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戰後,從上海到北平(李怡)
抗戰末期,從上海淪陷區逃難到國民政府統治區的安徽省屯溪市。為甚麼是屯溪?因為江浙等東南各省許多大城市相繼淪陷後,位於安徽南部的古鎮屯溪,就成為一些黨政軍機關、文化團體及大中院校緊急遷往的小後方,是東南部抗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原來只2萬多人口的小鎮,增加到20萬。江浙人之多,市場之繁榮,有戰時「小上海」之稱。但即使是住在這個「小上海」的旅舍,我還是第一次見識了在地上牆上爬滿蛀蟲的糞坑,並必須在那裏方便的恐怖。這似乎是我對短期寄居的屯溪,仍然記得的印象了。
沒有多久,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我家在屯溪大概只待了兩個月,就遷回勝利後的上海。
到處掛滿了慶祝抗戰勝利的標語,和領袖蔣介石的肖像。市民在狂喜中,迎接重慶國民政府的回歸。重新掌權的國民政府,一方面懲治「漢奸」,另方面也出現大規模的「接收」敵偽資產行動,「接收」後來被形容為「劫收」,因為許多並非敵偽資產的公營或私營機構,也因為在淪陷時期不可避免與汪政府打交道而被「接收」。「接收」是一塊肥肉,不同級別的接收大員是大小肥差。貪污行賄瞬即氾濫,而黑社會也很快恢復活動。淪陷時期上海儘管多數人生活艱困,但治安和社會秩序良好,黑社會絕迹,戰後似乎一切都回來了。
回上海後住了大約半年,社會變化太多太快,來不及存入記憶中。記得的事有:當時還在國共合作時期,姑姐李麗蓮和姑丈從延安來上海做統戰工作,聯絡文化界;稱作「法幣」的貨幣開始貶值,房屋的交易用金條;很少見到父親,他在北平和東北有新的工作。大約1946年初,媽媽帶着姐姐和我,遷去北平。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飛機很小,飛行時機身搖晃,我們都嘔吐了。
從住慣了的繁華的上海,移居到古老純樸的城市北平,對我可以說是耳目一新。那時的北平,只有100多萬人口,是中國末代皇朝的帝都,但自1927年起,這裏已經不是政治中心,也自然不是經濟、文化活躍的城市了。所有的房子仍然是平房,或兩三層的小洋房,因為帝居規定,所有民居不能高過皇宮。那裏風沙和塵土飛揚,遇到下雨天,就是滿街泥濘,故有「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壞名聲。
但古城散發着美麗迷人的氣息。那裏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不像上海或南方那樣天氣變化不測。穿單衣、穿夾衣、穿棉衣,都有一定的時候。城市到處有大樹,也有許多公園,最多人去的公園,是曾經作為皇室們花園的北海。北海有全城最高的白塔。夏天從白塔望下來,全城被大樹濃蔭和湖水籠罩,一片綠色;冬天從白塔望下來,全城又被白雪覆蓋,一片銀白。冬夏都看不到屋瓦和馬路。而秋天,城中有一大片鮮紅,那是香山的紅葉。
北平的居民,純樸而幽默,街上到處都響着「勞駕,勞駕」的聲音,「勞駕」大約就是香港人說的「唔該」之意。馬路上極少路人的爭吵,講話的聲音也不大,不管哪個階層的人,都很有禮貌,相互忍讓似乎已成為人民的生活習慣。這是我在大上海所見不到的。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市政是怎樣運作的,但大概國民黨並不那麼中央集權,地方應有自治的權限。那時的北平市長是教育家何思源。
我於1946到1948年居住北平,是10歲至12歲的少年,那時的生活,所處的社會環境和人文氛圍,一直讓我懷念。十多年後,我到北京找尋過去的感覺,卻再也找不到了。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75的網紅艾唷葳呀小姐 Miss Iv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g:ivyweng926 Facebook:哎唷葳呀小姐 Miss Ivy...
「上海 古鎮」的推薦目錄:
上海 古鎮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戰後,從上海到北平(李怡)
抗戰末期,從上海淪陷區逃難到國民政府統治區的安徽省屯溪市。為甚麼是屯溪?因為江浙等東南各省許多大城市相繼淪陷後,位於安徽南部的古鎮屯溪,就成為一些黨政軍機關、文化團體及大中院校緊急遷往的小後方,是東南部抗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原來只2萬多人口的小鎮,增加到20萬。江浙人之多,市場之繁榮,有戰時「小上海」之稱。但即使是住在這個「小上海」的旅舍,我還是第一次見識了在地上牆上爬滿蛀蟲的糞坑,並必須在那裏方便的恐怖。這似乎是我對短期寄居的屯溪,仍然記得的印象了。
沒有多久,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我家在屯溪大概只待了兩個月,就遷回勝利後的上海。
到處掛滿了慶祝抗戰勝利的標語,和領袖蔣介石的肖像。市民在狂喜中,迎接重慶國民政府的回歸。重新掌權的國民政府,一方面懲治「漢奸」,另方面也出現大規模的「接收」敵偽資產行動,「接收」後來被形容為「劫收」,因為許多並非敵偽資產的公營或私營機構,也因為在淪陷時期不可避免與汪政府打交道而被「接收」。「接收」是一塊肥肉,不同級別的接收大員是大小肥差。貪污行賄瞬即氾濫,而黑社會也很快恢復活動。淪陷時期上海儘管多數人生活艱困,但治安和社會秩序良好,黑社會絕迹,戰後似乎一切都回來了。
回上海後住了大約半年,社會變化太多太快,來不及存入記憶中。記得的事有:當時還在國共合作時期,姑姐李麗蓮和姑丈從延安來上海做統戰工作,聯絡文化界;稱作「法幣」的貨幣開始貶值,房屋的交易用金條;很少見到父親,他在北平和東北有新的工作。大約1946年初,媽媽帶着姐姐和我,遷去北平。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飛機很小,飛行時機身搖晃,我們都嘔吐了。
從住慣了的繁華的上海,移居到古老純樸的城市北平,對我可以說是耳目一新。那時的北平,只有100多萬人口,是中國末代皇朝的帝都,但自1927年起,這裏已經不是政治中心,也自然不是經濟、文化活躍的城市了。所有的房子仍然是平房,或兩三層的小洋房,因為帝居規定,所有民居不能高過皇宮。那裏風沙和塵土飛揚,遇到下雨天,就是滿街泥濘,故有「無風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壞名聲。
但古城散發着美麗迷人的氣息。那裏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不像上海或南方那樣天氣變化不測。穿單衣、穿夾衣、穿棉衣,都有一定的時候。城市到處有大樹,也有許多公園,最多人去的公園,是曾經作為皇室們花園的北海。北海有全城最高的白塔。夏天從白塔望下來,全城被大樹濃蔭和湖水籠罩,一片綠色;冬天從白塔望下來,全城又被白雪覆蓋,一片銀白。冬夏都看不到屋瓦和馬路。而秋天,城中有一大片鮮紅,那是香山的紅葉。
北平的居民,純樸而幽默,街上到處都響着「勞駕,勞駕」的聲音,「勞駕」大約就是香港人說的「唔該」之意。馬路上極少路人的爭吵,講話的聲音也不大,不管哪個階層的人,都很有禮貌,相互忍讓似乎已成為人民的生活習慣。這是我在大上海所見不到的。
我不知道那時候的市政是怎樣運作的,但大概國民黨並不那麼中央集權,地方應有自治的權限。那時的北平市長是教育家何思源。
我於1946到1948年居住北平,是10歲至12歲的少年,那時的生活,所處的社會環境和人文氛圍,一直讓我懷念。十多年後,我到北京找尋過去的感覺,卻再也找不到了。
上海 古鎮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5): 1、古韻情長寄紹興; 2、紹興古採石場遺址:柯岩石佛; 3、紹興古採石場遺址:柯岩雲骨; 4、紹興魯鎮:業餘特型演員; 5、紹興嵊州:越劇之鄉; 6、紹興安昌古鎮: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越劇之鄉即浙江嵊州,中國越劇的誕生地,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該地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書聖王羲之晚年歸隱於此;人才輩出,是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馬寅初,革命音樂家任光,山水畫家鄭午昌、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圍棋國手馬曉春等名人名家的故鄉。1990年建成全國首家專業戲曲博物館——越劇博物館;修復了越劇發展史上的標誌性建築,如城隍廟、東王村香火堂前、施家嶴古戲臺、四季春科班舊址及一批老藝術家、老藝人舊居等。嵊州歷史悠久,文化昌明。早在秦漢時期就已建縣稱“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嵊州文化源遠流長,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是全國著名的“越劇之鄉”,越劇誕生於嵊州,發展至今歷經百年,成為全國第二大劇種;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書聖王羲之晚年歸隱于此,謝靈運、李白、杜甫、陸游等著名詩人曾入剡攬勝,留下諸如“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等許多詠剡名句;新近發掘的具有萬年曆史的小黃山遺址,是目前發現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嵊州人才輩出,是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人口學家馬寅初,革命音樂家任光,山水畫家鄭午昌、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圍棋國手馬曉春等名人名家的故鄉。浙江嵊州,是中國越劇的誕生地,夢裡江南越韻清,淺斟低唱醉中游。越劇自誕生以來,就是“天生麗質難自棄”,她的溫婉美麗已深入人心。越劇誕生於嵊州,是嵊州的青山綠水滋養了她的柔和婉轉,讓她的音韻有如風弄秋葉。
今天,越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又被省文化廳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叢書中的重要項目。這對於越劇藝術資源的保護、傳承、發展和繁榮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越劇從田頭地角走來越劇,這種來源於農村田頭的草根藝術,由生活在嵊州民間的多才多藝的農民所創造。大約在1851年前後,嵊州有一部分農民開始用田頭歌唱、山歌小調等民間說唱藝術去“沿門唱書”,這便是越劇的前身。1906年3月27日(農曆三月初三),嵊州唱書藝人高炳火、李世泉等人相聚在甘霖鎮東王村,經過精心準備,首次在用四隻稻桶和門板組成的舞臺上成功演出大戲《雙金花》。當婉轉柔美的曲調、悠揚深沉的唱腔嫋嫋流淌時,掌聲和喝彩幾乎響徹了整個山村。高炳火他們不會想到,正是這看似即興而發,冥冥之中又充滿淵藪的演出,中國第二大劇種的越劇,在浙東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裡橫空出世,一襲翔舞百年的美麗,在江南晚春的天空下拉開帷幕。 這次有準備、有本子、有角色的正式演出,標誌著越劇的正式誕生。之後,越劇歷經了小歌班、紹興文戲、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以其真切細膩的表演、委婉動聽的唱腔、優美抒情的風格,從鄉村一路唱進大都市,走紅於上海,流行於全國,成為中華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越劇故鄉出人出戲出精品越劇百年,嵊州市人才輩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ULUuGLE9co/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Dnz4uWYzZg_67BO5cfdby3rw3mg)
上海 古鎮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北緯30°•中國行(1):1、舟山:海天之間;2、舟山:前往東極島;3、舟山:旅程第一站東福山;4、舟山:走進嵊山鎮;5、舟山:枸杞島“海洋牧場”;6、舟山:走進嵊泗縣城;7、舟山:行走東沙古鎮;8、舟山:博物館中看珍藏。
《遠方的家》是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於2010年12月精心在黃金時段推出的全新的旅遊欄目。節目容量大、攝製力量強的《遠方的家》欄目充分體現了央視對旅遊業的關注和支持。欄目以“展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表達新生代的旅行態度;溝通多元化的文化價值;構建華語圈的心靈家園”為宗旨;欄目以記者見聞的方式、以人文體驗的手段,展現中國各地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和人物故事。
《北緯30°中國行》是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欄目 又一大型系列旅遊節目(共推出189集),節目展現北緯30度沿線神奇的自然環境,描繪這片土地上人們的人性美、人情美,以自東向西沿緯度線行走為推進線索,深入關注普通群眾的人生故事和生存狀態,緊扣住中國人的情感脈動,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北緯30度帶上包括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社會發展在內的全景式圖畫。節目組橫跨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川、西藏等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後抵達西藏阿裡地區,沿途將到訪300多個市縣,總行程預計超過2萬公里,節目將著重展現北緯30°沿線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節目以“自然、家園、文化”為主題,吸收新聞、專題、紀錄片等不同節目類型的長處,以真取勝、以情動人。《北緯30°•中國行》攝製組從浙江舟山群島出發,沿北緯30°線,自東向西一路行進採訪,橫跨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川、西藏等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後抵達西藏阿裡地區,沿途將到訪300多個市縣,總行程預計超過2萬公里,節目將著重展現北緯30°沿線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
始發站(由東向西):
• 浙江:舟山、寧波、紹興、杭州、金華、衢州、麗水
• 安徽:宣城、黃山、銅陵、池州、安慶
• 江西:上饒、景德鎮、九江、南昌、宜春
• 湖北:黃岡、黃石、鄂州、武漢、咸寧、荊州、仙桃、孝感、荊門、宜昌、十堰、神農架林區、恩施
• 湖南:岳陽、長沙、湘潭、益陽、常德、張家界、湘西
• 重慶
• 貴州:銅仁、遵義
• 四川:瀘州、宜賓、自貢、內江、資陽、遂寧、廣安、達州、巴中、廣元、南充、綿陽、德陽、成都、阿壩、雅安、眉山、樂山、涼山、甘孜
• 西藏:昌都、林芝、山南、拉薩、那曲、日喀則、阿裡
舟山市是中國浙江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其行政區域範圍為整個舟山群島。市境西北隔杭州灣與上海市、嘉興市相望,西南隔海與寧波市相鄰。地處長江口以南,錢塘江、甬江入海口交匯處,杭州灣對出的東海海域,轄境由數以千計的島嶼組成,自北而南為馬鞍列島、嵊泗列島、崎嶇列島、川湖列島、浪崗山列島、火山列島、七姊八妹列島、中街山列島、舟山島及鄰近島嶼和梅散列島。群島之中,以舟山本島最大,為中國第四大島,其「形如舟楫」,故名舟山。全市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人口116.8萬,市人民政府駐定海區。2011年6月30日,國務院批覆設立舟山群島新區,範圍涵蓋整個舟山市。春秋時,舟山屬越,稱「甬東」(甬江之東),又喻稱「海中洲」。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舟山落入日軍之手。1942年10月1日,日本軍船里斯本丸運英國戰俘往日本,中途在舟山被美國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第81分隊的「鱸魚」號發射魚雷擊中,日軍棄船,千多名英軍戰俘遇害。 當地中國漁民義救出300多名英國軍人。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舟山復歸中華民國。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因戰時需要,定海縣分為定海、滃州(岱山縣前身)兩縣,馬跡山以北蘇屬各島設立江蘇省嵊泗縣。1950年5月13日夜至16日拂曉,駐舟山的中華民國國軍秘密自舟山撤退,滃州縣實際解散,是爲舟山撤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進占舟山群島,成立定海縣人民政府,屬寧波專區管轄。2017年4月,浙江自貿區成立,涵蓋舟山離島片區78.98平方公里,舟山島北部片區15.62平方公里,舟山島南部片區25.35平方公里共三個片區119.95平方公里。
嵊泗貽貝,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舟山方言稱之為"淡菜",別名海紅(東海夫人)、紅蛤、殼菜。嵊泗縣嵊泗縣海域環境優越,水質肥沃,餌料豐富,溫度適中,利于海洋生物棲息,為嵊泗貽貝提供優良的生長環境,被農業部劃為一類貝類生產區,嵊泗人採集野生貽貝供人類使用、交易有悠久的歷史,所產貽貝具有個大、鮮嫩、肉肥、出肉率高、營養豐富、無污染等特點,為海鮮中的佳品。嵊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溫差較小。春季多海霧,夏季多氣旋,秋季較幹燥,冬季有霜凍。降水量春夏多于秋冬。嵊泗縣海域環境優越,水質肥沃,餌料豐富,溫度適中,利于海洋生物棲息,為嵊泗貽貝提供了優良的生長環境,被農業部劃為一類貝類生產區。漁業資源得漁獨豐,嵊泗是中國十大重點漁業縣之一,地處著名的舟山漁場中心,水產品資源豐富,被稱為"東海魚倉"和"海上牧場",盛產帶魚、大小黃魚、墨魚、鰻魚、鰳魚和蟹、蝦、貝、藻等500多種海洋生物,擁有浙江省最大的貽貝產業化基地和深水網箱養殖基地,是寧波、上海及長三角地區鮮活水產品供應基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v1tDn78pdE/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wiVyeosReJKA48dKvg0u_YcFBwg)
上海 古鎮 在 旅中國- 距離上海最近的原始古鎮~除了外灘你還可以去這裡!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上海這大城市中,享受逛街購物、美食饗宴之餘,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喧囂城市,還能找到這樣富有江南水鄉風情的古鎮-「七寶」,原來它就隱匿在上海的西南部。 ... <看更多>
上海 古鎮 在 上海最美古鎮江南水鄉美景一覽無遺The most beautiful ancient ... 的推薦與評價
上海 最美 古鎮 江南水鄉美景一覽無遺The most beautiful ancient town along the river in Shanghai 【交換日常EP.42 上海 自由行EP.5朱家角】. ... <看更多>