
東海資管 在 鼻妹的廢話亂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隆人站出來!
(是這次幫基隆小冊子畫的封底,文化中心可以索取)
清明時節雨紛紛
基隆給你什麼印象呢?🤔
你認識的基隆有什麼特徵呢?
🐟🐬🐳🦑🦀🐡☔️🌧🌈
不時飄著綿綿雨的天空?
你身邊有多少沒帶傘就出不了門的基隆朋友呢?
只怕你不吃不怕餓不死的基隆廟口?
在地人激推的巷弄銅板美食?
農曆七月好兄弟比路人還多的鷄籠中元祭?
👻👻👻👻👻👻👻👻👻👻👻👻👻👻👻👻👻
基隆人怎麼看基隆人?
瞧瞧正港基隆囝仔#鼻妹細微觀察之《一秒分辨基隆人》
📦鼻妹開箱文
2019文化開傳4月號合作插畫家
身高160(誤差值正負10公分),體重不詳(?
1988年生,基隆人,曾就讀基隆女中,畢業於東海大學資管系,喜歡看卡通、貪吃、塗鴉,現職為插畫家。
因為熱愛畫畫,大學起在部落格發表獨特的日常瑣事觀察,至今已讀破1千萬的瀏覽人次,FB粉絲團亦突破13萬粉絲。其暴怒又爆笑的文體,吸引了大批死忠粉絲。熱銷著作📒《碎碎念歐巴桑少女鼻妹養成圖文誌》、📕《我決定放棄減肥》、📗《Gary,你為什麼不愛我?》、📘《剩菜食堂,開張大吉!》。
💥『鼻妹的廢話亂畫』部落格:bimay.pixnet.net/blog
💥『鼻妹的廢話亂畫』FB粉絲團:鼻妹的廢話亂畫
💥同步刊登於手機漫畫平台COMICO
#鼻妹的廢話亂畫
#人人都有的咖哩魂
#自己吃的魚自己釣
#上學爬山放學走下山回家很正常
#明明就是彩虹最多的城市
#基隆生活日常
#還有什麼基隆人才懂的梗
東海資管 在 東海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東海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台中市(Taichung, Taiwan). 364 likes · 3 were here. 歡迎加入東海資管. ... <看更多>
東海資管 在 轉系想到資管 - 東海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轉系想到資管. 東海大學. 2月23日13:33. 想向大家詢問關於平轉的問題 ♀️ ♀️ 目前是大二, 基本上課都是跟資管不一樣, 想問問大家有沒有可能平轉到資管, ... ... <看更多>
東海資管 在 [心得] 政大資管/淡江資工/東海資管考取心得- 看板Transfer 的推薦與評價
歷程:
其實我的路程 大半是負面教材
不過既然前輩的文章只有到前年 加上這兩年都有報考
那我就趁著今年最後一天 大概補充些近況拋磚引玉一下
主要還是以政大為重心 其他中間的大略帶過
我的求學歷程 大致上也還算順利
指考的運氣不錯 大概有個成大的分數
當時任性的想離家遠點 就填上了成大工學院
原本也沒想過 會有一天要考轉學考
看著轉進來的五專生好強 大家都靠他們罩
自己還是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
前兩年都在二一邊緣 直到真的唸不下去
加上一些傷心事 終於逃了回來
同學推薦之下 就成了這邊的常客
去年寒假開始準備 以資管的計概微積分為主
雜念太多沒靜下心好好唸 沒唸完就去考了
為了有學籍能延徵 沒招資管或是考科不同的也還是硬報了
後果就是連四天北中南來回趕場 只有在客運上還有同學那邊小睡
放榜後有點失落
北大資工 滅
政大資管 滅
成大工資管 滅
中興資管 滅
淡江文組(資傳) 滅
台大政治(國關) 滅
輔大資管 備很後面
東海資管 吊車尾正取
抱著僥倖的心態想說可以剛好吊車尾上 果然就差那幾分
於是用保險的指考名額進去淡江資工 從這邊再出發
若要再考一次 也省去重新適應環境
在淡江這一年 也沒有說很拼
不過整體風氣還不錯 系上的課學得很充實
有感覺實力增加了些 比較有信心了
今年就只有報政大資管跟淡江資工三(高編用)
另外想說用二技管四當模擬考 順便看會不會賽到台科末屆
買了二技用的個經總經來自修 連個經都沒看完就去考
經濟果真爆掉了 後面一直瞎猜
推估落點在高科大附近 就沒參加分發了
考政大剛好在生日當天
教室座位太多卻只有兩個小門 大家都擠很久才能就坐
前兩科還算順利 不過微積分忘了把剩下不會的猜完
吃完午飯剩5分鐘準備去考英文時 肚子突然痛起來
撇條完進去考 最後也沒聽到鐘聲來不及把沒寫的猜完
最後一科計概跟去年一樣 一堆長很像的英文
不曉得在問什麼 都憑直覺在寫
想說完了 不會上了吧
反正寫完再說 一樣龜到最後一分鐘交卷
月底放榜那天 照樣睡到自然醒
下午跟一個轉學生聊天時 突然想到今天放榜
反正不會上 看一下有誰吧
疑 居然有我!?
大概是計概微積分那些超出範圍的幫了我
然後我就醒來了
成績單:
政大資管 96年 正6/9 95年 未
國文 60 58
英文 42 33
微積分 56(高標48.63) 80(高標58.21)
計算機概論 44(高標36.57) 46(高標56.67)
總分 202(正176無備) 217(正222備206)
淡江資工 96年 正6/18
國文 56
英文 59
資訊概論 71
離散數學 25
程式語言 44
總分 255(正205備?)
二技管四 96年 單科排名
國文 82 1
英文 74 62
計算機概論 64 200
經濟學 42 909
加權總分 421
東海資管 95年 正10/10
國文 70
英文 76
計算機概論C 78
加權平均 76.4(正76.4備71.5)
台大政治 95年 未
國文 55
英文 50
政治學 69
法學緒論 14
原本還猶豫在淡江能不能提早畢業
不過看到繳費單隨著錄取通知單寄來 我來是去政大報到了XD
各科準備:
我只有應考經驗比較能見人
而且個性喜好投機 能用七分力做到的事情就不會出全力
微計英國準備時間比例約為6:3:1:0
若要提供各科的準備方法 或許該另請高明
因為專業科目有門檻 還是建議能應付了之後再去準備國英
每年題型變化大 能唸的都盡量唸不要太執著於考古題
我認為沒有那個老師或哪本書永遠是最好的
原本幾個同學送我幾本書 自己也有另外買
每科找一兩本最適合自己的來讀 其他的都轉賣轉送了
計概
近年趨勢雖然都是選擇 不過要從一堆不是很懂的英文字裡去選也不容易
政大這三年在硬體,OS,程式語言,軟體應用方面考得不少
程式compile的題目 型態宣告,運算加減乘除跟++在前後的各校都愛考
資料結構演算法也難保不會考些 最起碼要知道tree的基本性質
東海的選擇題目算簡單 但也是很重要的基礎
可以當做初期指標 再偷懶也至少要會做這個
書本主要看補習班講義與Computer science(an overview)中譯本
微積分
政大資管的範圍相對較小 不過到積分應用之前都還是要會
觀念理解題目看懂解答後 真正練習過自己會做那才是你的
我只有做鄭立的講義跟題型解法大全
前半本每題做 後半本做單數題 證明跳過
拿一疊計算紙在旁邊演練 練完都會了就用鉛筆劃掉
看著做完後寫滿的一張張紙與書上劃掉的題目 會有一種快感
發現困擾我很久的工院微積分 也沒那麼可怕 甚至滿有趣的
有時會想 要是我早兩年半買對書或遇對老師就好了
英文
本來我這罩門應該會更差 一直都沒好過
只是把江明瀚那幾本字彙文法的瀏覽幾次 有點印象在
考試就憑感覺判斷應該是這個答案 哪些字句是什麼意思仍然不知道
去年台大的我全都看不懂 用消去法跟落筆拿到50
作文就打安全牌 不確定的文法單字就不用
以近乎國中程度的字句 通順地把文章完成
國文
靠著還記得的國學常識
挑錯填空翻譯都不超出高中國文範圍比細心的
作文太久沒寫長篇了 馬馬虎虎
若要補充國學常識可以用李華or楊宜修的書
抵免:
今年不足額錄取9個 最後只來報到了5個
大家抵免掉23~35 我是裡頭最少的
不過跟往年比起來 還是比較寬鬆了
至少學籍拿到了 學分再修就有
因為同名稱拿高分的必修也不保證能抵
所以建議不管在原校選到拿到什麼學分 能把計概理解消化是最重要的
這科不但是未來專業科目的基礎 也是研究所共同考科
就讀:
進來後發現 整個風氣超乎想像的好
上一堂的下課鐘響後一堆人就等著進教室 準時到也不一定有好位置
為了補足不能抵免的課 這兩學期都超修到28以上
想參加些系上活動也有點困難
五專生還是好強 把我整個踩下去
許多同學問我為什麼不去跨年
再去 明年搞不好又需要再考一次了XD
繼續寫報告去
感謝這版給我的幫助 還有一路陪我過來的朋友戰友們
祝各位準轉學生都能順利進入志願的學校
只要能堅持到最後 就贏了一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43.2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