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的時代
創作假新聞或編造聳動不實的訊息的動機有很多,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或純粹只是好玩,為了博取大家的關注與按讚,網路上已有太多有問題的訊息,要分辨假新聞已經很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大家太忙或太懶,曾經有一位專門創造假新聞的大師級人物曾經在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老實說,民眾真的變笨了。他們只會一直把東西傳來傳去,再也沒有人查證任何事情了。」
查證很麻煩,要有時間,當然更要有足夠的背景知識以及沒有預設立場的胸襟,要達到這些素養真的很難,也難怪民眾愈來愈容易被操控。
最近,金融時報主筆,BBC電視節目主持人哈福特就感慨,為什麼到現在,英國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民眾不相信有新冠病毒,認為那是政治陰謀;而法國只有四成的人表示願意打疫苗,而九成投票給川普的人認為拜登勝選是不合法的。
事情當然不是如美國財務部長桑默斯說的:「看看你周圍,一堆白癡。」這麼簡單。
哈福特認為,首先是人們很容易分心,其實這也是訊息太多,注意力不足而導致的,再加上人們通常會將絕大部分時間花在「新鮮有趣」的事物,不再動腦筋思考與理解任何複雜的事情。
第二是他所謂的政治部落主義,在政治對立的環境中,每一個事實的主張都會成為爭論或雙方對抗的武器。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會被扭曲與極端對立化,但是假如有任何政治人物或團體看到這樣對他有好處的話,任何議題都可以被兩極化。
第三種造成無知時代的因素是陰謀論者的懷疑。作者解釋,陰謀論者投入巨大的精力(或者極為豐富或荒謬的想像力),從雞毛蒜皮,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意義,卻對於這個議題大量確定的鐵證視而不見,甚至反而會被他們當作是這個陰謀所製造出的假新聞,就像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造成的災難,川普的支持者絕大部分認為那是捏造出來的假新聞。
哈福特對這個無知時代是悲觀的,因為要消除無知是很不容易的,不過他倒是提供一個方法來嘗試,針對那些「無知者」不要一見面就陳述事實,相反的,應該是先與對方建立融洽的關係,提出問題並傾聽答案。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在爭辯中改變對方,但是有時候人們會說服自己。
最後,作者建議,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為孩子的「媒體識讀素養」扎根
女兒上中學後,學校某些科目的老師會在課堂上提及一些新聞議題,有時候甚至要她們以雜誌的封面故事來做專題報告,於是她們逐漸關注起目前的社會話題,通常也會詢問一下我的看法。
其實,除了學校老師主動與學生討論媒體新聞之外,一般家庭也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評論新聞事件,孩子在有意無意間,自然也會聽到這些意見。
常常很感慨,現代人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為止,醒著的時間幾乎無時無刻不被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從原先的電視、廣播,到如今的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現在家長的教養難題已不是害怕孩子訊息不足,反而是如何協助他們培養不被媒體左右的心智能力,並且在紛亂的資料當中,獲得真正有用的訊息。
尤其對年輕人來說,網路早已取代傳統的媒體。以前媒體的記者與編輯負責生產、管理訊息,除了是傳播者也是守門員;一旦來到人人可以發聲的時代,網路上充斥各種來歷不明且未經查核的訊息,甚至很難追索來源,再加上網路的擴散效應太快又太廣,後果往往超出任何人的掌握之外。所以,協助孩子使用網路,建立正確的習慣與分辨的能力,是當今最迫切的素養。
甚至我可以很武斷地講,當一個人沒有豐富的知識,尚未建立分析與判斷的能力,是沒有資格使用網路的。而能力的養成,必須先從一本一本完整的書籍閱讀開始。
知識羅盤讓你免於網路迷航
不過,的確有很多家長跟我反應,家裡讀中學的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勸他們多看點書,不要沉迷於電腦,結果常常被孩子反駁:「我在網路上搜尋閱讀的資料也像書啊!甚至比書的訊息更新、更即時呢!」
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閱讀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我想,首先得區別什麼是書。不管是紙本印刷,或者用竹簡、用羊皮,或者是電子書,只要經過編輯處理、正式發行的書,都算是書,與網路搜尋的資料是不同的。
不管使用什麼媒介,只要是經過編輯的書,都有製作成本,除了作者殫精竭慮的寫作之外,還經過層層篩選與討論,修正校訂後才會出版,基本上是有架構、有層次、有想法與目標的。即使百科全書,只要經過編輯發行,都會有特別的觀點與架構。
當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學門、一個新的領域,必須找到那門學問的幾本經典書籍,仔仔細細地從頭讀完,在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輪廓,這種輪廓也可以稱做知識的基本架構。有了整體的認識之後,後續找到的許多資料與瑣碎的細節才能適當地安放在那個架構裡,也才能形成有意義的瞭解與記憶。
沒有對那個領域的整體瞭解,網路上搜尋到的無窮無盡的資料,不僅沒有幫助、浪費時間外,甚至有害,會使我們淹沒在訊息的大海中。許多在大學任教的朋友感慨,現在學生的報告內容似乎非常豐富,旁徵博引找了許多資料,但卻抓不住重點,結論也非常模糊,甚至搞不清楚作業的問題到底要他們回答什麼?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自己的觀點,也不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即便花了一大堆時間在網路上漫遊,剪剪貼貼,還是無法成為真正的收穫與理解。
利用討論將問題看得深一點
這是個複雜的世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簡單或終極的解答,偏偏現今從網路到傳統媒體的報導,都朝向「輕薄短小」,不可避免的片面化且零碎化。現代人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瞭解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前因後果是如何?對我們會有哪些影響?
因此,趁著雙胞胎女兒因為老師在課堂上的談論所引起的興趣與關注,開始進行我們家的「媒體識讀」教育。也就在跟她們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她們理解議題與解讀新聞的能力很弱;同時也發現,老師雖然以這些時事為素材,但也沒有好好分析,不知道是時間不夠,還是本身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
於是從她們高一的春天開始,每個星期假日,我會利用早、午或晚餐的時間,正式為她們上課。通常會以雜誌的專欄或專題報導,以及報紙的社論或專論影印為教材,含括一、兩篇相關文章為一個主題,至少講解討論一個小時左右。
我通常會以馬錶測量她們看完一篇文章要花多久時間,然後要她們立刻複述文章的立論重點,或追索作者的寫作動機……等等。(能用自己的話清楚地講,才代表真正看懂。)接著,我會就文章所涵蓋的專有名詞與背景知識詳加說明,引導她們去思索: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現象的發生?這些狀況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如果事情不這麼發生,可以有哪些改變,必須做哪些努力?……
總之,我希望她們能把問題看得深一點,也希望從這些攸關每個人生活的事件裡,引起她們追求知識的動機。
經過這樣的訓練,後來在女兒上下學間隙翻閱每天報紙的短短時間裡,也會隨口交換一下意見。(這與正式上課需要刻意挑好主題、影印教材是不一樣的。)
就像這本書裡所收錄的數十個議題,任何一個會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的新聞,一定含帶著社會當下集體的潛意識,或許是憂慮,或許是恐懼,都很值得父母陪著孩子進一步探索。
三九貼貼多久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醫生的良心
這是一位四歲的小病人,病人全家住在中國深圳,出生時發現有腦部缺陷,癲癇,嚴重智力發育不足。病人的智力及行為能力大約停滯在一歲以下,無法正常控制身體,把他坐放在沙發上時,不能用身體或手支撐住而倒下。嚼咽不良,得吃半流質食物。還不會說一個字,閱讀、使用雙手做事、與人互動就更不用說了。
四年來,病人父母找過許多醫生,也求助於多種所謂的特殊治療方法,效果不彰,癲癇好一些又不行。病人父母在網路上看到許多關於我指導西醫以中藥方式治癒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報導,以及網上的醫案及講座,抱著一線希望,找我幫忙治療小孩子。
我幫助過很多癲癇的病人,這位小病人的癲癇相對不嚴重,一天發作十幾次,每次發作時身體僵硬、抖動等,但沒有會咬斷舌頭、窒息等危急狀況。真正嚴重的問題是,在這個年齡前前後後的幾年內,大腦神經網絡本來應該經由突觸修飾過程(synaptic pruning)而快速發育,腦內大量不正常的痰飲積水,嚴重影響智力發育,如果不儘快處理,小孩子很可能終身沒有行為能力,說難聽一點,比一隻小狗更需要別人的照顧。
根據我治療癲癇的經驗,設法排除腦部痰飲積水的過程中,癲癇不但不會馬上減少,反而有可能會大幅增加。然而,病人父母非常專注在癲癇發作的次數,之前的醫生治療中,只要癲癇發作的次數增加一些,他們就會認定是治療無效,醫生功力不足。我花了很多的時間解釋,輕微癲癇發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病人智力及行為能力的進步,病人父母嘴裡說能理解,心裡卻仍然非常介意癲癇發作的次數。
遠程治療三個月下來,雖然從蛛絲馬跡上我可以看出來病人開始改善,病人父母緊盯著癲癇發作次數上上下下,一直追問為什麼還是每天發作好幾次。我想如果他們不是看在外界對我的評價及許多真實病例的份上,可能已經覺得治療無效,急忙找尋下一位醫生。這個時候,如果為了自己的「名聲」,大可專注在癲癇發作上,使用所謂的熄風、止痙、潛陽的中藥來壓制癲癇症狀,讓病人父母覺得醫生很厲害。然而,這樣的治療對這位小病人並非最好的方法,就如同使用抗癲癇西藥能立即大幅減少癲癇發作次數,卻錯失了大腦發育的時機,留下來的是一個沒有行為能力、比植物人好不了多少的生命。如果我不知道如何治療就算了,可是我知道怎麼樣對病人是最好的治療辦法,我無法昧著良心,去討好病人的父母,去增進所謂的「名聲」。我寧可他們懷疑我的醫術,也得堅持下去,治病不能只治一個「形」,得治到「神」。
又經過一個月的治療,病人父母開始看到了變化,不但出現一周完全沒有癲癇發作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小孩子的智力及行為能力開始改進。小孩子手腳力氣及控制能力增強,可以用手支撐身體坐在沙發上了。看到哥哥吃餅乾,會出現哭鬧想吃的動作。逗他,會笑,把東西從他手中拿走,會哭鬧。其它大大小小不同的表現,皆顯示病人的大腦開始發育,身體控制、觀察力及與外界互動能力增加。這個小病人還在繼續治療,病人父母總算認為治療是有效的,我們也開始對他的人生發展有了一些希望,雖然他不一定能像其他人一樣上大學、找份工作來賺錢養家,希望他能自己處理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事情,平平安安地過日子。
醫生是個良心的事業,就像修車師傅一樣,除非顧客很懂汽車,修車師傅存心騙人,你不但不會知道,還感謝他很快修好又幫你打折,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沒多久車子又有其它的問題。許多病人非常專注在服藥後立即的反應,似乎症狀馬上緩解就是最好的治療,甚至覺得藥方開對了就應該像吃八寶粥一樣服服貼貼,沒有什麼不好的感覺。非常簡單的小毛病或許如此,複雜的健康問題,往往需要像治國打仗一樣,有策略地一步一步來醫治。而許多醫生也把問題看得太單純,癲癇就是要熄風止痙,冠狀動脈阻塞就是要活血化瘀,臨床療效卻差強人意。更糟糕的是,隨著中醫在中國大陸越來越熱門,一堆「大師」跳出來教中醫,臨床上沒有治好多少複雜的病例,拿著書本的內容及別人的病例,頭頭是道地講解,唬得學生一愣一愣的。甚至有些「大師」根本不是臨床醫生,而是學文學的、搞哲學的、自學中醫卻沒實際臨床的等等。這樣的情況,無論講得多麼精彩、多麼出神入化,那也只是臆測、猜想、紙上談兵,對學生、對病人,都是非常沒有良心的。
西醫心臟外科手術醫生,醫學院畢業後,得經過五年的一般外科住院醫師訓練(general surgery residency),再經過三年的心臟外科訓練(cardiothoracic fellowship),通過考核才能正式成為一位心臟外科手術醫生,然後再經過多年實際的臨床手術,有了非常多的成功手術紀錄後,最終才能成為教導他人的心臟外科教授。即使如此,心臟外科教授也不會跨過專長,去教學生內科、病理科等等。如果中醫依照一樣的標準,只准教導自己親自大量治療過、療效卓越的病症,那麼大概市面上九成九的「大師」會消失於無形,中醫也才能回到救人治病的良心事業,而不是說說唱唱的演藝事業來賺錢用的。
(http://andylee.pro/wp/?p=8458)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三九貼貼多久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週末小故事 |
一
女兒放假二週在家,我們除了帶她去諾曼第走走的時間,都在巴黎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九歲的孩子在我們辦公室,可以剪剪貼貼和畫圖、用電腦看卡通、學寫兒童程式、看故事書或是做很多事情,是一個聽得懂人話又能自己打發時間的年紀。
週五傍晚,外子先帶女兒回家,讓我可以短暫地自己一人專心工作。
很多人說小孩不是父母的,很快就會離我們而去,所以要珍惜他們還小的時候,還在家裡的時間,多陪陪小孩。但是,媽媽也需要自己的空間啊!外子帶女兒先回家的短暫時間,我找到自己寧靜和思考的空間。
突然想到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女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還有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的某一故事,那個被妻子、孩子以為死亡或失蹤的男子,其實就隱居在自己家對面,默默地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妻子老去。
---------------------------------------------------
二
有的人跟我一樣,喜歡偶爾孤獨與享受寧靜,也有人喜歡熱鬧與大家庭。
我家樓上的女鄰居珍妮,和我差不多的時間懷孕,生下兒子。生完第一胎之後,孩子的爹就越來越少出現在大樓裡。我們常想著:「他們兩個可能分手了。」,卻也不好意思開口問。
過沒多久,珍妮又懷孕了,孩子的爹在產前產後,又短暫的出現了一段時間。然後,孩子的爹又消失更久了。
珍妮帶著二個兒子,住在二十坪不到的房子裡,工作、帶孩子什麼都自己來,但還是笑容滿面充滿精神。二個兒子也很有個性,大兒子資優跳級一年、興趣是下西洋棋,最有趣的是從小暗戀我女兒。每每在樓梯間擦身而過,小男孩總是害羞的頭低得不能再低。
後來我們回台二年,去年某次因為工作回巴黎,珍妮又懷孕了。在樓梯間遇到,她開心的跟我說:「這次總算是個女的!」我跟我先生都不敢問她,是不是同一個爸爸?
總算,這次她找到一個跟她一樣喜歡家庭、喜歡孩子的男人。從她女兒出生到現在,孩子的爹都還在。
---------------------------------------------------
三
女兒在學校的公民與道德課,一開學老師就與班上每一個小朋友簽下一紙「教室公約」,內容是:
- 這裡是一間教室,每個人來此學習、工作。
- 在教室裡我們尊重他人,不嘲笑他人、不打架,有什麼問題用說的。
- 在教室裡每個人的身、心,和物品都有權利維持他的平靜不受打擾。
- 本合約不得異議
最後一句「我了解本合約的規則並且我會遵守」,然後簽約時間、地點,合約人雙方簽名。
老師真的是廢話不多說,直接讓孩子們了解合約精神啊!
三九貼貼多久 在 三伏貼/三九貼敷貼入門指南! 保健達人必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提到中醫改善體質的方法,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三伏貼# 三九貼 但它到底要如何進行呢?會不會很麻煩、會不會灼痛、會不會起水泡…其實只要正確的進行敷貼, ... ... <看更多>
三九貼貼多久 在 三九貼敷貼的指南。」 冬季容易感冒、起床打噴嚏、流鼻水 的推薦與評價
那你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好發族群,是不是在猶豫接受三九貼敷輔助療法呢? 這篇文章能讓你更認識這項治療。 ... 要貼多久撕掉? 大方向貼敷時間不宜過長,成人每次貼敷以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