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8搭配服用地圖:朝鮮八道,1945年南北分治之前的行政區劃】
從我有記憶以來,朝鮮半島就是南北分治的狀態(廢話!難道我是二戰那年代出生的人嗎😂),這讓我製作本集節目的時候不禁開始好奇:在南北分治之前的朝鮮半島,又是長什麼樣子呢🤔 ?
於是好奇心就讓我畫了這張圖!它不只讓我看到了在「非軍事區」(1953年依《朝鮮停戰協定》規定之南北界線,Demilitarized Zone,國際社會常簡稱為DMZ)將半島一分為二之前,整個朝鮮連成一氣的樣貌,同時也對於曾經在旅遊書上看過、卻永遠搞不清楚的「某某北道」、「某某南道」有了基本的概念!(還記得我在EP26分享的「中亞朝鮮人多數來自咸鏡北道」嗎?那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哈哈)
朝鮮太宗13年(1413年)將全國劃為八道,開始了「朝鮮八道」的行政區概念;每個道的名稱,基本上就來自於道府與道內重要都市,例如江原道=江陵+原州。到了高宗33年(1896年)又將其中5道各自拆分為南北兩道,成為十三道制,但仍然可以明確對應到原本的八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鮮日治時期(1910-1945年),日本人直接沿用原本的13道,連名稱都完全沒改!僅有在更低層級的行政區進行改制,這點讓我覺得蠻有趣的,畢竟日本無論在台灣還是中國東北(滿洲國),都進行了幅度相當大的行政區調整。我個人在猜想,或許是因為相對於當時台灣或中國東北不合時宜的行政區劃,朝鮮13道已經非常符合當時的統治需求,不需要太多調整?
另外一個有趣的點就是DMZ的畫法,大家可以從圖上看看是哪些道被切成兩半了;不過在3個被切開的道中,只有江原道是南北韓都有相當面積的,因此江原道也是唯一目前南北韓都有的道級行政區,非常類似我們所熟悉「福建省連江縣」的情況。
(當然後來因應都市化,南北兩韓都在道之外又設了與道同級的「市」,行政區各自有些變化;但很剛好的是,南韓經過變動之後,不算濟州的話竟然又正好是八個道,因此據說「朝鮮八道」這個名稱目前南韓還是會用?若有理解錯誤還請補充~)
總之,這張圖上標出了國都、道府以及決定了道名的重要地名(實心圓圈),另外也用空心圓圈標記了今天重要的城市,以及EP68裡提到朝鮮的重要地名,希望大家喜歡~ 🙂
(圖上資訊主要參考中文維基百科「朝鮮八道」條目,加上我根據節目內容的補充。)
【EP68 脫掉獵奇濾鏡,來認真聊聊北韓吧!從俄羅斯海參崴出發的朝鮮旅行 ft. 52赫茲的鯨魚(小律師的非主流歷險) 】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韓國 #北韓 #南韓 #朝鮮 #金氏政權 #共產主義 #社會主義 #極權國家 #主體思想 #先軍政治 #出身成分 #侍從體制 #平壤 #沙里院 #妙香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廈門島又稱鷺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第一大島嶼。位於中國福建省東南端,與大小金門島毗鄰,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上有廈門市思明區和湖裡區兩個行政區,島內人口一百餘萬同時也是世界上島嶼人口第49名的島嶼。廈門島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
「福建省行政區」的推薦目錄:
- 關於福建省行政區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福建省行政區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福建省行政區 在 陳玉珍 珍愛金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福建省行政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福建省行政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福建省行政區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福建省行政區 在 中華民國法理疆域中華民國全國行政區劃— 35個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福建省行政區 在 福建省南安市官橋鎮蔡氏古厝 - YouTube 的評價
福建省行政區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人生舞台(26)
水上古代叫做“水堀頭”(台),因為水上境內有一個“大水堀”(台),水上的農作人是靠大水堀(台)的水淹水種作。
水上隔壁太保,太保市是嘉義縣府的機關所在地,過去這裡叫溝尾,溝尾又分做前溝尾,後溝尾,太保曾經有出一個賢人,王得祿,看過嘉慶君遊台灣,裡面就有這號人物,王得祿是太保人做到福建省水師提督,王得祿在朝建立不少汗馬功勞,清朝皇帝封他為太子太保,就因為王得祿的關係,所以當地的人才將溝尾改做太保,太保原名溝尾,由來就是如此。
太保隔壁朴子,古名猴樹港街,後來改做樸仔腳街,改名原因流傳是雍正年間,有一個生意人由東石要去鹿港,走到嘴乾喉燥,腳酸手軟,發現一棵很大的樸仔樹,後來這棵樸仔樹變成過路人休息的地方,大家叫了習慣,將朴子這個地方叫做樸仔腳街。
現在的朴子溪古代叫做牛稠港,清潮初年,這個地方船運便很發展,後來日本統治台灣,認為樸仔腳不好聽,改做朴子街,屬台南州東石邵管轄,民國35年1946正式成立朴子鎮公所,編入台南縣,經過四年後,因為行政區域調整變做嘉義縣。
現在的朴子溪古代叫牛稠港,朴子人要知道,牛稠港的上游是朴子,下游是東石,東石出去是外海,古代這個出海口叫猴樹港,傳說東石人的祖先初期來到東石關開墾的時候,這是一片的樹林,樹林內猴子多,變成一個特殊的景觀,而且也成為討海人商船入港的大目標,所以大家叫它猴樹港。 東石人的祖先大部份由中國泉州的東石移民過來,所以這個地方後來才改名叫東石。
東石隔壁布袋,古早叫布袋嘴(台),地型的關係,日人時代,一些地方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經過討論,決議用布袋和尚的雅號來取名,布袋嘴改做布袋,布袋和尚有一部連續劇,布袋和尚是七福神之一,台灣換國民黨統治的初期,布袋港是台灣與廈門通商主要的航路,那時布袋非常熱鬧,經濟繁榮,所以有人稱呼布袋叫小上海,一直到國民黨被趕來台灣,這條航路中斷,布袋的繁華漸漸消失,布袋稍早有千外公傾的鹽庭,生產量佔全國六成以上,古代有運鹽的五分火車,1995年停駛。
再說阿里山,阿里山是一個鄉,人口分散,過去國民黨編一個吳鳳捨身取義的故事,將吳鳳的名子拿來做鄉名,當地人不肯認同,當地人認為故事是騙人的,英雄是製造出來的,國民黨不敢反背民意,1989年改做阿里山鄉。
阿里山是鄒族大本營,清潮叫這裡原住民叫阿里山番,第一任鄉長姓高叫高一生,任內建設許多,228發生,高鄉長發動許多原住民下山維持治安,並且參加水上機場民官對抗國民黨政府,不幸1954年被清算,阿里山森林小火車,這條鐵路是日本人建設的,日本人為了要開發木林,造這條鐵路,專門運木材下山,1912年正式通路,日本戰敗後,這條鐵路漸漸變做觀光火車,沒多久以前不幸發生翻車事故。
阿里山鄉有一個國中叫香林國中,2175公尺海拔,是全台灣最高的國中。
福建省行政區 在 陳玉珍 珍愛金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金門升格自治特別行政區
#台澎金馬共同體
一週前,當我說出「台灣不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才是一個國家」後,馬上引來蘇貞昌院長的激烈回應,在網路上更是引來許多網友的批評。
但其實,我心底沒有一絲的恐懼。
因為無論從憲政體制、歷史事實與我在成長歷程中所受到的教育,還有國際公法的專業訓練,我自認我的國家認同論述完全站得住腳。
所以,對於網友的批評,我都樂意以尊重的態度面對。
➽ #關於大家所不熟悉的金門史下回分曉
在今天的施政總質詢當中,我要藉這個機會向全體國人、特別是絕大多數台灣本島的國民朋友報告:
請不要僅從 #大台灣本位主義 的角度來思考憲政體制&國土規劃。
身為一個離島金門選出來的國會立委,
我從國家整體的發展格局來談離島權益,
從來不是要強調「差異性」,
而是希望要凸顯與促進「#融合性」。
當我提出「#中華民國才是一個國家」,是因為長期以來,金馬地區並不屬於地理上台灣島的一部份,
更荒謬的是,在兩岸對峙的政治現實下,
金馬卻屬於一個虛設的「#福建省政府」。
而這樣的沉痾不處理,所衍生出來的問題,
就是當許多不了解歷史與地理的網友,
指責金門人為何不認同台灣的根本原因,
而我們金馬人民當然也會以
#中華民國 🇹🇼來捍衛自己的認同與主張。
所以,我在3月31日行政院離島聯合質詢時提到,制定「#離島基本法」,並不是為了爭取離島的特權,而是思考著如何建立起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的
「#台澎金馬命運共同體」。
如果今天金門縣仍隸屬在虛級的福建省下,這樣的認同問題將永遠存在,我們彼此仍然會「針鋒相對」。
針對這個問題,我有解方!
➽ 💡
如果今天金門地區能夠仿照原住民族一般,
改列為直屬行政院底下的
「#金門自治特別行政區」,
讓金門與台灣更靠近,就可以重新打造
「台澎金馬命運共同體」的想像,
這才是我內心的初衷。
因此,我也要具體請教蘇貞昌院長三個問題:
①您是否贊同我們彼此應該強調✔「融合性」而不是✘「差異性」?
②您是否願意推動讓台澎金馬真正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
③您是否願意推動讓金門地區比照原住民族,實施完整自治,建立「金門自治特別行政區」?
我期待
中華民國行政院蘇貞昌院長以及金馬地區目前的大家長張景森政委,都可以好好傾聽離島居民的心聲與訴求,並認真交辦研究提出具體解方,從憲法層面、法制層面、現實層面等方面,找尋金門地區的未來!
#中華民國是國家
#台灣寶島是家園
#台澎金馬命運共同體
#金門升級建自治特別行政區
#不是獨立變金門國
我是金門人
我是金門人
福建省行政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廈門島又稱鷺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第一大島嶼。位於中國福建省東南端,與大小金門島毗鄰,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上有廈門市思明區和湖裡區兩個行政區,島內人口一百餘萬同時也是世界上島嶼人口第49名的島嶼。廈門島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各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鼓浪嶼就在廈門島西南部。廈門島與海滄半島之間的海港自古名曰鷺江(實為深海),是以前進出廈門的貿易船隻停泊的港口。鼓浪嶼依鷺江與萬石山景區相連,素有“海上花園”美稱。相傳島西南角有一巨石,受海浪沖蝕而中空,每逢潮湧,浪擊空石聲如擂鼓而得名。全島綠化覆蓋率達37%以上,綠樹、紅花、碧草遍佈全島。漫步街巷,無車馬之喧,卻時聞琴聲悠揚,被譽為“音樂之島”。主要景點有:鄭成功石雕巨像皓月園,林巧稚紀念園—毓園,觀海園、日光岩和鄭成功紀念館、水操台等;以及海上乘船飽覽山岩、峭壁、礁石、沙灘構成的秀麗的海岸景觀的環島遊。鼓浪嶼原為荒島。元末明初始拓墾,明末清初鄭成功據此安營設寨,訓練水師。海禁開放後,開始繁榮。早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已有對外交往。鴉片戰爭後,廈門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嶼被英國強佔。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英、美、法、德、日、葡、荷、奧、西班牙、挪威、瑞典、菲律賓等國領事館與清廷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淪為列強“公共租界”。島上現存13國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因有“世界建築博物館”之稱。民國17年(1928年)為紀念鄭成功,建成延平公園,包括日光岩等,占地587公頃。30年代,華僑、鉅賈在島上建築別墅、私家花園,著名的有瞰青別墅、黃家別墅、菽莊花園、怡園和觀海別墅等。40年代日軍佔領期間,遭嚴重破壞。50年代,林爾嘉家屬把菽莊花園獻給國家,政府對其進行全面維修。把晃岩路“番仔墓”辟為解放公園,後又改為鼓浪嶼音樂廳。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占地4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博物館裡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福建省行政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鼓浪嶼是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的一個小島,原鼓浪嶼區後被撤銷行政區併入思明管轄,現成為著名的風景區,面積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會」、「鋼琴之島」之美稱。除環島電動車外不允許機動車輛上島,因此氣氛幽靜。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將鼓浪嶼評為「中國最美的城區」第一名。鼓浪嶼開拓於宋末元初,原名「圓沙洲」、「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鄭成功曾以此為軍事據點屯兵操練,對抗清兵。目前日光岩上尚存有當時建造的水操台、石寨門故址。鴉片戰爭時期,英軍曾占領鼓浪嶼,直到1845年撤軍。1843年後,廈門根據《中英南京條約》開闢為通商口岸。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占領台灣,為避免日本進一步覬覦廈門,清朝政府決定請列強「兼護廈門」。1902年1月10日(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日),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9國駐廈門領事與清朝福建省興泉永道台延年在鼓浪嶼日本領事館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成為公共租界,次年1月,鼓浪嶼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在此前後,陸續有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這段時期,有很多傳教士來到鼓浪嶼,他們建立的學校對中國現代教育有重大影響,例如:1898年,英國牧師韋玉振與夫人韋愛莉到鼓浪嶼傳教時創辦的「懷德幼稚園」,是中國第一所幼兒園(現已更名為日光幼兒園)。1949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鼓浪嶼。
福建省行政區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金門縣烏坵鄉位於福建省莆田縣外海,含大坵與小坵兩個自然村,目前是由70海浬外的金門縣政府代管,位於軍事管制區,一般民眾不易親近,是離島中的離島,交通極為不便,是一個非常神祕的台灣離島!
免費訂閱草地狀元,讓黃西田帶你看見台灣職人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29itake
更多店家資訊與活動資訊,請前往草地狀元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t.careermaster
更多台灣奇特風景,請前往草地狀元IG↓↓
https://www.instagram.com/i.career131/?hl=af
#金門縣烏坵鄉 #用心看烏坵 #當兵
福建省行政區 在 中華民國法理疆域中華民國全國行政區劃— 35個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華民國省級行政區(依中華民國政府公布的全國行政區編號)— 01 江蘇省02 浙江省03 安徽省04 江西省05 湖北省06 湖南省07 四川省08 西康省09 福建省10 台灣省11 廣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