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網友陳咸作分享他和老婆、孩子在墾丁鵝鑾鼻燈塔前拍攝的合照;上圖攝於2011年5月12日,下圖攝於2020年8月13日。
你也曾經和鵝鑾鼻燈塔合影過嗎?
面對巴士海峽的屏東鵝鑾鼻燈塔,最早建成於1883年(清光緒9年),之後曾因戰爭遭到摧毀,而分別於1898年(日明治31年)和1947年(民國36年)二度完成重建;此座位於國境之南海角上的元老級燈塔,由於照明射程高居亞洲地區之冠,一直享有「東亞之光」美譽。
早年因鯨魚成群結隊在附近海域出沒,於燈塔的映照下,海上不時出現噴泉數丈的奇觀,而被稱作「燈影鯨泉」;再加上燈海四周林木蒼鬱,夕日晚霞的風光十分迷人,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曾名列臺灣八大美景之一。
這座燈塔的誕生,和150多年前的一件命案有關。
清同治6年(1867年)2月7日,一艘美籍貨輪「羅發號」(Rover)航行至距鵝鑾鼻約60公里的七星岩附近海域時,突觸礁沉沒。
船長赫特夫婦與船員12人,搭乘舢板到舊稱「沙馬磯」的鵝鑾鼻南灣一帶登陸,不料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史稱「羅發號事件」。
當時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嚴詞向清廷抗議,並要求清廷必須儘速在鵝鑾鼻海角興建燈塔,以維護船隻通行安全。
在外交壓力下,清廷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委託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畢齊禮於6月18日自打狗(今高雄)出發前往瑯嶠(今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並支付一百銀兩向龜子甪社(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旁社頂部落)的原住民購買燈塔預定用地來建設燈塔。
由於當地是原住民的地盤,因此在興建前後,官方還派了五百兵力守護;燈塔於1881年(清光緒7年)動工,在1883年(清光緒9年)完工,其建造費用為白銀20餘萬兩。
砲壘式的外觀與滿布槍眼的圍牆,圍牆外還有壕溝,而整個塔區建築屋頂都是「蓄水坪」,雨水沿著水管集流到地面下九座花崗石蓄水池,水源自給自足;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襲與圍困而建造的設施,也因此讓鵝鑾鼻燈塔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
這座完全模仿西式構造,由洋人建築的臺灣第一座燈塔,其地面基座縱橫長寬各為40公尺,高22公尺,總共分成5層;最上端的第5層安置了一等五燈蕊煤油旋轉透鏡燈。
燈塔的外圍,從東面山至西南沿海,總共廣達7500餘公尺、直徑2600公尺,規模宏偉壯觀。
白色鐵造的塔身,其周圍形構砲壘形式,利用塔基作砲台,在圍牆設有槍眼,以防禦原住民之襲擊。
甲午戰爭後,1895年(清光緒21年)清軍在離臺前,恆春知縣歐陽萱奉令秘密焚毀鵝鑾鼻燈樓、石牆,與石路碼頭,燈塔在9月13日遭摧毀。
1898年(日明治31年),日人完成鵝鑾鼻燈塔之重建,成為當時大日本帝國最南端的燈塔。白色的塔身在海拔55公尺,高出地面18公尺,周圍100公尺是鐵鑄圓柱形,內分四層,頂端有26,000燭光的一等白燭光,可照射20海浬。
二戰期間,鵝鑾鼻燈塔曾多次遭受盟軍飛機轟炸。戰後,財政部關稅總局海務處於1947年(民國36年)予以整修;最初安裝六等電石器閃光燈,隔年改為五等直流電閃光燈器,光力為3,000支燭光。
1962年,海關改為鵝鑾鼻燈塔,換裝新式大型4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達180萬支燭光;經過幾次改建後,鵝鑾鼻燈塔已成臺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80的網紅Cycling Lady小魚兒,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單車】KOM東進武嶺│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夏季│給你滿滿的坡│榨乾你全身的能量│小魚兒挑戰全紀錄│ ●起始點:花蓮七星潭-武嶺 ●總長:105km ●總爬升:約3400m ●難易度:★★★★☆ ●沿路景點:#武嶺 #中部橫貫公路 #太魯閣國家公園 #台八線的美景 #東進 ※貼心提醒:沿路補給...
七星山幾公里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最愛陽明山大草原
每個禮拜的捷兔跑步,我的足跡踏遍苗栗以北的北台灣各個角落,如果從山形地勢,山徑的秀麗角度來看,我最愛陽明山,特別是陽明山系列的大草原。這幾天疫情有點失控,所有活動幾乎全都取消,今晚來跟大家談談捷兔的跑步。
上週六的跑步,又是李家誠當兔,他獨鍾內寮古道,每一次從平等里的巷弄起跑,一定在陽明山大草原奔馳,去年有兩次在淒風苦雨的寒冬,山上罩著霧氣,看不到草原的美。這個禮拜,又一了是李家誠當兔子,我開玩笑說:李家誠出品,必有佳作。因為陽明山的美獨步全台,而陽明山草原更像人間仙境。
在大夥兒起跑前,我提前半小時先行去探路,這在山徑上穿梭,大約花了廿多分鐘,終於看到兔子灑在地上的麵粉,這是我最喜歡的路徑,即使是在大熱天,奔跑在700公尺以上,又在樹林草叢的山林,感覺特別舒暢。
㡬十年在陽明山一帶爬山,到現在才知道陽明山系有15座草原,如果把每個草原跑遍,可能需要七、八個小時。我們比較熟悉的是竹篙山草原、杏林山、小五指山、疊石草原,這次兔子設計我們來跑松石草原及195草原。
陽明山離台北約半小時左右車程,但多數台北人只是走過七星山、小油坑或冷水坑一帶步道,很少人有機會在陽明山大草原奔馳。每一次我看到捷兔的老友到了草原上奔跑,大家擺出跳躍的動作,那種源自內心的快樂,這是外人難以想像的。
最近降雨量少,我們前一陣子到火炎山,或是這次全台特跑在通霄,山徑上因為太久沒有下雨,有些山徑已出現麈土飛揚的景象,但陽明山,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水氣充沛,樹林、草原都欣欣向榮,這是台北市民最得天獨厚的後花園。如果不想蹺行幾公里山路,下回大家從擎天崗走到竹篙山,從防空壕右方小徑往下走,就可以找到竹篙山草原,也許大家可以感受一下難得的陽明山草原景觀!
七星山幾公里 在 走讀世界遺產 About World Herita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翻越紗帽山
我和神隊友從內湖搭681公車上陽明山,原本是要在終點站第二停車場下車,走5分鐘就可抵達曹家頂坪櫻田,輕鬆喝下午茶。
結果為了吃一碗文化大學牛肉拌麵,我們在山仔后下車。吃完麵後,信步走到磺溪,登山客告訴我們不遠處有大埔登山口可上紗帽山。僅有1公里的路程,我想應該是小case,結果我爬了一個半小時才到山頂。休息的時間比爬的時間還多。步道上有日治時期太子亭遺跡,此地還可遠眺101。
紗帽山觀景台的視野真遼闊,七星山、大屯山盡收眼底,還可眺望中山樓,以及我們原來的目的地曹家頂坪櫻田。
沒想到為了一碗牛肉拌麵,我們翻越了紗帽山,走到陽明湖,再換公車,抵達曹家頂坪櫻田,已經是4個小時後。
#身為台北人只聽過陽明山,沒聽過陽明湖。生活還真是處處有驚奇,陽明湖畔有兩間日式房子,看起來有如日本鄉野。
#紗帽山步道不僅是一條自然步道還是一條文化步道,有幾處清朝與日治遺跡,留著下回再來寫吧!
#我破了紀錄,今天爬了101層樓,今晚應該會很好眠。
七星山幾公里 在 Cycling Lady小魚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單車】KOM東進武嶺│臺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夏季│給你滿滿的坡│榨乾你全身的能量│小魚兒挑戰全紀錄│
●起始點:花蓮七星潭-武嶺
●總長:105km
●總爬升:約3400m
●難易度:★★★★☆
●沿路景點:#武嶺 #中部橫貫公路 #太魯閣國家公園 #台八線的美景 #東進
※貼心提醒:沿路補給點距離較長,建議隨身攜帶補給品,攜伴同行安全至上。
▼Google 路線:https://goo.gl/maps/RiwBeTd9dVVh4NYc9
▼strava:https://strava.app.link/4uJgwuMzz8
照片來源:許景嵐/數不清的攝影師
音樂曲目:
bensound-energy
bensound-happyrock
bensound-rumble
Go Get 'Em Tiger - The Whole Other
bensound-beyondtheline
------------------------------------
小魚兒完騎小小心得:
每一年都會幫自己訂一個目標去達成📍
從2020/2/4確定要報名"東進武嶺"的那一刻開始
心想:「好吧!就騎騎看吧.......反正可以騎9個小時....沒有過也很正常....反正我本來就很爛😅!」
之後訓練開始
每天去健身房上飛輪課
後來買了訓練台在家裡練習
為了增加更多肌肉🍖
每天逼自己吃很多飯
幸好!我有一群很精進的車友夥伴們
他們是我持續訓練的動力來源
每天幫彼此加油打氣 🤜🤛
互相激勵互相督促
一起厭世一起罵髒話
準備了不長不短的六個月終於熬到比賽
(因為疫情關係,差一點覺得活動辦不成了,那我辛苦的練習不就白費了,幸好台灣的防疫好的沒話說,活動順利舉行。)
小魚兒騎自行車四年了
頭一次非常認真的
超級無敵認真的去準備一場比賽💪
過程中有無數次想要鬆懈的念頭
也常常犯懶不想練習,不斷的找藉口
比賽當日心情非常複雜
一部份很雀躍 準備驗收成果了
一部分很擔憂 因為這一條路線我從來沒來過
所有的路況、天氣情況都是透過車友們得知
對我而言就是像探險一樣🎪💈🎢🎡
5:10抵達七星潭活動會場
6:00放行
6:45台8縣開始計時
其實我是一個不會配速的人
沿路上看到均速相等的車友
我就會搭上去(車友都蠻好的也願意帶我一程)
累了就換搭下一班
比賽舉行在禮拜一 少了很多遊客
交通上順暢很多 不用到處閃車塞車
大會的交通管理也非常的棒
活動人員都非常的nice
沿路的道路工程人員也不停的幫選手們加油打氣
東進整體的路況還不錯 就是公里數長了一點
還有很多黑到伸手不見五指的隧道😱
前半段的坡度幅度其實不大
大家速度都蠻快的 搭上列車一路向前衝
焱陽高照的一天 到西寶46.1km剛好喝光一瓶水
(以為山上會很涼快,沒想到前50km好熱好曬🥵)
抵達新白楊64.8k(補給)
目前的狀況節奏都還保持得不錯
過了碧綠神木79.4k 大腿肌肉微微的緊繃🤏
節奏開始變慢 平均坡度比前半段多了1~2%
為了彌補 所以縮短休息時間
前面消耗了大量的體力 累積了很多疲勞
後半段才是關鍵
在大禹嶺94.9k前補了半條飯糰跟熱湯
奮力抵抗最後的11公里
這一小段路真是讓人生不如死😭
溫度變低了 熱量消耗變快 不停的吃著sis果膠
一次一條已經來不及補充 直接吞兩條
大腿幾乎是石化的狀態 完全使不上力氣
只有剩下殘存的意志力去堅持著☠
在到數5、4、3、2..........終點
一路上不知道罵了多少回髒話
完賽成績:7小時7分
看到成績的瞬間有無比的感動😭
也讓隊友們跌破眼鏡刮目相看
這些日子的努力.............終於值得了
(雖然跟別人比起來還差的很遠,但是對小魚兒而言已經是大躍進,想想2019年的西進還得騎7小時才能看到牌樓←完全沒準備的狀態🤣)
🔸️特別感謝
#感謝老公大東支持著我❣
#感謝一路上互相鼓勵的車友夥伴
#感謝亞虎空神的大家
#感謝保母車_圓仔家族
#感謝柯南大哥_贈心靈雞湯
#感謝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感謝天公伯給我一個好天氣☀️
------------------------------------
Welcome to my story.
I'm just a woman who loves cycling.
粉絲專業:逆流而上的小魚兒
YouTube:Cycling Lady小魚兒🐟
❣IG: taiwan.eva
#一個熱愛單車的台南女子 #小魚兒
------------------------------------
♥️YouTube訂閱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請別吝嗇給個『讚』喔~
也別忘了『訂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