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黃 ◎吳晟
日頭仍然輝煌的照耀
在同伴愈來愈稀少的馬路上
而我們望見
吾鄉人們的腳印,不再踴躍
晚霞依然殷勤的送別
在同伴越來越稀少的馬路上
而我們望見
城市的工廠、工廠的煙囪、煙囪的煤灰
隨著一陣一陣吹來的風
瀰漫吾鄉人們的臉上
月光仍然溫柔的撫照
在同伴越來越稀少的馬路上
而我們望見
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匆匆忙忙的機車
並不在意
以粗糙的皮為衣
以乾硬的果為實
笨拙的直立馬路兩旁
我們是越來越瘦
越來越稀少的木麻黃
--
◎作者簡介
吳晟,臺灣彰化人,一九四四年生,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畢業,任教彰化溪州國中生物科以迄退休,現專事耕讀。
吳晟曾以詩人身份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Iowa)國際作家工作室,為訪問作家;出版有詩集《飄搖裡》、《吾鄉印象》、《向孩子說》,散文集《農婦》等多種。
--
◎小編 #三進 賞析:
說起吳晟,總讓人想起農民、泥土、田園生活,他的農村經驗令他寫出臺灣田園詩的代表,然而要定調他是個田園詩人,總覺得在那之上,還更多了點什麼。
早在第一本詩集《飄搖裏》,吳晟在寫下對故鄉人、土地的愛以外,也傳達了明確的哀痛:「山林,是你的骨骼/卻有人不斷揮舞巨斧、濫加砍伐/逐漸逐漸癱瘓了你」、「含有大量毒素的汙水和廢氣/毫無顧忌的排放、不受管制/摯愛了你的呼吸」。這首發表於1981年〈制止他們〉在數十年後,由吳晟的兒子吳志寧改編為歌曲〈全心全意愛你〉,雖然歌詞拿掉了這些盤點傷痕的文句,但他對土地的愛依然那麼清晰。或許也聽過這首歌的你,可能很難想像原詩,還存在著這樣慨然的文句。
而今天這首〈木麻黃〉發表於1972年,更早於上面那首詩作,可以看到青年吳晟,更早期的見證與思索。
〈木麻黃〉一詩,吳晟化身為路旁的木麻黃,以一棵不開花的樹的心情,觀察故鄉土地與人的變化。因為工廠的進駐,煙囪大肆散播著煤灰,典型的工業汙染景觀。
而木麻黃其實是生命力極強的樹種,抗風、抗旱,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存,因此在日治時期被引入臺灣,作為防風林的而遍植於臺灣各地海岸。然而即便是這樣的木麻黃,也在現代工業的污染下,變得消瘦稀少,吳晟想透過詩作表達的意旨,已經顯而易見。
生長於濁水溪流域北岸的吳晟,目光經常順著水圳匯河入海。他在1999年於《台灣日報》,一連發表了「憂傷西海岸」系列詩作五首,宛如忠實的守望者、看顧著這塊始終被覬覦、被粗糙對待的土地。在故鄉彰化的海岸線,北有彰濱工業區、南邊與麥寮六輕相望,這長達61公里的海岸,始終他令他深愛、偏偏又不得不擔憂。
而這樣的擔憂,在2010-12年間的「反國光石化運動」,達到了高峰。吳晟為故鄉海岸積極奔走,號召了藝文界人士共同發聲。他在記者會上朗讀〈只能為你寫一首詩〉時,激動落淚的模樣,心中的憤慨,或許數倍於寫下「憂傷西海岸」系列或〈制止他們〉的時刻吧。
回到1972年的〈木麻黃〉,那時的吳晟或許還沒那麼憤怒,只是對於故鄉的變化開始感到疑惑、不安。那樣的吳晟從沒改變過,故鄉的生態被他揹上了肩,一路走到現在。反國光石化運動對多數人或許只是個事件,對吳晟而言,那不過是他一生眾多戰役中,較為人所知的一個。
--
美編: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生態詩 #吳晟 #木麻黃 #反國光石化 #環境保護 #彰化濕地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04.htm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9萬的網紅黃大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來以為當天會在攝影棚拍攝 結果到了拍攝現場才發現這裡居然是還有人在旁邊喝咖啡的咖啡廳 我直接嚇爛 更多原創、翻唱的現場演出就在👇 6月3號(日) 咖啡廣場 站出來音樂挑戰賽7決賽 現場觀賽:台北三創 Clapper Studio 索票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Cof...
一棵開花的樹歌詞 在 阿尼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寫的。寫在新書出版之前。關於離開與回來。
〈成為一棵樹〉
有很長一段時間能放在我腦袋裡的東西,大概只有旅行。工作沒多久,存錢買了一台說不上輕巧卻堅固的單車,打算把台灣好好踏一圈。
就在那趟旅程的某天,我一早從礁溪出發,中午過後進入蘇花公路,險峻的山路,就算把變速器推到最鬆,踩下的每一步也要費盡千辛萬苦,並且要承受那些卡車一輛輛飛過的壓力,我知道風景很美,但有那麼點無心欣賞。十一月,東北季風開始吹起,晝短夜長,來到武塔的時間很尷尬,還要幾小時才會天黑,卻不夠前往下個村落,就算留在這裡,也找不到民宿旅館。試圖問問麵店老闆娘,這裡是不是有提供給旅人過夜的教堂或學校,得到的答案是爽快的否定。我一邊扒著麵,一邊努力抓準地圖上的比例尺,試圖想把真實的距離縮短。難道我該回頭到上個城鎮嗎?在這種路段,我深知必須在天黑之前找到棲身之處,卻也無計可施。這時,老闆娘也許認為我不是個壞胚子,也感受到我為難的樣子,「不然你睡我家好了,我小叔去台北,房間剛好是空的。」我就這樣把腳踏車牽進室內,被領到二樓向外有陽台的房間,她介紹哪裡有澡間,哪裡是廁所,燈光怎麼切,餓了向她說⋯⋯
受到阿姨幫助之前,我還睡過國小的儲物間,某個夜晚在公車亭邊被雨水打醒,被路過的警察領回派出所照顧,但睡到陌生人家裡,還是第一次。隔天早上,我睡醒下樓,阿姨早已準備了早餐,說要趁熱吃,吃飽才有力氣繼續走。那碗湯麵,暖得我沒忘過。
多年以後,我再次來到這裡,依舊是那個宜蘭尾花蓮頭的部落,兩旁平坦的農地,先會經過警察局,接著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小學,筆直清幽的小路通往聚落,如果爬上堤防就能看到南澳南溪。我繞了一圈出來,停腳在入口不遠處,眼前的這家麵店,跟我記憶裡很像卻又不一樣。兩層樓的平房,主建築與馬路距離十公尺,我看了一眼二樓向外的房間,是我當年過夜的房間,腦子裡還映有床舖的位置,棉被的花色。但是大樹、延伸到馬路的營業場所,都是以前沒有的。一旁還增建了一間冷氣房,但裡面空無一物,只堆放了打直的桌椅,牆壁上寫著營業時間從早上十一點到晚上二十三點,以及各式餐點飲料的名稱與價錢,還有一台大型冰箱,透過玻璃門看見裡面也沒有任何東西。看得出來,在我來訪的前後兩次之間,這裡曾有過盛世,只是現在荒廢了。這些痕跡讓我懷疑這裡是不是我要找的地方。我只能不放棄地找尋與記憶連接的地方,但最陌生的,是阿姨的模樣。
她的外形不同以往,向我介紹她的炒麵最好吃的開朗神情不同以往,這是兩個不同的人吧。我向她說明我再次來訪道謝的緣由,她說,她不記得了,但她正是我要找的人,這裡從來只有一家麵店、一位阿姨,就是她。原來,當年那位清麗、表情略顯嚴肅的少婦,已成了慈祥的奶奶。
那段被幫助的際遇雖然只有我記得,但我們有很好的開場白。她講起這幾年的流轉,過去十年她在別的城市開卡拉OK,不知為何,生意再好也想回來老家,一週前才安頓下來並重新開張,那麼巧,如果我早點來,肯定不會遇上她。
後來我在旅行中也累積了幾次寄宿好心陌生人家中的經驗,我大抵是接受著世界的善意,才能走過很多地方的,也因此無法停止。
在我不到十歲的時候,就能獨自走上一個多小時到來來百貨,過沒幾年,就孤身搭車到台北,來回安靜得像是沒有發生過,從來沒人知道我經歷過什麼,但我經歷的,不過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九○年代電視上出現很多旅遊外景節目,我一集不漏地看,直到後來單車環島都無法滿足我內心的躁動,乾脆辭職出國旅行了。
歐洲的火車結構樣貌很多,有些一直保留著老傳統、六座一室的格局,我常是整台車子唯一的東方人,路過海關會因為檢查我的護照而停滯數十分鐘,那時都會在心裡對其他乘客感到抱歉。記得在某段夜車上,隔壁坐著一位從捷克邊境上車的波蘭大叔,即便各自操著同個語種卻無法溝通的兩個語言,他還是不斷找我聊天,我常為了節省住宿費搭乘夜車,所以在車上獲得充分的睡眠非常重要,第二天才有體力奔走景點。我只好藉著尿遁暫時逃離他的疲勞轟炸,不知道為何,在台灣鮮少路人會向我搭話,到了國外卻成了聊天吸引機。我找到幾節空包廂,於是我回去把我的背包從行李架上取下,那位大叔含情脈脈地目送我離開。
我到另一個包廂,把門關好,拿背包當枕頭,很快地睡著了,迷迷糊糊之際,我隱約感覺眼皮外的走廊燈被遮住了,但零點一秒之後我又睡著,那刻,我為暖氣造成的乾燥努力吞嚥口水。接著有個不好的訊息襲來――有人進來了。我趕緊睜開眼睛,果然,是一張帶有病容的臉,正在俯瞰著我,我也睜睜地看著他,他看我醒來,嚇了一跳,身體往後彈了一下,這時他那張逆著藍光的臉、樹枝般凌亂的髮,顯得十分詭異。但微笑滿點,指了指旁邊一排椅子,這裡有人睡嗎?我說沒人,你可以使用。他揮了揮手退出包廂,或許也是個要回去拿背包的人吧。他離開前還不忘把門關好。
被他這麼一嚇,心裡並沒有震盪,卻也睡不著了,想著好險不是那位大叔,如果是他追到這裡來聊天,我該怎麼直接拒絕,畢竟他最後邀請我回他家了。並非每個陌生人邀請我,我就跟他們回家,尤其隻身在外。想著想著,不經意發現我褲子口袋外破了一個洞,形狀像是剪子的刀口,俐落直接,原來剛剛那個人是來偷錢包的。
這世界有善意,也有惡意。我就這樣在外晃晃蕩蕩,經歷許多意念,身體深處積累久久不癒的疲憊,再次回家時已有幾個年頭。但,這一回,我的體質早已開始改變了。
回家後見到媽媽,她說不要再出去了,她緊緊地抱著我,顫抖卻無力。不知道這一抱是不是把我抱回她的子宮,我開始生病,一連發燒好幾天,還拿了衣服去宮廟收驚。
或許覺得出門在外太久,心裡有愧,每天下午四點,我會陪我媽看重播的楊麗花歌仔戲,最後竟也看入了神。《新洛神》裡的馮寶寶,雖不諳台語,卻也下足功夫,欣賞起練得有模有樣的身段。《狸貓換太子》裡成為鬼魂的潘麗麗,還陽為自己申冤,捻起碎步揮灑長袖的舞姿,淒美動人,情感真摯,像是一朵在空中翻轉的百合,輕薄的花瓣看得到血脈。也因為歌仔戲在重複的音律中填上不同的歌詞,七字調、都馬調、鑼鼓調、雜念調,聽久了也就會跟著唱了。台語,我與母親唯一用來交流的語言,有著讓大腦裡管理語言的左半腦額葉旺盛活動、直擊靈魂深處的音調,那裡是我的原鄉,讓心神安頓的地方。
拿回發燒時收驚的衣服,道士說我被樹精嚇到。大概吧,不然我怎麼會這樣,體質變得自己都不認得。從不到十歲不斷逃離家門,這時的我才真正感覺到,我可以有家,我回家了,竟然不想再出門,那份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欲望一點不剩地消失了,我想安定下來,穩當地生活,不再漂流。
也許那棵樹的種子掉在我的心裡,我把種子帶回來,家鄉的土壤肥沃,雨水滋潤,足以讓新芽撐開種皮,慢慢地把根扎下,慢慢長出第一片葉子,慢慢開花,之後結下果子,掉下來滋養自己,續留氣鬚。不知不覺,我成為一棵樹,走不了,也不想走了。
一棵開花的樹歌詞 在 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再做一朵溫室裡的花
「親愛的陳嘉玲,妳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
妳又是從幾歲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從這裡開始,我想要對妳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俗女養成記》的尾聲,陳嘉玲的這番話,讓好多已經成為女人的女孩,流下了眼淚。
我們在青春洋溢的時刻,懷抱著熱情綻放、開花。但同時,伴隨著跌跌撞撞的人生,我們也慢慢發現「花開」並不一定代表「燦爛」。
我們曾經以為,最燦爛的生命,就一定要事業有成,或是家庭圓滿,最好能夠家庭事業兩得意,有車、有房、有伴、有子。
我們曾經以為,花開了,就總會有個人將我們帶回去珍惜。就如同那首民謠《茉莉花》的歌詞: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彷彿,人生燦爛的花開,芬芳美麗、又白又香,受到眾人的讚嘆激賞,最終,定會有另一個人將自己摘下,帶回家中細心照料、萬分珍惜。
但人生的劇本,並不是總是如想像的劇情去搬演。
已經進入新時代的女人們,更不希望自己如同那朵茉莉花,被摘下後最終化為春泥,成為另一個家庭中的「陳李月英」,一個相夫教子的母親。
於是,很多女孩在成為女人、成為妻子、成為母親的過程裡,不斷地在「女性自我」和「社會期望」中擺盪。
我們一方面想成為自己,一方面又用社會定義的理想女性,來定義自己的成功。我們一方面期待著在關係裡,擁有自己獨特的聲音,更希望因為活出自己,而受到丈夫、社會的尊重;但同時,我們又受限於社會眼光,一心想要扮演別人心目中的「好女孩」、「好妻子」、「好媳婦」、「好媽媽」......
很多女孩,在這個「自我價值」與「社會期望」的矛盾中,慢慢失去了自我,但卻又不甘心,於是終其一生不斷為自己的命運,自怨自艾、怨懟感傷。
但也有另外一些女孩,她們不畏他人的酸言酸語,勇敢活出了自我價值,跳出社會期望的框框,最終更找到了那個對的人,也獲得一段擁有尊嚴與自我的親密關係。
親愛的女孩,在「自我價值」和「社會期待」的天秤上中,妳還在努力找到平衡嗎?或者,妳已經完全無怨無悔地,選擇了某一條路了呢?
無論妳現在是什麼處境,無論妳如何定義妳自己,無論妳過去選擇了什麼樣的道路,我都希望妳記得陳嘉玲說的那番話,然後對自己說——
「親愛的自己,這輩子很長,妳永遠可以跌倒了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然後,好好擁抱自己,對自己說:「對不起,謝謝妳,我愛妳。」
從今天開始,重新去看待妳的生命、你的關係,重新去看待「自我價值」與「社會期望」。也許我們都可以嘗試跳出其社會對我們的期待、放下各種流言蜚語,然後掙脫那些不屬於我們的束縛與侷限。並且,嘗試不再做一朵住在溫室裡、嬌滴滴,需要被百般呵護的花。
妳可以成為一顆種子,更可以成為一棵樹。妳可以如種子一般,讓自己保有無限的可能;更可以如松柏一般屹立不搖,展現身為女性的那股,既柔軟,卻又能夠頂天立地的力量。
一棵開花的樹歌詞 在 黃大謙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來以為當天會在攝影棚拍攝
結果到了拍攝現場才發現這裡居然是還有人在旁邊喝咖啡的咖啡廳
我直接嚇爛
更多原創、翻唱的現場演出就在👇
6月3號(日) 咖啡廣場 站出來音樂挑戰賽7決賽
現場觀賽:台北三創 Clapper Studio
索票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PlazaRock/
網路直播:咖啡廣場Youtube頻道:https://goo.gl/3gQknH
#站出來我們咖啡廣場見
【流星】歌詞
像是一團火
誕生在荒漠
你喜歡曠野
我喜歡溪流
無垠的山丘
長出一棵樹
樹上結滿了
等待採摘的蘋果
你像曠野中的星火 點燃了一整個夏天
花開花落 白雲蒼狗
你都不停留
為我停留 為我停留
你只對我說
這裡不適合降落
如果有一天 你會到更寬的海洋
你會放棄關於這的 大樹小河
作為一道光 去到更遠的遠方
你會不會記得
我為你栽種的花園
你像曠野中的星火 點燃了一整個世紀
花開花落 白雲蒼狗
你都不停留
為我停留 可不可以為我停留
你只對我說
這裡只適合路過
-
一棵開花的樹歌詞 在 Go Go Rise 美好前程樂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Go Go Rise 美好前程樂團 feat.謝維倫 (Cicada樂團) -《希望之樹》[樂團紀實MV]
製作人:陳駿翔 JOE CHEN
詞:Mei 曲:阿Joe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 : 謝維倫 Hsieh Wei-Lun
錄音:陳俊賓 BENN CHEN @ 這邊那邊錄音室 / HereThere Studio
混音:陳俊賓 BENN CHEN @ 這邊那邊錄音室 / HereThere Studio
MV導演:李曜辰 Joe
【歌曲介紹】
追逐夢想的這條路上,你是不是也幾度想放棄,而每當產生放棄念頭時,心中卻又浮出那棵開花結果之樹,它象徵了你對於夢想的信仰與堅持,即便中間有任何的挫折,他還是屹立不搖地豎立在那,時時提醒你「加油! 堅持下去」。Go Go Rise美好前程的專輯中的小品主打,很榮幸邀約到Cicada樂團的謝維倫擔任木吉他演奏,這是一首Fingerstyle與流行龐克樂的完美結合。
【歌詞】
這顆希望之樹 雖然就豎立在我眼前 等待成果的時候 總是讓人愛恨交加
這棵希望之樹 它至少在我的前方想放棄的時候 它會叫我堅持往前
等待就這樣 一天又一天 等待就這樣 一天又一天
偷偷改變的那天 結滿果實畫面
等待快嚐嚐果實酸甜*
等待就這樣 一天又一天 等待看著他 偷偷改變
偷偷改變的那天 結滿果實畫面
等待快嚐嚐果實酸甜
這棵希望之樹 這條信仰之路
這顆希望之樹 雖然就豎立在我眼前
等待成果的時候 總是讓我愛恨交加
這棵希望之樹 它至少在我的前方
●2014/12/20『著色』專輯全台發行,請洽全台唱片販售點
網路CD購買: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83051
愛貝克思(avex Taiwan) : http://shopping.avex.com.tw/avex/Default.aspx?m=ProductDetail&ItemId=7271
Go Go Rise 美好前程樂團官方FB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gogorise
【iTunes】http://goo.gl/JHOCQD
【KKBOX】http://goo.gl/Gk4sk7
【myMusic】http://goo.gl/jpo3mZ
【Omusic】http://goo.gl/bRVQJB
一棵開花的樹歌詞 在 Go Go Rise 美好前程樂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簡介】
追逐夢想的這條路上,你是不是也幾度想放棄,而每當產生放棄念頭時,心中卻又浮出那棵開花結果之樹,它象徵了你對於夢想的信仰與堅持,即便中間有任何的挫折,他還是屹立不搖地豎立在那,時時提醒你「加油! 堅持下去」。Go Go Rise 美好前程的專輯中的小品主打,很榮幸邀約到Cicada 樂團的謝維倫擔任木吉他演奏,這是一首清新Fingerstyle 與流行龐克兩種樂風的完美結合。
【歌詞】
這顆希望之樹 雖然就竪立在我眼前
等待成果的時候 總是讓人愛恨交加
這棵希望之樹 它至少在我的前方
想放棄的時候 它會叫我堅持往前
等待就這樣 一天又一天
等待就這樣 一天又一天
偷偷改變的那天 結滿果實畫面
等待快嚐嚐果實酸甜
等待就這樣 一天又一天
等待看著他 偷偷改變
偷偷改變的那天 結滿果實畫面
等待快嚐嚐果實酸甜
這棵希望之樹 這條信仰之路
這顆希望之樹 雖然就竪立在我眼前
等待成果的時候 總是讓我愛恨交加
這棵希望之樹 它至少在我的前方
【Official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ogorise
【Official Website】gogorise.com
●2014/12/12 CD專輯正式發行
博客來CD專輯購買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83051
●2015/1/16 台北Legacy 台北場專輯演唱會
售票連結: http://www.indievox.com/legacy/event-post/15832
●2015/12/29 全專輯數位平台開始販售
iTunes:http://goo.gl/JHOCQD
KKBOX:http://goo.gl/Gk4sk7
myMusic:http://goo.gl/jpo3mZ
Omusic:http://goo.gl/bRVQJB
iNDIEVOX : http://www.indievox.com/disc/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