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三合一的穠纖合度》
鐵人三項,是游泳騎車與跑步的平衡;
而現實三項,是工作、家庭與訓練。
每一天這金三角都在進行無限的拉扯,ㄧ稍稍失去平衡時,某一個維度就會逐漸殞落。
而這次,為何說是夢想三合一的穠纖合度呢?
因有著家人、愛人與鐵人的陪伴。
—
這次CT賽前一週 選擇讓身體徹底關機,好好的休息,每天所做的僅剩按摩與冥想。
-
週五,出發前不忘起個大早,完成賽前的Podcast 分享🔗連結如下🔗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9%90%B5%E4%BA%BAshine%E7%9A%84%E4%B8%89%E9%90%B5%E6%97%A5%E8%A8%98/id1531473917?i=1000498391221
帶著輕鬆的心情出發台東,也是爸媽第一次來參與比賽,一方面既期待但同時也怕他們受傷害,畢竟每一次參賽,都註定有風險存在,心裡,只需下一個小小的願望,平安平安完賽就好。
完成了賽前報到與敘舊後,前往活水湖試游,才發現自己沒帶到防寒衣,登愣,怎麼會?當下選擇接受了這事實也不打算買新裝備,下水游了30分鐘重振士氣,好加在上岸後,朋友借了我防寒衣,再度試游一次,身形還真的剛剛好,就有驚無險的化解了裝備失蹤事件。
賽前一晚,裝備整頓好之後,九點多吞了安眠藥,但太久沒與父母同房入睡,整夜半夢半醒無法睡的很深,一瞬間,就到了週六清晨-四時零刻。
-
雖然不知道是第幾次參賽了,但原來只要是比賽,我還是會在意、會緊張,這個早晨帶點賽前的焦慮,吃早餐時不斷看著秩序冊,看著路線深怕出了任何烏龍。
出發時,有媽媽首次陪著我到會場,多麼難得的機會啊!與家人道別進入轉換區後即確認車子狀況與繳交轉換袋,並戴上耳機,靜靜地審視一遍流程,確定沒有疏漏之後,才與朋友會合離開轉換區,此時,不免有些面色凝重不斷被朋友提醒笑一個、笑一個;
轉眼間,就到了準備開賽前的15分鐘,趕緊鑽入魚貫的人群中,走下了活水湖的台階,感受著水溫與人群的雜音。
這次有超過千位的選手的熱血一起來滾沸活水湖,今天,就好好享受吧!從七八月回歸規律的訓練後,這次CT宛如我的期中考,來看看身體能帶自己走到哪一步吧。
=游泳=
定位技巧明顯比兩個月前進步,也總算不那麼生疏於比賽狀況,想著教練交代的方式抱水、延伸。折返後遇見世和在我右手邊,心裡安穩了不少,最終一起上岸,38分完成游泳,也是我在活水湖113的最佳紀錄,感覺是個good sign,肯定可以順利了今天!
但這轉換區也太長太遠了吧,T1我居然花了八分鐘之久,但我保證真的沒去睡覺也沒在補妝的啊!
=騎車=
這次目標就是穩定的輸出,在擅長的項目保守發揮,把多一點力氣留給跑步。相較過去總在騎車狠狠騎,試看看這次的策略是否會奏效吧。但去程時是微微的上坡,覺得沒有那麼輕鬆,回程後就踩好踩滿追擊時間。與設定的2:40慢了5分鐘,一點點失望但至少平安。下回的去程還是需要再積極一點,否則再怎麼追還真的追不回來原訂的目標。
=跑步=
下車後,前五公里以5:15-5:20前進,但似乎太高估自己當下的狀況,也可能剛下車的緣故,雙腳觸地時竟然失去知覺,而外在的天氣很涼,身體卻像冒煙的安,滿身的熱氣,好在大會有準備冰筒,於是在五公里時,我就潑的全身濕了,雖然此舉嚇到正巧路過的朋友,但身體的感覺也逐漸回來,四肢的知覺也終於回到掌握之中,如果沒有冰水灑下,可能也跑不太下去。於是後面每一個水站只要有冰筒,就會進去降溫,大約在20公里一過就開始全力加速,想衝刺回終點,沒想到,CT很大方再送我們700公尺,一口氣用盡力氣回到終點,最終以2:07作收這21.7km,而整體停留時間約浪費掉4分多鐘。即使扣掉這四分鐘也沒有達到我設定1:55的目標。
而看到爸媽站在場邊,強忍著淚水與辛苦,帶著最大最大的笑容穿過拱門,再一次,完成了我第三次的113。
-
每個人都問我怎麼不牽著家人進場,說真的我忘記CT可以這麼做,如果、如果還能有下次,我一定會慢下來,牽著他們進去,但這不就跟人生一樣嗎,有些事錯過了,就錯過了,也不用惋惜,因有遺憾才有更全力一搏、更美好的下一次機會。
就跟這次,穿越終點線後,我坐在場邊,懊惱著生氣跑步的成績不盡理想,但也確實是以我這陣子身體狀況、條件允許之下,所能達到的最佳表現值。
也問問自己,你盡力了嗎?
是的話,就鼻子摸摸,下次再來。
-
再一次,謝謝自己的身體所付出的辛苦,謝謝身體所為我承受的,我要身體達到的遠比我給予她的支持更多,沒有足夠的給予卻要身體任性的付出,任誰都會受不了。
且,這一次的結束,只是完成了這次夢想的序篇;
接下來,會進入三個多月的準備週期,才是今年的重頭戲,專注在目標與弱項上,穩扎穩打,希望下一次,我會更準備好,再來!
鐵人Shine、馬甲妹、大家,我們下次見!
🔗賽後Podcast 分享連結🔗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9%90%B5%E4%BA%BAshine%E7%9A%84%E4%B8%89%E9%90%B5%E6%97%A5%E8%A8%98/id1531473917#episodeGuid=62a37130-c1e1-41b7-8be0-46350f2c3913
這是一集講到差點蓋台講不下去的一集,父母的參與實在讓我感動失聲,希望你也能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每一刻。
———————
💚如果想聽聽我的聲音,就上podcast/Spotify/SoundOn 搜尋🔍鐵人Shine的三鐵日記🔍
💚如果想看看馬甲妹隨手日記,就上YouTube 搜尋🔍馬甲妹的三鐵日記🔍
———————
#台灣的驕傲
Challenge-Taiwan
We are TriFe 女子鐵人隊 -Triathlon Team
ATH 亞仕生醫科技
@ChrisusSelect運動生活輯
當自己的按摩師-璞實生活按摩學院
OOFOS Taiwan
#ROCKERM
@RolfPrimaTaiwan
SQ LAB Asia
@TrueYogaFitness全真瑜珈健身
YOGA Edition
Ziv專業型運動太陽眼鏡
#馬甲妹的三鐵日記
#堅持夢想時全宇宙都會協助你去完成
三鐵轉換袋 在 梁子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LAVA花蓮鐵人三項比賽 成功完賽了! 且子淇拿到分組第二名🥈還好沒有丟代言人的臉😂
跑到終點線時真的是淚流滿面啊😭
其實子淇在比賽前都抱著非常緊張忐忑的心情,深怕無法完賽、遇到不可處理的突發狀況等等。
比賽腳踏車轉換跑步時,大腿的股四頭一直抽筋(我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其實當下有點慌張,噴了舒緩的噴霧後持續慢慢跑,肌肉逐漸恢復正常了。結果到了6K處又再度抽筋😂就這樣來來回回跟他協調:拜託你比賽乖乖的,結束帶你去按摩😆(最好是有用啦)
所以當越過終點線的那一剎那,
真的不可置信我完賽了! 而且最後還上凸臺🥰
真的真的多虧 #TMAN鐵人隊 的訓練團隊,還有最重要的小毛教練❤️不厭其煩地教導初鐵新人的我,安排訓練課表,陪著我一起訓練,甚至心理輔導⋯
還有廠商們的幫忙,讓我在備賽期及比賽時可以專心訓練,毫無後顧之憂~☝🏽這次比賽深刻感受到,好的配備戰友,真的很重要!!
單車是騎 LAVA 277自轉車 的 BH BIKES Taiwan
跑鞋穿 New Balance
三鐵衣&號碼袋 Z3R0D Taiwan
運動太陽眼鏡 Akiwei運動型太陽眼鏡
補充電解質的 光隆海洋生技
我好喜歡鐵人們,他們都好正向互相扶持!
像是凸臺那張照片,在我右手邊分組第一的選手,
一開始轉換區時在我旁邊很熱心地給一些建議,
很多鐵人們沿途比賽中都對我喊加油💪🏾
對於初鐵的我覺得很溫暖更有信心了!我很謝謝他們❤️
三鐵不只是一項運動賽事,
更是一種態度精神與生活。
女孩男孩們,不要怕!一起來參加鐵人三項吧💪🏾🔥
LAVA 台灣鐵人三項公司 IRONMAN
三鐵轉換袋 在 Round of the Dream - 安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戀戀197自行車公路賽/完賽心得/台東小遊記]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參加國內少見的競賽型公路車賽。
懶的寫在blog加上又都是用手機拍的就這樣紀錄吧...
超長的感想文(笑)
也因為從日本横斷回來後,就對自已的體力較有信心一些,殊不知根本母湯,就傻傻的就報了130km"競賽組"別。
官方報名時有說離主集團超過25分鐘會直接喪失資格,關門時間5小時半,但實際上前一天拿到的大會簡章130k市民競賽組只有關門而已,想嚇人?!XD
台東+賽事,當天的火車票一定很難搶,14天前的深夜0:00我跟戰友就守在電腦前搶台鐵開票,雖然是搶到了,但回程的時間是14:00,簡單的說就是騎完就要搭火車回家的超極限行程。
-------------------------------------------------
7/19(五)
因為怕搶不到車票,選擇搶了應該較少人會搶的週五,但一樣搶完後沒多久就沒車票了(怕)
所以要報名197的難度,除了騎完他不被關門之外,還有要搶到火車票這項困難的條件....
這天一大早,我們搭太魯閣號前往了台東。
印象中這是我第一次搭太魯閣號,感到座位寬敞與舒適,秉持著我很難在交通工具上入睡的能力,四個小時的時間我可以聊天+打game渡過,後來有不小心小睡幾十分吧。
到台東後,我們先行民宿 台東藍洋洋民宿 Cozy Blue B&B check in,剛好我們那間已經是整理好的狀態,老闆就讓直接我們入住了!
真心要推薦一下,因為老闆還讓我們在比賽那天退房後還能回來民宿洗澡換衣,真的很感謝讓我們不用臭氣薰天的回家XD
這天提早來到台東,也難得來台東玩,就去市區尋找吃的,台東在市區就可以肉眼看見戰機在天空訓練,也算是一種特別的景色,但其實飛機聲還不小,對市民而言應該個困擾吧XD
接著不停的吃...經過一間眼睛讓我們為之一亮的「墾墨咖啡」,消磨時間最棒的方式就是找一間很棒的咖啡店,然後吹冷氣玩手機這樣...,但這間咖啡店還滿多書籍可供借閱的,飲品也很棒,可惜本來想再來這次吃咖哩飯的,但後面幾天就另有安排了。
當天的晚餐,我們懶的再從住處騎單車到市區了,不料竟然所有市區能外送的店,都沒有外送到火車站這區,逼的我們只好在台東火車站光臨台鐵的本業"火車便當",吃一吃,然後調整作息習慣早睡早起這件事。
-------------------------------------------------
7/20(六)
我們預定了民宿的早餐,一頓是80元,我認為價值超越了外頭的早餐店,認真覺得可以定,加上這附近真的沒啥吃的...
接著同行的泰勒車子還沒來,所以我們在民宿吹著冷氣預習197賽事的影片,也看了莒光園地,剛好這集也有出現台東志航基地...
下午去會場報到拿物資,接著就準備來去吃我們的delay的午餐,由泰勒帶路的 Ameya 飴屋(台東)是我覺得單車人去台東必去的店,店內放著老闆的愛車,無菜單的料理型式,會在前一天公佈明天的料理,這裡還能買到每天限量的麵包,當然如果你只是想喝杯咖啡,這裡也很適合。
可惜當天的食材已經不足,無法點正餐來吃,我們還是點了幾杯飲品,基本款的鮮奶茶卻也比許多在台灣的高級下午茶店還順口,這點身為奶茶控的我可以保證。
另外很開心的事,老闆竟然知道我,這下真的不能做壞事了...
接著我們隨便再吃點東西,就繼續找下一間吃的,但下午的時間多半的餐廳都沒營業,就在路上又看到一間質感不錯的小店,名字又跟我有點緣的「森森咖啡」,有賣一些鹹派與口袋餅簡單很適合充充飢,因為接下來我們打算197的比賽路線探點路(其實我只是聽說風景不錯,想去拍照而已)
先去了在台東舉辦的知名三鐵賽「活水湖」朝個聖,原來平常不辦比賽時,這裡是個任何人都能來的游泳池,這裡也提供腳踏車架,讓人練習三鐵。
接著從活水湖跨越過中華大橋,可以從11乙接到比賽197的比賽路線,這段路會經過早上說的「志航空軍機場」,許多的戰機迷會來這裡看戰機,雖然在台東市區就可以看到了,但這裡更近,可惜經過這段時沒有任何訓練的戰機XD
路線開始變成爬升,但景色也開始變得更美了起來!
197賽事的牌子也都就定位了,路上也遇到不少車友來這裡練習預跑,原本想說這樣實在是太浪費體力,但我們用輕鬆騎的方式,並不會花太多的體力,還可以用身體了解,明天騎到這邊時,該放多少力,陡坡的位置與長度,都是很棒的資訊!
接近置高點的地方「日初山莊」、「星星部落景觀咖啡」,都是欣賞美景的好地點,也是台東著名看夜景的名點。
眺望台東市區,可以看見這個方位剛好正對著台東機場的跑道,雖然有點遠但也是個可以看見民航機起降的地方。
好險這天有來,因為明天真的沒有心情欣賞風景了...
-------------------------------------------------
7/21(日)賽事當天
因為民宿這天住了不少明天要比賽的車友,老闆也特地早起幫我們做了早餐,真的很感謝。
穿上車衣,裝上所有的補給品,這次競賽組不會停下來進補給站,競賽組只有兩個選擇1.找到補給員幫你在大會的指定區域定點補給2.自已放身上。
沒有補給支援,配了兩瓶750m的水瓶與一罐500m放身上,另外帶了10條sis果膠與我很愛吃的比利時蓮花餅乾,另外在開賽前五分鐘,我繼續嗑了條sis口糧。
抵達會場後,大家都是一臉和樂融融的樣子,對比大會拼命的放激昂的戰鬥音樂覺得很歡樂w,但開賽後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大集團出發,能不能躲在集團內,公路賽與三鐵賽不同的就是能用跟車戰術,我至少跟著集團來到了折返點65km處,但其實跟集團也是滿有壓力的,彼此都靠的很近才能減到風阻,小弟很識相的盡量躲在集團外側或後段,在折返點前我的均速有40km,有些路段如果緩下坡還能不用太費力拉到5、60km/h都是正常的,這個階段,我必須不斷的塞食物進到我的嘴巴,如果在行進間補給也是跟以往挑戰性質的單車活動不同的。
在喘時吃一些太固態的食物,會很難咀嚼下嚥,所以我小餅乾都是在集團較放鬆的時候吃,但有時你吃到一半,他們給你開了強度,我就會含著他加速追上去,果膠還是大家的首選就是,光這次的賽事中我就吃掉了9條果膠1個能量口糧10片左右的小餅乾,相當於花掉了600元台幣,根本就可以拿去吃燒肉吃到飽了....
結果我吃了一堆些糖糖的膠水,但以第一次來說,這次沒餓到肚子已經算是補給策略成功了。
但一過三仙台的一個長坡就整個呷賽了.....肌肉群的轉換,我抽筯了,速度完全掉了下來,我只能目送集團的離開,但說實話,這段不要落隊的確是另一個層級的事了,這坡真的要花點時間撐過,才會進行下滑,其實前半你就會發現不少前面梯次落下的車手,實力不夠的人、機械故障的人,還有環島路人(?),基本上前半段就只能找速度差不多的落單車手一起組集團前進了。
我重新組了一支小集團,一路上撿隊友,至少在前頭破了十幾分鐘有,當我退了下來,讓其他人去輪車,這樣的合作突然間有點小感動,畢竟平常很少有這樣的機會騎乘。
但就在強度更高的車手加進來後,去硬跟下場就是後面的車手們又再次的散掉了,我也開始深感體力不足,漸漸放掉不死跟,重新與一些車手合作,有趣的事又會再追回一些人,這真的是公路賽有趣的地方,獨推真的會很慘。
到了113km後,進入最後的7公里爬坡階段,我臨接了第三次的抽筯,眼看著大家遠離,我只能放到最輕齒比,一邊按摩雙腳,繼續的踩,每踩一下都會很痛,但我知道這樣的感覺會在習慣爬坡的肌肉後漸漸的改善。
越爬速度越拉回來,但還是無法過於用力,因為體力也消
耗的差不多了,最終在使盡吃奶的力氣下,以3小時51分完成了比賽,以總排名「392名 / 1030」做收,「分組57名」...順便一提,總一為3小時5分。
如果把去年去日本前的體力訓練算進去,我大概這一年才真的比較積極騎車訓練,但即使如此讓我脫離了假日車手的等級,但一跟菁英級去相比,還是遠遠看不到車尾燈。
不過能參加這樣的競賽活動,還是相當有意思,以往我是以旅行為風格的車友,但賽事活動有著令人激昂的成分,對我來說197也不單單只是比賽而已,藉著賽事而來台東遊玩,這幾天跟戰友一起過的很開心,能在路上的閒聊各種垃圾幹話,與不認識車友一起輪車互尬,這是獨自旅行不太相同的模式。
最後明年也許我們還會再來。
感謝DIZO與尋寶網上的攝影師!
順便一提最後一張照片,
是搭火車回程時在花蓮所拍下的,是東進武嶺的路線。
是...明年我的目標是放在被列為世界10大困難挑戰賽之一「Taiwan KOM Challenge」,雖然我的目標不在於得名,所以可能簡單一些,
但在台灣就有這麼high的賽事,所以明年兩場的資格賽,
是我的重點,197賽事結束之後,接下來的訓練菜單大概就是以爬坡為主了,為此我明年要先取得東進7.5小時內的成績,當然我希望能夠更好。
最後感謝兩位友人相伴Tyler Tang 張榕峻,完成這次的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