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與女的30歲 - 健吾
男人的30歲,大概是正式進入成人的階段。大學畢業了,青春不在,約打球踢波的朋友一個一個的進入另一種人生。結婚的結婚,生孩子的生孩子。30 歲而獨身的,就叫黃金單身漢。可以花時間在自己嗜好的,叫 「有生活品味」。落單不算甚麼,因為可以說自己 「在為事業打拼」。人生還好像有很多可能性。工作上,30歲的男人可能開始有「下屬」,一切都好像來得美好。
女人的30歲,大概是正式進入成人的後半段。同齡的朋友都在說結婚這回事。選擇婚姻對象好像是30歲的女人一個一定要處理的課題。30歲仍是單身的女人好像是可憐蟲。因為她們知道大概35歲就是生孩子的最後限期。上天對女人的身體做了很殘忍的設計: 除了不少女人要承受一個月一次的痛,女人的身體還會偷偷的告訴她們卵子的生產期限。
到35歲你還不生孩子嗎? 你知道你是高齡產婦吧?你知道你生孩子的時候, 要驗「羊水」, 如果真的不幸懷了「 唐氏綜合症」 的小孩,怎麼辦?
光是想,也覺得這些問題很難回答。
大家都清楚明白,人出生就是步向死亡。而在香港這個不折不扣的中國人社會,大家都知道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分別,不只是生理的分別,而是社會建構為性別帶來不同的意含。男人可以在30歲的時候說「我有事業你慌我沒有女人?」而女人嘛,你擁有事業,你擁有天下,你沒有婚姻,沒有生孩子,都好像可以被同輩看扁,覺得她的人生有點「機器」沒有用過。甚至是,我見過同輩的女性朋友,即使權傾天下,還是會被同學們「夭」一句:「女人這麼厲害,老後還是會寂寞吧」而擊沉。女人始終是女人。
這風氣很差,很壞。我常常想改變這種風氣,但我沒有能力。因為,最大的問題是,香港的女人根本不認同,也不接受自己其實會歧視單身。她們單身的時候,需要朋友,需要夥伴共度時艱。但當她們結婚生子的時候,就會趾高氣揚的忘記所有跟她們度過風雨的朋友,覺得自己有了家庭就像上岸的,升級的,不同level的人。
於是,慢慢我發現,生日其實不算甚麼。尤其是,回港這八年,為了工作,為了打拼,我一直做六份以上的工作,可以發光發熱的地方,我都會盡全力疾走。
我是單身。即使被認為我如何成功,都會有些酸民酸溜溜的口噴硫酸的說:「也不過是一個單身的死基而已。」 直至有一次,有一個朋友在我生日的那一天對我說:「Happy Personal New Year!」Oh, yeah! It’s my day. And it’s my personal new year.
你生日的一天,就是你的「專屬新年」。看着自己的驗身報告,38歲,沒三高,肝肺腎大概安好,沒性病,一切尚算健康。再從鏡子看看自己,日思夜想的腹肌都出現了。你對自己,算是不薄。我應該可以很自信的告訴大家,即使我沒有建立自己的家庭,我還是一個好好的人吧?
說到底,有人認為生日不算甚麼。《超能特工隊》的羅拔對打落凡塵的海倫說過一句話:「平凡人才需要紀念日。因為他們在平凡沒事做的日子,需要做點事情,去令自己沒有那麼可憐。」
原文:ELLE
#愛情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