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70 豐年農村漫畫家 臺灣首位出版漫畫的「雞籠生」陳炳煌】
這張歷史照片中,左右兩側人物的衣著儀態都頗具個人風格。左邊那位,是豐年社創社社長,從年輕時便維持紳士作風的畫家藍蔭鼎,右邊穿著短褲、背著手,神態最為從容自在的,則是豐年社早年的另一個傳奇,「雞籠生」陳炳煌(1903-2000)。
豐年社創社初期,除了有社長藍蔭鼎、美術編輯楊英風兩位藝術巨匠,編輯群中還有一位人物早在漫畫領域嶄露頭角,他就是曾任副社長的陳炳煌。陳炳煌出生於基隆,以「雞籠生」為筆名,1935年出版《雞籠生漫畫集》,是日治時期臺灣人出版的第一本漫畫集。他進入豐年社服務後的第三年,再度出版第二集,內容大量以農村鄉土作為創作題材。
陳炳煌在《雞籠生漫畫集》序言提到:「漫畫怎麼能受勞動者的歡迎呢?因為漫畫是比文字來得簡單明瞭,勿論識字與不識字的人,一看就會了解。漫畫也許可以說是世界各國通用的大眾語。」他希望透過漫畫的出版,「漫畫的力量,用之得當能影響社會。」
相隔19年後,陳炳煌於1954年出版《雞籠生漫畫集第二集》,延續第一集幽默諷刺風格,議題取材則從都市、工商業,部分轉為臺灣農村;漫畫集中的「農村漫畫」就是他在豐年社部分作品,收錄了《豐年》第1卷第1期〈牧童戀〉、第10卷第23期〈假使我是DDT與BHC〉等作品。
陳炳煌以本名拆字或諧音的「火皇」、「丙王」、「秉方」,或其出生年的干支紀年「癸卯」為筆名,在《豐年》創作不少針對農村與農民相關的題材,包含農事、農藥、拜拜、浪費、迷信、農業普查等,用臺語撰寫類似四句聯對句、搭配漫畫,使讀者讀文易誦、見圖易記。
例如以鍾馗為圖案所創作的〈假使我是DDT與BHC〉,內容提到「假使我是DDT,撲滅囤積和投機,從此物價步步跌,農民個個笑嘻嘻。假使我是BHC,打倒拜拜惡習氣,從此迷信要破除,努力生產奠國基。」以早期農民所使用的兩種農藥DDT、BHC為象徵,期望改善農村的風俗習慣。
陳炳煌在豐年社工作13年,還是一位全臺跑透透的農業記者,他在創刊號發表 〈吳郭魚〉介紹當時在農村推廣的養殖魚類作為農村蛋白質來源,另外也以筆名漁翁發表〈與吳郭談魚〉,訪問吳郭魚的移植者農林廳技正吳振輝與高雄市魚市場主任郭啟彰,介紹吳郭魚的養殖與其價值。
(本文編寫自中研院臺史所助研究員陳偉智〈雞籠生陳炳煌的豐年傳奇 集副社長、記者、漫畫家於一身〉;全文刊載於《豐年》雜誌70週年特刊)
#豐年70 #陳炳煌 #雞籠生 #漫畫 #臺灣漫畫
--
《豐年》70週年特刊登上博客來,請往這邊👉https://reurl.cc/YOQdml
支持豐年社,豐年農市買雜誌👉https://reurl.cc/rgomp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匯聚了包括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74件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青春炙熱追求藝術「不朽」的年代。除了展覽本身經典、精緻完整的企劃 #北師美術館 更邀請音樂人 #王榆鈞 為展覽錄製專屬的語音與音樂導覽,王榆鈞投入每個和作品對話的發想與時刻,共為展覽總共譜曲與錄製3...
「藍蔭鼎作品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竹林清風 藍蔭鼎】踩著台灣鄉野的泥土,走向世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藍蔭鼎在Facebook、Google與美術館網站的畸形克隆體們 的評價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藍蔭鼎在Facebook、Google與美術館網站的畸形克隆體們 的評價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藍蔭鼎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FACEBOOK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藍蔭鼎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FACEBOOK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藍蔭鼎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FACEBOOK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藍蔭鼎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V_Touch展覽 #不朽的青春 #音樂導覽 #王榆鈞 🎧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匯聚了包括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74件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青春炙熱追求藝術「#不朽」的年代。除了展覽本身經典、精緻完整的企劃,MoNTUE北師美術館更邀請音樂人王榆鈞為展覽錄製專屬的語音與音樂導覽,王榆鈞投入每個和作品對話的發想與時刻,共為展覽總共譜曲與錄製31個語音導覽。
在過程中她試圖以音樂表現前輩藝術家的思想與感知,以音樂與語音腳本為觀賞者創造一個與作品獨處、對望的寧靜時空氛圍。例如面對 #黃土水 的《#少女》胸像,是展覽走進的第一件最顯目的作品,她思考當觀眾站在陽光與玻璃窗前,應該以何種音樂開啟對於這趟「不朽的青春」的啟程。另外包括 #藍蔭鼎 的《#永樂市場》以電影感的方式詮釋人流的動態與市集的生活感。而在 #呂鐵州 的《#鹿圖》中,音樂則模擬鹿群在林中的穿梭跳躍的靈動感,以及 #陳澄波 的《#東台灣臨海道路》有海浪聲和 #鍾玉鳳 彈奏的琵琶聲,音樂性上可以辨識的傳統質地與其創新的意涵。和 #陳進《#山中人物》、《#山地門社之女》以音樂模擬女性藝術家在面對作品質地、筆法的思考。
王榆鈞在與藝術品對話的過程,重新思考藝術不朽的意義,也透過音樂配樂的編寫和閱讀前輩藝術家的史料中,感受到每個深刻面對自我創作的當下。
📌相關閱讀|
📍追蹤聲音導覽創作才女>> 王榆鈞 Yujun Wang
📍追蹤幕後琵琶演奏家>>> 鍾玉鳳 Chung Yufeng
📍《典藏ARTouch》「不朽的青春」相關書寫|
👉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現代藝術的重探與再譯>>http://bit.ly/3nFFdAC
👉江文瑜的陳進書寫:《山地門社之女》背後的女性系譜與陰性書寫>>http://bit.ly/3i4UmKE
👉「地方」的現代性,林之助的風格變奏>>http://bit.ly/3sjU5bg
👉以影像作為歷史書寫,「藝術很有事」:想像一檔藝文節目更優質的格局>>https://bit.ly/3oDrtI3
#展訊便利貼 #展覽倒數中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The Everlasting Bloom: Rediscovering Taiwanese Modern Art
展期|2020.10.17-2021.01.17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
📌V-Touch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展覽」作為一個通道,邀請各位在螢光幕前直擊展覽現場與幕後之後,走進展場,或再深掘相關議題。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0C4un3
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V_Touch展覽 #不朽的青春 #音樂導覽 #王榆鈞 🎧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匯聚了包括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74件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青春炙熱追求藝術「#不朽」的年代。除了展覽本身經典、精緻完整的企劃,MoNTUE北師美術館更邀請音樂人王榆鈞為展覽錄製專屬的語音與音樂導覽,王榆鈞投入每個和作品對話的發想與時刻,共為展覽總共譜曲與錄製31個語音導覽。
在過程中她試圖以音樂表現前輩藝術家的思想與感知,以音樂與語音腳本為觀賞者創造一個與作品獨處、對望的寧靜時空氛圍。例如面對 #黃土水 的《#少女》胸像,是展覽走進的第一件最顯目的作品,她思考當觀眾站在陽光與玻璃窗前,應該以何種音樂開啟對於這趟「不朽的青春」的啟程。另外包括 #藍蔭鼎 的《#永樂市場》以電影感的方式詮釋人流的動態與市集的生活感。而在 #呂鐵州 的《#鹿圖》中,音樂則模擬鹿群在林中的穿梭跳躍的靈動感,以及 #陳澄波 的《#東台灣臨海道路》有海浪聲和 #鍾玉鳳 彈奏的琵琶聲,音樂性上可以辨識的傳統質地與其創新的意涵。和 #陳進《#山中人物》、《#山地門社之女》以音樂模擬女性藝術家在面對作品質地、筆法的思考。
王榆鈞在與藝術品對話的過程,重新思考藝術不朽的意義,也透過音樂配樂的編寫和閱讀前輩藝術家的史料中,感受到每個深刻面對自我創作的當下。
📌相關閱讀|
📍追蹤創作才女>>> 王榆鈞 Yujun Wang
📍追蹤琵琶演奏家>>鍾玉鳳 Chung Yufeng
📍《典藏ARTouch》「不朽的青春」相關書寫|
👉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現代藝術的重探與再譯>>http://bit.ly/3nFFdAC
👉江文瑜的陳進書寫:《山地門社之女》背後的女性系譜與陰性書寫>>http://bit.ly/3i4UmKE
👉「地方」的現代性,林之助的風格變奏>>http://bit.ly/3sjU5bg
👉以影像作為歷史書寫,「藝術很有事」:想像一檔藝文節目更優質的格局>>https://bit.ly/3oDrtI3
#展訊便利貼 #展覽倒數中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The Everlasting Bloom: Rediscovering Taiwanese Modern Art
展期|2020.10.17-2021.01.17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
📌V-Touch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展覽」作為一個通道,邀請各位在螢光幕前直擊展覽現場與幕後之後,走進展場,或再深掘相關議題。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0C4un3
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匯聚了包括黃土水、陳植棋、陳澄波等74件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青春炙熱追求藝術「不朽」的年代。除了展覽本身經典、精緻完整的企劃 #北師美術館 更邀請音樂人 #王榆鈞 為展覽錄製專屬的語音與音樂導覽,王榆鈞投入每個和作品對話的發想與時刻,共為展覽總共譜曲與錄製31個語音導覽。
在過程中她試圖以音樂表現 #前輩藝術家 的思想與感知,以音樂與語音腳本為觀賞者創造一個與作品獨處、對望的寧靜時空氛圍。例如面對 #黃土水 的《#少女》胸像,是展覽走進的第一件最顯目的作品,她思考當觀眾站在陽光與玻璃窗前,應該以何種音樂開啟對於這趟「不朽的青春」的啟程。另外包括 #藍蔭鼎 的《#永樂市場》以電影感的方式詮釋人流的動態與市集的生活感。而在 #呂鐵州 的《#鹿圖》中,音樂則模擬鹿群在林中的穿梭跳躍的靈動感,以及 #陳澄波 的《#東台灣臨海道路》有海浪聲和 #鍾玉鳳 彈奏的琵琶聲,音樂性上可以辨識的傳統質地與其創新的意涵。和 #陳進《#山中人物》、《#山地門社之女》以音樂模擬女性藝術家在面對作品質地、筆法的思考。
王榆鈞在與藝術品對話的過程,重新思考藝術不朽的意義,也透過音樂配樂的編寫和閱讀前輩藝術家的史料中,感受到每個深刻面對自我創作的當下。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張玉音 Chang Yu-Yin、李孟學Li Meng-Hsueh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音樂Music|王榆鈞 Wang Yu-Jun、鐘玉鳳 Chung Yu-Feng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MoNTUE、王榆鈞 Wang Yu-Jun
📌相關閱讀|
📍《典藏ARTouch》「不朽的青春」相關書寫|
👉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現代藝術的重探與再譯 http://bit.ly/3nFFdAC
👉江文瑜的陳進書寫:《山地門社之女》背後的女性系譜與陰性書寫 http://bit.ly/3i4UmKE
👉「地方」的現代性,林之助的風格變奏 http://bit.ly/3sjU5bg
👉以影像作為歷史書寫,「藝術很有事」:想像一檔藝文節目更優質的格局 https://bit.ly/3oDrtI3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
展期|2020.10.17-2021.01.17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
---
📌V-Touch介紹
隨著媒介轉向帶來閱聽習慣的改變,《#典藏》延續「#ARTouch」的「Touch」精神,在未來定期出品的「V-Touch」中,將原先雜誌翻頁或瀏覽網站所留下的指紋,轉換為播放鍵,便是希望數位時代下的讀者,在「點擊」播放後,將此一觸覺,經由媒體的引介,穿透至影像中對「#展覽」、「#人物」、「#談話」、「#藝術史」等「觸摸」。而「V-Touch展覽」作為一個通道,邀請各位在螢光幕前直擊展覽現場與幕後之後,走進展場,或再深掘相關議題。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s://bit.ly/30C4un3
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藍蔭鼎在Facebook、Google與美術館網站的畸形克隆體們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位在臨沂街巷弄的某藝文空間要舉辦水彩畫家藍蔭鼎的小展覽,看到粉絲專頁的介紹:「作品多次入選日本帝展,在台灣畫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總 ... ... <看更多>
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藍蔭鼎在Facebook、Google與美術館網站的畸形克隆體們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位在臨沂街巷弄的某藝文空間要舉辦水彩畫家藍蔭鼎的小展覽,看到粉絲專頁的介紹:「作品多次入選日本帝展,在台灣畫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總 ... ... <看更多>
藍蔭鼎作品介紹 在 【竹林清風 藍蔭鼎】踩著台灣鄉野的泥土,走向世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Acme+極美美學藝術清新雋永新展推出 【竹林清風─ 藍蔭鼎 】團扇不搖風自舉, ... 畫會網羅了台灣最重要的畫家, 作品 多次入選日本帝展,在台灣畫壇具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