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我自己由BB開始已經去嘅公園,依家因為住得遠所以無咩機會帶3個去睇、去玩、去探索🥲。
.
暑假嘅一份常識科功課將我哋一家人帶到去呢個公園,令我再次醒起呢個由細已經覺得好好玩好有趣嘅好地方。😄
.
亦正正呢份功課,我哋決定舉行一個家庭活動,叫埋屋企人一齊去,一於邊玩邊做功課!😜
.
一去到又係離不開 衝入去公園嘅情景😂,小朋友係要放電嘅!
因為我哋4:00pm至到,但 #教育及展覽中心 4:30pm要關門,所以第一件事入去玩吓小遊戲同睇動物標本先,然後再去睇真動物,無奈嘅係去唔到同樣係4:30pm關門嘅「 #溫室」🥲,下次我哋一定會早啲嚟再玩過!
另外,見門口有牌寫住星期日有導賞團,如果有興趣可以留意一下。😊
.
我哋今次主要睇動物同植物,
有哺乳類動物:
婆羅洲猩猩、紅頰黑猿、金頭獅狨猴、環尾狐猴、白面僧面猴 等等,十幾種唔同嘅猴類動物。
另外,仲有一個 ‘狐獴之家’ 添!
爬行類:
放射陸龜╱輻射紋龜、盾臂龜
.
睇完哺乳類動物,我哋穿過 #時光隧道 去睇睇鳥類動物:
美洲紅鸛、長冠八哥、黃頸黑雁、丹頂鶴、藍鶴 等等,有成廿幾三十種。
.
每款動物都有一個介紹牌,方便大人話俾小朋友知動物嘅特性。👍🏻😊
.
原來時光隧道入面有好多舊相,由1865年至1982年嘅公園相片,從中睇到公園好多嘅變化,如果經過不妨留意下。
.
另外公園內有900多種植物,大部份品種都來自熱帶同亞熱帶地區。
包括:松柏、無花果、棕櫚、桉樹、玉蘭、茶花、杜鵑、春羽等;而較罕有嘅植物有:水杉、福氏臭椿、克氏茶、葛量洪茶、金花茶等等,植物附近都有標籤說明,我哋又認識多咗各種植物同樹木嘅特色啦!😊
.
除咗睇動物同植物,佢哋更係要去埋兒童遊樂場玩返一陣至肯走啦!😆
.
沿途經過 #噴水池平台花園 都好靚,同埋噴水池旁邊嘅小食亭位置係一個好好嘅打卡位,有幾隻猴類動物嘅公仔可以影相📸️!正!👍🏻
不過啲人仔已經一技箭咁跑走曬,捉唔到佢哋影相lu!🤷🏽♀️
算吧啦!😂
.
PS:香港動植物公園小知識 ~
佢係香港歷史最悠久嘅公園,1871年全面開放,更由1876年起陸續飼養雀鳥同哺乳類動物,1975年正式由「 #兵頭花園」改名「 #香港動植物公園」。
.
公園本身同佢部分位置都有開放時間咖,大家如果去玩要留意呀!
噴水池平台花園:5:00am至10:00pm
溫室 / 教育及展覽中心:9:00am至4:30pm
哺乳類動物區:8:00am至5:00pm
.
.
.
#家庭樂 #香港本地遊 #假期 #本地遊 #假期好去處 #週末好去處 #親子活動 #假期活動 #週末活動 #本地好去處 #家庭活動 #三年抱三 #香港公園
同時也有19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60的網紅沖繩 Oki-Fam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被消失的歷史 | 琉球人怎樣傳承「中央不希望我們知道的歷史真相」 爸爸已經剪接了超過200條影片, 但從來沒有一條影片花費那麼多時間。每一次剪接到後段,也想哭。和沖繩人一樣,我們只是把歷史事實傳承給下一代。有一天Mia 會明白影片的含意。 昨日琉球,今日香港。歷史會不斷重複。琉球人怎樣應對被刪改...
香港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的主旨。雖然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但上一個時代的主流始終認為,這是在香港從事各種工作的定海神針,只要宣稱自己也是愛國,很多事情也有得談,可以避開很多危險。這是 Jimmy 仔在中國說出的「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在早前關於「愛國者治港」的討論之中,有報道引述香港官員的講法:中國容許不同的政見,但紅線是絕不能允許作出損害中國共產黨帶領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因此不可能聲稱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濃縮標題為:愛國不愛黨「講唔過去」。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至少在之前很多年來,都不會有檯面人物正面給出「答案」。
愛國愛黨的問題在前十年、二十年,在香港都是刻意曖昧,充滿詮釋自由。直至香港人自己不太願意留意的中國法學家強世功在《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2014) 這樣說:
//香港雖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回歸祖國,可這個「一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符號,缺乏實質的政治內容。所以,在「愛國」問題上,他們經常會說,他們愛的是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而不是包含國家主權在內的政治實體。 這樣的愛國曾經是我們在港英殖民地下提出的愛國標準,而不能成為香港回歸後的愛國標準,否則,香港人與海外華人的愛國有什麼分別?//
所以老一輩香港民主人士的常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 2014 年開始被講了明白——雖然這在香港民主圈子中並不受注意。他們的確表示自己愛國,愛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愛十三億人民。 14 年以來的轉變,就是一場圍繞這個觀念的作戰:香港人整體認同作為「符號」還是「實質」的「中國」?
在保安局和支聯會鄒幸彤的書信往還之中,我們看見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
報道中見發給支聯會的文件這樣說:「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一場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革命暴亂……」,很多香港人對六四的定性,既有自己的意見,也可說是對「符號中國」的認同。所以 89 年之後,感情受創的香港人仍然切肉不離皮,華東水災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雖然對「現實中國」失望,但仍有「符號中國」作為替代。而如果你是當年的中國,看到這樣的香港人,雖然知道思想和立場有距離,但這些來自香港的仍然是「愛國同胞」。
在某個時空容許香港人愛國不愛黨,雖然可能是一個妥協做法,但無疑也令香港人的愛國熱情沒有完全離開「中國」的範疇。2010 年代香港分裂為加速派和穩重派。加速派不知為何極為苦大仇深,穩重派也不知為何過度樂觀。以今天的後見之明來事後總結,穩重派當時不覺得有大問題,主要是創世之初,當時的安排雖然沒有香港人在檯面上參與,但明顯照顧了在香港的大多數港英遺民。
香港歷史複雜,180 年來三次易手,所以民眾的背景和思想都很複雜。而 97 年的安排,安了老外商界的心、照顧了原居民陣營、民主派可以用「愛國民主派」的立場來參與遊戲、親北京派更可以成為政府伙伴……就算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也擁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就像愛國不愛黨,「九二一中」曾幾何時也是通關密語。支持中華民國,也是支持中國認同 (符號) 中國,政治沒有不正確。這是開局時的狀態。
###
第二慢慢改變的是「香港和中華民國」那一塊。雖然中華民國沒有實質管治過香港,但香港和民國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談到這個,有網友談到:
//「香港一兩代人是讀南來文人的書長大。本地精英泰半受教於「暴大」(中文大學)。還有市井間的老式人情味、工商創業,不就是民國政治專制、但社會散漫自由的遺緒?這些都藏在我們的肌理,與親不親國民黨、慶不慶祝雙十無關。」//
97 之後,關於中華民國和清末革命歷史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人們去孫文傳說曾開過會的「青山紅樓」紀念、紀念抗日活動、紀念雙十「國慶」都可以。以前在各大小遊行,都會見到堅定的民國派去舉青天白日旗。文化上,很多上一代是在南來文人的小說、電影劇集之中長大;知識上,新儒家在香港有她的重鎮,很多學者都奉中國為正朔。晚至 7、80年代,香港還有很多報紙甚至電視台使用耶誕與民國紀元並行。
(使用民國紀年的《工商日報》在得知香港將在 97 年回歸中國之後,於1984 年 11 月宣佈結業)
消息引述保安局長鄧炳強在《星島日報》的訪問,其表示:
//「特別關注雙十節可能出現嚴重違法,稱根據中國憲法,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任何人意圖、鼓勵或煽動他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屬違法,必然會果斷執法。」//
###
在 97 年的開局,覺得「未盡完善」的人,其實最終都不會太不滿意,因為新制度確實為重要的人留了寬容,所以才無意中製造了 97 後的兩個階級,也就是比較滿意和比較不滿意。前者對後者的苦大仇深並不理解,後者也 get 不到前者總是老神在在,又是在怎樣的歷史經歷中養成。他們總是說,無論甚麼,一國兩制還是最重要。
我們一直認為香港的紛雜處是一個對任何國家都有利的生機。
這一兩年來,最不覺得有甚麼變動的,是在 97 年也沒有變動的那一撮人群。可能是一班來到香港但不是因為逃避政治運動的人,他們在觀念上不紛雜,所以不需要改造,也會很容易適應。至於上一波的菁英也可以移民,他們精神家園的遺跡會在香港被抹除,但可以整套 intact 地帶到其他地方。因為機緣巧合而長出的之異色花朵,究竟是要培養下去還是要將之掐死,在這裡和其他可以存留甚麼,又要用一代人甚更長的時間,用試的方式來解答。
香港歷史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符號中國與現實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政策文件雖然枯燥,但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東西。2019 年之後,香港有兩種社會已經習以為常的事情開始被改造,第一是愛國不愛黨思想,第二是香港和中華民國的複雜關係,這是構成香港以前那個社會的兩大主流支柱。
「愛國不愛黨」是政治界前輩們教養這一代的主旨。雖然不會有人手把手地教,但上一個時代的主流始終認為,這是在香港從事各種工作的定海神針,只要宣稱自己也是愛國,很多事情也有得談,可以避開很多危險。這是 Jimmy 仔在中國說出的「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國」。
在早前關於「愛國者治港」的討論之中,有報道引述香港官員的講法:中國容許不同的政見,但紅線是絕不能允許作出損害中國共產黨帶領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因此不可能聲稱愛國,但不愛或不尊重共產黨的領導,濃縮標題為:愛國不愛黨「講唔過去」。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至少在之前很多年來,都不會有檯面人物正面給出「答案」。
愛國愛黨的問題在前十年、二十年,在香港都是刻意曖昧,充滿詮釋自由。直至香港人自己不太願意留意的中國法學家強世功在《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2014) 這樣說:
//香港雖然以「一國兩制」的方式回歸祖國,可這個「一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符號,缺乏實質的政治內容。所以,在「愛國」問題上,他們經常會說,他們愛的是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而不是包含國家主權在內的政治實體。 這樣的愛國曾經是我們在港英殖民地下提出的愛國標準,而不能成為香港回歸後的愛國標準,否則,香港人與海外華人的愛國有什麼分別?//
所以老一輩香港民主人士的常識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在 2014 年開始被講了明白——雖然這在香港民主圈子中並不受注意。他們的確表示自己愛國,愛祖國的河山和歷史文化,愛十三億人民。 14 年以來的轉變,就是一場圍繞這個觀念的作戰:香港人整體認同作為「符號」還是「實質」的「中國」?
在保安局和支聯會鄒幸彤的書信往還之中,我們看見他們「討論」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關於對六四事件的定性問題。
報道中見發給支聯會的文件這樣說:「八九年的『天安門事件』是一場意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顛覆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革命暴亂……」,很多香港人對六四的定性,既有自己的意見,也可說是對「符號中國」的認同。所以 89 年之後,感情受創的香港人仍然切肉不離皮,華東水災的時候大家還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雖然對「現實中國」失望,但仍有「符號中國」作為替代。而如果你是當年的中國,看到這樣的香港人,雖然知道思想和立場有距離,但這些來自香港的仍然是「愛國同胞」。
在某個時空容許香港人愛國不愛黨,雖然可能是一個妥協做法,但無疑也令香港人的愛國熱情沒有完全離開「中國」的範疇。2010 年代香港分裂為加速派和穩重派。加速派不知為何極為苦大仇深,穩重派也不知為何過度樂觀。以今天的後見之明來事後總結,穩重派當時不覺得有大問題,主要是創世之初,當時的安排雖然沒有香港人在檯面上參與,但明顯照顧了在香港的大多數港英遺民。
香港歷史複雜,180 年來三次易手,所以民眾的背景和思想都很複雜。而 97 年的安排,安了老外商界的心、照顧了原居民陣營、民主派可以用「愛國民主派」的立場來參與遊戲、親北京派更可以成為政府伙伴……就算是支持中華民國的人,也擁有自己的空間,因為就像愛國不愛黨,「九二一中」曾幾何時也是通關密語。支持中華民國,也是支持中國認同 (符號) 中國,政治沒有不正確。這是開局時的狀態。
###
第二慢慢改變的是「香港和中華民國」那一塊。雖然中華民國沒有實質管治過香港,但香港和民國有很多千絲萬縷的關係。談到這個,有網友談到:
//「香港一兩代人是讀南來文人的書長大。本地精英泰半受教於「暴大」(中文大學)。還有市井間的老式人情味、工商創業,不就是民國政治專制、但社會散漫自由的遺緒?這些都藏在我們的肌理,與親不親國民黨、慶不慶祝雙十無關。」//
97 之後,關於中華民國和清末革命歷史的紀念活動並沒有停止。人們去孫文傳說曾開過會的「青山紅樓」紀念、紀念抗日活動、紀念雙十「國慶」都可以。以前在各大小遊行,都會見到堅定的民國派去舉青天白日旗。文化上,很多上一代是在南來文人的小說、電影劇集之中長大;知識上,新儒家在香港有她的重鎮,很多學者都奉中國為正朔。晚至 7、80年代,香港還有很多報紙甚至電視台使用耶誕與民國紀元並行。
(使用民國紀年的《工商日報》在得知香港將在 97 年回歸中國之後,於1984 年 11 月宣佈結業)
消息引述保安局長鄧炳強在《星島日報》的訪問,其表示:
//「特別關注雙十節可能出現嚴重違法,稱根據中國憲法,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任何人意圖、鼓勵或煽動他人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屬違法,必然會果斷執法。」//
###
在 97 年的開局,覺得「未盡完善」的人,其實最終都不會太不滿意,因為新制度確實為重要的人留了寬容,所以才無意中製造了 97 後的兩個階級,也就是比較滿意和比較不滿意。前者對後者的苦大仇深並不理解,後者也 get 不到前者總是老神在在,又是在怎樣的歷史經歷中養成。他們總是說,無論甚麼,一國兩制還是最重要。
我們一直認為香港的紛雜處是一個對任何國家都有利的生機。
這一兩年來,最不覺得有甚麼變動的,是在 97 年也沒有變動的那一撮人群。可能是一班來到香港但不是因為逃避政治運動的人,他們在觀念上不紛雜,所以不需要改造,也會很容易適應。至於上一波的菁英也可以移民,他們精神家園的遺跡會在香港被抹除,但可以整套 intact 地帶到其他地方。因為機緣巧合而長出的之異色花朵,究竟是要培養下去還是要將之掐死,在這裡和其他可以存留甚麼,又要用一代人甚更長的時間,用試的方式來解答。
香港歷史 在 沖繩 Oki-Famil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被消失的歷史 | 琉球人怎樣傳承「中央不希望我們知道的歷史真相」
爸爸已經剪接了超過200條影片, 但從來沒有一條影片花費那麼多時間。每一次剪接到後段,也想哭。和沖繩人一樣,我們只是把歷史事實傳承給下一代。有一天Mia 會明白影片的含意。
昨日琉球,今日香港。歷史會不斷重複。琉球人怎樣應對被刪改歷史?
琉球人是「日本人」在全世界散落最廣泛的種族。七大洲也可以隨處看見他們的蹤影。琉球被日本吞併之後,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被顛倒黑白。但琉球幾代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歷史,他們怎樣做到?很值得香港人參考。
日本80年代開始撥亂反正,不再抹煞琉球人的歷史文化。但對一個已經滅一百年的王國,很多已經失去了。我們相信香港也會有這一天,但需要中央走出專制,成為一個民主大國才能夠實現。
在這之前,我們只能夠堅持傳承下去。
更沖繩去玩信息: www.oki-family.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kiokifamily/
MeWe: https://mewe.com/p/沖繩oki-family
香港歷史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爸爸在 #Uncle Ray 兒時另結新歡,父母離異,他跟隨爸爸生活,「爸爸很多年前在匯豐銀行任高層,打仗後,我和爸爸由澳門返港時,全部公司開始復甦開門,我跑步去 #赤柱監獄,剛巧監獄聘請人手,於是做了獄卒兩年。我記得有個坐牢的人,他每天都哭,我問他為什麼哭得這麼慘?他說自己不懂事,用槍射傷了警察的腳,被判坐監八年,我跟他說做錯事當然要坐監,然後慢慢跟他傾談,但有一日他突然跟我說想離開這個監房,還叫我替他找一套保安制服,然後行出去就可以,我說不是那麼簡單的。有一日我跟爸爸提起此事,他叫我不如去匯豐銀行工作。」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香港歷史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香港」公佈又一批新教育syllabus,強調英國殖民時代怎樣高壓、港督怎樣權力不受制約、英國人怎樣享有特權、華人怎樣受歧視一類歷史重構,這是明目張膽的改寫歷史。究竟華人喜歡金文泰時代的香港、還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希望麥理浩時期的香港、還是文革時的中共政權,隨便找一個真香港人,都能得到答案。
文件又說到末代港督彭定康,更令人無言。彭定康當時要做的,就像香港無數和理非最擅長的一樣:如何在現有限制和框架下,儘量擴大空間,去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達到和平演變的目的。他以英國重量級政客的身份來到香港(他本來是保守黨主席),懷有重要使命,就是要加強香港人的籌碼,讓他們儘量在1997年後有更多bargaining power,和中共政權討價還價。但本來的直通車安排,卻是讓一個保證建制派佔多數的立法機關順利過渡,哪怕六四事件後,香港民意已經一邊倒。怎樣令香港人真正的民意,在主權移交後的特區機關反映,而又毋需推倒重來?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正是以此為目標......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1714885
#彭定康 #政改方案 #民主化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Patreon: www.patreon.com/simonshe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hensimon
ℹ️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
香港歷史 在 香港歷史與社會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 人(人口、家庭、族群) · 香港地(地理、氣候、城市) · 文化與社會(宗教、風俗、工商貿易、教育、社會問題與福利) · 行政歷史(政府部門、檔案、對外關係、相關機構). ... <看更多>
香港歷史 在 香港歷史研究社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歷史 研究社, 香港. 14293 likes · 809 talking about this. 香港歷史研究社於2004年成立,由一眾熱愛香港歷史及文化傳統的人士組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