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總統府前資政林洋港先生94歲的冥誕。形象親民的「阿港伯」,歷任南投縣長、臺北市長、臺灣省主席、內政部長、行政院副院長與司法院長,留下不少建樹,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興建翡翠水庫。
今年上半年,臺灣面臨嚴重旱災,各地水庫大缺水,有的幾乎見底,不少縣市實施「供五停二」限水措施,影響民生、產業甚鉅。唯有翡翠水庫蓄水量一直保持在五成以上,正常供應大臺北地區數百萬人用水。
然而,當年興建翡翠水庫之議,遭受諸多質疑。反對者認為,翡翠水庫距離臺北市僅30公里,萬一發生大地震或遭到轟炸,水壩可能崩塌,大臺北地區將盡成澤國。但洋港先生相信專業、力排眾議,堅持興建,並獲得當時行政院蔣經國院長支持,才有今日的翡翠水庫。
身為地方首長,要推動一個既有爭議,又不會在任內完成以彰顯政績的建設,非常不容易,但是洋港先生做到了。我在八年市長任內,見證翡翠水庫安然度過九二一大地震,臺北市還能運水協助基隆市民,同時蓄豐濟枯、穩定大臺北民生經濟。
因此,我特別訂製了兩座水晶的翡翠水庫模型,送給洋港先生與當年的總工程師謝毅雄先生,感念他們睿智的決策與優異的建造管理。洋港先生過世前,我每年必到臺中大坑林府探望;每當我稱道翡翠水庫,他總是一語帶過,歸功經國先生,謙沖自牧,令人感佩。
連日豪雨,讓臺灣暫時解除缺水危機,但疫情依舊嚴峻。哲人已遠,典範長存,想起洋港先生的愛民如子,政府有儘速提供疫苗的義務,人民有自由選擇疫苗的權利,同心協力才能成功防疫,希望蔡英文總統承諾的疫苗可以如期如質兌現。
願天佑臺灣!
#翡翠水庫
#林洋港
#馬英九
#mayingjeo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民黨的推特最近發文唱衰台灣經濟,居然還拿蔣經國時期來比較,這實在是一件很可笑的事。現在20幾歲的年輕人出生時蔣經國早就過世了,21世紀已經過了20年,國民黨還活在上個世紀。難道蔣經國之後,國民黨就沒有執政過了嗎?怎麼完全不把馬英九放在眼裡呢? 他們越是強調蔣經國的成功,就越突顯馬英九的失敗。對於...
「蔣經國幾歲過世」的推薦目錄: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經國總統逝世,享壽78歲。謹以此圖表達我對經國先生的懷念 ... 的評價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經國總統於民國七十七年元月逝世副總統李登輝依憲法就任總統 的評價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中正逝世幾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中正逝世幾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經國過世天氣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經國過世天氣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序]
大部分的博士論文都沒有出版成書的機會,
還有很多人讀了博士寫不出論文,
一直掛著博士候選人。
我很幸運,
能夠出版,
又是華文最具人文影響力的聯經出版社。
星期六晚上來讀長文,
讀書背後的故事。
---------------------------------------------
作為一個歷史學徒,大學的時候我深深受到民族主義史觀的影響。當時我熟讀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數十遍,並且沉浸於他對於中國歷史的論述。我始終記得他在《國史大綱》前面所說的:「對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懷抱著浪漫且孺慕之情,愛好中華文化。然而,隨著知識的開展,我漸漸認識到同一個時代的學者顧頡剛和傅斯年。大二那年在臺大對面的書店買了整套的《古史辨》,並且開始讀傅斯年對於古代歷史的看法,他認為擴充歷史研究的方式就是要增加材料,並且擴張研究的方法。
大三的時候,開始讀了杜正勝院士的著作。從《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和《古代社會與國家》,對於中國古代史進行了有機且整體的歷史解釋,而且杜正勝院士強調要有臺灣觀點的中國古代史解釋。進了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之後,開始古代史的研究。由於不滿足於歷史系所開的課,沒有辦法理解考古和人類學的方法,於是同時雙修了人類所。
碩士開始,我到了中國進行田野,從山東、河南、陝西,最後選定了四川作為我研究的基地。當時臺大人類學系的陳伯楨教授(1973-2015)帶領我到四川,我們從成都、郫縣、綿陽,到都江堰,前前後後去了好幾次。他讓我了解親臨當地的感受,還有田野調查工作的重要性。碩士畢業後,我感到自己在知識層面上的薄弱,特別是理論上的貧乏,缺乏比較的視野。於是,我開始精進日文、英文和法文,選擇出國讀博士,希冀增進自己在理論上的認識。
感謝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葉山(Robin D.S. Yates)老師,還有亨利.魯斯(Henry Luce)基金會的幫忙,我有了全額的獎學金。除了學費全免外,還有固定的生活費。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指導老師希望我增加學問的視野,於是開始修習羅馬考古、殖民主義考古和相關的考古學理論。羅馬征服歐洲大部分的地區,發展出一套「殖民主義」;歐洲海外擴張時期,對於大量異民族的統治,發展出多樣化的「殖民主義」。透過比較的視野,我對於中國和世界的歷史有了更加宏觀的認識。
在本書中我認為秦與漢帝國對於周邊文化、族群和國家的征服、擴張、統治和殖民,在世界史上有特殊也有普遍性的一面。特殊性就是秦漢帝國有本身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從戰國中期以來所發展的法家思想,運用在實際的政治改革上,讓國家機器的運作更加順遂。普遍性就是他們都造成了「沒有歷史的人」。秦漢帝國的「殖民主義」不亞於羅馬和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嚴厲與殘酷,而且從本書的例子來看,秦漢帝國的統治技術更加細緻且深入。如果我們用更廣闊的視野加以思考,邱吉爾曾說過:「英國歷史由凱撒征服開始。」英國的歷史由羅馬征服者殖民後開始;艾瑞克.吳爾芙(Eric R. Wolf)在《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當中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歐洲向外擴張和殖民的過程中,「沒有歷史的人」是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因為歐洲人「發現」他們,讓他們進入歷史。秦漢帝國擴張與征服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沒有歷史的人」。並不是這些人本來沒有歷史,而是歷史書寫、詮釋和流傳的權利,被征服與殖民的族群所掌握。
麥基爾大學有很好的人類學系傳統,過世的特里格教授(Bruce Trigger)是當代考古學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我雖然沒有機會修習他的課,但麥基爾大學的人類學系深受其影響。在讀博士班的時候,除了自己導師的課,也大量修習考古理論的課,讓我知道理論對於理解中國古代史的重要性。修完了兩年的課,在麥基爾大學要考資格考,當時我的博士指導委員是自己的導師、哥倫比亞大學的李峰教授,還有專長在民間宗教的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博士資格考要準備超過兩百本以上的書籍應考,現在想想雖然有點辛苦,但也是在那樣的過程中,確認本書的理論還有材料上的堅實。
成為博士候選人之後,我開始走訪田野,曾經在四川的不同地點待過。感謝田野過程當中,每個單位都熱情接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考古文物研究所、成都市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同仁們,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和四川師範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讓我在四川的田野有了豐富的收穫。撰寫博士論文的過程中,還獲得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補助,讓我有更加充裕的資源完成最後的部分。
二○一四年一月,剛完成田野工作回到學校不久,我的母親謝秀琴打電話通知我說父親胡得鏘(1949-2014)罹癌的消息。放下手邊的論文,回到臺灣照顧父親,從一月到七月,父親最後以六十四歲的壯年離世。父母從小就讓我追求自己的興趣,任性的在知識中遨遊,但父親過世前,還是希望我能完成學業。帶著父親對我的期許,還有自己對於「沒有歷史的人」的責任,在二○一七年十月我完成了學業。期間我的兒子也出生,給予了我新生命的力量。
博士論文的審查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蒲慕州教授,還有我們學校歷史系的方麗特(Griet Vankeerberghen)教授,其他還包含中國文學專家方秀潔(Grace Fong)教授、東亞系主任巴克萊(Philip Buckley)教授。在口試的過程中,都給我很好的意見,成為此書的基礎。拿到博士後,雖然在國外有其他工作的可能性,但我在臺灣還有不少的工作與責任,毅然決然地回臺。感謝中央研究院讓我剛回臺之際,在學風質樸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做博士後研究,當時的指導老師黃銘崇老師也給我很多學問和工作上的建議。二○一九年二月,我開始在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服務,穩定的工作環境,讓我將本書的初稿完成。
本書得以出版問世,得非常感謝聯經出版公司的林載爵發行人。聯經是我知識啟蒙的重要泉源,能得到林發行人的首肯,簽下此書,是我莫大的榮幸。本書的編輯黃淑真,仔細的梳理文稿,並且洽詢版權圖片,都讓本書增色不少。現任的聯經總編輯涂豐恩博士是我臺大歷史所的學弟,也是「故事StoryStudio」的創辦人,過去我曾在網站擔任主編,我們對於歷史有很多相同的理念,很開心能在他擔任總編輯期間完成此書。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說了一個過去與我們認知的歷史不同的故事,建立在最新的考古材料和歷史文獻之上。回顧我的學習過程,從臺灣、中國到北美,我有幸得到最好的歷史、人類學和漢學的資源。在不同的學習傳統還有文化脈絡中,我嘗試還原中國古代歷史,同時也讓中國史有了世界史的比較視野。
辛丑年於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六四雜想
天安門廣場上都唱些什麼歌?
天安門大屠殺是80年代中国民主運動的句點。
在1989/6/4之前,它也不叫六四,是六月四日發生屠殺後,才叫六四。
就好像318,在發生的當下,「真正」參與其中的人,叫它318,但外面的人都叫它太陽花,久而久之,我都必須要跟著別人叫它太陽花,不然外人不知道我在講什麼。
但是沒參加的人,或是透過新聞媒體在觀看的人,卻也感覺自己有參與到,有些真的有捐錢、做志工,這就不算沒參與到。不過,光是在電視前面看,也有人認為自己與廣場上發生的事心跳互通,甚至,過了幾年後,他真的相信自己有參加,縱使在當時,他其實沒有。 但當然,我們也要正視,真的有時代思潮這種東西,但我已經不確定那到底該是什麼了。
89民主運動,就這樣稱呼它好了,在當時,也有人,完全在外面,不,不是北京那裡有學生在群聚(?),天津有學生在看報紙,那樣而已。
而是根本就在那個國家的邊界之外,在外國,但他們透過零星的訊息,一起拼湊起來,感覺自己好像也身在其中,哪怕,89民運參與者,跟這些外國人,如果在某個深夜巴士站牌相遇到,就算邂逅,講了話,可能也會話不投機講不下去,因為兩人差異太大。
這些觀看的外國人裡面,就包括了一些台灣人,或更精準地講,在台灣,卻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
他們一直以為,中國人,只有一種。
可是,中國人是一群很少數的人,而且是假貨,真正多數,而且是真貨的,是另一群叫做中国人,的人。
但,在台灣的中國人並不在意這件事,因為,他們一直以來要的,都只是要關起門當皇帝,他們要的,是台灣人跟著他們一起,對自己說,我們都是中國人。
我對時代與音樂之間的關係,一直很有興趣。
1989年,台灣夜市裡,賣錄音帶的攤販,若不是在播陳一郎的「紅燈碼頭」,就是在播「歷史的傷口」。
當然,當時我也跟父母吵著買了那卷錄音帶。老三台也一直不斷播放那首曲子。大概就是小虎隊等級的流行吧。
台灣人講起六四,總是想起這首歌。幾年前,這首歌裡的很多人,都跑去賺人民币了,真香。那整個學歐美「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與「We Are The World」的眾星群集錄製歌曲的企劃,在台灣還沒有發生過很多次,在那之前,只有1986的「快樂天堂」,一首好像被拿來當台北動物園的歌曲,不過,後來變成了救國團的團康必唱歌曲。
這首叫做「歷史的傷口」的歌,被一群台灣人,或者說,在台灣的中國人,寫了、製作了、唱了。
這首歌要唱誰呢?要唱的是,另一邊,一群中国人,在中国,發生的事情。
這裡就有趣了,所以,在台灣的中國人寫了一首歌,傳唱有關於中国的事,給台灣人聽。台灣人聽了很感動,唱片很暢銷。
那,這首歌對中国人來說又是什麼感覺呢?
老實說,我在海外生活多年,我沒有聽過有中国人表示過知道,有這麼一首「歷史的傷口」的存在。
89民主運動,從4/15,開始有北京學生追悼胡耀邦,一路到6/4,這差不多50幾天的日子裡,一個追思運動,演變成一場大型政治運動。
香港人以為,這是個機會,如果中国因此而民主了,那他們97就不用逃跑了。結果中国沒有民主,武器的批判比批判的武器,來得有力量,然後,在香港,過得了97,過不了20。一切都是共产党的功勞。
回來到歌曲。
一群運動者,聚集在一起,要搞事。搞事過程中,需要一些激勵人心的精神食糧,存在主義的哲學、西方民主的理論、東歐民主思潮的思辨,等等。
音樂、歌曲,很重要。
但是,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就無法了解,這群學生都在聽什麼,唱什麼。這群學生,1989年是大學生,但在1966-1976這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整個社會基本上是停擺的,知識青年在下鄉跟貧下中農學習,所以,有一整代的人沒有念大學,或是念到一半書,就斷掉了,後來也補不太回來。
總之,1989的大學生,18歲,差不多都是1970年代出生,而且,他們的童年,差不多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過的。
所以,當他們開始搞事、搞運動,會唱的歌曲,還是一樣的歌,這種歌叫做紅歌。比方,「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国际歌」。
他們也有自己的流行歌曲,崔健的「一無所有」,歌詞裡的「你何時跟我走」,被廣場上的運動者,當作拿來對整個中国呼籲,你們何時要跟我們一起走向民主?
當然,後來的30年證明了,跟著人民币走的人,還是多了些。
香港維園紀念晚會很愛唱的「血染的風采」則是另一首從香港傳唱起來的歌曲。對了,今年香港維園不能辦六四晚會了,國民黨,你怎麼看?
他們也有台灣來的中國人寫的中國歌曲,但不是「歷史的傷口」,是侯德健的「龍的傳人」。
但侯德健就是因為太愛中国了,只好逃離假中國(台灣),逃到真中国去。
在當時的台灣,不是隨便愛中國都可以,要照規矩來,要愛國民黨要你愛的蔣家國民黨中國,如果你愛到的是真正的中国,那你就要傷腦筋了。
所以,國民黨真正要台灣人愛的,其實是國民黨,不是中國。
這些,就是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在傳唱,啟發他們的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国际歌」、「龍的傳人」、「血染的風采」、「一無所有」。
一種中国民族主義、早期社會主義理想、抗日情節,幾個矛盾又在共产党的手中捏揉在一起的綜合體。
不過,台灣這邊,還是會以為,他們應該也有聽過「歷史的傷口」吧?
「歷史的傷口」由當時的國民黨政治金童趙少康發起,在1989年5月28日錄製,我不確定是錄製,還是普遍在一般零售唱片行發行。
不過,5/28,距離6/4,只有7天。
天安門廣場這麼大,人這麼多,要忙的、要鬥的,都扯不完了,誰有空聽你個台灣送來的錄音帶?
在「歷史的傷口」發行的7天之後,天安門真的大屠殺了。
這個運動,就結束了。至少,「廣場運動」已經結束了。應該這時候也沒人有心情去唱歌,就算唱,也不會去唱遠自台灣一群自嗨的人,送來的歌。
外國發生了一件事,我們國內的一群人,自嗨,寫了一首歌,歌頌那群外國人。
如果那群外國人也有聽這首歌,也覺得這首歌可以代表他們,那也許還可以。
可是,那群外國人,沒有聽這首歌。
趙少康那群人,因為沒有真正住過中国,而且他們也是蔣介石、蔣經國統治下的乖寶寶,會唱的當然是「第一支舞」跟「反攻回大陸去」,但是,他們不會,也不可能,聽「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或是「国际歌」。
所以,要討論、紀念六四,都很好。
不過,假中國的「歷史的傷口」跟真中国的「六四」,關聯不大。
「歷史的傷口」是「在台的中國人透過六四來動員最後一波的中國民族主義」的嘗試。
趙少康一輩想要傳達的,想要發起的,想挽回的,是在家天下的國民黨的蔣經國過世不久時(1988),最後一波的「國民黨中國愛黨愛國運動」。
1989年,從大學畢業出社會的人,現在也才54歲。
1989年,如果一個人已經報效國民黨的黨國已經十年,今年都還沒退休。
這篇雜想不是在直接講六四天安門,這篇雜想是在回顧當年用天安門來騙台灣人的國民黨。
喔,然後,在今天的台灣,他們還在,而且沒什麼變。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在六四,談六四,不是為了中國,或者中国。
在六四,談六四,是為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封建帝國的對抗,這樣的東西。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國民黨的推特最近發文唱衰台灣經濟,居然還拿蔣經國時期來比較,這實在是一件很可笑的事。現在20幾歲的年輕人出生時蔣經國早就過世了,21世紀已經過了20年,國民黨還活在上個世紀。難道蔣經國之後,國民黨就沒有執政過了嗎?怎麼完全不把馬英九放在眼裡呢?
他們越是強調蔣經國的成功,就越突顯馬英九的失敗。對於馬英九的功過,國民黨碰都不敢碰,反而回頭「考古」蔣經國,講那些現在大半台灣人都沒體會過的經濟神話,我認為原因也很簡單:馬英九在國民黨內還有地位、還有話語權,誰敢說他的不是?
從蔣經國以來的歷任總統,或多或少都會有人懷念他們執政的時期,李前總統的民主化、阿扁總統的本土化,我相信蔡總統卸任後,也一樣會有很多人懷念她執政這8年帶台灣走向國際。唯獨馬英九,你很難找到人會懷念這段時期,或是記得他有什麼政蹟,他這8年的空白與無能,正是國民黨到現在還一蹶不振的原因。
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經國總統於民國七十七年元月逝世副總統李登輝依憲法就任總統 的推薦與評價
前總統李登輝30日晚間於台北榮民醫院病逝,享耆壽98歲。曾任3屆總統的李登輝,於前總統 蔣經國 民國七十七年元月十三日逝世後,依照憲法由副總統接任 ... ... <看更多>
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中正逝世幾歲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1975年4月5日午夜23時50分,時任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總裁的蔣中正在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官邸「因心脏病突發、急救無效」而病逝,享壽88岁。 台灣講古:「總統蔣公」 ... ... <看更多>
蔣經國幾歲過世 在 蔣經國總統逝世,享壽78歲。謹以此圖表達我對經國先生的懷念 ... 的推薦與評價
【歷史上的今天】民國77年的今天,蔣經國總統逝世,享壽78歲。謹以此圖表達我對經國先生的懷念與敬意。 1988年1月13日上午,總統蔣經國原定要聽取馬英九(時任行政院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