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不可當職業?
今屆奧運道出一個又一個心酸又動人的故事,正如我經常會說「Everyone has a story」。今屆香港運動員帶出極重要訊息,他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好成績,向後輩證明,做運動員是可以的!不過,他人不成功,不代表你也不成功,凡事,總有第一人。
一分耕耘,當然不是一分收穫,但播下來的種子,總有一天會收成,奧運正式進入倒數階段,請正確地支持香港運動員,一定繼續撐🇭🇰
有 Edcon Gabriel Yau 丘雨勤Carry我哋,再加埋同 Vivian Wing Yu Ma 神同步😎今晚繼續有我哋,晚上十點NowSports 601見
#請正確地支持香港運動員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故事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陣子在觀看奧運,為台灣的運動員加油的過程,時不時想到了《#下半場》這部電影,雖然籃球不在此次絕大多數觀眾關注的項目裡,亦不清楚大部分的觀眾對走上體育這條路的理解多深,但或許可以從這些故事中稍微理解他們的困境。
⠀⠀⠀⠀⠀
台灣的體育環境其實稱不上理想,毫無背景的年輕人要憑著體育要闖出一個名堂依然得依循既定道路,且擁有賭上身體、時間、金錢、未來等一切的決心,必須有資源、有天份、有背景、有運氣,還得有伯樂。我們都知道,訓練的過程多麼艱辛,而多數運動的技巧高低取決於體能與基本功,體能與基本功是一切基礎,卻是最耗時、最辛苦也是最吃力不討好的部分,要拍攝訓練過程就要拍這些未經美化過的真實。《下半場》將訓練點滴與球隊生活的酸甜苦辣全數涵蓋其中,它很純粹,純粹在情感與夢想;它很熱血,熱血在任誰都有過一心只想往前衝的傻氣;它很籃球,光誠著重團隊合作,秀宇助攻次數亮眼,育英培養明星球員,因此桐豪屢屢刷新個人得分;它也很運動,真正的運動家精神不是場上無兄弟,而是場上皆兄弟,秉持著最深的敬意,拿出最佳的狀態,毫無保留同時也享受比賽,這才是運動的精隨。
⠀⠀⠀⠀⠀
人生的上半場命中註定,我們無從選擇,然而下半場操之在己,改變只能從自身開始。以高國強、高國豪曾經上演的泰山松山兄弟對決為原型,姜秀宇與姜桐豪是一對家境不好但極為熱愛籃球的兄弟,母親不幸早逝,總是缺席的父親奔波於各地工地賺錢,好在還有彼此,好在還有人可以依靠。
⠀⠀⠀⠀⠀
以前練球時最羨慕就是有個家人可以同進同退,看過無數成功案例,如果父母希望兄弟姊妹之間可以培養深厚的情誼,那就從小把他們一起送去練球,任何類型都可以,讓他們一起訓練、一起吃苦、一起成長、一起對抗世界,即使往後鬥嘴吵架或身處不同學校,兩人之間也將存在最緊密的依賴、默契與羈絆,他們就拍出了這麼一個動人的故事。
⠀⠀⠀⠀⠀
手錶數十年如一日定時響起,兄弟往往如此,為了一個理由拳腳相向打死不相往來,暗地偷偷留心彼此的近況,說什麼也拉不下臉握手言和,卻又在某個時刻,理解到不會有第二個人以這種方式為彼此而存在,稱為成長的瞬間。爭球的哨音從未如設想般劃破上空,比賽時間一分一秒持續流逝,桐豪像座雕像動也不動怔怔佇立在球場中央,似乎自己努力了這麼久瞬間不知所為何來,甚至傷害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家人。有些看起來較為強壯的球員心理素質卻不比外在,秀宇靠意志力克服聽力缺陷後反倒一無所懼,從最初一聲哽咽的「加油」,走到樓梯間哭喊的「回來啊」,最後頭靠著頭,在認同與尊重的信念之上打出更高規格的幾波攻防,兩人以最值得驕傲的方式一起毫無遺憾的告別了人生的第二站。
⠀⠀⠀⠀⠀
印象最深刻的,在決賽開始之前,一位球評對著麥克風表示,這次壓力落在光誠身上,其實並非如此,壓力是落在尋求連霸的球隊身上。他們以黑馬之姿闖到決賽想必已毫無懸念,只求放手一博之外,他們沒有任何包袱,也無需再度證明自己的實力。常看比賽的人都知道那句千古不變的定律,「球是圓的」,多數對抗性運動拼的就是一個氣勢,層層突破到最後一關無論先發球員與板凳深度的實力都不容小覷,然而氣勢的一消一長之間往往便決定勝負,打出了攻勢才能打出氣勢,打出了氣勢才能打出下一波攻勢,籃球的巧妙之處有時也關乎個人得分表現與團隊進攻流暢兩者的衝突與取捨。
⠀⠀⠀⠀⠀
球場上亦敵亦友的關係,為許多觀眾觀賞比賽時樂在其中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們百看不厭費納對決,熱愛 NBA 哨聲響起後主將之間的擁抱,英雄惜英雄的畫面是同樣身為一位運動員所能為對手致上的最崇高敬意,一起站在此處絕非易事,這無關乎輸贏也凌駕了私利,而電影中再加上了一層兄弟關係,可想而知更為兩隊對峙時增添許多細膩的情感轉折。
⠀⠀⠀⠀⠀
人生第一站叫天真,第二站叫青春,阿信這麼說。對於我們而言,什麼是青春?例如還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困難的時候,還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階段,還相信為了金錢以外的事物努力有其價值,還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為世道鐵則,還相信與一群人心無旁騖追求夢想是人生方向,因為等到有一天,大人們告訴你,打球不能當飯吃,贏再多也毫無意義時,青春就軋然走到了終點。
⠀⠀⠀⠀⠀
啟發 Tom Hanks 的高中老師曾告訴他,演好一名角色就是讓觀眾看見榮耀生輝之處,這些年輕的演員們演活了一群優秀的球員們,然而在青春之後認輸之前,深刻體會到場上有些事物超越了輸贏,而就是那些無法光憑數據與勝場數爭來的事物,才能裡裡外外為一個球員贏得尊敬。
⠀⠀⠀⠀⠀
《下半場》是一部如假包換的好電影,成熟溫柔呵護著赤子之心,以不懂得的姿態畫下熱血的形狀,那是驕傲響亮的歡笑,那時凝成的淚水很快就會吹乾,年輕的墜落也還有一線生機,每個階段都有個下半場,無論是否足以走到奧運或每項運動賽事的最高殿堂,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處境、銘記走到今天的初衷,因為這麼一群人傻到不肯放棄,才讓更多雙眼睛看見各自人生戰場上還有些值得奮鬥的理由。
⠀⠀⠀⠀⠀⠀⠀⠀⠀⠀
⠀⠀⠀⠀⠀
「同學們,接下來你們也會有你們要面對的戰場,當你們面對挫折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要記得,在場上還有一群不懂的放棄的人們,他們能做得到,你們一定能做得到。我的球員們,當你們在場上奮戰的時候,我希望你們也要記得,在你們的背後,也有一群人默默的看著你們,因為有你們,他們才得到了往下走的勇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故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念出國的感覺?✈
今天聊點不一樣的,帶大家回顧那些年的旅遊故事,你們不知道的《天涯若比鄰》,讓大家解解悶。
✈曾經出征印度的故事↘https://lihi1.com/xY4Ht
時光久遠,物換星移,以前旅行的方法可能早已不適用於現代和未來,希望大家還喜歡這段故事,也期望疫情早點過去,讓大家都能再度去看看世界美景、把握現在的美好~
健康平安最重要
👉曾經看過《天涯若比鄰》+1 (不要隨便承認會洩漏年齡🤫
👉歡迎大家或是以前的伙伴們,有我/我們的照片、影片,請跟我分享
#從心開始 #天涯若比鄰 #印度
===#人的潛力無限===
生活中雖然充滿了許多不如意、不順利,但是,只要勇往直前,你將發現再多的困阨、艱難都不能阻擋你的前進,而且愈受挫折愈能發揮潛力,使自己在無形中茁壯成長。
民國71年當我擔任《華視新聞雜誌》的主持人兼執行製作時,新聞局正打算開播一個能增進國人國際視野的節目,並委託華視製作;而華視則挑選了《華視新聞雜誌》團隊執行,我因此當上這個新節目《天涯若比鄰》的主持人。
基於過去的經驗,我確信這個節目不能草率地只剪輯一些外國風光來搪塞,而應實地採訪、精心製作,為國人開拓一扇瞭望國際的窗。礙於經費短絀,幾經籌畫,我們決定組成一支二人迷你特攻隊遠征國外,一個主持人加一個攝影師,以台灣人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在當年,記者出國相當不容易,為了節省經費,在各國停留的時間也很短,再加上只有兩個人,要拍足所有的畫面,呈現豐富精采的內容,實在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能拍得好嗎?萬一失敗怎麼辦?」 「條件這麼差,太划不來了!」行前,不少同仁好心相勸,甚至認為我們自討苦吃。
的確,相較於日、韓同類型節目的製作人力和財力,我們實在小巫見大巫,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但抱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我倒沒想到可能面臨的失敗,而是一直鼓舞自己:這個節目值得冒險嘗試,如果成功了,那不知有多好?
果不其然,我們辛苦工作後播出的節目,不但迴響熱烈,而且收視率節節上升,度曾高達百分之四、五十,可謂轟動全國。
喜歡看《天涯若比鄰》的朋友常打趣地和我說:「你真好命啊!既可免費出國觀光,還可以賺薪水,這種『好康』哪裡找?」殊不知鏡頭前的風光寫意只是「假象」,真實工作中的我,人在異國,經常是揮汗如雨地跑來跑去,不是趴在地上收音,就是踮著腳打燈光,既是記者、領隊、助理,又是收音、燈光,而充當主持人只是其中最省力的一項。螢幕上的「公主」,鏡頭後的小工,每當收工時,我簡直累得像一條狗!
而每次出外景時遇到的困難更不可勝數,在人生地不熟、作業時間又短的雙重壓力下,如何才能做出最好的內容?這種內外交逼的壓力,只有身歷其境的人才能體會。不過這一段日子也是我閱歷增加最多、能力提升最快的一個階段,充分印證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人生至理。而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經驗,更使我肯定:人的潛力無限,只要你目標正確、方法正確,一定能實現心願。
👉點文章連結看印度之旅↘https://lihi1.com/xY4Ht
📕《#從心開始 :每天清除心靈癌細胞》↘ https://lihi1.com/AZdMh
===改善飲食、改變老是生病的命運===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 https://lihi1.com/WCS2L
📕《綠拿鐵 》↘ https://lihi1.com/cTwVD
📕《吃對全食物 》↘ https://lihi1.com/lUY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