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歐制中」策略成型 白宮:考慮與習近平直接對話 】
✏️美國總統拜登結束訪問歐洲行程,在「聯歐制中」的政策上取得多項具體成果。
✏️中國則以譴責、向台海出動軍機、香港大抓捕等方式應對國際壓力。
✏️白宮17日證實,下一步將規劃拜登與習近平直接對話。
▫️報導全文: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jt-06172021101459.html
▪️白宮:「拜習會」或於近期舉行
在美國總統拜登16日結束訪歐行程,返回華盛頓後,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17日證實,拜登政府將計劃在「未來幾個月」與中國領導人直接對話,形式及時間未定。
「很快地,我們會坐下來為兩位領導人確認接觸的方式,可能是電話,也可能是在國際會議期間或其他形式。」 沙利文說,「雖然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但拜登總統可能在未來幾個月與習近平主席接觸,並以某種方式評估我們的關係,確保我們進行直接溝通,這在昨天拜登與普京總統的會面中也顯示出是很有價值的。」
沙利文在白宮電話簡報中告訴記者,可能的時間點之一是今年十月在意大利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
拜登與習近平上一次公開通話的記錄是在今年2月11日,兩人在拜登上任一個月後才首次通上電話,時間長達兩小時。拜登向習近平表達對中國人權、台海議題、新疆、香港局勢的擔憂。
▪️拜登歐洲之行取得應對中國的四大成果
這次出訪歐洲的行程是拜登就任總統以來首次出訪。從七國集團領導人會議、北約峰會、美歐峰會到與普京的會面,法國賽爾奇·巴黎大學教授張倫告訴本台,歐洲國家對於拜登出訪的評價非常正面。
「這是重建跟歐洲盟友關係之旅,也是重建美國影響力的出訪。基本此行都達到目的,歐洲對美國的配合、表現出整體的和諧及尋找共識的狀態,比我預估的還要好。」張倫分析,主要原因是西方國家樂見美國重回多邊國際政策,另外也是歐洲在面臨從氣侯、科技、中國崛起的壓力與危機中的「理性選擇。」
沙利文在17日的白宮電話簡報中也回顧,拜登此行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自信地展現自由世界領袖的風貌、堅定捍衛美國尊重人權的價值觀,並且使得民主國家在對中國的立場上趨於一致。
沙利文舉了四個例子,首先是七國集團推出「高標準、高透明度、且保護氣候」的全球基礎建設倡議,他說這將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方案。
其次,是北約聲明中首次提到應對中國帶來的系統性挑戰及應對中國的戰略構想。第三是在美歐峰會上啓動了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TTC),重點放在消除貿易壁壘、制定全球標準和促進關鍵技術的聯合創新上,「應對中國非市場經濟手段對美歐市場造成的損害。」
最後,他提到美國和歐盟結束長達16年、世貿歷史上耗時最長、成本最高的波音和空客爭端,「美國和歐盟將共同努力,保護美歐的就業和技術免受中國掠奪性行為的影響。」
▪️三場峰會的隱形主角: 中國
此次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主辦方還邀請了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南非四國領導人參加G7+會議。七國集團在會後聲明中罕見地提及中國人權、疫情及台海問題。北約峰會的公報也首次將中國列為「系統性挑戰」。
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院亞洲法中心中國法研究員趙思樂告訴本台,雖然兩份聲明都提到中國,但是避開了「威脅」(threat)、「譴責」( condemn)等較強硬的字詞,顯示背後還是有美歐間的外交政策辯論。
「從兩份聲明可以看到,有一個(與中國關係)定位跟(對華)外交政策拉鋸。美國是向一個更有對抗性、甚至對立的方向在拉;歐洲在這方面還是比較猶豫的。這就會非常視乎於中國在未來幾年的表現。」趙思樂說。「歐洲如果到了一個覺得中國是不能再容忍的威脅,有可能進一步靠近美國;另一方面,也要看美國(對抗中國)的決心到什麼程度。」
趙思樂認為,對中國來說最大的警訊是拜登與普京的美俄領導人峰會。
「拜登選擇(上任)非常早期、在國內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就跟普京碰面,其實有向‘聯俄制中’的方向走,這對中國是很大的警訊。雖然跟媒體公開的部份沒有什麼與中國相關的內容,但在美俄台上或台下的接觸中,中國是一個隱形的第三方。」
▪️中國如何接招? 譴責、軍機、抓人、發火箭
中國官方對兩份公報提及中國反應激烈,除了在官方表態中批評西方世界延續冷戰思維,也在15日派出28架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創下史上之最。此外,中國官方還在16日大舉逮捕香港壹傳媒五名主管。
17日上午,中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點火升空,前往太空與天和號核心艙對接,開啓了中國航天員常駐太空的時代。
張倫分析,面對外部壓力,中共的政策哲學及習近平的執政風格就是「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
趙思樂也預估,「中國國內的議程,很難因為外交不利因素的加強或議程(改變)而做出調整,即使調整也是邊緣性的。」
她說,下一階段可觀察中國在北約聲明中點出的幾個面向,比如台海、東海、南海以及中國核武庫發展上是否做出一些局部調整。另外,也值得觀察西方民主國家對於這些「相當於已是中國囊中物」的香港、新疆議題的重視程度。
▫️G7峰會公報 (6/13)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6/13/carbis-bay-g7-summit-communique/
▫️北約峰會聯合公報 (6/14)
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news_185000.htm
▫️美歐峰會聲明 (6/15)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6/15/u-s-eu-summit-statement/
▫️美俄領導人聲明(6/16)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6/16/u-s-russia-presidential-joint-statement-on-strategic-stabilit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0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oQMxqpTrp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重回多邊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之前川普對付聯合國各種附屬機構被中國把持的問題,是以退出為要脅。而民主黨拜登政府上台選擇重回多邊組織,並呼朋引伴。
這場譴責新疆種族滅絕的視訊會議,是一個重要的角力場,美國在這幾個月成功的拉回50個好朋友,即使在中國強硬戰狼外交下,還是願意出席。
可以把這個視做中國戰狼與收買外交的初步挫敗,我們看看之後會怎麼演進。
「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及中國外交部皆已齊聲譴責該活動意圖「褻瀆聯合國」、要求成員國以不出席抵制,但隔空喊話效力不大,最終仍有約50國官員藉視訊與會,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國際特赦組織及維族代表皆出面發聲。」
重回多邊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華爾街日報(WSJ)5/10社論。
短短的文章,直指問題核心,重點如下:
Watch this month for the first major test of the new Administration’s ability to influence or reform the WHO.
本月是拜登新政府能否影響或改革WHO的第一項重大測試。
That would be a loss for global health and an embarrassment for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Americans should question whose interests are served by their colossal financ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WHO.
(台灣沒辦法參與今年WHA)對全球健康將是損失,也讓拜登政府難堪。美國人應該質疑的是,美國提供給世衛巨額的財務奧援,究竟是捍衛誰的利益。
簡言之,這篇社論意思是,如果拜登政府沒辦法讓台灣參與WHA,那就不要侈談說讓美國重回多邊主義及改革WHO,因為美國做不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表態支持台灣參與WHA,但WHA不為所動。WSJ社論直接用了embarrassment(難堪)這個詞,意思是一巴掌打在拜登臉上,很響啊!
拜登政府如果再不硬起來,下次社論搞不好就改用humiliation(羞辱)一詞了。
光是國務院發發聲明是沒有效的,譚德賽最多當作是秀才人情,根本不看一眼。美國必須有更具體實質的行動,才能改變WHO對中國阿諛奉承的態度。
#拜登
#WHA
#WHO
#世衛
WSJ優惠訂閱連結(28折):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JEWSJ/
重回多邊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0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EoQMxqpTrp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拜登宣布勝出美國大選,總統特朗普雖仍拒絕認輸,堅持打官司,不過大局已定,相信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稍後亦會要求他承認落敗,接受「王牌」(Trump)變輸家(Loser)的事實。特朗普在位4年,撕裂分化美國,抗疫一塌糊塗更令國家陷入浩劫,民主黨視他落敗有若「美國重光」,可是他的鐵桿支持者,卻深信「選舉舞弊論」,拜登接手這樣的爛攤子,上台後如何撥亂反正,團結國民處理疫情,將是各方焦點。拜登重視國際合作,強調與傳統盟友修補關係,中美爭持大局不會有變,但可以在抗疫和氣候暖化等議題合作。拜登上台,標誌特朗普隨心所欲「無底線」外交告一段落,中美軍事衝突風險有望降低。
蘋果頭條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周六與副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發表勝選演說,形容自己取得7,400萬張歷來最多選票,贏得具說服力的勝利,他更向全國民眾呼籲和解,說「我承諾不尋求分化,而是團結」。美國總統特朗普未有打算承認落敗,但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報道,他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Jared Kushner)已跟特朗普聯絡,討論承認落敗的事宜。拜登宣佈勝選後一天,特朗普未有公開發言,像前日一樣一早就去維珍尼亞州斯特林(Sterling)高爾夫球會,出發之前再推文,借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Newt Gingrich)和法律學者特利(Jonathan Turley)的言論,再度質疑這次選舉的合法性,亦反映他仍未有認輸之意。
東方正論
經過連日吵吵鬧鬧,美國大選總算塵埃落定,拜登宣布勝選並發表勝利演說,呼籲國民團結,重申首要工作是抗疫,同時要令美國再次獲得世界尊重。顯而易見,拜登與特朗普是截然相反的政治人物,外界預料他重回多邊協商的大國外交路線,特氏「退群」他則「重新入群」,中美關係有望緩和。拜登入主白宮,除了是「撐特朗普」和「反特朗普」的一次民意總表態外,更見風水輪流轉,過去美國恥笑蘇聯和中國是老人政治,現在老人政治卻恰恰是美國自己的寫照。
星島社論
勝出美國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周六晚黃金時間在家鄉亮相,以雄亮的聲線向全國人民發表勝利演說。他說,現在是國家「療傷」、和解的時刻,誓要「恢復美國的靈魂」。拜登將於明年一月二十日入主白宮,眼前美國疫情惡化、經濟委靡、社會撕裂,三大挑戰環環相扣,兌現其選前「重建美好」的支票險阻重重。在美國主流傳媒體上周六宣布拜登勝選九小時後,年屆七十七歲的拜登在副手賀錦麗與夫人吉爾陪同下,於家鄉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亮相,發表長約十五分鐘的勝選演說。
經濟社評
美國大選結果底定,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將入主白宮,盛傳會推翻多項現行政策,撥亂反正,但相信對華政策保持強硬,因遏制中國崛起是美國朝野共識,不會因白宮易主而有所改變。相反拜登更能凝聚盟友,令反華戰綫推得更深更穩,中國須更積極加勁,推進雙循環戰略,應對被圍堵的挑戰。據各方統計,拜登奪290張選舉人票勝出,多國領袖隨即發賀電。拜登發表勝選宣言,強調要團結和解。據報拜登上台後會簽多項行政命令,推翻現總統特朗普多項倒行逆施政策,如讓美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取消退出世衞、設疫情應對特別工作組等。
重回多邊 在 美国会演说马克宏3点打脸川普促重回多边主义...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美国会演说马克宏3点打脸川普促重回多边主义在美国进行3天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宏25日在国会发表演说,警告贸易战争的危险,并敦促美国重回多边主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