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第一份富豪榜
歷史春秋網
作者:駱玉明
富豪榜竟然古已有之,就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文中排列從春秋到漢武帝時代眾多的豪民巨富,述其創業經過,致富之術,財產規模,十分耀眼。重視經濟活動、民生日用,這表現了司馬遷卓絕的見識,但列述富豪事蹟,應該也有契合大眾好奇心理的一面吧,所以他說這是為了「令後世得以觀擇焉」。
富豪榜具有娛樂價值。老百姓日子平淡,油米柴鹽算計著過,卻也關心帝王將相,宮闈秘事,還有官員貪腐,包養情人之類驚心動魄的事;再有就是富豪榜,關心那麼多錢得怎麼個數法。人嘛,沒有理想,也得有點胡思亂想。
「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現的兩位,是了不得的名人。一是范蠡,越王勾踐的主要謀臣,滅吳之後,因為還有許多智謀未能用盡,於是乘扁舟浮游江湖,改名換姓,經商聚財,至千金輒散去,世號陶朱公。後人又編故事把大美女西施配給他做伴,那可是風流倜儻,人生到此無憾矣!
再有一位是子貢,孔夫子的高足。子貢先生有一特點,謂「億(臆)則屢中」,就是推測商品的行情變化非常準確,難怪是要發大財的。推想他炒起股票來,該是一把好手吧。
範蠡、子貢都是春秋時代人,以經商致富。但成功不僅因為他們有智謀、善於捕捉商機,這兩位都曾經從事政治活動,在社會高層有豐富的人脈資源,也是重要的背景。子貢周遊列國,諸侯皆與之分庭抗禮,豈但是對財富表達敬意,子貢為他們買進賣出,雙方其實還有一層生意合夥人的關係。由此可見,官場和商場從來不相隔,由官場「下海」則如魚得水,也是由來已久的事情。
從戰國到漢代的富豪,單純從事商品貿易的還有,如魏國的白圭,曾為魏惠王的相國,後來轉向農業產品特別是糧食的買賣。但更多的富豪具有產業基礎。如戰國時猗頓起於鹽業,郭縱起於冶鐵,皆「與王者埒富」;秦始皇時有烏氏裸,是從事畜牧業的,馬牛之類多到不能細數,以一條條山谷為計量單位,又有巴地寡婦清,世代開採丹穴,財富之多,無人算得明白。
漢代以冶鐵致富的最多,列入富豪榜的有卓氏、程鄭、孔氏、曹邴氏四家,卓氏家族有位卓文君女士,因為跟文豪司馬相如私奔而名垂史冊。還有一位無鹽氏是放高利貸的,算是民間金融家吧。吳楚七國之叛,他冒險借款給從軍的貴族,獲利十倍之多,於是成為關中巨富。
富豪所從事行業的變化是經濟發展變化的標誌。像戰國和漢代煉鐵行業出富豪最多,正表明鐵製農業工具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而從財富的積聚來看,商業買賣也許來錢快,令人興奮,但總不如產業穩當。所以累世富豪多有產業基礎。
對於富豪來說,政治環境至關重要。像明初有位沈萬三,號稱富可敵國,可是經不得朱元璋三玩兩玩,變窮光蛋充軍去了。《貨殖列傳》列富豪榜,竟沒有說起有誰是被皇家剝奪了財富的,這很引人注目。秦始皇厲害吧,可是對巴寡婦清很敬重,認為一個寡婦能以財自衛,避免他人的侵犯,很了不起。請她進皇宮作客,還特地建了一座「女懷清台」。難道那年頭帝王不像朱元璋之流那樣精明,懂得剝奪富豪是最快的掙錢方法?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古代富豪榜 #史記
秦始皇事蹟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史記》裡有中國的第一份富豪榜|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英國人胡潤在中國搞富豪榜,引起很多熱鬧也給不少人惹下麻煩。其實這玩意咱們中國古已有之,就見於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文中排列從春秋到漢武帝時代眾多的豪民巨富,述其創業經過,致富之術,財產規模,十分耀眼。重視經濟活動、民生日用,這表現了司馬遷卓絕的見識,但列述富豪事蹟,應該也有契合大眾好奇心理的一面吧,所以他說這是為了「令後世得以觀擇焉」。
富豪榜具有娛樂價值。老百姓日子平淡,油米柴鹽算計著過,卻也關心帝王將相,宮闈秘事,還有官員貪腐,包養情人之類驚心動魄的事;再有就是富豪榜,關心那麼多錢得怎麼個數法。人嘛,沒有理想,也得有點胡思亂想。
「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現的兩位,是了不得的名人。一是範蠡,越王勾踐的主要謀臣,滅吳之後,因為還有許多智謀未能用盡,於是乘扁舟浮游江湖,改名換姓,經商聚財,至千金輒散去,世號陶朱公。後人又編故事把大美女西施配給他做伴,那可是風流倜儻,人生到此無憾矣!
再有一位是子貢,孔夫子的高足。子貢先生有一特點,謂「億(臆)則屢中」,就是推測商品的行情變化非常準確,難怪是要發大財的。推想他炒起股票來,該是一把好手吧。
範蠡、子貢都是春秋時代人,以經商致富。但成功不僅因為他們有智謀、善於捕捉商機,這兩位都曾經從事政治活動,在社會高層有豐富的人脈資源,也是重要的背景。子貢周遊列國,諸侯皆與之分庭抗禮,豈但是對財富表達敬意,子貢為他們買進賣出,雙方其實還有一層生意合夥人的關係。由此可見,官場和商場從來不相隔,由官場「下海」則如魚得水,也是由來已久的事情。
從戰國到漢代的富豪,單純從事商品貿易的還有,如魏國的白圭,曾為魏惠王的相國,後來轉向農業產品特別是糧食的買賣。但更多的富豪具有產業基礎。如戰國時猗頓起於鹽業,郭縱起於冶鐵,皆「與王者埒富」;秦始皇時有烏氏裸,是從事畜牧業的,馬牛之類多到不能細數,以一條條山谷為計量單位,又有巴地寡婦清,世代開採丹穴,財富之多,無人算得明白。
漢代以冶鐵致富的最多,列入富豪榜的有卓氏、程鄭、孔氏、曹邴氏四家,卓氏家族有位卓文君女士,因為跟文豪司馬相如私奔而名垂史冊。還有一位無鹽氏是放高利貸的,算是民間金融家吧。吳楚七國之叛,他冒險借款給從軍的貴族,獲利十倍之多,於是成為關中巨富。
富豪所從事行業的變化是經濟發展變化的標誌。像戰國和漢代煉鐵行業出富豪最多,正表明鐵製農業工具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近些年IT行業有錢人多,是同樣道理。而從財富的積聚來看,商業買賣也許來錢快,令人興奮,但總不如產業穩當。所以累世富豪多有產業基礎。
對於富豪來說,政治環境至關重要。像明初有位沈萬三,號稱富可敵國,可是經不得朱元璋三玩兩玩,變窮光蛋充軍去了。《貨殖列傳》列富豪榜,竟沒有說起有誰是被皇家剝奪了財富的,這很引人注目。秦始皇厲害吧,可是對巴寡婦清很敬重,認為一個寡婦能以財自衛,避免他人的侵犯,很了不起。請她進皇宮作客,還特地建了一座「女懷清台」。難道那年頭帝王還有點傻,不像朱元璋之流懂得剝奪富豪是最快的掙錢方法?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秦始皇事蹟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千古一帝:秦始皇(二)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總方針
秦始皇親政後,聽取李斯進獻的滅六國的建議,著手規劃統一六國的大業。其總的戰略方針,是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取魏,南取韓,然後再進取燕、楚、齊。
【首稱皇帝】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國王位的第二十六個年頭,終於統一了中國。天下初定,39歲的秦王政第一件急著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給自己確定一個稱號。
春秋戰國,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戰國後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帝」,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並不同行。已經一統天下的秦王政,以為過去的這些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崇,「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他下令左右大臣們議稱號。經過一番商議,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為,秦王政「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功績「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他們援引傳統的尊稱,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建議秦王政採用「泰皇」頭銜。然而,秦始皇對此並不滿意。他只採用一個「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創造出「皇帝」這個新頭銜授予自己。
從此以後,「皇帝」就成為中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皇帝」稱謂的出現,不僅僅是簡單的名號變更,還反映了一種新的通知觀念的產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們對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時就稱「皇」。「帝」是上古人們想像中的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將「皇」和「帝」兩個字結合起來,第一,說明瞭他想表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威,是上天給予的,即「君權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覺得僅僅是做人間的統治者還不滿足,還要當神。
可見,「皇帝」的稱號,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權的一個產物。
秦王政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自稱「始皇帝」。他又規定:自己死後皇位傳給子孫時,後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秦始皇夢想皇位永遠由他一家繼承下去,「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
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聖化,秦始皇又採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取消謚法。謚法起於周初,是在君王死後,依其生平事蹟,給予帶有評價性質的稱號。但秦始皇認為,像這樣「子議父,臣議君」,太不像話,更沒意義。他宣佈廢除謚法,不准後代臣子評價自己。
天子自稱為「朕」。「朕」字的意義與「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朕」。
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詔」。
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時,都要另起一行頂格書寫。
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質雕刻的大印才能稱為「璽」。
以上這些規定,目的在於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強調皇帝與眾不同,強化皇權在人們心目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借助這些措施,使他的皇位千秋萬代地在其子孫後代中傳續下去。
【中央集權】
為了有效地管理國家,也為了替子孫萬代奠定基業,秦始皇吸取了戰國時期設置官職的具體經驗,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
【泰山封禪】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領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舉行封禪大典。封禪是古代統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種儀式。所謂「封」,是指築土壇祭天。所謂「禪」,是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由於長期不舉行這種活動,大臣們都不知道儀式該怎樣進行,於是秦始皇把儒生召來詢問。儒生們眾說紛紜。秦始皇聽了覺得難以實施,便斥退儒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開闢車道,到泰山頂上立了碑,舉行封禮。之後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禪禮。
(三之二,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秦始皇事蹟 在 秦始皇兒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秦始皇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秦始皇(前259年2月-前210年7月11日),嬴姓,趙氏,名政,時稱趙政,史書多作秦王政或... 稱「子楚」。 ... <看更多>
秦始皇事蹟 在 秦始皇兒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秦始皇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秦始皇(前259年2月-前210年7月11日),嬴姓,趙氏,名政,時稱趙政,史書多作秦王政或... 稱「子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