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是一起成長、互相等待
總會有需要犧牲的地方
畢竟決定交往的當下
就代表你同意對方參與你人生的部分
也許對方可能只是你生命的過客
也或許你們最後同意一起走進下一個階段
但不管最後結果怎樣
這個愛與被愛的過程
都是不斷在學習的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miisteros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謝稀如 Michelle T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念之轉】工作坊 上課日期:5月18日, 6月1, 15日(三個星期一) 時間:7:30-10:30pm 地點:Zoom網上視訊課 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Day 3A 今天,我將會簡易地帶出修行中很深奧的義理,如果你是初學者,聽起來可...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米斯特miistero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10 寬恕· 思考香港系列 的評價
- 關於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 寬恕的可能| 白水 - Anchor 的評價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念之轉】工作坊
上課日期:5月18日, 6月1, 15日(三個星期一)
時間:7:30-10:30pm
地點:Zoom網上視訊課
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Day 3A
今天,我將會簡易地帶出修行中很深奧的義理,如果你是初學者,聽起來可能會覺得有點深,你可重聽幾次,同時最重要的是這些深奧義理跟你有甚麼關係呢?所以最後我會講解如何將這些義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讓我們找回我們本有的平安與快樂,不論你是初學者或是進階修行者,都會有收穫。
第一二天,療癒內在小孩、療癒跟父母、跟所有人的關係,其實只是為我們準備好去更認識神聖的自己。一切痛苦就是來自我們忘了自己真正的身份,誤以為這個身體裡的就是我,亦錯以為我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自我,這就是彿家說的「我執」和「無明」,無明亦即無知,看不清真相。因此,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要「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和「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活」(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前兩天,我們學習探究我們的在關係裡的信念,該我們學習寬恕。今天我們甚至探究這個「我」是誰,其實就連「我」亦只是一個信念。
甚麼是神聖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呢?
就是要找到放下我的角色身份,放下我的性格,放下我對自己是誰、是怎樣的人的概念之後,那剩下來的是誰?或是甚麼?角色、身份、性格、人生處境,全部都會隨著時間改變,我們跟十年、廿年前的自己、甚至只是昨天的自己已不一樣,你可以說這些全部都是我,但也可以說這些全部都不是真正的我。如果你認為「這些全部都是我」的話,亦即每一刻也可選擇做一個全新的我,並無一個不變的「我」存在。
若是「真正的自己」,他應該如如不動,永遠不變,所以無論你現在向前走或向後走一步,都不可能離真正的自己更近或更遠,真正的我一直都在,只是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那最顯而易見的東西,就像空氣一樣,你今天有沒有想到過「空氣」?空氣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我們就很少會想到它,而它卻一直內內外外地圍繞著我們。我剛剛說的「真正的我」(真我)比空氣離我們更近,而這個我就是不能被定義,所以才說要放下一切角色與概念才會找到它,「我是誰」這個問題不是要你告訴一個問案,因為任何說出來的話語都不是「真正的我」,正如老子《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真理/神/真我)是不能言傳的。
當我們還是幼兒,未學會語言時,我們去了解一棵樹的方式是以整個生命去探索這棵樹,運用視聽觸味嗅五感,去摸、去咬、放在耳邊聽,對幼兒來說每一棵樹都是神奇的奇蹟,但當我們學會了語言,學懂「樹」這個字之後,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就不再去認識遇見的樹,我們看見的只是過去,這就是我所說的幻相。現在跟別人的相處,例如你的父母、伴侶,我們都會帶著過去的經驗、我個人的標準去跟他們相處,其實我並沒有認識真正的他,我遇見的只是「過去」,甚至不是「他的過去」,而是「我的過去」。其實我們遇見的每個人,他們都只是「我眼中以為的他」,不多也不少,回想你生命,當有人評斷你是怎樣的人,你是否一定會同意?「我只是你眼中的我」,不多也不少,所以無需對別人的評斷太在意,可以一笑置之!其實我們沒有跟任何人相遇過,我們遇見的都只是自己,我們怎樣看自己就會怎樣看別人。因此,去愛你眼前的人就成為愛你自己的法門,耶穌說「愛人如己」其實是回歸一體,亦即回歸天堂的道路。相反地,仇恨、憤怒只是加強了小我的分裂感,怨恨會讓你更相信自己與他們均是獨立的個體。
就以喝水為例,水起初在我身體之外,它是一般水,而當我把它喝了,進入我體內之後,水就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那杯水本身是「非我」,突然間又成為了「我」,究竟我們怎樣界定「我」或「非我」?
例如一棵樹,起初我們只是看到一棵樹,當我們深入觀察它之後,就會發現所有「非樹」的元素,如雨水,太陽,風,土壤,甚至是牛糞,牛,昆蟲,種子,森林,前人的灌溉等等,深入觀察這一棵樹,我們會看到整個宇宙,這就是佛經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山比喻三千大千世界,芥子就是芥菜的種子,宇宙裡藏著一粒種子不難理解,同時種子裡面亦可看到整個世界,這其實不是比喻,而是真實,這亦是佛家說的「空性」,這才是終極的實相,一切東西皆為空性,「空性」不是指空(甚麼也沒有),「空性」是一切的潛能,它亦指沒有東西能獨立存在,連一粒塵都不能少,少了一粒塵,整個宇宙都不存在,這亦是科學裡的能量不滅定律。
這些深奧的義理跟你有甚麼關係呢?那粒塵跟我有甚麼關係?就是我們要知道世上萬事萬物,就連一粒微塵都很重要,如果我們用心去理解的話,我們會開始理解我們遇見的每個人事物都很重要,包括你買菜時遇到的菜販、你樓下的看更(守衛)、你搭電梯遇上的人、還是你的先生、父母,他們的重要性其實一樣的,重點是:任何此時此刻在你眼前的人,就是最重要的人。我常跟我的學員說,現在這要跟你們說同一番說話,就是「我的整個投生就是為了這一刻跟你說這番話」,很浪漫的一句話口,同時是真的,我所有的生命意義就在此時此刻,如果每一刻、每個人都同樣重要的話,相反地說就是沒有一刻、沒有一個人特別重要,我們就可放下分別心,每刻都用心連結眼前的每個人,用心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的話,你的生命會有甚麼不一樣?
如果有個房間,裡面的牆畫上好幾個黑點,我走進房間就會先注意到幾個黑點,卻很少留意白色的牆。我們的生命就猶如這面白色的牆,而生命情境就猶如這些黑點,其實生命所有的故事只佔我們生命不成比例少的部分,但我們卻將焦點放在幾件小事上,而忘卻了整個生命。當把焦點移向那無限的生命,你會發現,任何一個生命情境都微不足道,我們自然而然會放下那些生命故事,而找回無限的生命本身,這無限才是真正的自己。
因此,我一開始才說第一二天療癒內在小孩和跟別人的關係,只是讓我們清掉過去,空出空間,去用心來認識真正的自己,當發現生命情境根本微不足道的話,還有甚麼故意要去處理的需要?
所以我才說生命最根本的療癒不是療癒原生家庭,而是了解跟宇宙的關係,認識我是誰。
#我是誰 #認識真我 #斷輪迴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ojtJiRxzVg/hqdefault.jpg)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要開啟中文字幕,請按畫面右下角CC按鈕。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
第二天:面對一切關係,學習寬恕與愛
人生大部分情緒都跟未寛恕有關,每一段關係裡的所謂愛都必然包含恨,其實這不是真正的愛,所有的愛與恨都是讓我們覺醒的功課,在關係中若能寛恕與信任,找回內在的安全感,就不用再找別人來填滿自己,付出時就能放下一切的期待,學習真正無條件的愛。
寬恕,它是由恐懼的幻相邁向愛的實相的橋樑。
今天要講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我稱為「真寬恕」與「假寬恕」。我首先想說一個案例,我才再定義甚麼是真假寬恕。
有位太太來找我,說不知道為甚麼,自己長期都很焦慮。
太太:沒甚麼大事發生,只是有時會不滿丈夫看輕兒子,不過我已經寬恕了他。是這樣的,兒子有讀寫障礙,比同齡學童學習慢些,某天當我買練習簿給兒子時,老公跟我說:「不要再買那些練習給他了!他不懂的!」,我覺得老公在看輕兒子,我渴望有個幸福家庭,而不是那麼負面的家庭。
我:在當時的情況,你老公在看輕兒子,這是真的嗎?
太太:真的。
我:慢下來,再回想一下,你能百分之百肯定你老公在看輕兒子嗎?
太太:(靜了一下)我不肯定。
我:這個「不肯定」為你打開了你的心,讓你看到你不曾看到的世界。當時當你相信這個想法「老公在看輕兒子」,你是如何反應?你如何對待老公?
太太:我不敢說甚麼,但內心不滿,覺得他不支持兒子,不是好爸爸,覺得他破壞了這個家庭,我很生氣,很傷心,我雖然沒說甚麼,卻冷漠地對待他。
我:試一下,閉起雙眼感受一下,在當時的情況,我不是要你否定事實,想像老公沒說他說過的話。當時老公的確說了「不要再買那些練習給他了!他不懂的!」,但現在如果你沒有這個想法「老公在看輕兒子」,你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或是甚麼?
太太:我看到他只是說事實,兒子真得不會做那些練習,每次我都必須緊貼兒子做這些練習,其實兒子也感到很大壓力,如果我沒有這想法,我就看到老公只是關心兒子,不想他在讀寫障礙下還有那麼大的學習壓力,老公一向不理會兒子學習,只是我想兒子可做好一點。
我:老公不理會兒子學習,這是另一個你要探究的信念,這是真的嗎?
太太:噢!我的天啊!我如夢初醒!你說的對!這也不是真的,老公常常說要讓他輕鬆學習,不用迫得太緊,這就是他管教兒子的方式。
我:聽起來,你老公很接納兒子啊!將「老公在看輕兒子」反轉過來,換成是「我在看輕兒子」,你看看這是不是一樣的真實?
太太:我的天啊!我不願承認,但的確是,雖然我口裡從來沒跟任何人說,但其實我心裡常常覺得兒子比不上同齡兒童,所以才不斷要他學習,好追回進度。我以為我是接納兒子,其實不接納他的是我。
我:很欣賞你有一顆非常開放的心,願意誠實面對自己!另一個反轉「老公沒有看輕兒子」,這是否一樣真實?
太太:是的,他常常說現在電子世代不會讀書寫字也沒問題,他一點也不擔心兒子的讀寫障礙,只是我太緊張,太擔心,太焦慮,老公其實認為他沒有問題。
我:是的,所以當你老公說「兒子不懂的」的時候,他就只是說出事實:兒子不懂的,而不是看輕他。還有另一個反轉「我在看輕老公」,有沒有真實性?
太太深思:當然有,我常常取笑他,覺得他某些事做得不夠好。
我:在管教兒子上,你也在看輕他。
太太:是的,我一直認為我的方法才是對的,認為他不理會兒子。
我:有時,我們寧願自己是對的,也願自己是幸福的,一輩子,我們在所有關係都追求「我對你錯」,讓自己失去當下的幸福。沒有你覺得老公看輕兒子的想法,沒有你對老公是如何的想法,負面的老公在哪?你的幸福家庭又在哪?
太太:負面的老公已不存在,而我已經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我:親愛的,我很感動啊!這是多麼深的智慧,你能看到原來你想要的幸福家庭,一直都在!現實永遠都是仁慈的,讓我們痛苦的永遠都只是我們的想法,對一切人事物的詮譯!焦慮就是不斷判斷外境對與錯而來的,放下判斷,認清仁慈的實相,焦慮自然會解除,幸福與愛一真都在。
這個個案,說明了甚麼是真寬恕,我很喜歡《奇蹟課程》對寬恕的定義,就是寬恕是寧靜的,默默地一無所作。它只是觀看、等待、不評判。
當我們看到我們的想法或信念的相反也有一樣的真實性時,我們就開始覺醒,我們開始獲得心靈的自由,因為我不再執著於自己的信念,我可以容許別人跟我持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接納任何好的壞的的事發生。
任何痛苦,必然是我們相信了不真實的想法,認為自己是對的,我們的賭注就是自己的幸福與自由。認為對方做錯,把他人定罪,等如將入關在監獄,而我成為獄卒去看守這個囚犯,其實我跟對方都同被關在監獄裡,而寬恕就是判他人無罪,放對方自由時,我這個獄卒亦可自由。
其實若我們真的相信對方做錯了事,我們是不可能寬恕的。就算我們以為自己寬恕了對方,但可能一年後,兩年後,甚至十年後在吵架時會舊事重提,並沒有真正放下,這其實是假寬恕,如果我們相信對方真的犯錯了,好像上面那位太太那樣評斷了老公看輕兒子,我們是不可能寬恕的。真寬恕是看清「老公看輕兒子」只是幻相,並非真相,所以真寬恕是默默地一無所作,它只是觀看、等待、不評判,它是一個「無為」。
不要以為寬恕一定要用在大事,我們的小我其實扎根在我們的生活裡,任何微不足道的小事若觸動到我,也值得去寬恕。
例如:當家人喝完咖啡,把杯放在檯面一整天也不收拾,本身一隻用過的杯在檯上是沒有問題的,無論我決定幫家人收拾或決定把杯留在那裡都不會造成我們的痛苦,但當我開始評斷,認為家人不應該那麼不負責任,他應該自動自覺收拾,這些判斷才造成我們的痛苦。現實就是杯在檯上,當跟現實爭辯,我們準輸無疑,現實的別名就是神,跟神爭辯,我們毫無勝算,同時這不是消極的想法,相反地,這是非常積極的。試想,當一些我們不喜歡的事情發生了時,我們去不斷抱怨比較好,還是立刻接納眼前事實,然後去想一個最有效讓自己最平安的行動比較實際?
記著,我們能夠操控只是一個錯覺,如果有能力控制,我們每個人都會控制自己去想一些開心的事,而不想一些不開心的事,事實上,我們連自己的想法也無法控制,更遑論去改變別人、並操控這個世界呢?
我們唯一能夠下功夫的,並不是去改變別人,甚至不是改變自己,而只是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法,對過去、昨天、上一刻唯一最接近真實的描述就是「它已過去了」,在此時此處,每一刻都可以重新選擇,在寬恕的幻相與愛之實相之間作一個選擇。
#請分享 #真寬恕 #關係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gzaPtqcO5M/hqdefault.jpg)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靜心導引文字版本:
大家好,我是Michelle 謝稀如,現在會為大家帶來一段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導引,現在你可以讓自己找個地方坐下來或躺下來,舒服就可以,現在合上你的雙眼做幾個深呼吸,隨着每個呼吸讓自己越來越放鬆,將所有緊張、壓力通通都呼出來。
等一會,你將會進入一個神聖的療癒花園,現在先讓自己踏上一條花園小徑,發揮你的想像力,讓自己想像這裡兩旁的大樹、地上的花花草草,甚至聽到鳥兒的叫聲音、流水的聲音、風吹過樹的聲音,感覺到自己一步步走到神聖的療癒花園。
這個花園是一個很舒服很安全的地方,讓你可探索自己,跟自己的內在智慧自衛連結,現在讓自己慢慢走進這個神聖的療癒花園,這裡好像世外桃源一樣,很舒服很安全,讓自己看到這裡的大樹,地上你想開着很美麗的花朵,花香撲鼻,很清新,很舒服。你可以繼續向前探索,慢慢你會看到有些動物很好奇地望着你,想知你在幹什麼,這裡的動物也非常神聖,你可繼續向前走,然後你會發現前面有一塊很大的草地。
草地的遠處,你發現有一個小朋友,現在讓自己慢慢走過去,原來那就是小時候的自己,小時候有開心的時候,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現在讓我們看見那個曾經受傷害的內在小孩,現在讓自己慢慢走到這個小朋友那裡,你看到他很不開心,你知道他一定受了不少傷害。小時候不懂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沒有人去傾聽他,現在你可走過去聆聽你的內在小孩,了解他內心的感受和需要。
你現在看着他,並嘗試聆聽他,如果他不懂說,你嘗試代他說出口。回想一下小時候的自己,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都可能有不同的感受,現在你試試去感受一下內在小孩是否會有以下的感受:我覺得很孤單,沒有人陪伴;我覺得很無助,沒有人能幫助我;我覺得沒有人愛錫我,沒有人愛我,或愛都是有條件的;我不可以犯錯,我要做得最好,我覺得很累;有時我做了些很棒的事情是時,很想獲得別人稱讚,但我身邊的大人也不會稱讚我,只會挑剔我的錯處;有時候父母沒空陪伴,讓我覺得被遺棄,我不是被愛的;又或者我小時候想要任何東西的時候,父母都不會給我,我有種深深被剝奪的感受,當父母或長輩告訴我其他人做得比我好的時候,我覺得很自卑,為什麼我總是做得不夠好?為什麼在他們眼中,其他人總是比我好?因為這些比較,試感受一下內在小孩是選擇了放棄自己,還是對自己有超高的標準,要做得最好。另外,我們的家人會否遵守他們的承諾,如果他們不會遵守承諾的話,可能也會讓我們很難信任其他人;也或許見到父母親互相欺騙,也會讓我們不相信人性、不相信親密關係、不相信男人或者女人。然後再感受一下有沒有任何情況,讓我們的內在小孩會感到脆弱不安,經常處於恐懼當中。
現在作為成年的你,試一下去感受內在小孩的感受,了解他的需要,聆聽他,帶着理解去對待他。現在,你可想像這個小孩在你面前哭,你嘗試想像自己會成為自己最慈悲最有愛的父母,走過去安慰他,你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過去抱着他,然後溫柔地告訴他「對不起,我這麼遲才探你,你一定受了很多苦,你已經很努力,由今天開始我會在你身邊陪伴着你,任何你需要的時候我都會在你身邊聆聽你,你不會再孤單一個,你也要記着,無論你做得好或做得不好,我也一樣愛你,我會無條件地愛你。由今天開始,你可以容許自己犯錯,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不再需要符合父母或其他人的眼光,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現在你試看一下你的內在小孩在你的懷抱中,聽到你這番說話後,他開心地笑了。你試感受一下,你的內在小孩現在安心了,因為他知道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也會有人陪伴着他,會在身邊聆聽他,幫助他,還有內在小孩知道無論他做成怎樣,好的壞的,你也一樣會愛他,他亦可以容許自己犯錯,他覺得很輕鬆。
你現在可以想像這個小朋友現在笑了,一個小朋友開心的時候當然想去玩,現在這個小朋友從你的懷中跑進了這個花園,到處跑來跑去,在這裡找一隻蜜蜂,在那裡去排一棵樹,這個小朋友帶着深深的安全感去探索這個世界,你看到他在這個花園到處跑跑跳跳,找不同的動物玩,現在這個小朋友很開心,因為他現在知道自己是被容許犯錯,所以他見到泥濘也敢踏進去,玩得很開心,甚至弄到滿身泥濘,現在他也知道他將會被接納、被愛,你會無條件地愛他。
現在這個小朋友找回他的童真,他望過來你這邊,向你揮揮手,叫你跟他一起玩,他甚至跑過來你那邊,拉着你出去,在這個花園裡跑跑跳跳,你也可跟他一起找回這份童真,容許自己可以犯錯、容許自己可以不完美,也可以容許自己在這個花園探索,甚至弄髒自己,也是可以的,感受一下這種不需要原因的快樂,純粹的存在就已經是快樂。
慢慢地,你會發現我們是需要一個理由去煩惱,而我們並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快樂。因此,在我煩惱的時候,必然是因為我相信了一件所謂不好的事發生了,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故事」,其實它並不是真的。任何時間,放下頭腦,回到當下,你會發現一切的煩惱根本不存在。現在,在這花園裡,你可找回你的初心,這份最快樂最原本的初心。
你跟這個童年的自己在花園裡玩得很開心,現在我讓自己看到這個小朋友慢慢成長,同時他跟從前的自己不一樣,因為他現在帶着一份無條件的愛,他知道自己可以犯錯,他不再要求自己完美,甚至可以不再符合父母或社會的標準,而去做回真正的自己。
現在,你看到這個小朋友帶著這份無條份的愛,被陪伴,被接納,被聆聽的感覺慢慢成長,他慢慢成長到你那麼大,他現在成長為一個跟你一樣年紀的成年人站在你面前,眼前的自己,就是最好版本的自己,他帶着無條件的愛,被接納、安全地被聆聽、被陪伴去成長,你看到眼前這個最好版本的自己發光發亮,充滿着魅力,你現在試試感受一下,這個帶着愛成長的自己跟你有什麼不一樣,他可能會更加自信,因為他知道他可以安全地去探索這個世界,而不會受到批判,亦知道自己可以犯錯,所以容許自己去嘗試,然後從每個錯誤中學習、成長。對他來說並沒有失敗這回事,所有所謂的失敗都只是另一次新的嘗試,當他接納自己的時候,他亦都一樣地接納其他人可以犯錯,所以其他人也很喜歡他,跟他一起的時候,會感受到無條件地被接納,和被愛。他的心靈很自由,因為他做自己的時候,亦容許其他人做自己,從來不會認為其他人應該或不應該怎樣做,因為他知道他必須先賦予其他人自由,他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因為當他不停去管別人應該或不應該怎樣做的時候,其實自己必然會痛苦,所以他很有智慧,容許其他人做自己,自己亦都做自己,這樣才是真正的自愛而不是自私。這個最好版本的自己笑容非常燦爛,充滿着自信自愛,他現在帶着親切的笑容慢慢走到你身邊,然後他伸出雙手緊握你的雙手,告訴你「你也可以成為我,其實我就是你,我跟你之間看似有的距離,就是你的靈性道路,最終你也會成為我。就好像一顆種子會成為一棵大樹,一顆蝌蚪會成為一隻青蛙,一條毛蟲會成為蝴蝶一樣,其實這些程式一早已經寫好了,在你內在,最好版本的你、最神聖的你,這個程式亦也已經寫好了,現在你只要活出來。
現在的你可嘗試去聽聽這個神聖版本的你有什麼建議給你,你試一下用你的心去聆聽,究竟他會給你什麼建議?可能他會跟你說「不需要想太多,回到當下此時此處,其實一切問題都不存在,你不再需要成為somebody、成為某人——那個並不是我的人,我們只需要做回自己,去做一些令你開心的事,令你會笑會快樂的事。過去你已經很努力,你已經做得很好,可以放過自己,讓自己輕鬆一下,不再需要要求自己成為任何人,這個所謂不完美的你其實就是最完美的你,你只需要學習接納你自己。」
現在你可以試一下好好去感受,這個最神聖版本的自己告訴你的這番說話,你亦可給自己靜下來,去感受一下他還有沒有其他東西想跟你說。慢慢去聆聽他給你的智慧,將所有的領悟和平安都收在你的心裡面,慢慢地你可想像這個最神聖版本的自己,他現在會越縮越小,縮到你心口那般小,現在你可將它收進你的心,他隨時隨地也會在你的內心深處,當你人生有任何困惑的時候,你也可以找他聊天,這個內在智慧就是你生命裡最好的導師,讓他現在進駐你的內心,也可想像你的內在小孩亦在你的心裡,你隨時也可以回去探訪他、陪伴他、聆聽他、滋養他。
經過剛剛的療癒,你現在變得更成熟,最後你可想像父母的內在小孩就在你眼前,在過去的時候,可能我們有些事還未寬恕父母,現在讓我們一起去療癒這個部份,父母為何會變成現在的父母?他們的成長是怎樣的?你有沒有聆聽他們的內心?跟你聆聽自己的內在小孩一樣,試一下去聆聽父母的內在小孩,父母小時候可能也沒有收到足夠的愛,那麼他們在成長的過程又怎會懂得去愛人或愛自己?你慢慢會注意到我們有一些部份跟父母很相似,無論好的壞的部份也都會有。所謂的遺傳,其實只是承傳了家族的課題,就算是一個遺傳病,只是代表同一個家族要承擔同一個課題,所以你的角色非常重要,因為父母未必有機會去聆聽這些教導,現在你有機會去療癒你自己,甚至將這個療癒擴散開去,療癒你的父母、療癒你的整個家族,讓家族的鎖鏈斷開,不用在承傳到下一代。看着眼前父母的內在小孩,你現在開始明白為什麼他們會有看似不好的特質,其實也只是一些他們未被療癒的傷口,現在你可帶着更多的同理心和慈悲心去對待父母,亦都帶着更多的同理心和慈悲心去對待自己。記着我們先由自己出發,先療癒自己,然後才可能療癒身邊的人。如果你願意,你可以過去安慰一下這兩個小朋友(你的父母),告訴他們你會陪伴他們,陪在他們身邊,你會無條件地愛他們。如果慢慢深觀下去,我們就會覺察到父母未療癒自己的部份,在我裡面也有,所以直至我們能夠無條件地去愛我們父母,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地愛自己。
施與受是同一回事,當你施出愛的時候,內心自然會感受到愛,相反地,施出憤怒,我們自己立刻先受害,自己先感到不開心不舒服,所以記得寬恕不是為了對方而做,而是為了自己而做。我們由今天開始可以慢慢去學習寬恕自己、寬恕父母、寬恕所有人。
最後,可以讓你自己看到你自己跟父母的內在小孩,三個人一起玩得很開心,看到他們和平共處、互相相伴,讓這種愛與平安的感覺留在你的心裡,現在我們慢慢會離開這個神聖的療癒花園,同時請記着在任何有需要的時間,你也可以回來這裡探訪你的內在小孩和最神聖的自己。慢慢帶着所有的領悟,帶着一份平安喜悅的心,現在回到剛剛進來的那條花園小徑,慢慢走出去,慢慢讓自己注意到房間的燈光、溫度,一步步慢慢離開這個神聖的療癒花園,帶着一種平安喜悅的心離開,讓自己移動一下你的手腳,然後慢慢張開你的雙眼,把所有的領悟和平安帶回來。
#請分享 #內在小孩 #靜心導引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W2BSk43xJY/hqdefault.jpg)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10 寬恕· 思考香港系列 的推薦與評價
但抗爭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去報復,而是要把社會中的不公義除去。所以,抗爭者必須學習寬恕,那才能讓社會有一個新的開始。不然,即使抗爭能最終成功,那也只是讓另一種 ... ... <看更多>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 寬恕的可能| 白水 - Anchor 的推薦與評價
好青年荼毒室,顧名思義,是一個專門荼毒青年的地方。 ... 一切,並非如此理所當然;你會開始反省,追問生命、世界、語言、科學、倫理、知識、政治等每事每物的本質。 ... <看更多>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在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 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मा #一個寬恕是另一個新的開始अन्वेषण गर्नुहो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