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之花》:韓劇終於有一個全程智商在線的女主角了】
婚姻,是一場只進不出的鴻門宴,我們一邊被規定只許坐著、不許離開,卻又得接招來自四面八方的考驗與陷阱,雙方努力在一段恆常不變關係裡,順應每一場變化,該如何維持平衡?
韓劇《#惡之花》由李準基、文彩元主演,表面上是破案與懸疑題材,敘述男主角「都賢秀」疑似是殺人犯,為隱藏身份假冒「白熙成」展開生活,期間認識女主角「車志元」,兩人結婚育有一女。
妻子車志元是重案組刑警,上班時理性犀利,回到家感性溫和,她深愛著她的丈夫,對其過去一無所知,14年來都活在男方為她編造的謊言裡。
直至調查過去連環殺人案的期間,她逐漸發現枕邊人的秘密,夫妻倆開始展開攻防戰,恩愛婚姻變成一場貓鼠遊戲。
挖掘犯罪真相,是《惡之花》表層的內容,但最深層的部分,其實是女主角車志元面對婚姻考驗的心境轉折。
---
第一集,編劇便透過一樁「12歲兒子指控爸爸謀殺自己未遂」的案子,展現出車志元與其他男同事、主管們的不同之處。雖然證據一再表明12歲兒子確實在冤枉爸爸,連上司都直接告訴車志元:「證據這麼明顯,妳不要再懷疑了。」
但車志元卻發揮直覺和觀察力,從嫌疑人妻子恍惚的精神狀態、外遇對象的職業等細節察覺到不對勁,她決定繼續追查,發現這個12歲小孩陷害爸爸,是為了阻止爸爸與小三聯手、繼續用藥謀害媽媽,這才是絕對真相。
很多劇集和小說,第一集、第一回的劇情通常最能傳遞作者的中心思想、奠定角色們的主人格。
《惡之花》也一樣,開頭這樁案子就點出2個概念:第一,你所看到的真相,不見得是「絕對真相」;第二,若想探尋絕對真相,你必須時刻懷疑,並具備一定程度的感性、耐心和直覺。
有別於其他男性「只看證據說話」的過度理智,車志元更多了些溫柔同理與細膩觀察,感性和理性皆有,反而讓她更能接近真實。
---
處理案件如此,面對婚姻亦然,只不過,婚姻遠比案件複雜的多,畢竟有情感在裡頭。
於是,當車志元發現自己信任的丈夫居然長年都在撒謊,她很震撼,很崩潰,會大哭,會憤怒,這些情緒每隔幾集就會不斷出現。
但是,她會拿出多年前的錄音機試探都賢秀;她依然持續追查連環殺人案,假裝自己離家出走、引出共犯集團;她偷偷採集都賢秀的指紋,親手逮捕嫌疑犯的丈夫;她會摘下婚戒告訴都賢秀:「在沒有真正破案之前,我都不想跟你在一起。」
無論當場失控還是私下哭泣,車志元始終會讓自己回到一種清醒狀態,她不會選擇逃避、沒有當機立斷決定離婚,而是冷靜與丈夫周旋、反覆溝通,堅守自己的原則。
我們看著車志元在感性與理性間來回拉扯,痛苦歸痛苦,但她還是會抓穩自己,靜觀其變,直至最後她知道了,丈夫不是當年的殺人犯。
---
雖然《惡之花》是透過丈夫涉案,讓我們看到車志元在面對感性與理性衝撞時的態度和處理方式,然回到現實生活的婚姻故事,像車志元這樣的矛盾情緒,我們一點也不陌生。
婚姻不可能平靜無波,每每遇到大事,人人都知道溝通有多重要,但大多是「你講你的,我說我的」,有時還會發生以己度人的情況,把自己的慣性強加到別人身上。
他們吵的都是情緒,沒有一個在好好解決問題,這種情況走到最後,自然是愁到天地翻、相看兩相厭了。
關係,不是要我們全部隱藏情緒,而是當眼淚流完、脾氣發洩完的感性之後,我們還能否抓回理性、調整自己。
---
Marcus Aurelius 在《沉思錄》一書時常提到「理性」的存在價值,他相信人與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思考、可以懷疑,也是這份洞察力,讓我們有機會拓寬思維,慢慢長成一個完整、有智識的靈魂。
以我個人感受,與感性相比,理智是更需要練習的(但我也有朋友是理性比感性多,每個人個性不同)
但不管如何,兩者都必須拿捏平衡。
至於創傷與變化的出現,有時是可以檢視你練習平衡後的成果,看看你有多少智慧能掌握,自覺級數又開發到哪。
觀察車志元在遭遇創傷後,我看著她是如何釋放、梳理、面對自己的情緒,最後選擇冷靜下來、有邏輯地解決問題,來回和丈夫對話,最後才終於找到「真正的真相」。
她不但理解了丈夫,甚至拯救了丈夫。
《惡之花》,是一個女性救贖一名男性的故事,車志元發揮出女人剛柔並濟、情理兼具的強大力量,這份力量可以推倒高牆,更可以治癒人心。
對《惡之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 LINE TV 上收看喔。
https://www.adaymag.com/2020/10/08/flower-of-evil-cha-ji-won.html
LINE TV
一女三丈夫劇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特務搞飛機
#要幸福的活著喲
.
北韓間諜聽聞脫北十年的女特務,即將搭機從仁川機場飛往夏威夷,為了捕捉脫北者,北韓間諜決定劫機;靈泉市場大嬸美英和丈夫石煥結婚多年,育有一女娜莉,某天,「幸運」的妻子抽中全家免費共遊夏威夷大獎,為了滿足女兒的出國願望,他們決定放大假,去夏威夷逍遙一週,怎料飛往夏威夷的途中竟遇上驚險的劫機事件......
.
輕鬆、幽默、逗趣是我對《特務搞飛機》的感想,劇情峰迴路轉,以為危機解除了,又有新的危機出現,以為壞蛋就法了,還有暗藏的魔王躲在期間;影片最浪漫的設計是「要幸福喲」的渴望,電影前半場,美英一家偶爾會抱怨平凡生活的辛苦與無奈,但經過這場災難後,他們(以及觀眾)才更能體會「#平凡原來有多麼地難能可貴」。
.
以商業片來說,《特務搞飛機》的動作戲打得精彩、喜劇節奏也掌控的不錯,幾位主要演員皆有討喜的表現:大嬸打戲俐落、大叔示愛浪漫、動作戲女星被迫當媽或北韓間諜面對南韓巨星,也擋不住內心小鹿亂撞的興奮感很爆笑可愛等。
.
然而,電影並沒有帶給我如《極限逃生》或《雞不可失》的驚喜感。
.
一,劇情會讓我想起某些作品,例如...(#底下會提到關鍵字還沒看過電影的朋友們快閃)「高手就在民間」的《劍雨》,兩部片都有變臉、夫妻倆都有秘密、維繫秘密才能換來他們的幸福家庭等。
.
二,角色的功能性沒有太展開,以石煥為例,他的「電腦技術」只有小小風光了一下,對電影劇情的推動沒有太大的幫助。
.
三,石煥利用電腦奪回飛機的掌控權,並且強制飛機轉向,導致自己陷入險境...嗯,這人不是曾經在國情院待過一小段時間嗎?怎麼這麼沒有危機意識......
一女三丈夫劇情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理小說中,我是不是我的我&他是不是他的他要如何設計】
小時候看超人影集的時候,雖然覺得男主也還不錯帥,可是始終不懂為什麼克拉克.肯特他,一定要在電話亭變身後,把內褲外穿?
不過青菜蘿蔔各有所愛,當時年紀小,也就沒想那麼多;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比較想要手握變身棒,來個美少女戰士變身這樣吧XD
但推理小說真的很好玩,就算沒有超能力或變身棒,只要用一點身份的欺瞞,就可以達成我是不是我的我&他是不是他的他的目標。
先舉例生活日常靠北版會分成男女兩派的相愛相殺,如靠北男友/老公V.S.靠北女友/老婆;推理也不例外,一個靠北男,一個靠北女~
靠北男是講被男所騙-珍.漢芙.克瑞茲(Jean Hanff Korelitz)《假裝》(You Should Have Known)、金柏莉.貝蕾(Kimberly Belle) 《別相信枕邊人》(The Marriage Lie)和岡部悅《愛上謊言的女人》。
《假裝》以金碧輝煌曼哈頓上東區(=臺北信義區精華路段)為最大賣點,有點類似「知名兩性作家結果自己婚姻不如意」的難堪。
講說人生勝利姐心理諮商師葛蕾絲的兩性指南正要上市,結果卻發生自己據說是某科權威的醫生丈夫,不過是個謊言包覆的陌生人!
比慘還有更慘,靠北中又更靠北,金柏莉.貝蕾《別相信枕邊人》的問題則在交往/結婚前後,彼此應該要坦承到什麼地步才算真愛?
故事女主職業也是心理諮商相關的女心理輔導師,可這位助人工作者的幸福美滿,即將被航空公司通知老公墜機罹難的消息所打壞。
這種天有不測風雲意外,才捅出意料之外的意外,也像岡部悅《愛上謊言的女人》:同居五年男友腦出血,竟然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不管上述情節如何,女主或多或少都因男主天衣無縫的謊言,被捲入莫名所以的風暴,然後越試著抽絲剝繭,卻越理解現實的慘烈。
相比神秘組織「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還有「最熟悉的陌生人」那樣敵我難分的欺騙,這類靠北的,多半是我竟不知愛上誰是誰的誰?
這裡冒昧引用已故前總統李登輝晚年名言,另加變化為「我是不是我的我&他是不是他的他」的謊言,叫人難以分辨,更讓人心碎。
靠北女的經典雖說是被女所騙,但與人們想像不同,這不一定是由男方進行發言,知道近期臺中靜宜大學公車夾頭事件的大風吹嗎?
也就是說,這類有時會先用女方視角來書寫事件,但兜兜轉轉,這才驚見,所謂的事件如創傷背叛之類,自己往往也需要負起責任。
多數時候常見女子自我中心敘述,陷溺在自己的世界,而且那些所謂的靠北,看起來真的不能怪別人,被誤認反串可能還渾然不覺…
誇張點更會演變成「樓上揪樓下~阿公揪阿嬤~ 阿母揪阿爸~」的奇文共賞,但當事主角還覺得自己很對,鄉民則覺得夠奇葩這樣。
這類作品多與羅曼史或意識不清搭配,如先前介紹的別相信推理-粉紅泡泡大爆炸的一男/女繞二女/男甚至以上,出現頻率非常高。
像法國有點「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感覺的《雙面愛人》(The Double Lover),一女周旋在體貼與霸道大相徑庭的雙胞醫男間。
或艾蜜莉・巴爾(Emily Barr)《別相信自己》(The One Memory of Flora Banks)=青少女版《別相信任何人》,這世界其實充滿危險。
另外還有如果放在o週刊,會變成「老公高富帥,醫生娘卻寂寞空閨,熱衷網愛還嗑藥酗酒腥羶」的《雙面陷阱》(Second Life)。
這樣的靠北男女,最終結局會是不敢相信任何的人的恐懼,在內對自己則會配戴面具來欺騙自己,變成了真真名符其實的雙面陷阱。
想想戴眼鏡的斯文記者克拉克.肯特,變身超人後也不過是個內褲俠(x),行俠仗義的勇士(o);無憂無慮的鄰家女孩月野兔變身美少女戰士,總算不再只是個愛哭鬼(x),拯救地球外還相當討人喜歡(o)。
這些都蠻具有正面積極的形象,不過可惜在推理小說中,我是不是我的我&他是不是他的他,則往往是騙很大不知誰是誰的陌生人。
所以最後如果要學《九品芝麻官》的鬥嘴-大什麼大,人什麼人,大人叫得不對,那是因為從頭到尾,你根本不知道對方到底是誰~
★靠北男經典也可延伸BBC影集的《威爾遜夫人》(Mrs. Wilson) ,丈夫威爾遜再見後,結果來了一堆自稱威爾遜夫人的小三小四等。
警語:本文僅適用推理人物劇情設計,不可作為現實任何犯罪的途徑與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