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抱怨人生,只會帶來更痛苦的生活】(下)
(續前篇)
就在發現組裝的困境,我與先生回以一陣笑鬧之後,我再度仔細的看著房間的空間,以及床架的構造,然後在腦子轉了轉。
我:先鎖面對牆壁的螺絲,趁著床板還沒固定的狀態,空間還有鬆動的可能。而另一邊的螺絲,因為緊鄰另一個床架是一前一後站立,所以還有空間可以將螺絲放進位置。
就這樣,我和先生又再度進入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之中。
在組裝孩子們的床架任務中,笑話不斷,危險也不斷,先生的個性粗獷,經常蠻力以對,我的手指經常被先生夾到,更有一次先生盲目的推擠支柱,造成支柱擠壓到我身後的床板,造成原本立於牆壁的床板直接倒向我,狠狠的砸在我的背部,疼得我當場驚叫。所幸當時我正低頭工作,頭部躲過了一劫,否則後果不知該如何想像。
驚嚇過後,我與先生又笑成一團,儘管困難不斷,但也得到難得的珍貴時光,我與先生在互助與互相傷害中,歡樂的度過每一寸光陰,在未來回想時,我相信會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在其中。
最後床架在我的堅持下,從白天重新上漆一路進行到夜晚九點半,才終於大功告成,而全家人的晚餐,更是在暗夜的十一點才得以進食,還好孩子肚子餓時懂得自救(三三領著弟弟妹妹自己泡麵),讓我得以不間斷的工作,可謂一氣呵成。
孩子當晚就住進自己期待已久的房間,欣喜若狂。
先生事後告訴我:要不是你,中間幾度我都要放棄了。
我:是嗎?我一點都沒有你要放棄的感覺耶。
先生:那是因為你一直都很有耐性,看說明書、指揮組裝、想辦法調整位置,看你這麼有耐性,我也隨之有耐性起來,你都沒放棄,我怎麼可能放棄。
我:謝謝你願意陪我堅持,我自己覺得這過程挺好玩的,所以很愉快呢,還好你沒放棄,不然靠我自己,也不可能組裝完成,也就看不到最後美麗的成果了。
過往的成長經驗,給了我許多悲觀的負能量,對待每一件事物的目光,也習慣以痛苦、抱怨的方式面對,然而隨著學習的時間越長,我的內在越穩定,對事物的目光越來越豐富,也越發覺得生活要活得有滋有味,都是選擇而已。
我可以抱怨先生沒有丈量仔細,造成床架無法安置,我也可以抱怨孩子自己泡麵不懂收拾,將廚房弄得狼籍一片,我也可以抱怨先生粗手,不間斷的粗心使我受傷。日常生活中,我有太多可以抱怨了,但通過抱怨,會得到什麼?我的經驗是,會得到更多的憤怒與痛苦的生活,因為我們會更狹窄了我們的目光,對許多事物有更多的不滿,日復一日的循環,便是痛苦的。
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快樂的、愉悅的?那就以我們想要的方式去過呀,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都以此去回應,它將帶起更多意想不到的歡樂,一如這場組裝困境,如果沒有先生的粗心丈量,我無法有機會展現我對空間的天分;如果過程孩子沒有主動泡麵餵養自己,我無法繼續不間斷的組裝;如果組裝過程沒有先生創造傷害我身體的機會,我便沒有了笑罵先生的機會,這場組裝的過程,歡笑也不會如此之多。
如果我沒有選擇以正向的眼光看待這一切,我的耐心便可能早已被磨光,而顯露煩躁之氣,先生可能因此早早放棄,我們不但無法看到完美的成果,更沒有閒情打開窗戶看見戶外的繁星燦爛。
星空如此燦爛,我們可以選擇該如何擁有,畢竟燦爛一直都在,只是過去我們習慣用慣性的目光看待它,認定它是無法擁有罷了。
每個情緒的回應,都是選擇而來,痛苦是如此,歡笑也絕對是需要自找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
「粗麵細麵笑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迷子少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Khalil Fong 方大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Khalil Fong 方大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分享 - 笑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老笑話大集合。大家一起蓋到天荒地老吧! (第23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捲捲義- 11/5(二)休息. 告訴你們個笑話... | فيسبو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笑話爆笑|短笑話冠軍|非常好笑的笑話|笑話dcard - 寶貝問路 的評價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垃圾桶、市場裡的電子秤、切刀都需要做核酸檢測?網友 ... 的評價
- 關於粗麵細麵笑話 在 [耍冷] 什麽是細麵?(內有問卷100P與抽現金- 看板joke 的評價
粗麵細麵笑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京都迷訪談計畫終於要進行到第二篇,是嫁到京都的Esther的故事和她的京都,因為內容太多,所以全文我分上下兩次分享,想一次全部看完整圖文的朋友可以直接點留言網址觀看喔。
2021京都迷訪談計畫(2)-Esther從香港到京都的緣分。裏京都的生活與視角(上)
網路的緣分是很微妙的,Esther是一位香港人,後來因緣分嫁到了日本,住在京都,Esther在美國唸建築,論文和茶室有關(這與她之後在京都生活似乎冥冥中連在了一起),老公是已經不多的京都数奇屋大工さん,Esther現在在京都大學任教,有一個可愛的男孩。
我和Esther是因為我經營的京都粉絲團-癒旅京都而認識的,當時應該是要獨立出版一本京都散步的書而有所聯繫,後來,我和兒子剛好要回京都,那一趟的旅行,在京都碰到前所未有的大雨(2018),住在鈁屋(2020年1月準備停業),兒子每天都問我說,雨那麼大,房子會不會垮下來XD
那年回京都時,原本和Esther有聯繫,說不定可以見面,也可以讓孩子認識玩耍,那時候才知道Esther原來住在高雄的古民家(超過百年),和Esther聯繫時覺得她是個誠懇熱情的人,本來她還問要不要她開車到京都市載我們去她家玩,後來因為天氣不佳,又覺得不太好意思,所以沒有見到面。(雖然其實很想去150年的古民家玩,哈)
不過也因此後來因為臉書,常常知道對方的動態,看到Esther常常帶著自己端莊有氣質的孩子,四處在京都文化體驗與旅行的事情,而且做的事都是平常在台灣的孩子不太可能接觸的文化活動(不虧是京都的孩子,哈),像是茶道、書畫、騎馬等,去的很多店家也都很京都很厲害,很多都是自己還無法踏足的領域,Esther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很投入,深感佩服。
這次的京都迷訪談,我邀請Esther,她也二話不說的答應,而且因為她中文非常好(後來才知道,她在香港長大時,就會讀台灣出版的幼獅文藝,真是太厲害了),所以下面這些訪談文字幾乎都是她自己打的,從Esther的訪談與回答中,收穫很多,也大開眼界,她與孩子的京都生活,感覺都是很裏京都的,如果是外國人不容易接觸的,而且她喜歡谷崎潤一郎、壽岳章子和川端康成的書,我也覺得很有共鳴。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香港人,現於京大教建築,來京都前,我是在美國紐約及三藩市的。畢業論文和茶室有關,也令我找到畢業後的工作,有份設計森美術館。丈夫是数奇屋大工,最近的項目位於山梨県惠林寺,但不是只限於京都或茶室。
香港雖不像台灣般曾被日本統治,,但自七、八十年代始有不少日本百貨公司林立於銅鑼灣,例如大丸, 雖然已經消失了幾十年,,那裏的小巴站仍是稱為「大丸」。以前還有不少日本餐廳, 例如水車屋以及大丸旁的食街, 回想起來就像是先斗町的縮影,木製格子裏透出來的燈光, 讓還年幼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
大學生時用JR Pass和妹妹從北海道玩起,只記得京都好熱,,巴士站的方向又難辨別,當時是抹茶雪糕不離手,也穿了自以為是的和服在清水寺一帶逛(其實是媽媽當年在機場買的日式睡衣。) 真是鬧出了不少笑話。有好心的店家送了飾物給我,但當時我不懂日文,別人想提醒我什麼也無從說起,當年住的是東山三条的青年旅舍,雖只是YH,但也有木造的大浴場,早餐的乳酪也令我很驚艶。當年旅行主要是吃拉麵,看旅行書常去京都駅東的本家第一旭。
之後在美國留學,論文與日本茶室有關,在三藩市工作時的美國人同事是京都迷,曾於京都住過,也有本地朋友,其中一位是在三藩市的Asian Art Museum建築茶室時認識的年輕大工(後來的老公),之後我到京都旅行,難得彼此都那麼喜歡日本茶室建築,便結了婚,之後就在大學任教建築,一連串事件要多謝那位喜愛京都的美國同事,結婚時我還是不太懂日文,真是很多難處,也多得各方信任。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嗎?或是和家人在京都的一天?
普通的一天真是和在任何地方差別不大,要說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京都的時刻,那是每天駕車出入時會經過仁和寺的二王門、龍安寺、金閣寺及大德寺。返家的時候會看見高雄的北山杉林(與電線),家裏也有庭園,不同於香港或三藩市, 四季的變化很明顯,會下雪,也偶有地震,還有不少野生動物。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結婚時,自己從未見識過日本婚禮,卻又要一邊聽一邊中英翻譯給來賓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有地方譯得不好還給有見識的日本長輩恥笑,那一刻還發生了地震,是在吉田神社,原本想偏僻些靜些, 卻也不幸在儀式中有人來參拜及投幣。我是想桜花盛開時結婚, 但老爺奶奶要大吉の日,結果是残桜都好過無。那天對我來說真是一期一會的世紀盛事,幸好天晴,日本的長輩,也有非常不贊成我嫁來京都這個全日本最傳統的地方,她們怕我會像雅子妃般患上抑鬱症,暫時還未有大問題。
最初學懂穿和服時,曾熱心(及膽粗粗)在香港的日本領事館及理工大學借地方交流,之後有次不知是穿了和服還是浴衣走過銅鑼灣的鬧市,引起不少騷動,尤其是外國人指着我說 "Kimono! Kimono!" 還追着影相, 好像在花見小路見到舞妓さん一樣。相反在京都, 我們黃皮膚的穿和服才沒有人理會,裏千家的金髪碧眼或是黑人同學穿和服便會引起注目。
以前,有幸參加過裏千家今日庵的新年茶會,我們外國人與一班美麗的年輕小姐同席,原來是本地名媛的菫會,人人穿着美麗的振袖,雖同席卻又不可交談,雖盛裝卻又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個人」,和外國的派對很不同啊!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曾參加過的各式茶会及茶事,包括無隣菴、下鴨茶寮、関西Seminar House的紅葉茶会(曼殊院隔鄰)、高雄やまざき旅館的夜咄、建仁寺及北野天滿宮的月釜、梨木神社、大徳寺等等。我們也曾主辦過上賀茂神社的二葉葵展及川床茶会,京都的朋友可說是有不少身懷絕技又有創意,只是現在大家都為人父母或成了親方(師父), 很難像以前般聚在一起只為興趣,以前覺得很例牌又麻煩的義工性質的事,現在是珍貴的回憶。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最喜愛當然是春秋的桜花與紅葉時節,桜花開一新氣象,我們主要是會經過上賀茂一帶,紅葉方面, 我們會四處去。其實丹波的不知名的寺的紅葉才是驚人的美,在京都, 氣候轉變大,天熱、天冷氣温十分極端,感覺和紐約差不多。香港雖是亞熱帶天氣, 天熱與天冷是比京都低高10度,家裏又是傳統木造的古民家(約150年歴史), 媽媽來探我是覺得和睡在街上也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只能於春秋最好天氣時,才可以邀請媽媽來。
原本想像住在山裏, 孩子自自然然隨處可玩,卻原來又不是,秋天紅葉時期高雄嵐山金閣寺一帶一早便有車龍,,我們住在這裏的反而要想想有那裏可以去。難得少了外地遊客兼休校,我們便到了嵐山的竹林、賀茂川沿岸及広沢池周邊踏單車,若不是這樣極端的鎖國狀態根本不可能。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那要看歲數及和什麼人去,哲學之道一帶是較安全的選擇,可以從白沙村莊開始,河原町至祇園一帶有芸舞妓的地方也受歡迎,另外有不少外國朋友是只有一天半天卻又想認識「真正的京都文化」,我建議鶴屋吉信的菓遊茶屋至大德寺一帶。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裏千家、表千家前面的那條小川通,每次去到我都會覺得「這就是我來京都的原因。」有一次我還與學生在裏千家的兜門遇見千宗室大宗匠,他還邀請了我們一衆烏合入內吃茶。可惜的是制度有變, 我也沒再學茶道。甚至老師也已榮休四散。(日本的退休年齡比較起市民的活躍度很低。)
裏千家大宗匠年輕時在夏威夷講學的照片。1951年
當時戰後不久,日本人在美國推廣日本文化是艱難的事。戰時大宗匠曾為戰鬥機機師,有好友為他而亡。他也見盡戰爭的殘酷。戰後他便用一生傳遞「一盌(いちわん)からピースフルネスを」“Peacefulness through a Bowl of Tea”的理念。他是日本的國連親善大使。
此外, 千兩ケ辺一帶。大宮庵是我當年學穿和服的地方,每年9月23日有祭典還有可能見到攝影家水野克比古先生。
9.可以推薦1~2個您最喜歡的京都地點嗎?(寺院、庭園或任何地點都可以)
四君子苑、瑠璃光院。詩仙堂與野仏庵的組合。無鄰菴。陶々舎
何必館、鶴屋吉信、細見美術館、六々堂等。都市中心的小型複合文化商業建築。現代建築中蘊含町屋的中庭設計,以及茶室的季節感。茶室的部分出自名工中村外二(丈夫的師父)。最近看到新聞記載樹木希林生前喜歡來何必館。我個人來說則是更喜歡六々堂的靈活。
京都府北宮津與伊根一帶。令我想起香港的舊地。還可以釣到石班及連子鯛。孩子在香港學過基本的帆船操控, 在宮津與伊根的海上玩得很高興。比常會轉風向的琵琶湖理想。
待續,或點下方連結看全文
粗麵細麵笑話 在 迷子少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門一遊
因為一些神奇的理由,我跟著上司們「跟團」去金門三天兩夜。
(說來慚愧,日本的小島去了一大堆,台灣的離島都是工作去的。但今年還沒有去過任何日本小島。)
跟團,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跟團出遊了。
因為無法出國,現在台灣的離島行程非常夯,費了好一番工夫才找到能參加的團。——三天兩夜,購物站有七站,高粱酒高粱醋鋼刀一條根貢糖麵線免稅店。我同事說嚇死人了你要不要換個團?我說我查來查去每家旅行社每個團都是這七個購物站,只好認了。
早上五點半到松山機場,七點搭上螺旋槳小飛機,八點多到達金門。導遊是位年輕的小哥,講解清楚、廢話不多(我最受不了講兩句就要插個笑話的那種導遊),是不幸中的大幸。
金門真的是很獨特的地方,作為一個旅遊觀光地,你幾乎看不到任何精緻漂亮的東西。彈藥坑道、迷彩建物、國軍標語,再再提醒你這裡是粗野簡陋甚至有些破敗的戰地前線。順著樓梯往下繞進曲曲折折的成功坑道,從一旁的小窗孔望出去可以看到細細的成功海灘風景。同團的大叔說那個小窗是要架機槍射水鬼的,他在金門當過兵。海是一樣的海,但那時候誰也無心看風景。
每個人都在課本裡學過的「八二三砲戰」、「古寧頭大捷」,在古寧頭戰史館中變成一幅幅的巨大油畫作品,耳邊傳來導遊講述的戰時往事,這台是在戰役中立下大功的戰車、這幅是蔣中正意氣風發閱兵、那幅主題是戰役中抓到的八百共軍戰俘⋯⋯。我在巨幅油畫前來回踱步,心中好像鬆了口氣:「還好我在台灣。」走出戰史館,在太陽蒸曬的園區通道上,我的日本上司說,日本也有很多戰爭紀念館,但日本的紀念館都是在倡導要和平、要反戰,沒有像是這裡的「慶祝戰勝」。我想起了廣島的原爆紀念館或沖繩的和平祈念公園,或許真的是如此。不過,那是因為台海的對峙還是現在進行式啊,我像是在反駁地說。他點點頭說,台灣人跟日本人的想法不一樣呢。回來後,他在報告書上寫下,這裡是「勝者的歷史」。關於戰爭中種種,那些細微的情感是我從前沒有想過的。
爬上莒光樓,遙望對面的廈門,1.8公里的距離的確是近在眼前。旁邊一位上了年紀的歐吉桑感慨大嘆:「怎麼他們就高樓林立,相較之下我們什麼都沒有好可憐呢!」老實說我完全不覺得有什麼可憐的,但我思考著,夾在中間的金門人是怎麼想的呢?在國境的界線上,自己的國族認同一定是模糊而流動的吧。
金門的傳統村落極美。老屋顏所寫的《再訪老屋顏》裡頭,第一個篇章就是金門。由於多年的戰時管制,金門的傳統聚落保存得非常好,大概台灣本島已經看不到如此大規模的紅磚閩南式建築,與馬祖的閩北式建築各有千秋。我們整團人走馬看花走過「水頭聚落」及「后山聚落」。前者顯然多數房屋都已經無人居住,頗有廢墟之美;後者改建成所謂「民俗園區」,房屋與通道經過整修,阿公阿嬤在屋外搭起大紅大綠的塑膠帳篷,賣香腸涼水諸如此類。身為一個死都市人,當然多少覺得有更多不破壞建築魅力的方式去賺觀光客財,但對於人口五萬、極度偏遠的離島來說,這裡的人能做的顯然有限。不管怎麼說,老屋上彩色花磚、交趾陶、以及狀似中藥「八角」的磚瓦甚為迷人,只可惜跟團沒有時間仔細欣賞。
金門是一座充滿故事的島嶼。你確實需要一位博學的導遊,隨時可以告訴你看哪這棟洋樓上還有當時戰爭留下的彈孔,或是海邊立起來的木棒子是為了防止船隻上岸。然而,現在跟團的方式卻很難讓人充分感受到金門的魅力,時間都壓縮在購物站裡頭,是我覺得比較遺憾的地方。(這麼說來,最適合的方式是自己自由行然後請一個隨行導遊?或是出發前先做足功課?)
粗麵細麵笑話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IRROR追星族|80後港媽帶仔女追MIRROR 父母早亡曾變蒲妹染毒 現追星當身教:填補咗以前嘅空白
香港樂壇已死、香港電視已死,這些咸豐年代的口號,恐怕難再得到認同。皆因這一年,香港人史無前例熱烈地追香港星、聽香港歌、睇香港節目,流行文化再次焫着大眾成為熱話,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單憑一隊港產天團MIRROR,成功令港女們由追韓星變回追港星,一批有心有力的「迷媽」,更成立媽媽專屬的鏡粉後援會,帶埋仔女齊齊追活動,買周邊,排隊十小時只見偶像一面,香港人,很久未笑得如此開懷,壞時代裏追星,彷彿成了集體的情緒出口。
「臨時收到消息,MIRROR今天下午在旺角有扭蛋活動,我們現在趕去,你在哪?」4月某個早上,收到媽媽鏡粉群組管理員、32歲的Catherine來電,立即更衣拎相機出發,跟這位素未謀面的受訪者追星。打開她們今年年頭新開的粉絲Telegram群組,未讀訊息幾千個,原來昨夜已在熱烈討論今天追MIRROR的策略,如何內應外合,先拔頭籌見到12子。
早上11時,烈日下在旺角某商場外已圍了百多人,外表細細粒、打扮年輕的Catherine特別易認,她說9時排隊頭的成員霸了好幾個位,有剛湊完仔女上學的,有趁lunch time瞞着老闆趕來的,也有剛被老公以電單車送過來的幸福師奶。媽媽們一呼百應,比同場少女更狂熱。這邊廂,年輕時追開星的迷媽忙着給意見,研究MIRROR從哪個出口現身,追蹤着12子的IG猜測到場時間;那邊廂忙着交換剛花了兩天搜刮的MIRROR封面雜誌,順道投訴一下,如果阿仔默書再退步就不帶他看演唱會。
現場又熱又吵鬧,我只覺暈眩,但偶像出場時,即使距離千百丈遠,卻莫名地欣喜若狂。記者在一遍尖叫聲中完成了第一次追星體驗。為何只見到幾分鐘甚至只是背影,都已覺值得?「看見喜歡的事物,就能釋放某種壓力,而且能影相畀阿仔阿女睇。」矮小的Catherine應該很難看到甚麼,卻瞇眼滿意地笑了,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着剛拍的直播影片。
孩子想追星 「努力考好呈分試」
「她追起上來很瘋狂,是黐線的!有一次在房中看Chill Club頒獎禮,我在房中做功課,她突然尖叫,MIRROR拿組合獎時又叫,見到Jer和教主又叫。」提起媽媽的瘋狂程度,子女不禁捧腹大笑,直指她迷妹指數有10粒星。
港媽Catherine在追看全民造星時已留意MIRROR,正式「落坑」變成忠粉,卻是受8歲的兒子迦諾和11歲的女兒迦稀所感染,「其實是女兒『荼毒』我,本來我對MIRROR一無所知,但前陣子工傷放假,身邊的朋友和仔女都叫我看《男排女將》,又說《全民造星》好正,於是就開始翻看ViuTV的節目。」無限斜棟有限公司、考有feel、 晚吹、Chill Club……一家人對ViuTV節目如數家珍,連原本沒興趣的爸爸,跟老婆馬拉松式看過《全民造星1》後都喜歡上MIRROR,雖不至於陪跑追星,但至少不會投訴。
Catherine笑言開始時只陪仔女追星,「我女兒很想入MIRROR fans club,她最喜歡Jeremy,一直想知道他的最新消息,我怕她年紀太細亂入group會說錯話,就陪她一起加入後援會。」 對TG、IG一竅不通的Catherine入齊12子的fans club收集偶像情報,MIRROR演唱會飛一票難求,Catherine除了準備好幾部iPad、電腦和電話搶飛,也特別在fans club為女兒抽飛,「抽到飛那天我們都開心到尖叫。不過我跟仔女約法三章,例如要努力考呈分試才能去,最後除非嚴重失手,否則我都會讓他們去看。」
我們小時候總會喜歡一些明星,聽情歌喊濕一個枕頭才叫青春過。Catherine的少女時代卻一片狼藉。母親在她4歲時自殺離世,父親忙工作,自小她得倚賴親戚照顧,寄人籬下,爸爸亦在她15歲時因末期肝癌離開了,她孑然一身,搬離從沒有愛的家,心卻一直空洞,「那時我開始半工讀,識了班朋友,早上返工,夜晚就落disco蒲。」飲酒、吸毒、尋開心,過了一段天花亂墜的日子,「身邊有些朋友因為吸毒後不願返工,甚至因為玩毒品而出事,有一刻覺得不能繼續墮落,惟有自救,就找些事寄託。」那年側田的歌陪她度過了艱難的階段,「側田真的救了我,那時我很喜歡他,但我基層家庭出生,拎綜援,平日生活已拮据,我有畀錢加入側田歌迷會,但沒閒錢追活動。」
曾是蒲妹染毒癮 追星夢未圓
「二百年後在一起,應該不怕旁人不服氣。」側田的《命硬》是Catherine跟前夫的愛情寫照,「我家庭背景比較複雜,前夫是獨子,成長於小康之家,他家人難免覺得我不是好的媳婦。」本想歷劫還是在一起,然而婚姻生活波濤洶湧,二人最終分開,子女跟Catherine一起生活。
「我本身已沒有好的家庭背景,到最後也未能為仔女提供一個跟親生爸爸一起生活的完整家庭,但想讓他們知道我愛他們,小時候我缺乏關顧,不想他們因為缺乏愛而行差踏錯。」一起追星成為親子活動,圓夢之餘也想讓他們明白,追星也是種身教和學習過程,同時在偶像奮鬥故事中彌補自己過去的空白,「跟他們一起追,一起瘋,希望關係親密一點,長大後他們有甚麼都跟你說。」
Catherine學舞十多年,鍾情跳Jazz,更考過CSTD(澳洲聯邦舞蹈教師協會),在舞蹈學校教過跳舞。她天生一把好嗓子,學校、教會合唱團總有她身影,然而只得146cm高的她常被笑像小儀,「中學比賽時很緊張,唱歌時常反白眼,就給人恥笑拿你來做笑話,自此不敢再參加比賽,因為沒人真正欣賞我把聲,由小到大我都自卑,覺得明明有才能,但永遠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所以Catherine鼓勵子女發展自己興趣,迦稀由小喜歡跳舞,就讓她學舞。
迦稀和迦諾以前愛韓星K-pop,但文化語言成為追星障礙;直至MIRROR出現,除了外表與才華,也迷上全民造星參賽者的追夢歷程,一班素人經歷無數次失敗才成功踏上舞台,「姜濤說自己沒朋友,因為以前是個胖子,可能都觸動到我兒子,因為他也是個小肥仔,但努力總會成功。所以他想學跳舞,之後會去偶像AK(Anson Kong)開的學校試堂。」迦諾擺出AK的招牌手勢,笑嘻嘻話要參加第18屆全民造星。
媽媽組粉絲團 照顧小鏡粉
今年1月,Catherine加入由一班媽媽組成的粉絲群組MIRROR HK Mama Fans Club,每天交流偶像情報甚至親子資訊,因為正職是CS公關姐姐,她擅長跟別人溝通,在群組中活躍度高,很快成為副會長,協助舉辦應援活動,例如到《男排女將》拍攝場地「瑜家廚房」用餐;到Jer《狂人日記》拍MV的雲吞麵店朝聖,近期大家密鑼緊鼓為MIRROR演唱會製作應援物品。除了相約買偶像周邊產品,媽媽們會分工合作走勻各區尋找有MIRROR訪問的報章雜誌,跟一般追星族最大的分別是,很多場合她們也帶同孩子,年紀4歲至十多歲的大小鏡粉,形成了一個特別的親子活動群組,互相照應。
過程中Catherine看見很多小朋友獨個追星,有工人姐姐帶同8、9歲女童出活動,也有些小學生獨個兒街上蹓躂,有時Catherine不忍心就會主動照顧小鏡粉,跟小朋友和少女打成一片,「重要的是識到一班朋友,大家都是有經歷的母親。雖然已不是妹妹仔般年輕,但現在可告訴別人,做媽媽也可以有鍾意的偶像,也可去追星。」問迦稀有個跟自己一起瘋狂的媽媽,會感到幸福嗎?內斂女孩想推搪了一會,才娓娓道出:「我覺得她很厲害 ,很少媽媽會這樣做,多謝你這樣不尋常地跟我們一起追星,不尋常得非常好。」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Mirror #姜濤 #全民造星 #AnsonKong #男排女將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粗麵細麵笑話 在 Khalil Fong 方大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KhalilFong_Noodles #方大同_麵麵 #FuMusic #賦音樂
?數位收聽/Stream on:
EP 《宅這》:https://KhalilFong.lnk.to/HomeSH
食材在手,扭開爐火,一首歌香噴噴上桌
金曲歌王親自掌廚,邀你入座,耳朵暖了,胃也滿足了
方大同 2020 私房美味單曲〈麵麵〉
炒麵、乾麵、意麵、手擀麵、麻油麵線
別人迷偶像,他迷麵
出道 15 年馬不停蹄,方大同貴為金曲歌王,難得連續三四個月宅居在家,也因此有機會天天自己下廚做菜。從小嗜吃麵食的他,幾乎餐餐煮麵,還自稱是「麵條花痴」,笑稱愛麵來自媽媽遺傳。這樣一個標準方大同式的冷笑話,自然而然成為新歌的創作題材,各種靈感就在廚房一點一點累積起來。這首〈麵麵〉不需華麗擺盤,卻在可口湯頭灑入詼諧,營養之外不忘律動嚼勁;很日常的味道,正是生活必需的貼心療癒。請你就當自己家,隨性入座,聽方大同如何麵麵俱到、麵麵相趣,讓你耳朵大快朵頤!
===================================================
Lyrics:
來切一點點蔥花 備用
再來一點點蒜蓉 備用
要切一點點香菜
有很多人不喜歡 好害怕
但是我非常喜歡 ✌?
不喜歡就別放
要準備 醬油
香油 有時叫 芝麻油
最近買的 辣油
再放幾勺 鹽
然後一勺 甜
不放豬油 因為我吃素
這是我的陽春
麵麵
隨時隨地 任何時期 都愛吃
麵麵
何時何況 都會盼望 每一日
麵麵
韓式意式中式 啥事
俺是一個麵條花痴
我愛吃
麵麵麵麵麵
Aglio e Olio
竅門就在油裡哦
Garlic and Peperoncino
看起來很簡單
做起來不簡單
吃起來更不簡單
餓 絮說這是我最喜歡的 意麵
據說是進意式廚房的 起點
喜歡吃 Pasta
初榨橄欖油 留給好朋友
麵麵
隨時隨地 任何時期 都愛吃
麵麵
何時何況 都會盼望 每一日
麵麵
韓式意式中式 啥事
俺是一個麵條花痴
我愛吃
麵麵麵麵麵
N .O .O .D .L .E .S
NOODLES
That’s Right
給我一碗 麵
隨時隨地任何時期
麵麵
隨時隨地 任何時期 都愛吃
麵麵
何時何況 都會盼望 每一日
麵麵
韓式意式中式 啥事
俺是一個麵條花痴
我愛吃
麵麵麵麵麵
我愛吃這個麵
吃那個麵 今天聚哪個店
新鮮 剛切的手擀麵
各自形狀有各自體驗
有扁的 寬的 細的 粗的
某些適合 醬和醋的
有些不是 Chinese food
這高湯底 不是素的
===================================================
Credits:
Written and composed by Khalil Fong
Produced by Khalil Fong
All instruments and programming by Khalil Fong
Recorded at Home
Digital Editing by Jeff Li
Mixed by TC Z. (Studio21A)
Mastered by Chris Gehringer (Sterling Sound, Edgewater, NJ)
=============================================
Follow Khalil Fong :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soulboykhalil...
Weibo: http://www.weibo.com/u/1707679453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ulboykhal...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oulboy_KFONG
Label: Fu Music
Fu Music 賦音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uMusicAs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FuMusicAsi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fumusicasia
Weibo: http://www.weibo.com/u/5927544466
粗麵細麵笑話 在 Khalil Fong 方大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KhalilFong_Noodles #方大同_麵麵 #FuMusic #賦音樂
?數位收聽/Stream on: https://KhalilFong.lnk.to/noodles
食材在手,扭開爐火,一首歌香噴噴上桌
金曲歌王親自掌廚,邀你入座,耳朵暖了,胃也滿足了
方大同 2020 私房美味單曲〈麵麵〉
炒麵、乾麵、意麵、手擀麵、麻油麵線
別人迷偶像,他迷麵
出道 15 年馬不停蹄,方大同貴為金曲歌王,難得連續三四個月宅居在家,也因此有機會天天自己下廚做菜。從小嗜吃麵食的他,幾乎餐餐煮麵,還自稱是「麵條花痴」,笑稱愛麵來自媽媽遺傳。這樣一個標準方大同式的冷笑話,自然而然成為新歌的創作題材,各種靈感就在廚房一點一點累積起來。這首〈麵麵〉不需華麗擺盤,卻在可口湯頭灑入詼諧,營養之外不忘律動嚼勁;很日常的味道,正是生活必需的貼心療癒。請你就當自己家,隨性入座,聽方大同如何麵麵俱到、麵麵相趣,讓你耳朵大快朵頤!
===================================================
Lyrics:
來切一點點蔥花 備用
再來一點點蒜蓉 備用
要切一點點香菜
有很多人不喜歡 好害怕
但是我非常喜歡 ✌?
不喜歡就別放
要準備 醬油
香油 有時叫 芝麻油
最近買的 辣油
再放幾勺 鹽
然後一勺 甜
不放豬油 因為我吃素
這是我的陽春
麵麵
隨時隨地 任何時期 都愛吃
麵麵
何時何況 都會盼望 每一日
麵麵
韓式意式中式 啥事
俺是一個麵條花痴
我愛吃
麵麵麵麵麵
Aglio e Olio
竅門就在油裡哦
Garlic and Peperoncino
看起來很簡單
做起來不簡單
吃起來更不簡單
餓 絮說這是我最喜歡的 意麵
據說是進意式廚房的 起點
喜歡吃 Pasta
初榨橄欖油 留給好朋友
麵麵
隨時隨地 任何時期 都愛吃
麵麵
何時何況 都會盼望 每一日
麵麵
韓式意式中式 啥事
俺是一個麵條花痴
我愛吃
麵麵麵麵麵
N .O .O .D .L .E .S
NOODLES
That’s Right
給我一碗 麵
隨時隨地任何時期
麵麵
隨時隨地 任何時期 都愛吃
麵麵
何時何況 都會盼望 每一日
麵麵
韓式意式中式 啥事
俺是一個麵條花痴
我愛吃
麵麵麵麵麵
我愛吃這個麵
吃那個麵 今天聚哪個店
新鮮 剛切的手擀麵
各自形狀有各自體驗
有扁的 寬的 細的 粗的
某些適合 醬和醋的
有些不是 Chinese food
這高湯底 不是素的
===================================================
Credits:
Written and composed by Khalil Fong
Produced by Khalil Fong
All instruments and programming by Khalil Fong
Recorded at Home
Digital Editing by Jeff Li
Mixed by TC Z. (Studio21A)
Mastered by Chris Gehringer (Sterling Sound, Edgewater, NJ)
=============================================
Follow Khalil Fong :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soulboykhalilfong
Weibo: http://www.weibo.com/u/1707679453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ulboykhalilfong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oulboy_KFONG
Label: Fu Music
Fu Music 賦音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uMusicAs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FuMusicAsia/
Twitter: https://twitter.com/fumusicasia
Weibo: http://www.weibo.com/u/5927544466
粗麵細麵笑話 在 老笑話大集合。大家一起蓋到天荒地老吧! (第23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話說泡麵被海扁完以後覺得很不爽於是夥同米粉,烏龍麵,日本蕎麵和炸醬麵要去找肉包算帳不料在路上遇到了小籠包泡麵指細看了一會兒說道:兄弟們,上! 泡麵扁的更是用力在扁 ... ... <看更多>
粗麵細麵笑話 在 捲捲義- 11/5(二)休息. 告訴你們個笑話... | فيسبو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告訴你們個笑話老板兒每每去日本買清酒總會發生一件事. ... 整天提著它到處走、手都要提斷惹 #吃意大利麵來捲捲義#charminglace. ... <看更多>
粗麵細麵笑話 在 #分享 - 笑話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你們知道什麼是細麵嗎?細麵就是比粗麵還要細的麵,你們知道什麼是粗麵嗎?粗麵就是你不想粗飯的時候可以粗麵- 分享,笑話,冷笑話,廢文,有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